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认识小数》教案第1页
    《认识小数》教案第2页
    《认识小数》教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数的读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认识小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小数知识的起始部分,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沟通分数与小数联系的重要基础。小数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数,部分学生已经会读或会写小数,教材从生活出发,方便学生理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为后续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小数,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3.初步感知小数的产生,并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教学重点:借助元角分和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十分之几与一位小数之间的关系,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在数数时咱们都请哪些数学工具帮过忙呀?
    师:是啊,借助这些数学工具我们认识了很多整数和分数,就像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说的那样:“数是数出来。”今天,我们就来数“小数”。
    生:小棒、计数器、圆片、方块等等。
    重温“数数”,激活“计数单位”的经验。
    环节二
    探究新知
    一、小数的读写。
    师:观察我们生活的遇到的情境,看一看都有哪些小数?
    师:这些数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对,正是这个“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左右两个部分。一起读一读……
    探究小数。
    师:(课件出示“0.1”)看到这个小数,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大家提的问题都非常值得我们思考,接下来就请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这个看似简单又有点神秘的“0.1”吧!
    师:(出示四种学习材料)请你任选一种或几种材料,表示出0.1。请同学们交流讨论。
    师:除了这一段表示0.1,还有没有0.1了?
    师:师: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请大家发表意见。
    师: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判断标准?
    师: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还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师:如何用材料4中的计数器来表示0.1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师:真的吗﹖那我们就拿真的计数器来试一试。我们先一起数一数。
    (1、2、3……9、10)
    师:像整数那样,数一数十个百分之一,十个十分之一。
    师:如果我想把这1个百还回去,怎么拨?
    师:要把这1个十还回去,怎么拨?
    师:很好!那现在剩下1个一,我还想还回去,有办法吗?
    师:这里的1表示多少?
    师:再右边一个位置拨1呢?
    师:还能再往右退一当十吗?
    师:回顾刚才在计数器上数小数、数整数的过程,有什么发现?
    师:(课件回到四种材料)无论在哪种材料里,大家都找到了0.1。那么,现在你对一开始的几个疑问有想法了吗?0.1是怎么来的?它和1有什么关系?
    师:原来,0.1和1之间就是这样一种“分与合”的关系呀!你们真能干!
    拓展小数。
    师:如图所示,图中是0.3米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师:下图中,你能直接说出它们所代表的小数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师:你能说出图中的小数吗?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此时我们的一位小数就不够用啦,需要两位小数甚至多位小数等。
    师:我们数着数着就把这么多“小数”数出来了,数着数着就把“小数”给数明白了。在今天的“数数”活动中﹐你还有哪些发现或体会吗?
    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其实,今天我们对小数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往后,我们还将通过“数数”探索和发现更多的小数。
    生:有3.45、0.85、2.60、36.6。
    生:都有小数点。
    生1:为什么要有0.1?有1还不够吗?
    生2:0.1表示多大呢?
    生3:0.1是怎么来的?
    生4:0.1和1有什么关系?
    生1:材料1中可以看出“1角=0.1元”。
    生2:线段中第一小段表示0.1元。
    生3:1元里面有10个1角,这里正好把1元平均分成了10份,其中的1份就表示1角,也就是0.1元。
    生4: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就是0.1,也就是110。
    生:剩下的每一份都表示0.1。
    生1:怎么确定①里面画的这一小块是不是表示0.1?
    生2:按照他这样表示,我估计这里大约有25个0.1,合起来超出1了。
    生3:②和③虽然分了,但一个15份,一个9份,而且还不平均,也都不对。
    生4:我赞同④,他不仅分对了,还写了算式,表示得很清楚。
    生:就是看有没有平均分成10份。
    生:110。
    学生讨论后汇报结果:
    生1:我有疑问,这个是计数器,0.1怎么表示呢?
