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脉滴注药物一般由组织液经血浆到达靶细胞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
C.内分泌腺细胞也可能是自身激素作用的靶细胞
D.人体细胞都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经常使用酵母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将酵母菌培养液加到盖有盖玻片的计数板上后立即放到载物台计数
B.传统果酒由于是利用天然菌种发酵获得,其品质要比工业化生产的果酒好
C.鉴定酵母菌呼吸产物时,为排除无关变量干扰应设法让酒精与培养液分开
D.酵母菌纯培养实验中,制备培养基、倒平板和划线都应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
3.下列关于激素、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通过信号分子构成调节网络
B.高等动物体内的单个内分泌器官只能分泌某一种激素
C.动物体内的信号物质只有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
D.激素通过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4.如图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中某时刻的膜电位,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示动作电位传递方向是从右向左
B.bc段Na+内流,不需要ATP供能
C.a段恢复至静息电位需要ATP供能
D.若神经纤维外侧Na+浓度升高,则d点将上移
5.一氧化氮(NO)可参与神经调节。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Glu)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Na+和Ca+内流,突触后神经元Ca2+浓度升高会促进NO合成,NO进入突触前神经元引起Glu持续释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O进出图中膜结构的方式相同
B.Glu持续释放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
C.Glu通过改变受体的构象发挥作用
D.图示信息传递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6.高温环境中,体液大量丢失会导致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为维持脑和心脏最基础的氧气供应,机体会减少皮肤血液循环,引起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进而导致器官系统损伤,这就是热射病。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参与维持正常体温
B.热射病患者体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产热过多
C.给高温作业工人及时补水可有效预防热射病
D.热射病患者细胞内酶活性改变,细胞代谢紊乱
7.下图为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部分膜转运蛋白的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大部分通道蛋白有起闸门作用的结构,受电压(跨膜电位)、信息小分子、机械伸张等因素影响导致通道开闭,即为门控通道。有少数始终开放的通道为非门控通道。
A.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上物质运输只有K+非门控通道在发挥作用
B.3种转运蛋白可以运输K+,说明K+转运蛋白特异性不强
C.因胞外Na+浓度高于膜内,故Na+-K+泵将Na+泵至胞外需消耗能量
D.神经细胞质膜上门控K+通道的打开和关闭仅受膜内外K+浓度差影响
8.系统性红斑狼疮高发于20岁至40岁育龄期女性,多数患者面部会出现跨越鼻梁的蝴蝶状红斑,男女发病比达到1:9,可累及肾脏、心血管、肺、眼部等器官组织,显著增高患者的死亡风险,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下列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受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而发病
B.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细胞
C.雌激素分泌增加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
D.长期使用免疫激活剂可缓解该病症状
9.光形态建成是植物依赖光来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即以光控制植物发育的过程。下列有关植物形态建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形态建成与光敏色素等多种受体有关
B.光形态建成与光的有无及光的波长有关
C.光信号会影响植物体内多种基因的表达
D.只有光是影响植物形态建成的外界因素
10.赤霉素(GA)的种类很多,它们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但功能不同。把两组去胚后的半粒大麦种子,分别置于含GA1(A组)和GA8(B组)的缓冲液中培养,8小时后,A组的培养液中可以明显检测到α-淀粉酶,B组的培养液中没有检测到α-淀粉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A1刺激去胚种子合成并释放α-淀粉酶
B.GA1可促进种子萌发而GA8可能没有此功能
C.去胚的目的是减少内源赤霉素干扰实验
D.A组种子最终可以发育成完整的大麦植株
11.立克次氏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类原核生物,是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病原体,在体外很难培养。医学上常采用变形杆菌与患者的血清反应,作为是否感染立克次氏体的诊断依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于宿主细胞,立克次氏体遗传物质是RNA
B.立克次氏体进入人体会诱导产生多种类型抗体
C.立克次氏体和变形杆菌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
