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西乡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 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托起两枚鸡蛋的力大约需要50N
B. 小敏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m/s
C.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cm
D.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42℃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两枚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托起两枚鸡蛋的力大约需要1N,故A不符合题意;
B.小敏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m/s,故B不符合题意;
C.课桌的高度大约是学生身高的一半,约为80cm,故C符合题意;
D.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关于密度公式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公式可知ρ与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
B. 由公式可知ρ与V成反比,V越大ρ越小
C. 当质量m一定时,ρ与V成正比,当体积V一定时,ρ与m成正比
D. 对某种物质而言,物质的质量m与物质的体积V的比值是定值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种物质,密度是不变的,即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B错误;
C.当质量m一定时,ρ与V成反比,当体积V一定时,ρ与m成正比,故C错误;
D.对某种物质而言,物质的质量m与物质的体积V的比值是定值,故D正确。
故选D。
3. 如图所示,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我国选手苏翊鸣取得了一金一银的好成绩。下列四个选项是某次滑雪比赛中的一个简化场景,此时运动员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重力的作用点位于重心,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从运动员的重心开始,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即为其所受重力示意图。
故选D。
4. 2023 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后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与空间站成功对接,飞船与空间站的组合体在地球附近轨道上绕地 球运动,太空舱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以下操作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实施的是( )
A. 用天平测质量B. 用哑铃锻炼肌肉
C.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D.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天平测质量,用哑铃锻炼肌肉,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而太空舱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ABC不符合题意;
D.弹簧拉力器利用的是弹簧的弹力与重力无关,在失重状态依然可以实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 以下体育运动的场景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50m测试——人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受惯性作用
B. 引体向上——人拉住单杠静止时,单杠对人的拉力与人的重力平衡
C. 排球比赛——将排球向上垫起,力只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 掷实心球——若球飞到最高点时所有外力都消失,球将立刻保持静止
【答案】B
【解析】
【详解】A.50m测试时,人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人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人拉住单杠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单杠对人的拉力与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将排球向上垫起,力改变排球的运动状态,力改变了排球的形状,故C错误;
D.掷出的实心球斜向上运动,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不为零,仍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若此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6.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 A 和B,在大小为 F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物体A 对B 的摩擦力与物体 B 对A 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物体 B 的重力与地面对 B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物体 B 的重力与地面对 B 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地面一定是粗糙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体 A 和B,在大小为 F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A和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A、B之间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
B.C.物体 B 的重力与地面对 B 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C错误;
D.叠放在一起的物体 A 和B,在大小为 F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F,因存在摩擦力,所以地面一定是粗糙的,故D正确.
7. 下列装置不是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船闸B. 茶壶
C. U形管压强计D. 地漏
【答案】C
【解析】
【详解】ABD.船闸、茶壶、地漏都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即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ABD不合题意;
C.U形管压强计的上端只有一侧是开口的,另一侧是封闭的,不符合连通器的特点,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8. 中国人自古就有“上天入海”的梦想,随着国家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些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对于如图所示的“国之重器”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AS700飞艇中充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B. 乙图,093型核潜艇在浮出水面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C. 丙图,C919客机升空时,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大
D. 丁图,“山东号”航母上的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甲图,AS700飞艇中充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这样可使飞艇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而升空,故A正确;
B.乙图,093型核潜艇在浮出水面过程中,根据F浮=ρgV排可知,V排变小,所以受到的浮力变小,故B错误;
C.丙图,C919客机升空时,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故C错误;
D.丁图,“山东号”航母上的舰载机起飞后,航母的总重力减小,受到的浮力变小,故D错误。
故选A。
9. 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先下沉然后上浮B. 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 先上浮然后下沉D. 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当烧杯里盛有6℃的水时,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故小球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根据图象可知:4℃时水的密度最大,6℃时水的密度比0℃时水的密度大;因此当水的温度从6℃降到4℃时,由于水热胀冷缩,水的密度会增大,此时大于小球的密度,使小球上浮、向上运动;当水的温度从4℃降到0℃时,由于水热缩冷胀,水的密度会减小,最后小于小球的密度,使物体下沉、向下运动。
故选C.