    生2:计数器的最右边是个位,0.1 比1小,只有十分之一,所以不能把珠子拨在个位上,只能在个位的右边。
    生3:那我们在计数器上再加一根上去不就得了。
    生4:如果再分下去,还可以继续增加位置,就是他写的百分。
    生5:我发现不用想元、角、分,也可以表示出比0.1更小的小数。
    生1:满十进一,十位上拨1。(10、20、30……90、100)
    生2:又满十进一了,在百位上拨1。
    生3:10个百分之一是1个十分之一,10个十分之一是1个一。
    生:把百位上的1拨回去,十位上拨10。
    生:把十位上的1拨回去,个位上拨10。这就是退一当十!
    生:还是一样,把1拨回去,十分位拨10。
    生:0.1。
    生:0.01。
    生:可以呀,数不完的。
    生1:数小数和数整数的方法是一样的,每满10个就要向前进一,反过来,退下来的1又可以换成10。
    生2:整数和小数是连着的,它们就像一家人。
    生1:0.1是从1里面分出来的。
    生2:0.1是把1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110,反过来,10个0.1就能合成l个一。
    生1:不是0.3米,因为这里没有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所以每一份不是0.1米,3份也不是0.3米。
    生2: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分,也就是这里的每一份再平均分成2份,就能看出这不是0.3米,而是0.6米。
    学生讨论后汇报:
    生1:这里将1分成10分,所以每1份代表0.1,2份表示2个0.1,是0.2。
    生2:5份表示5个0.1,是0.5。
    生3:2份与5份合在一起是7份,表示7个0.1,是0.7。
    生4:3份表示3个0.1,是0.3。
    生:这个是3份多一点,不能表示0.3,也不是4份,所以也不能0.4,应该是0.3多。
    生1:小数是可以数出来的。
    生2:小数可以看成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生3:小数可以有一位小数,也可以有多位小数。
    通过生活中遇到小数的场景,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储备,并在观察小数的过程中产生对小数的认知,以此引导学生关注小数的读法与整数读法的差异,加深对小数读法的认识。
    数学中的许多知识都既有“数的特征”,也有“形的特征”,从两个方面认识它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它们的本质意义。本环节借助几何直观,从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入手,依托图形表征0.1元,为建立0.1的概念积累丰富的表象。抽象概括出0.1的含义,强化小数是可以数出来的思想。接着又通过材料2,3,4,强化数小数的思想,通过材料3的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意识到,如果想正确的表示0.1,必须将整块图形等分成10等份,强化等份意识,接着通过材料4计数器,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计数器不止可以表示整数位,还可以表示小数位。强化数数意识。
    通过拓展小数,使学生意识到小数不止有一位小数,可以有两位甚至多位小数。为后续学习精确度做铺垫。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看图填上合适的分数或小数。
    1分米 4分米 7分米 9分米
    米 米 米 米
    ( )米 ( )米 ( )米 ( )米
    2.填一填
    ( )元
    ( )元
    3.读出或写出横线上方的小数。
    (1)蜗牛的爬行速度缓慢,最高速度为每小时八点五米。写作: _____
    (2)我国的陆地边界长约2.28万千米。读作:_____

    (3)数学课本的定价约为七点五零元。写作:_____
    (4)某篮球明星的身高大约是2.09米。读作:_____
    生:1米等于10分米,所以可以把1米分成10份,1分米是1米的110,可以写成0.1米。所以,
    1分米=110米=0.1米,4分米=410米=0.4米,
    7分米=710米=0.7米,9分米=910米=0.9米。
    生1:图中是1元2角,我们知道,2角=0.2元,所以图中是1.2元。
    生2:图中是5元6角,我们知道,6角=0.6元,所以图中是5.6元。
    生1:(1)写作:8.5
    生2:(2)读作:二点二八
    生3:(3)写作:7.50
    生4:(4)读作:二点零九
    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
    生2:小数的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生3:认识0.1:只有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才是0.1。
    生4:小数的意义: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环节五
    拓展延伸
    介绍小数点的重要性。
    观看视频,丰富对小数点现实意义的理解。
    环节六
    课后活动
    同学们说一说在生活中还在哪里见到过小数,你用过小数吗?
    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再次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六 小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六 小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认识小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认识小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巩固提高,深化练习,全课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总复习《认识小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本册综合公开课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整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