D.患者血清中的特定抗体会使变形杆菌产生细胞聚集
12.李斯特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实验小组为探讨TNF-α基因对李斯特菌引起的免疫应答的影响,给TNF-α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分别注射适量的李斯特菌,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NF-α基因表达产物有利于初次免疫中免疫系统对抗原的清除
B.免疫系统对李斯特菌的清除实现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和自稳功能
C.有效促进TNF-α基因的表达,可能增强小鼠机体对抗原的记忆
D.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共同参与清除李斯特菌
13.药物A由于某种原因随着污水进入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生群落中存在分层,底泥层的生物可以不断清除水体中的动植物残体
B.藻类种群爆发,与鱼类争夺氧气,通过负反馈调节导致鱼类持续大量死亡
C.水体中药物通过光合作用进入水生植物体内,通过细胞呼吸进入鱼类体内
D.若药物A不能降解,只能在湖泊生态系统中不停地循环而导致生物富集
14.下列有关发酵工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在暴露于空气的无氮培养基上生长出的都是固氮微生物
B.泡菜制作时盐水浸没菜料的主要目的是杀死菜料中的杂菌
C.血细胞计数板适用于酵母菌但不适用于细菌的数量测定
D.家庭制果酒和工业化啤酒生产都要严格对原料进行灭菌
二、多选题
15.某同学运动会长跑后出汗、呼吸加深、加快,同时出现腿部肌肉酸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关于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二天早上肌肉酸痛加剧是因为此时体内乳酸最多
B.乳酸变为葡萄糖的过程在肝脏细胞的内环境中进行
C.运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和胃肠蠕动变快
D.出汗后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16.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低级中枢和大脑皮层共同参与
B.头面部各部分的位置在大脑皮层代表区呈倒置排列
C.自主神经系统是不受意识支配的完全自主的运动神经
D.边听课边做笔记依赖神经元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17.PIN基因家族表达产生的PIN蛋白家族负责将生长素从胞内运输到胞外,参与植物器官的发生发育、根的向地性及其它向性反应、根的伸长生长以及早期的胚胎发育等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IN蛋白极性运输生长素需消耗能量
B.PIN蛋白在细胞膜上呈现不均匀分布
C.PIN表达量越高植物生长速度就越快
D.PIN抑制剂可使生长素留在胞内促进植物生长
18.Ⅰ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5%,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故又称青少年型糖尿病。下图示Ⅰ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Ⅰ型糖尿病人的免疫系统误将胰岛B细胞当成抗原攻击,属于自身免疫病
B.Ⅰ型糖尿病人的胰岛B细胞被破坏,无法产生胰岛素,需终身口服胰岛素
C.通过健康饮食,减少糖的摄入,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可有效预防Ⅰ型糖尿病
D.使用胰岛素治疗Ⅰ型糖尿病,剂量掌握不好患者易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现象
三、读图填空题
19.下图示人体胰岛B细胞中的部分代谢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空腹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人体内直接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____。
(2)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后在葡萄糖激酶的催化下形成带负电荷的6-磷酸葡萄糖,不能透过____________,这是细胞的一种保糖机制。6-磷酸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ATP,ATP/ADP比率上升使ATP敏感钾通道_____________,细胞膜电位去极化,触发电压敏感钙通道打开,引起Ca2+内流,促进胰岛素分泌。
(3)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神经调节,____________的相应中枢区域兴奋,通过____________(交感副交感)神经传导,到达效应器,促进胰高血糖素和____________的分泌,使得血糖含量上升。
(4)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是参与肝糖原代谢的关键酶,可磷酸化Tau蛋白,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会引起轴突病变,从而造成神经元损伤,引发糖尿病脑病。当GSK3β被磷酸化后,不再有磷酸化Tau蛋白的功能。为探究小檗碱对缓解糖尿病脑病的治疗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并分别检测了正常和糖尿病脑病模型大鼠(模型组)中GSK3β、p-Tau等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
由图可知,糖尿病脑病以及小檗碱不影响_____________的表达量,但模型大鼠体内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Tau)____________。据结果分析,小檗碱缓解糖尿病脑病的机制是____________。
20.恶性肿瘤形成的原因有外源性因素(如生活习惯、环境污染、医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等。下图1示恶性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机制,请据图回答:
