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虞城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本试卷共4页,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答卷前请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读亚洲范围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从所半球来看,亚洲主要位于( )
A. 东半球、南半球B. 东半球、北半球C. 西半球、南半球D. 西半球、北半球
2. 亚洲东临( )
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
3. 下列特殊经纬线没有穿过亚洲的是( )
A. 北回归线B. 赤道C. 本初子午线D. 北极圈
【答案】1. B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赤道穿过亚洲的南部地区,它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它大部分在20°W以东、160°E以西,大部分位于东半球。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题详解】
读图可知,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临太平洋,B正确;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与大西洋不相临,A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亚洲南部,如中国,A不符合题意;赤道穿过亚洲南部,如印度尼西亚,B不符合题意;北极圈线穿过亚洲北部,如俄罗斯,D不符合题意;从经度位置来看,亚洲位于26°E-170°W之间,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在26°E以西26°,故本初子午线未穿过亚洲,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中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读亚洲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平原为主B. 以高原为主
C.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D. 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5. 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流向为( )
A. 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B. 自东向西注入太平洋
C. 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D.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答案】4. C 5. D
【解析】
【4题详解】
亚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AB错误。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C正确、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反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海洋,故选D。
【点睛】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南部的印度河、恒河注入印度洋。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四周的海洋。
亚洲有三大半岛,地理环境差异显著。读亚洲三大半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关于该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所在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B. 丙半岛经济发达,多发达国家
C. 甲半岛季风气候显著,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D. 乙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低南高
7. 图中传统民居反映①、②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 )
A. 气温B. 地形C. 土壤D. 降水
【答案】6. A 7. D
【解析】
【6题详解】
甲所在地区为阿拉伯半岛,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A正确;丙半岛是中南半岛,都是发展中国家,B错误;甲是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不适合种植水稻,C错误;丙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自北向南流,地势北高南低,乙半岛是地势南北高,中间低,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7题详解】
从图中看出,①为西亚地区,属于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当地年降水量稀少,其传统民居为墙厚、窗小的碉堡屋;②为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其民居为高脚屋,墙薄窗大,且屋脊坡度大,有利于排水。故图中传统民居反映①②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降水,跟气温、地形和土壤关系不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中东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当地多建设窗小平顶的碉堡房。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 下列关于亚洲的气候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季风气候显著B. 以热带气候为主
C. 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广大D.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9. 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异大,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包括( )
①面积广大②地跨寒、温、热三带③深受大西洋的影响④地形复杂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0. 亚洲东部和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原因是( )
A. 亚洲跨经度广B. 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
C. 亚洲有赤道穿过D.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大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答案】8. A 9. B 10. D
【解析】
【8题详解】
亚洲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巨大的海陆差异使其季风气候显著,故A叙述正确,符合题意;亚洲以温带气候为主,故B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故C、D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9题详解】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其面积广大故其不同地区气候差异明显;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多;地形复杂,加剧了气候的复杂多样。亚洲没有直接濒临大西洋,故没有深受大西洋的影响。故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大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海陆冬夏气温差异很大,从而气压发生变化。冬季西伯利亚、蒙古气压高,冬季风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吹来,气候寒冷干燥;夏季,与陆地相比,印度洋、太平洋气温相对较低,气压较高,夏季风从印度洋、太平洋吹来,气候温暖湿润。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D正确。季风气候跟跨经度广、深入北极圈内、有赤道穿过无关,ABC错误。故选D。
【点睛】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读“欧洲西部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读图可知,欧洲西部人口分布( )
A 中部多,南北少B. 东西多,中部少C. 南北多,中部少D. 均匀分布
12. 欧洲西部的居民以( )
A. 白色人种为主B. 黑色人种为主C. 黄色人种为主D. 混血人种为主
13. 欧洲西部目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但仍然吸引着大量外来移民,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A. 气候温和B. 地势平坦C. 环境优美D. 经济发达
【答案】11. A 12. A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结合人口密度图例可知,欧洲西部人口分布中部多(人口密度最大),南北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世界三大人种是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黄色人种。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故选A。
【13题详解】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吸引着大量的外来移民,所以成为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欧洲西部是指欧洲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占欧洲一半左右。习惯上,本区又可以分为西欧、中欧、北欧、南欧四部分。
赞比西河是世界水能最丰富的河流之一。下图为非洲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赞比西河( )
A. 自东向西流B. 流经热带雨林C. 注入印度洋D. 属于内流河
15. 赞比西河的水文特征是( )
A. 结冰期长B. 流量季节变化小C. 冬季断流D. 水量大、流速快
16.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会导致图示地区( )
A. 土地荒漠化加剧B. 台风侵扰增加C. 低温冻害频发D. 雨林破坏严重
【答案】14. C 15. D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赞比西河大致自西向东注入莫桑比克海峡,A错误;赞比西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具有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的特点,B错误;赞比西河注入莫桑比克海峡,属于印度洋水域,C正确;赞比西河注入莫桑比克海峡,为外流河,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赞比西河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处热带地区,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AB错误;赞比西河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分旱雨两季,赞比西河流域面积大,地下水涵养水源较多,枯水期不会断流,而且该流域属热带气候,没有冬季,C错误;赞比西河汛期降水量丰富水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多瀑布、急流,水能蕴藏量大,D正确。故选D。
【16题详解】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会导致图示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A正确;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与气象灾害、气温变化无关,BC错误;图示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无热带雨林分布,D错误。故选A。
