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AB卷(含答案)
- (2)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A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B卷) 试卷 0 次下载
- (3)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A卷) 试卷 0 次下载
- (3)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B卷) 试卷 0 次下载
- (4)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B卷) 试卷 0 次下载
(4)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A卷)
展开
这是一份(4)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单元检测卷(A卷),共12页。
(4)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A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京津冀产业联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京、津、冀翼各自优势产业对应正确的是( )①采掘业、重化工业②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③高新技术、文化产业、先进服务业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2.甲箭头代表的含义是( )A.产业与技术扩散 B.工业最终产品与高技术产品C.信息和资金支持 D.资源、劳动力及初级产品3.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 )①疏解首都核心功能、缓解“大城市病”②优化城市群结构、打造世界级城市群③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④大气环境治理、改进区域的生态环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省会城市首位度是指省会城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例。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部分省区的省会城市首位度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省区中,省内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最平衡的可能是( )A.吉林 B.宁夏 C.青海 D.山东5.针对吉林省省会城市首位度的现状,其合理的发展措施是( )A.加大政策扶持,维持长春的龙头地位B.加强省内交通建设,发挥省会辐射作用C.限制省会企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平衡D.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延长企业生产链条每年的小麦、玉米收获期也是秸秆焚烧高峰期,解决“秸秆焚烧难”的关键在“变废为宝”,积极推广秸秆利用新技术。下图为秸秆的用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的最大生态效益是( )A.提高农民收入 B.改善土壤条件 C.改善大气状况 D.创造就业机会7.现阶段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是( )A.生产规模小,效益较低 B.技术较落后,积极性低C.秸秆价格低 D.政府不支持8.下列农作物秸秆的用途,最能体现循环经济原则的是( )A.秸秆直接翻耕还田 B.秸秆变饲料养殖,粪便还田C.秸秆燃烧,直接发电 D.作为制作工艺品的原材料近年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循环经济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读复合型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10.下列关于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对资源的依赖②有利于解决产业活动的用电需求③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④有利于第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图是瑞士著名雕塑《援手》:从一个大树的根部伸出一只手来,托住了整棵大树,向人们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创作者是伊娃·敖提丽(Eva Oertli)和比特·哈伯(Beat Huber)。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1.雕塑《援手》呈现出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及其内涵依次是( )A.公平性原则——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B.公平性原则——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C.持续性原则——人类经济活动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D.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12.下列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中,与“树”的破坏密切相关的有( )①水土流失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土壤污染④矿产资源短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019年4月28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园》的重要讲话。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图为“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清洁能源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中国馆主要利用的清洁能源为( )A.太阳能、水能 B.水能、风能 C.水能、地热能 D.风能、太阳能14.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相似性原则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D.持续性原则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有基础地位,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进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对我国资源安全的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 )A.