(1)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的强弱取决于肿瘤细胞____________的强弱和宿主____________的强弱。
(2)肿瘤抗原能引起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后者可根据是否有____________(物质)参与,区分为____________。
(3)图中细胞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物质A和物质B的种类__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
(4)细胞B增殖分化为细胞D,细胞D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其通过分泌穿孔素等物质引发肿瘤细胞裂解,或通过颗粒酶Fas/FasL信号活化途径等引发肿瘤细胞______________(坏死/凋亡)。
(5)图2示图1中细胞C和细胞F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胞F的活化信号有____________。细胞F在活化细胞C的过程中承担了____________细胞的功能,活化后的细胞F会增殖分化成_细胞,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21.为解决长江中下游生态退化等问题,国家加强了对长江生态的研究和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增加,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科学家对长江口生态系统展开了相关研究,根据动物胃中的食物残渣,鉴定残渣所属物种、重量,反推食物比例。结果如表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成分角度看,表1中包含____________,根据表中生物之间的食性关系,画出形成的食物网____________,其中小黄鱼属于第_____________营养级,它与矛尾虾虎鱼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
(2)近几年长江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稳定性增加,很多地区建立了沿江湿地,使空气更清新,水质也得到改善,吸引了很多游客,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
(3)某湿地生态公园采用“潜流湿地与强化表流湿地并联运行,生态涵养塘深度净化”工艺对污水进行净化。生态涵养塘是以“矮型苦草+微生物+控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第一次采样前刚投放)”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研究人员在2021年7月-2022年1月逐月对尾水(TW)、潜流湿地出水(HFW)、强化表流湿地出水(SFW)和生态涵养塘的水样(ECP)进行采集并现场测定总氮(IN)、总磷(TP),结果如下图1和图2。
据图1可知,_____________对TN的去除率随季节变化无明显规律。强化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对TN的平均去除率的差异表现为:____________。据图2可知,____________(时间)生态涵养塘TP浓度异常偏高,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22.很多疾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但术后伤口的疼痛,强烈折磨着患者。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镇痛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镇痛机制如下图所示。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从这一结构基础角度来看,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2)伤口疼痛使心率加快的原因有:交感神经兴奋,使_____________分泌肾上腺素;同时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最终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与糖皮质激素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
(3)病原体从伤口入侵,吞噬细胞对其识别并进行胞吞,胞内____________(填细胞器)降解病原体,这种防御作用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4)据图分析,阐述芬太尼镇痛作用的机理:芬太尼与受体结合→促进K+外流→引起膜电位变化→____________→神经递质释放减少→突触后膜_____________,兴奋性减弱→痛感减轻。
(5)多次使用芬太尼会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现提供生理状态相同且发育良好的新生幼鼠若干、芬太尼和芬太尼拮抗剂,拟设计实验验证多次使用芬太尼能诱发新生幼鼠出现自闭症的行为表现,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将生理状态相同且发育良好的新生幼鼠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多次隔天注射适量芬太尼,乙组____________;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两组自闭症的行为表现;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
23.植物激素并非孤立起作用的,激素与激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下图1示赤霉素、乙烯与生长素代谢的关系(部分)。请据图回答:
(1)吲哚乙酸(IAA)是最常见的生长素,其元素组成是____________。生长素通过与细胞中的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将信号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_______________,从而产生效应。
(2)由图1可知,赤霉素通过促进____________,抑制____________,提高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浓度,进而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
