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导学案整册
- 人教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项脊轩志》预习案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兰亭集序》预习案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种树郭橐驼传》预习案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预习案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宇宙的边疆》预习案 学案 0 次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憩( ) ②芜( ) ③眄( ) ④盘桓( )
⑤窈窕( ) ⑥壑( ) ⑦飏( ) ⑧遐观( )
⑨岫( ) ⑩耘耔( ) ⑪一稔( ) ⑫壶觞( )
⑬翳翳( ) ⑭畴( ) ⑮皋( ) ⑯心惮( )
⑰熹微( ) ⑱庭柯( ) ⑲或棹孤舟( ) ⑳樽(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恨晨光之熹微:
②善万物之得时:
③帝乡不可期:
④会有四方之事:
⑤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⑥复驾言兮焉求:
⑦感吾生之行休:
⑧聊乘化以归尽:
『文言知识』
1.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释义。
①乃瞻衡宇 “______ ”同“_______”, ____________
②曷不委心任去留 “______ ”同“_______”, 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①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②尝从人事
古义: 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 调配、奖罚等工作。
③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义: 今义:寻找,追寻。
④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成员。
⑤幼稚盈室
古义: 今义: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⑥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⑦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 今义:指发生某事。
3.找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指出活用现象并释义。
①策扶老以流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棹孤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园日涉以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携幼入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善万物之得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眄庭柯以怡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乐琴书以消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①皆口腹自役
句式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复驾言兮焉求
句式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句式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有事于西畴
句式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农人告余以春及
句式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乐夫天命复奚疑
句式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寓形宇内复几时
句式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遂见用于小邑
句式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感知』
1.序文说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几点理由? (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2.本文是循着怎样的一条情感思路来叙写的?
3.从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角度看,本文有什么突出特点?
【参考答案】
『字词积累』
1. ① qì ②wú ③miàn ④huán ⑤yǎ tiǎ ⑥hè ⑦yáng ⑧xiá ⑨xiù ⑩yún
zǐ ⑾rěn ⑿shāng ⒀yì ⒁chóu ⒂gā ⒃dàn ⒄xī ⒅kē ⒆zhà ⒇zūn
2.①动词, 怨 ②动词, 羡慕 ③动词, 期求 ④副词, 恰逢 ⑤副词, 不久 ⑥助词, 无
实义 ⑦副词,将要 ⑧副词,姑且
『文言知识』
1.①衡 横 横木 ②曷 何 为什么
2.①指战乱。 ②指做官。 ③不久。 ④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兄弟。 ⑤小孩。 ⑥感
叹。 ⑦指耕种之事。
3.①策 名词用作动词 拄着 ②棹 名词用作动词 用桨划 ③日 名词作状语 每天
④幼 形容词用作名词 幼儿、儿童 ⑤善 形容词用作动词 羡慕 ⑥怡 形容词的使动
用法 使……愉快 ⑦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快乐 (琴、书 名词用作动词
弹琴、读书)
4.①判断句。“皆”表判断 ②宾语前置句。“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③宾语前
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④状语后置。“于西畴有事” ⑤状语后置。“以春
及告余” ⑥宾语前置句。“疑奚” ⑦省略句。“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⑧被动
句,“见”表被动 ⑨被动句,“为”表被动
『整体感知』
1.三点理由: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②“饥冻虽切,违己交病”;③“怅然慷慨,
深愧平生之志”;④“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2.本文的情感思路可分为五个阶段:
①从正文开头“觉今是而昨非”,写作者的思想斗争:想辞官归隐,却又似割舍不下;想积 极入世,继续仕途,又与自己心性不合。最后决定归隐田园。
②从“舟遥遥以轻飏”至“载欣载奔”,写回家途中的欢快与急切心情。因为已解决了思想 矛盾。
③从“僮仆欢迎”至“抚孤松而盘桓”,写回家后幸福愉快的日常家庭生活。
④从“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至“或棹孤舟”,写回家后的社会生活。
⑤从“既窈窕以寻壑”至结尾,写回家后的反思与感悟。
这五个部分表现的正是作者情感发展过程, 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情景描绘中,
以形象托出。本文正文开头一句, 实际是作者经历了这一番情感发展之后, 喊出的一句富于 内容的话。
3.①发乎真情。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无不是发自内心,又出于真情的。“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把诗人解决思想矛盾后那种回家途中愉悦畅快之情表现得多么真切!“问 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 载欣载奔”。大约因为心情急切, 诗人的归程画面 转换得也快。他刚才还在轻飏的舟上迎风伫立, 转眼间又出现在晨光熹微的山路上, 百里之 遥本应驾轻就熟却偏还要问征夫前路;待到乃瞻衡宇,这位已届中年的汉子,竟又像小孩子
一样载欣载奔。写得真实而动人。 ②情托于物。好的散文总是写得自然真切的。而要写得自然真切, 必须要有寄托物, 以便将 自己的思想、见解、感情诉诸形象。只有这样, 才能写得真切、生动、感人, 韵味悠长。而
这一点,本文堪称典范。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8 茶馆(节选)学案,共3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5.1 阿Q正传(节选)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