10. 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放入容器中,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B. 甲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C. 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
D.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B.两个小球重力相等,甲图,小球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即
F甲=G
乙图,小球悬浮,浮力等于重力,即
F乙=G
所以甲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液gV排,在浮力相同时,由图知
V甲排<V乙排
所以
ρ甲>ρ乙
故AB错误;
C.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
ρ甲>ρ乙
根据p=ρgh可知
p甲>p乙
由F=pS可知,S相同,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
F甲>F乙
故C正确;
D.放入球后,两容器液面相平
V甲排<V乙排
两个容器底面积相同,甲容器上下一样粗,乙容器底小口大,不能判断放入小球前,两个容器中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所以两个液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不能判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液体和小球的总重力,它们的大小关系不能判断,故D错误。
故选C。
二、作图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
11.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画出斜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以及木块在水平面上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在木块和斜面的接触面的中点作为力的作用点,画一垂直斜面向下的线段,标出箭头,记为F,即为斜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木块向右运动,所以木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过木块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的中点作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用符号f表示。如下图所示:
12. 请在图中画出定值电阻的阻值随电压变化的图像。
【答案】
【解析】
【详解】定值电阻的阻值只与其自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其两端的电压无关,故电压变化时,其阻值不变,完整图像如图所示:
三、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13. 如图,铅笔长 ___________cm,停表的读数为 ___________s。
【答案】 ①. 4.80 ②. 367.5
【解析】
【详解】[1]由图可得,直尺的分度值为1mm,则所测长度为
d=68.0mm-20.0mm=48.0mm=4.80cm
[2]由图可得,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读数为6min,大表盘的分度值为0.1s,读数为7.5s,所以所测时间为
t=6×60s+7.5s=367.5s
14. 家里放置较重的柜子时,考虑到避免压坏木质地板,人们会倾向选择如图1所示两种支撑脚中的 ___________。如图2,水中的气泡随着水流,从水管较粗的一端流入较细的一端,其体积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乙 ②. 变大
【解析】
【详解】[1]柜子重力不变,对木质地板的压力不变,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对木质地板的压强,这样不容易损坏木质地板,故选乙。
[2]水从水管较粗的一端流入水管较细的一端,水的流速将变快,根据流体压强与流体流速之间的关系:流体流速越快,压强越小,那么较细的水管中水产生的压强将变小,此时气泡内气体产生的压强大于较细的水管中水产生的压强,所以气泡体积将变大。
15. 某同学在测量某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其中纵坐标m表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V表示液体的体积,装液体的空烧杯的质量是______g,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图中m的值应为______g。
【答案】 ①. 40 ②. 0.8× 103 ③. 88
【解析】
【详解】[1]由图可得,体积为0时,质量是40g,也就是烧杯中没有任何物质时的质量,即烧杯的质量为40g。
[2]图中横轴表示液体的体积,纵轴表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液体体积为20cm3时,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56g,此时液体的质量为
m液=56g-40g=16g
该液体的密度是
[3]当液体体积为60cm3时,液体的质量为
此时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m=48g+40g=88g
16. 小明外出旅游时偶然看到如图甲所示这样一个场景:一辆大货车将路面压塌陷。善于思考的小明想,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回到家,他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1)他先将外形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铁块和木块分别放在同一块海绵上,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景,这个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_____有关。
(2)然后他将同一块长方体铁块分别竖直、水平放置在同一海绵上,这样是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_____的关系。
(3)通过实验他发现,出现图甲所示的这种现象不仅是因为大货车太重,还因为大货车与地面的 ___________太小,所以将地面压塌陷。
(4)交警部门一直在整治大货车的超载现象,大货车超载不仅会出现图甲所示的现象,还会因为超载使其质量变大,导致 ___________变大,刹车时距离变长,容易导致车祸。
【答案】 ①. 所受压力大小 ②. 受力面积 ③. 受力面积 ④. 惯性
【解析】
【详解】(1)[1]外形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铁块和木块与海绵的受力面积相同,但木块与铁块的质量不同,重力也不同,即铁块和木块对海绵的压力不同,从图中可以看出,海绵的凹陷效果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所受压力大小有关。
(2)[2]将同一块长方体铁块分别竖直、水平放置在同一海绵上,海绵所受的压力大小相同,但受力面积不同,根据单一变量原则,这样是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受力面积的关系。