(3)生长素浓度过高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其机理是: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发现一种矮生玉米,为探究玉米生长矮小的原因,进行了图2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这样的推论:该品种玉米矮小的原因可能是控制_____________合成的相关基因不正常,而控制_____________合成的相关基因正常。赤霉素对促进正常玉米茎伸长的作用不太明显,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解析: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稍待片刻,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就可以将计数板放到载物台中央,A错误;
B、与自然发酵相比,人工接种过程中利用了严格的灭菌措施,可以防止其它杂菌污染,所以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B错误;
C、因为检测酒精的酸性重铬酸钾也可以和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反应,故鉴定酵母菌呼吸产物时,为排除无关变量干扰应设法让酒精与培养液分开,C正确;
D、酵母菌的纯培养时,倒平板、接种都需要超净工作台的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配制培养基不需要,D错误。
3.答案:A
解析:
4.答案:A
解析:A、由图分析可知,兴奋部位的右侧为静息电位,故动作电位传递方向是从左向右,A错误;
B、bc段Na+内流,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ATP供能,B正确;
C、a段恢复静息电位过程中,Na+-K+泵工作,需要消耗ATP供能,C正确;
D、若神经纤维外侧Na+浓度升高,膜内外Na浓度差升高,产生动作电位时内流增多,故d点将上移,D正确。
5.答案:D
解析:A、NO进出图中膜结构的方式相同,都是自由扩散的方式,A正确;
B、Glu释放可以引起NO释放,NO释放又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使其释放Glu,因此Glu持续释放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B正确;
C、图中Glu通过和受体结合,改变受体的构象发挥作用,C正确;
D、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ェ(Glu)属于胞吐的方式,需要消耗ATP,D错误。
6.答案:B
解析: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参与的,A正确。热射病患者体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错误。给高温作业工人及时补水可有效预防热射病,C正确。热射病患者体温过高,导致细胞内酶活性改变,细胞代谢紊乱,D正确。
7.答案:C
解析:A、处于静息状态时,非门控K+通道在发挥作用,Na+-K+泵也发挥作用,A错误;
B、题干中K+非门控通道、钠钾泵、钾离子电压门控通道,3种转运蛋白可以运输K+,但是不能运输其他离子i,说明K+转运蛋白依然具有很强的特异性,B错误;
C、胞外Na+远高于膜内,钠钾泵将钠离子泵至细胞外说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神经细胞质膜上门控K+通道的打开和关闭受电压(跨膜电位)、信息小分子、机械伸张等因素的影响,D错误。
8.答案:D
解析:A、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易受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而发病,A正确;
B、自身免疫病是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细胞而造成的,B正确;
C、系统性红斑狼疮男女发病比达到1:9,说明雌激素分泌增加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C正确;
D、自身免疫病是患者的免疫系统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使用免疫抑制剂可缓解该病症状,D错误。
9.答案:D
解析:A、光敏色素可以接受光照这一信号,进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所以光形态建成与光敏色素等多种受体有关,A正确;
B、光的有无及光的波长都是不同的信号,对于植物有不同的效果,故光形态建成与光的有无及光的波长有关,B正确;
C、在植物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C正确;
D、植物的根、茎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的不均衡,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如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等,故还有重力也是影响植物形态建成的外界因素,D错误,
10.答案:D
解析:A、由题意可知,A组的培养液中可以明显检测到α-淀粉酶,B组的培养液中没有检测到α-淀粉酶,说明GA1刺激去胚种子合成并释放α-淀粉酶,A正确;
B、A组的培养液中可以明显检测到α-淀粉酶,B组的培养液中没有检测到α-淀粉酶,α-淀粉酶是种子萌发过程中重要的酶,因此可以推断出GA1可促进种子萌发,而GA8可能没有此功能,B正确;
C、去胚可以排除种子自身产生的赤霉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好的观察外源赤霉素的作用,C正确;
D、题干中并没有提到A组种子是否能够发育成完整的大麦植株,此外,种子发育成完整植株需要多种激素的协调作用,仅靠赤霉素并不能保证种子发育成完整植株,D错误。
11.答案:A
解析:A、立克次氏体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故其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分析题意,立克次氏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类原核生物,由此可知,立克次氏体包括多个物种,故立克次氏体进入人体会诱导产生多种类型抗体,B正确;