运输因素 B.经济因素 C.资源因素 D.军事因素16.就资源供给方面来看,影响我国资源安全的做法是( )A.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B.发展循环经济,重复利用资源C.挖掘资源潜力,开发替代资源 D.大量出口稀缺资源,赚取外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某学生在塔里木盆地旅游时写道:沙地上有众多凸起的沙包(如下图)。观察沙包发现,根系错综复杂,沙层和枯枝落叶层交替,沙包上盐分明显多于周围荒地。从与村民的交谈中获知,此灌木名为柽柳,花期长(4—9月);曾因人们大量砍枝挖根做燃料和盗挖寄生名贵中药,数量一度严重下降;后经引洪灌溉繁育,使其恢复成有效抵抗风沙的绿色屏障,也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1)从柽柳生长的特点,简析其在沙包发育过程中的作用。(6分)(2)为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指出合理开发柽柳资源的措施。(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2016年9月国家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材料二:长江经济带及三大城市群示意图。材料三:成都平原“农—林—牧—渔”综合发展模式图。(1)评价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6分)(2)分析长江经济带建设具备的优势条件。(6分)(3)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相比,长江下游城市群体系有何特点。(4分)(4)成都平原农业的“农—林—牧—渔”综合发展模式优点有哪些。(6分)(5)为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建设沿江绿色发展轴,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19.阅读读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网消息:重庆新机场推荐场址璧山正兴位于重庆主城西部,与朝天门直线距离约48km,处于缙云山与云雾山之间的璧山槽谷,在璧山城区西南,距离约21km,东南侧紧邻丁家街道,北侧临近正兴镇。东南方向离江津城区约20km,西南方向离永川城区约18km。重庆新机场本期计划以2035年为设计目标年,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材料二 璧山地处重庆西大门,是川东、川北、渝西各县市到重庆的交通要道,距离中心城区较近,是“重庆主城都市区的迎客厅”。璧山还拥有重庆市第二个国家高新区——璧山高新区,培育科技型企业1417家,高新技术企业300余家,璧山高新区已纳入西部科学城建设范围,成为其主阵地之一。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成都向东、重庆向西势在必行。材料三 重庆市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图。(1)结合材料,分析璧山正兴吸引重庆新机场落户的区位优势。(8分)(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新机场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6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经济发达,高校林立,高新技术、文化产业、服务业发达,③为北京;冀为河北省,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主要以采掘业和重工业为主,①为冀;天津靠近渤海,水路交通运输便利,主要发展加工工业,②为津,综上,故选B。2.答案:B解析:图中箭头表示区际要素间的流动,根据上题分析,天津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为主,北京以高新技术、文化产业、先进服务业为主,根据箭头指向,表示天津流向北京,应该为工业最终产品与高技术产品,B正确。而产业与技术扩散、信息和资金支持应为北京流向天津,A、C错误;资源、劳动力以及初级产品应为冀流向天津和北京,D错误;故选B。3.答案:D解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缓解“大城市病”,①错;有利于优化城市群结构、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利于大气环境治理、改进区域的生态环境,②③④正确,故选D。4.答案:D解析:长春为吉林省省会、银川为宁夏的省会、西宁为青海省的省会、济南为山东省的省会。读图可知,济南的城市首位度最低,即省会城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例最小,说明济南所在的山东省省内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最平衡,D正确,ABC错误,故选D。5.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吉林省省会长春城市首位度高,省会城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例超过50%。应适当控制城市首位度,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影响力,促进省内其他城市的发展。加大政策扶持,维持长春的龙头地位会进一步城市首位度,A错误;提高加强省内交通建设,发挥省会辐射作用,促进省内经济发展,B正确;限制省会企业发展,会导致省会经济衰退,C错误;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延长企业生产链条可能加重长春城市污染,且该举措会进一步提高长春城市首位度,D错误。故选B。6.答案:C解析:提高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不属于生态效益,A、D错误。改善土壤条件不是最大的生态效益,B错误。秸秆变废为宝与焚烧相比,最大的生态效益就是减少秸秆燃烧所形成的大气污染物,改善大气状况,C正确。故选C。7.答案:A解析:目前,我国秸秆收储运未成体系,综合利用程度低,同时缺乏秸秆综合利用的大型龙头企业。各地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仍以小规模的诸如沼气、小型生物质锅炉、草绳编制、仿木材料加工等为主,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够明显,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支撑,是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A符合题意。秸秆加工技术含量较低,B不合题意。秸秆价格低,对加工企业来说降低了原料成本,有利于企业发展,C不合题意。秸秆变废为宝对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利,政府高度支持,D不合题意。故选A。8.答案:B解析:秸秆直接翻耕还田,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但有机物分解缓慢,且能量利用效率低,仍有不少浪费,A错误。