(3)[3]由上述分析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图中货车将路面压塌,除了与自身太重外,还因为货车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太小了,从而压塌地面。
(4)[4]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超载说明质量增加,重力变大,除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力外,还会使惯性增大,使刹车距离边长。
17.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利用完全相同的两块木块A、B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测量前,发现弹簧测力计指针不在零刻度线上,实验前应该先在 ___________(选填“竖直”或“水平”)方向对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零;
(2)比较图中丙、丁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 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图丙中木块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______N;
(3)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戊所示。两个传感器可分别显示拉力和压力的大小。往沙桶中加减沙子的目的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答案】 ①. 水平 ②. 无关 ③. 0 ④. 压力 ⑤. 不需要
【解析】
【详解】(1)[1]弹簧测力计使用时,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致,测力计水平使用,所以测量前,发现弹簧测力计指针不在零刻度线上,应该在水平方向对测力计进行指针调零。
(2)[2][3]对比图中丙和丁图的信息,发现虽然接触面积不同,但测力计的示数却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丙图中的木块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木块保持相对静止,即未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可将A、B看做一个整体,则木块B不受摩擦力,即所受到的摩擦力为0N。
(3)[4][5]添加沙子后,铁块受到向上的拉力变大,铁块对木板的压力变小,往沙桶中加减沙子的目的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的;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无关,所以实验中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18. 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的最佳顺序是 ___________;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乙、甲、丁、丙
(2)图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_____N。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 ___________;
(3)以下情况会影响结论的是 ___________;
A.图乙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 B.图乙中物体未全部浸入水中
(4)小红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中 _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步骤不需要弹簧测力计;
(5)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细线挂着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中的水中(如图戊),在铝块浸入水的过程中(始终不碰到杯底),溢水杯底所受水的压力 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子秤的读数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B ②. 1 ③. 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大小 ④. A ⑤. 乙 ⑥. 不变 ⑦. 不变
【解析】
【详解】(1)[1]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实验中,第一步应该称量小空烧杯的质量,让后将物体缓缓浸入液体中,直到完全浸没,测量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或者体积,故正确的顺序应该为丁、甲、乙、丙。
故选B。
(2)[2][3]由题意可知,物体的重力为2N,在乙图中时的拉力为1N,则所受的浮力为
F=2N-1N=1N
同时,根据物体浸没液体前后烧杯的重力可得,排开液体的重力为
G排=1.5N-0.5N=1N
所以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大小。
(3)[4]A .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时,会导致原本应该排出的液体遗留在溢水杯中,从而使得所测排开液体的重力小于物体的浮力,影响实验结论,故A符合题意。
B.物体虽然未全部浸入水中,但排开的液体全部被收集到了,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不会影响实验结论,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5]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图乙中物体处于漂浮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不需要弹簧测力计。
(5)[6]对于装满水的溢水杯来说,铝块浸没在水中的过程中,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根据公式p=ρ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不变;由于杯的底面积不会变,所以根据公式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也不变。
[7]铝块浸没在水中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铝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重,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产生浮力的同时,铝块对水会有反作用力,即铝块对水有压力,此压力等于浮力;对于电子秤来说,减小了部分水的重,又增加了铝块对水的压力,而排出水的重等于铝块对水的压力,所以电子秤示数不变。
四、计算题(共2小题,17题9分,18题7分,共16分)
19.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盛水烧杯底面积为100cm2,将质量为1kg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烧杯中静止时,木块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水的密度为ρ水=1×103kg/m3,g取10N/kg)求:
(1)此时木块所受的浮力;
(2)木块的体积;
(3)木块的密度;
(4)放入木块后,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增大了多少?