C、分析题意,医学上常采用变形杆菌与患者的血清反应,作为是否感染立克次氏体的诊断依据,由此可推测,立克次氏体和变形杆菌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C正确;
D、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可知,患者血清中的特定抗体会使变形杆菌产生细胞聚集,D正确。
12.答案:A
解析:正常组小鼠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高于敲除组小鼠的,说明TNF-α基因表达产物有利于初次免疫中免疫系统对抗原的清除, A错误。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C
解析:A、无氮培养基只能筛选出自生固氮微生物,因为自生固氮微生物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但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并不一定都是固氮微生物,A错误;
B、在泡菜制作过程中,盐水需要浸没全部菜料,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无氧的环境,有利于乳酸菌的发酵,B错误;
C、血细胞计数板适用于测定酵母菌等个体较大细胞,而不适用于细菌等个体较小的细胞的测定,C正确;
D、家庭制果酒利用的是葡萄表面附着的野生酵母菌,所以不能灭菌,D错误。
15.答案:ABC
解析:A、随着时间的推移,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所以第二天早上肌肉酸痛加剧与乳酸无关,A错误;
B、乳酸变为葡萄糖的过程在肝脏细胞内进行的,B错误;
C、运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变快,胃肠蠕动减弱,C错误;
D、出汗后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D正确。
16.答案:AD
解析:A、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低级中枢和大脑皮层共同参与,A正确;B、头面部各部分的位置在大脑皮层代表区呈正立排列,B错误;C、自主神经系统是不受意识支配的,但受大脑皮层的调节,C错误;D、边听课边做笔记依赖神经元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D正确。
17.答案:CD
解析:A、PIN蛋白极性运输生长素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A正确;
B、PIN蛋白在细胞膜上呈现不均匀分布,B正确;
C、PIN表达量越高,生长素运输到胞外越快,植物生长速度就越快,但是浓度过高会抑制生长,C错误;
D、PIN抑制剂可使生长素留在胞内,抑制植物生长,D错误。
18.答案:BC
19.答案:
(1)肝糖原的分解;葡萄糖(高浓度的)、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
(2)细胞膜;关闭
(3)下丘脑;交感;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
(4)GSK3β(参照物);提高;通过提高GSK3β的磷酸化水平,降低Tau过度磷酸化,缓解轴突病变
解析:(1)正常人空腹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肝糖原的分解,人体内葡萄糖(高浓度的)、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都能直接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2)带负电荷的6-磷酸葡萄糖不能透过细胞膜,这是细胞的一种保糖机制。6-磷酸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ATP,ATP/ADP比率上升使ATP敏感钾通道关闭,细胞膜电位去极化,触发电压敏感钙通道打开,引起Ca2+内流,促进胰岛素分泌。
(3)血糖调节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下丘脑的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传导,到达效应器,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或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得血糖含量上升。
(4)结合图示可知,四组的GSK3β的表达量相近,说明糖尿病脑病以及小檗碱不影响GSK3β的表达,但是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体内GSK3β的磷酸化水平(p-GSK3β:图中第二排电泳结果表示含量)含量较低;图中第三、四列结果分别表示小檗碱低剂量、高剂量组结果,对比正常组(第一列)可知,小檗碱低剂量、高剂量组的GSK3β的磷酸化水平比不加小檗碱的模型大鼠(第三列)高,高剂量组的GSK3β的磷酸化水平甚至接近于正常组,因此小檗碱提高了模型大鼠的GSK3β的磷酸化水平,对比正常组的p-Tau,不励加小檗碱的模型大鼠(第三列)的p-Tau过高,而小檗碱低剂量、高剂量组的p-Tau较低,因此小檗碱降低了Tau的过度磷酸化,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会引起轴突病变,从而造成神经元损伤,故而小檗碱能缓解轴突病变。
20.答案:
(1)抗原性;免疫功能
(2)抗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辅助性T细胞;不相同
(4)(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凋亡
(5)抗原直接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传递的信息;抗原呈递;浆细胞和记忆B
解析:(1)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的强弱取决于肿瘤细胞抗原性的强弱和宿主免疫功能的强弱。
(2)肿瘤抗原能引起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后者可根据是否有抗体参与,区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图中细胞C的名称为辅助性T细胞,物质A和物质B都是细胞因子,但是种类不相同。