秸秆变饲料养殖,粪便还田,秸秆变饲料喂牲畜后再作肥料或沼气发酵产生沼气,可以用于烧饭和照明,能量利用效率最高,B正确。秸秆燃烧,可用于发电,但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大气,且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错误。秸秆可作为制作工艺品的原材料,例如可作为造纸、纤维板的原料,但能量得不到有效利用,不能体现循环经济的原则,D错误。故选B。9.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循环经济模式将农业生产产生的粪便,进行回收再利用形成沼气,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A正确;共同性原则指的是应对同一问题,多个国家或地区采取共同措施面对,排除B:公平性原则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生物之间享有资源的公平使用,排除C;阶段性原则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阶段,因此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排除D。故选A。10.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以及图中信息可知,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多种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将植物残体和动物粪便返还给土地,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本地区发展农业、旅游业和工业,促进了三大产业共同发展,③④正确;该循环经济模式并没有体现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对资源的依赖,也没有解决产业活动的用电需求,排除①②。因此C正确,排除ABD。故选C。11.答案:A解析:从一个大树的根部伸出一只手来,托住了整棵大树,向人们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体现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发展的公平,属于公平性原则,A正确,排除BCD。故选A。12.答案:A解析:植被可以涵养水源,同时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环境,植被砍伐,加剧水土流失,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①②正确。植被砍伐与土壤污染以及矿产资源短缺关系不大,③④错。故选A。13.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中国馆主要利用的清洁能源是风能和太阳能,D正确:水能和地热能未有体现,排除ABC。故选D。1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C正确:讲话中没有体现公平性、持续性原则,排除AD;没有相似性这一原则,排除B。故选C。15.答案:C解析: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自身的资源越丰富,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越高,资源供应的安全性就越高。如果我们不考虑其他因素,利用本国资源受外界不安全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小,相对就比较安全。可见,资源因素是对资源安全的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故C正确。运输因素不是资源安全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故A错误。经济因素不是资源安全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故B错误。军事因素属于次要因素,不是资源安全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故D错误。16.答案:D解析: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属于资源消费方面,不属于资源供给方面,A错误。发展循环经济,重复利用资源,是资源消费方面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B错误。挖掘资源潜力,开发替代资源,可以在资源供给方面保障资源安全,而不是影响我国资源安全,C错误。大量出口稀缺资源,虽然赚取了外汇,但难以保障我国稀缺资源的供给,会影响资源安全,D正确。17.答案:(1)灌丛降低风速,风沙堆积,形成沙包雏形;柽柳耐沙埋、根系发达,继续扎根生长;随着柽柳生长,风沙不断沉积,形成凸起的沙包。(2)加大宣传,发展旅游业;对柽柳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培育名贵中药,增加经济效益。解析:(1)由材料可知,柽柳生长的特点主要是根系错综复杂,即根系发达。柽柳灌丛可以降低风速,风沙堆积在灌丛根部附近,形成沙包雏形;由于柽柳耐沙埋、根系发达的特性,使其在高强度的风沙活动中能够继续扎根生长;随着柽柳的生长,沙粒不断沉积,形成凸起的沙包。(2)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即在保护柽柳的同时,合理开发柽柳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因此本小题主要结合柽柳的特点从延长产业链的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柽柳是沙漠中的灌木,花期长,美学观赏价值高,可加大宣传,发展旅游业;可对柽柳的根、茎、叶、花等进行深加工,提取有效成分,开发医用、保健、美容等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材料中提到柽柳寄生名贵中药,可利用该特征,培育名贵中药,增加经济效益。18.答案:(1)有利:长江水运能力大;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运输线路等级高;各种交通运输衔接程度好:经济带走向与长江航运方向一致。不利:长江中上游地区航道季节变化明显;沿长江东西向铁路不足,影响运力。(2)便捷的交通优势: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丰富的资源优势:丰沛的淡水资源,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雄厚的产业优势:重要的工业走廊,农业基础地位高;先进的科技优势: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广阔的市场优势:人口密集,收入水平高,具有各种消费需求,对国内外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3)规模更大;等级更高;功能更全;服务范围更广。(4)农业部门多样化,利于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得到循环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5)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环保意识。