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7课 诗三首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2)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7课 诗三首(原卷版)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2).doc
    • 解析
      第7课 诗三首(解析版)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2).doc
    第7课 诗三首(原卷版)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2)第1页
    第7课 诗三首(原卷版)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2)第2页
    第7课 诗三首(解析版)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2)第1页
    第7课 诗三首(解析版)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2)第2页
    第7课 诗三首(解析版)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2)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7课 诗三首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第7课 诗三首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2),文件包含第7课诗三首原卷版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2doc、第7课诗三首解析版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2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第7课《诗三首》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同心而离居  同心:指感情深厚B.但为君故  但:但是C.桃李罗堂前  罗:罗列D.暧暧远人村  暧暧:昏暗,模糊【答案】B【解析】“但”应解释为“只,只是”。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采之欲遗谁  食野之苹B.忧伤以终老  何以解忧C.同心而离居  忍尤而攘诟D.所思在远道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答案】D【解析】D.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A.代词,代“芙蓉”/助词,的。B.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C.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越陌度阡   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B.何时可掇   掇:停止C.枉用相存   枉:枉驾D.绕树三匝   匝:周、圈【答案】B【解析】掇:拾取,采取。4.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契阔谈讌 ,心念旧恩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答案】A【解析】“讌 ”通“宴”。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误落尘网中     B.开荒南野际C.为仲卿母所遣 D.狗吠深巷中【答案】C【解析】C项是被动句。A、B、D三项是省略句、状语后置句,都省略了介词“于”。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A.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乌鹊南飞C.天下归心 D.又非君所详【答案】A【解析】例句与A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B.南,名词作状语,向南。C.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D.详,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知。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同心而离居 B.汝岂得自由C.忧思难忘 D.人生几何【答案】C【解析】A.同心,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B.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C.忧思,古今义均指“忧愁的思绪。”D.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二、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9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8.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项是(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C.“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显得非常自然、纯朴。 【答案】C 【解析】“暧暧”与“依依”意义不同,不可互换。9.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试进行简要分析。【答案】先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高叶密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接着写远景,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入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很淡很淡,味道却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衬托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的情绪。【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做这种题需要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移居(其二)(东晋)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注】①将:岂。②纪:经营。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答案】D【解析】A.全诗并未生动地描写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而是以描写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主,最后四句以议论作结。B.“有酒斟酌之”一句中“斟酌”应为“倒酒、喝酒”之意,并非“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披衣起彷徨”分析有误,应为“披上衣服起来谈笑”。故选D。11.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答案】乐趣: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表现: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情感分析和把握能力。做这种题重点是对作品的仔细品味和审读,揣摩作者寄寓在字里行间中的情感来。(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12.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因战乱而失去一切的老兵形象,老兵的遭遇,是当时苦难时代的缩影,具有深刻的思想性。B.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段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C.结句“泪落沾我衣”将全诗的思想情感推向高潮。这泪既是辛酸孤凄之泪,又是愤慨控诉之泪。D.诗歌中“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从正面体现出战争使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答案】BE【解析】B.诗中没有心理描写。E.诗句并没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侧面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13.“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起得很平,却具有惊心动魄的力量,这是为什么?【答案】从十五到八十,整整六十五年,诗人似乎没有批判什么,但“八十始得归”中的“始”字强有力地揭示了当时兵役制度的惨无人道。【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诗歌文本原因的题目。做这种题需要结合背景和作者的情感基调等来回答。三、能力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重峦叠嶂间的田园余秋雨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的权谋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请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赠答诗》)“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的诗歌风格自然而平淡,恰恰因为这一点,所以宋代之前一直无人赏识他。B.作者将陶渊明和历史上许多文人作对比,表现出他的安静是一种自觉的处世态度。C.陶渊明与魏晋名士一样也追求“回归个体”,但他却表现得平静、自然、优雅。D.标题中的“田园”是陶渊明生命境界的象征,而“自然”就是这种境界的核心。【答案】A【解析】A项,“宋代之前一直无人赏识他”太绝对,文中说“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说明还是有人赏识他的。20.依据原文,简要概括陶渊明诗作的特点。【答案】①文笔自然,言词通俗而心怀高远;②以平静而优雅的姿态来保持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③歌咏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田园。【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提炼要点的能力。纵观全文,摘取表现陶渊明诗作特点的语句作答。21.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作者笔下陶渊明的“田园”的理解。【答案】①“田园”是陶渊明远离官场、远离尘嚣、耕作自资的归隐之地;②“田园”是陶渊明保持安然自立文化人格的精神家园;③“田园”是陶渊明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并以最自然的文笔去加以描写的具体对象;④“田园”是陶渊明彻底自如的高远心怀的物态象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重要问题的能力。陶渊明笔下的“田园”,更多的是一种理想的精神家园,并非实指的田园。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过去,搜寻外星生命的大多数研究都将目光对准氧气,①        :如果一颗遥远行星上存在甲烷和二氧化碳,且没有一氧化碳,那么其上很可能存在生命。②        ?因为二氧化碳和甲烷代表碳原子相反且极端的氧化水平,非生物过程很难在不产生一氧化碳(中间物)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如果某颗行星富含一氧化碳,③        。这种新认识可能带来新突破,人类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发现外星生命。【答案】①但现在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②为什么不能有一氧化碳呢 ③就不可能有生物存在【解析】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前文“都将目光对准氧气”和空格后的观点,可知应该填写“但现在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第②空根据后面的“因为”“非生物过程很难在不产生一氧化碳”可知应该填写“为什么不能有一氧化碳呢”;第③空根据前文“非生物过程”可知应该填写“就不可能有生物存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