(4)细胞B增殖分化为细胞D,细胞D的名称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直接裂解靶细胞,这个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5) 图2示图1中细胞C和细胞F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胞F是B细胞,它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抗原直接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传递的信息;B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在活化细胞C的过程中承担了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活化后的B细胞会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21.答案:
(1)生产者、消费者;;三、四;捕食与种间竞争
(2)抵抗力;直接、间接
(3)潜流湿地(HFW);强化表流湿地对TN去除效果在夏秋季优于潜流湿地,冬季对TN去除率略低于潜流湿地;2021-07-31;生态涵养塘内底栖性鱼类较多,其不断搅动使沉积物中的磷释放导致
解析:(1)表1中是该生态系统的捕食关系,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中小黄鱼在食物链中占据第三、四营养级,小黄鱼捕食矛尾虾虎鱼,且小黄鱼和矛尾虾虎鱼均捕食虾,所以小黄鱼与矛尾虾虎鱼的关系为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2)物种多样性增加,营养结构变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加,很多地区建立了沿江湿地,使空气更清新,水质也得到改善,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吸引了很多游客旅游,体现了直接价值。
(3)由图1可知,潜流湿地中NT的含量在2021年7月-2022年1月时间段内变化幅度小,故潜流湿地对TN的去除率随季节变化无明显规律。分析图1,强化表流湿地对TN去除效果在夏秋季优于潜流湿地,冬季对TN去除率略低于潜流湿地。据图2可知,生态涵养塘是以“矮型苦草+微生物+控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第一次采样前刚投放)”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由于生态涵养塘内底栖性鱼类较多,其不断搅动使沉积物中的磷释放导致,2021-07-31生态涵养塘TP浓度异常偏高。
22.答案:
(1)反射弧;大脑皮层
(2)肾上腺髓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3)溶酶体;非特异性
(4)抑制Ca2+内流(使Ca2+通道关闭);Na+内流减少
(5)同时多次隔天在注射等量芬太尼后,注射适量芬太尼拮抗剂;甲组出现明显的自闭症行为表现,乙组自闭症行为不明显
解析:(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2)伤口疼痛使心率加快的原因有: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同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最终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与糖皮质激素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
(3)病原体从伤口入侵,吞噬细胞对其识别并进行胞吞,胞内溶酶体降解病原体,这种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据图分析,阐述芬太尼镇痛作用的机理:芬太尼与受体结合→促进K+外流→引起膜电位变化→抑制Ca2+内流(使Ca2+通道关闭)→神经递质释放减少→突触后膜Na+内流减少,兴奋性减弱→痛感减轻。
(5)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验证多次使用芬太尼能诱发新生幼鼠出现自闭症的行为表现,则实验的自变量是芬太尼的使用次数,因变量是幼鼠的自闭症出现情况,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实验思路:将生理状态相同且发育良好的新生幼鼠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多次隔天注射适量芬太尼,乙组在注射等量芬太尼后注射适量芬太尼拮抗剂;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观察甲、乙两组自闭症的行为表现。预期实验结果:甲组出现明显的自闭症行为表现,乙组自闭症行为不明显。
23.答案:
(1)C、H、O、N受体基因表达
(2)生长素的合成和束缚型生长素转化成有活性的生长素;生长素的氧化失活
(3)生长素浓度过高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进而抑制细胞的伸长生长
(4)赤霉素;生长素;正常玉米植株体内存在反馈调节机制,使得生长素的含量维持在适宜水平
解析:(1)吲哚乙酸(IAA)是由色氨酸一步步合成而来,其元素组成和色氨酸相同,都是C、H、O、N。生长素作为信号分子,能与细胞中受体特异性结合,将信号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生物学效应。
(2)由图1可知,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和束缚型生长素转化成有活性的生长素,同时抑制生长素被IAA氧化酶氧化分解失活,以提高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浓度,进而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
(3)由图1可知,当IAA浓度过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进而抑制细胞的伸长生长。
(4)根据图二实验,发现矮生玉米用赤霉素处理后,植株生长基本回归正常,说明该品种玉米矮小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缺少赤霉素,那说明是控制赤霉素合成的相关基因不正常。施加赤霉素能起作用,说明赤霉素受体是正常的,说明赤霉素合成相关的基因正常。赤霉素对促进正常玉米茎伸长的作用不太明显,可能原因是正常玉米植株体内存在反馈调节机制,使得生长素的含量维持在适宜水平。
捕食者
比例
被捕食者
小黄鱼
矛尾虾虎鱼
虾
蟹
小黄鱼
0
0
0
0
矛尾虾虎鱼
25%
0
0
0
虾
8%
44%
0
0
蟹
67%
56%
0
0
浮游植物
0
0
100%
1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