解析:(1)评价流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有利方面可从航运能力、交通网的密集程度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程度、流域沿岸的经济状况等分析;不利方面可从流域内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上中游流域经济差异、流域沿岸交通衔接程度等分析。从有利条件看:长江被称为我国的“黄金水道”(结合材料一和已学知识),通航里程长,通航能力强,水运条件好;长江与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等铁路线相交(结合材料二和已学知识),区域内公路纵横交错,有上海虹桥等著名机场,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交通运输网密度大,且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衔接程度好;长江流域经济发达,运输线路等级高;经济带走向与长江航运方向一致。综上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优越。从不利条件看:结合已学知识,受季风影响,长江水位和水量季节变化大,中上游地区航道水量季节变化明显,在枯水季节,不利于航运;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等铁路线为南北走向,沿长江东西方向铁路分布较少,影响运力。(2)便捷的交通优势:据图可知,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西部经济腹地广,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发达的铁路公路交通,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丰富的资源优势:该区域河网密集,丰沛的淡水资源,结合所学知识,该区域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雄厚的产业优势:该区域有重要的工业走廊(有我国沪宁杭工业基地),农业基础地位高(商品粮棉基地),工农业历史悠久,基础好;先进的科技优势: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高等大学和科研院所众多,高素质人才多,文化教育和科技、管理水平高);广阔的市场优势:人口密集,城市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综合竞争力强,收入水平高,具有各种消费需求,对国内外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国家给予大力的政策支持等。(3)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城市密集区和经济密集区,但长江下游城市密集和经济密集程度高于长江中游地区,因此长江下游城市群体系规模更大、等级更高、功能更大,辐射范围更广。(4)分析材料三综合发展模式图可知:“农一林一牧一渔”综合发展模式中,将秸秆等废弃物、粪便投放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以为生活提供能源;沼气渣等可以作为鱼类的饲料、果树的肥料等;果园中的虫子、草和农田的秸秆等废弃物可以成为猪、牛、鸡的食物或是饲料。因此,“农一林一牧一渔”综合发展模式有利于农业部门多样化,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得到循环使用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同时有利于拓宽农业发展渠道,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5)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长江含沙量大;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生活和生活排污量大。因此,为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建设沿江绿色发展轴,流域内的生态治理,需要在其上游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植被,保持水土;在河流的整个流域内加大对企业的监督,促进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其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同时要加强对流域内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建设,增强环境保护意识。19.答案:(1)自然条件:选址位于璧山槽谷区,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机场的建设;社会经济条件:合理布局航空枢纽,完善渝西地区交通运输网络;璧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璧山高新技术产业众多且距重庆较近,航空运输需求量大;璧山正兴与周边各城区有适当的距离,对城区干扰较小;成渝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优势明显。(2)充分研究机场布局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减少机场建设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合理控制规模和造价、降低建设成本;优化工程设计,使用节能方案,控制制冷、供暖、照明空间;采用环保的施工方案和建筑材料等。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处于缙云山与云雾山之间的璧山槽谷”可知,该地地处缙云山与云雾山之间的璧山槽谷,地形平坦开阔可用于建设机场的面积广阔;根据材料信息“庆新机场推荐场址璧山正兴位于重庆主城西部”可知,该地位于渝西地区,璧山正兴布局航空枢纽,能够完善渝西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根据材料信息“与朝天门直线距离约48km”可知,该地距离重庆主城区较近,地理位置优越;根据材料信息“璧山地处重庆西大门,是川东、川北、渝西各县市到重庆的交通要道”可知,该地交通运输条件便利;根据材料信息“璧山还拥有重庆市第二个国家高新区—璧山高新区,培育科技型企业1417家,高新技术企业300余家”可知,该地高新技术产业众多,航空运输需求较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璧山正兴与周边地区的距离适中,修建机场对于主城区的影响较小;根据材料信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成都向东、重庆向西势在必行”可知,成渝城市群为国家级经济圈,国家政策支持力度较大。(2)要充分研究机场布局以及建设对城市的影响,与城市整体规划相适应,减少机场建设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和破坏;合理控制机场的规模和运输规模,降低机场的建设成本;机场的建设方案要采取环境友好型技术方案,减少制冷、取暖等的费用,增加采光的空间,减少照明的费用;采用环保的施工方案和技术,采用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