【答案】(1)10N;(2)2×10﹣3m3;(3)0.5×103kg/m3;(4)1000Pa
【解析】
【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当木块漂浮时有
F浮=G木=m木g=1kg×10N/kg=10N
(2)由F浮=ρ水gV排可得
木块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则木块的体积
V木=2V排=2×1×10-3m3=2×10-3m3
(3)有可得
(4)由题意及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得,放入木块后,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增加量为液体深度变量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放入木块后,液面深度的变化为
则放入木块后,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增大
Δp=ρ水gΔh=1×103kg/m3×10N/kg×0.1m=1000Pa
答:(1)此时木块所受的浮力为10N;
(2)木块的体积为2×10﹣3m3;
(3)木块密度为0.5×103kg/m3;
(4)放入木块后,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增大了1000Pa。
20. 小牛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0=20Ω,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求:
(1)当环境温度为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2)当环境温度为时,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是多少?
(3)当电压表示数为时,环境温度是多少?
【答案】(1) ;(2) ;(3)
【解析】
【详解】解:(1)由图乙知道,当环境温度为2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是40Ω。
(2)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R1两端的电压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
(3)电压表示数为4V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R1的阻值
由图乙知道,此时环境温度为50℃。
(1)当环境温度为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是40Ω;
(2)当环境温度为时,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是6V;
(3)当电压表示数为时,环境温度是50℃。
五、综合分析(共1小题,每空1分,共7分)
2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国家非常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青少年日常使用物品的安全性制定了相关标准。
例如:中学生常用的中性笔笔帽上的小孔是出于保护青少年的安全,确保如果有人误吞笔帽时仍有空间进行呼吸,因此也被称为“救命孔”(如图甲、图乙)。
国家因此制定了相关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GB21027﹣2007)》中的规定,书写笔、记号笔、修正笔和水彩笔的笔帽应符合下列3条规定中的至少一条:1.笔帽尺寸足够大。2.笔帽上需要有一个横截面积至少为××平方毫米的通气小孔。3.笔帽上的小孔最小通气量为1.36×10﹣4m3/s。
(1)中性笔握手的位置上有一层橡胶是为了 _______笔与手之间的摩擦(选填“增大”、“减小”),笔尖滚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是 _______摩擦(选填“滑动”、“滚动”或“静”);
(2)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法的科学原理是: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 _______时(选填“变大”、“变小”),压强增大;这一情况与 _______时人体肺部压强的变化一样(选填“吸气”、“呼气”);
(3)中性笔笔帽上的小孔会使笔帽内外的气压 _______(选填“相同”、“不同”),摘笔帽时更容易;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平均流速可达20m/s。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国标要求的最小通气量,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 ________mm2;
(4)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由于气管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小,若医生至少需要1N的力作用在笔帽上才能将笔帽取出。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cm2,则此时肺内气压大约是 ______________Pa(外界气压P0=1×105Pa)。
【答案】 ①. 增大 ②. 滚动 ③. 变小 ④. 呼气 ⑤. 相同 ⑥. 6.8 ⑦. 0.875×105
【解析】
【详解】(1)[1]中性笔握手的位置上有一层橡胶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笔与手之间的摩擦。
[2]笔尖滚珠在纸面上滚动,与纸面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2)[3][4]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法的科学原理是: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小时,气体密度变大,压强增大;这一情况与呼气时人体肺部压强的变化一样。
(3)[5]中性笔笔帽上的小孔会使笔帽内外大气相同,气压相同
[6]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国标要求的最小通气量,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
(4)[7]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由于气管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小,若医生至少需要1N的力作用在笔帽上才能将笔帽取出。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cm2,此时笔帽受到的压强为
则此时肺气压大约是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深中体系联考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深中体系联考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深中体系联考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深中体系联考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双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吉林省第二实验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吉林省第二实验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吉林省第二实验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吉林省第二实验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