【点睛】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及水位。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含沙量可以从河流流经的地区来看,径流量可以从多方面考虑,例如汇入支流的多少,所处地域降雨量是否充足等。
读“北美洲地形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有关北美洲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 西临大西洋B. 大部分位于热带C. 北临北冰洋D. 南邻南极洲
18. 导致A地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因素是( )
A. 纬度B. 地形C. 海陆D. 西风
19. 关于北美洲地势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B. 地势东高西低C. 地势南高北低D. 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20. 美洲原有的居民印第安人属于哪一人种( )
A. 白色人种B. 黄色人种C. 黑色人种D. 混血人种
【答案】17. C 18. B 19. A 20. B
【解析】
【17题详解】
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北美洲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A错误,C正确;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B错误;南部与南美洲隔巴拿马运河相邻,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由于西部高大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仅能到达西部沿海,从而导致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狭长,呈带状分布。所以导致A地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因素是地形,B正确;与纬度、海陆、西风无关,排除ACD。故选B。
【19题详解】
北美洲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中部为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原和山地,地势东西高,中部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印第安人,又称美洲原住居民,是除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居民的总称,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北美大部分面积都为发达国家,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东面隔丹麦海峡与欧洲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2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大洲)B____(大洲)C____(大洋)D____(大洋)F____(半岛)
(2)亚洲大部分地方位于五带中的____。
(3)亚洲与北美洲的界线为____。
【答案】21. ①. 欧洲 ②. 非洲 ③. 北冰洋 ④. 印度洋 ⑤. 阿拉伯半岛
22. 北温带 23. 白令海峡
【解析】
【分析】本题以亚洲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大洲、大洋的分布、大洲分界线、亚洲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A位于亚洲西侧是欧洲;B是位于欧洲南侧的非洲;C是亚洲北侧的北冰洋;D是亚洲南侧的印度洋;F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小问2详解】
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地跨五带中的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小问3详解】
亚洲与北美洲两大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
22.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带一路”上的绿洲国家。虽国土面积大部分是沙漠、戈壁,但绿洲地区生产、生活欣欣向荣。棉花种植历史已逾2000年,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读乌兹别克斯坦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乌兹别克斯坦距海较____,____少,气候干旱,国土面积大部分是____、戈壁等。
(2)图中的锡尔河、阿姆河,发源于中国的天山与帕米尔高原,流向大致为____,汇入咸海,为____(内流/外流)河。
乌兹别克斯坦绿洲面积少,集中分布于两条河流域。塔什干位于锡尔河流域,是乌兹别克斯坦重要的产棉地区之一。右图为塔什干地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棉花生长习性示意图。
(3)分析塔什干地区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
(4)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给乌兹别克斯坦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中欧铁路一部分的中吉乌铁路( )
A. 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路段B. 灵活便利C. 只承担客运任务D. 易受天气影响
【答案】22. ①. 远 ②. 降水 ③. 沙漠
23. ①. 自东南向西北 ②. 内流
24. ①. 棉花开花期降水少,适宜棉花生长 ②. 晴天多,光热充足;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25. A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乌兹别克斯坦简图、塔什干地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棉花生长习性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乌兹别克斯坦的位置、气候、河流、农业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据此可知,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距海洋较远,降水少,气候干旱,国土面积大部分是干旱区、半干旱区等,国土面积大部分是沙漠、戈壁等。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两条流经该国的锡尔河、阿姆河,发源于中国的天山与帕米尔高原,流向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汇入咸海,为内流河,乌兹别克斯坦绿洲面积小,集中分布于两条河流域。
【小问3详解】
读图分析,塔什干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小问4详解】
作为中欧铁路一部分的中吉铁路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路段,故A正确;铁路运输的缺点就是不能够机动灵活,故B错误。中欧铁路一部分的中吉铁路既有客运,也有货运,故C错误;铁路运输是轨道交通,受天气影响较小,故D错误。故选A。
23. 读南北美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北美洲西临太平洋,东临____洋,以____为分界线。
(2)图1中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原和山地。南美洲图1与北美洲类似,西部分布着高大的____山脉。
(3)①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____河,该河流域主要是____气候。
(4)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南美洲有大量的____人种,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
【答案】23. ①. 大西 ②. 巴拿马运河
24. 安第斯 25. ①. 亚马孙 ②. 热带雨林
26. ①. 加拿大 ②. 混血
【解析】
【分析】本题以美洲为材料,涉及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人种等方面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北美洲和南美洲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
【小问2详解】
读图分析,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原和山地。南美洲与北美洲类似,西部有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小问3详解】
读图分析,①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该河流域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小问4详解】
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南美洲由于不同人种间的长期通婚,形成了一系列混血种人,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
24. 读非洲地形图和非洲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非洲地势具有____的特征,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的伤痕”,是由于板块____(张裂拉伸/碰撞挤压)形成。
(3)甲河流流向为____,注入____,该河流定期泛滥,原因是____。
(4)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却形成“赤道雪峰”,原因是____。
【答案】24. ①. 以热带气候为主 ②. 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
25. ①. 东南高,西北低 ②. 张裂拉伸
26. ①. 自南向北 ②. 地中海 ③. 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多形成汛期,造成定期泛滥。
27. 海拔高,气温低
【解析】
【分析】本题以非洲的地形、气候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非洲的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考查图表的阅读与信息的提取能力。
【小问1详解】
赤道横穿非洲中部,大部分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具有以热带气候为主、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小问2详解】
由地形图可知,非洲的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东非大裂谷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北段处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南段处于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地带,板块张裂拉伸而形成裂谷地形。
【小问3详解】
读图分析,甲河是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是世界第一长河,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降水多,河水泛滥。
【小问4详解】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可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形成“赤道雪峰”,原因是拔高,气温低。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2页。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图AB线表示的是, 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B,世界最大的高原是( ),下图是某村2023年乡村规划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