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第1页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第2页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共7页。
    考点世界地理概况
    1.海陆分布
    2.大洲分界线
    (1)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亚洲和非洲:[2]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3)亚洲和北美洲:[3]白令海峡。
    (4)欧洲和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5)欧洲和北美洲:丹麦海峡。
    (6)北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7)南美洲和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3.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
    (1)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
    (2)海底地形类型与特征
    4.七大洲地形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亚洲
    ①区域定位及地形特征
    区域定位:
    地形特征:地形复杂,起伏大,[6]山地、高原面积广;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②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广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大陆性气候显著。
    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欧洲
    ①区域定位及地形特征
    区域定位:
    地形特征:地形以[7]平原为主,山地多分布于北部和南部;冰川地貌广布;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②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和曲折的海岸线等,使欧洲气候的海洋性显著,由西向东大陆性不断增强。
    气候特征:除南极洲外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大洲;以温带气候为主;气候海洋性显著。
    (3)非洲
    ①区域定位及地形特征
    区域定位:
    地形特征:地形以[8]高原为主;东部有世界著名的“东非裂谷带”。
    ②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纬度的对称分布与起伏和缓的地形,使非洲气候呈[9]南北对称分布;东非高原地势较高,虽在赤道附近,却形成了[10]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特征:干燥;暖热;气候呈南北对称分布。
    (4)北美洲
    ①区域定位及地形特征
    区域定位:
    地形特征:三大地形区,即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东部山地高原区。
    ②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中部平原贯通南北,气候大陆性显著;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降水大体上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类型多样。
    (5)南美洲
    ①区域定位及地形特征
    区域定位:
    地形特征: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②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11]狭长分布;平原向东开口,有利于大西洋水汽深入;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
    气候特征:温暖湿润,以夏雨为主;以热带气候为主。
    (6)大洋洲
    ①区域定位及地形特征
    区域定位:
    地形特征:主体区域分为三大地形区,即西部低矮的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②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体区域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大陆东侧降水较多,气候呈狭长分布;大陆西侧降水较少。
    气候特征:干旱面积大;降水分布呈半环状;普遍暖热。
    (7)南极洲
    ①区域定位及地形特征
    区域定位:
    地形特征:平均海拔[12]最高的大洲;冰川广布。
    ②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平均海拔高,冰雪对阳光反射强烈,是酷寒的原因之一。
    气候特征:严寒、干燥,多烈风。
    情境1沙特阿拉伯获得2029年亚冬会举办资格
    2022年10月4日,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宣布,沙特阿拉伯获得2029年亚洲冬季运动会(简称亚冬会)的举办资格。据悉,本届亚冬会将在沙特阿拉伯西北部沙漠沿海地区新建的城镇特鲁吉纳小镇举行;小镇后期运营所需能源几乎全部采用新能源,拟建的滑雪场几乎完全依赖人工造雪。下图示意沙特阿拉伯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和年降水量分布情况。
    (1)与该国西南部城镇相比,分析本届亚冬会选址特鲁吉纳小镇的主要原因。
    【提示】从纬度位置和海拔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北部纬度较高,加之海拔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冰雪更易保存,有利于赛事举办。
    (2)推测特鲁吉纳小镇运营中利用的新能源。
    【提示】从该地气候条件和能源资源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太阳能、氢能。
    (3)推测特鲁吉纳小镇人工造雪的水源。
    【提示】从当地水资源和海水淡化技术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可能来自淡化后的海水。
    情境2“旱极”——阿塔卡马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智利北部,虽紧邻大海,但该地很多气象站从设立开始就没有降雨记录,被称为世界“旱极”。
    分析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旱极”的主要原因。
    【提示】从大气环流、盛行风、洋流和地形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秘鲁寒流减湿作用明显;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亚马孙河流域的湿润空气;常年受离岸风东南信风的影响。
    研透高考 明确方向
    命题点世界地理概况分析
    [2023海南地理卷,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荷兰(位置见图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势较低,常遭受风暴潮袭击。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数千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材料二菲律宾(位置见图2)每年都要遭遇大约20次台风,莱特岛是菲律宾遭受台风和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长期以来,莱特岛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2006 年2月,当地连续两周发生暴雨,引发了大规模的泥石流,导致数百人丧生,千余人失踪。
    图1图2
    (1)据材料一分析该次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当地遭遇了强风引发的风暴潮,河流易超警戒水位;夜间持续暴雨导致径流入海水量大,受潮水顶托作用水位暴涨;恰逢涨潮时期,水位更高;河水夜间泛滥,熟睡的人们不能及时避险;喇叭口状海湾束水作用强,有利于风暴潮的发展;海湾沿岸地势平坦,人口众多,易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8分,任答4点即可)
    【解题思路】风暴潮危害的大小受风力、潮汐、海湾形状、沿岸地形、人口分布、灾害发生时间等因素影响。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别说明荷兰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荷兰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大陆西岸,西邻大西洋,全年受西风影响,海水涨落现象明显,因此常受风暴潮的影响;(3分)菲律宾处于低纬热带辐合带,夏秋季节菲律宾东部太平洋水温高,易生成台风,且菲律宾位于台风西移的路径上,因此常受台风影响。(3分)
    【解题思路】荷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影响,常受风暴潮的影响;菲律宾位于低纬度大洋西岸,处于台风路径上,受台风影响大。
    (3)据材料二说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三者之间的关联性。(6分)
    【参考答案】 当地乱砍滥伐使植被破坏严重,极端天气多发,增加气象灾害的发生频次;植被破坏使得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弱,在暴雨等气象灾害影响下更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6分)
    【解题思路】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三者之间的关系。
    命题拓展
    风暴潮和台风的发生一般会造成巨大灾害,若要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重建,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D)
    A.通信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解题思路】通信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A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对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等作用不大,B错误;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实时监测风暴潮、台风的形成过程及移动路线,C错误;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管理、分析、输出等的技术系统,所以要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重建,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D正确。
    方法技巧世界区域的认知方法
    1.经纬网定位法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纬度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认知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
    2.轮廓、形状定位法
    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根据海陆轮廓、河流弯曲状态、湖泊形状等外在特征定位。
    3.其他定位法
    (1)区域特征定位:区域的气候特征、地形特征、植被特征、河湖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都具有差异性,区域特征是区域定位的重要线索,可以根据区域特征进行定位。例如,美国的东部为平原和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和山地;澳大利亚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印度的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2)特殊地理事物定位: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
    (3)有的题目在文字材料信息中提示了区域的大致范围或自然、人文特征,根据这些提示可缩小定位范围,提高定位速度。核心考点
    命题方向
    考题取样
    核心素养
    世界地
    理概况
    世界地理
    概况分析
    2023海南,T19
    2021北京,T14—15
    2021浙江1月,T11—12
    【综合思维】
    对世界地理的概况,高考多借助世界部分区域不同尺度的地图、呈现不同地理要素的统计图表等资料进行考查。面对此类试题,学生需从时空综合和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某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特点、成因及影响。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高考常以具体的区域为背景,通过各要素特点及其变化,考查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
    命题分
    析预测
    高考常将不同尺度的区域地图作为洞察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载体,用意不在判断和定位,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真正考查的还是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
    备考策略
    熟悉世界地图,在复习时多将具体区域与时政热点相联系,勤翻地图册,借助世界地图,以世界地理为载体复习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
    分布
    规律
    从全球
    来看
    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71%;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29%。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从半球
    来看
    陆地主要分布在[1]北半球,但北极地区为北冰洋,南极地区为南极洲
    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海陆变迁
    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

    相关学案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52讲 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52讲 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共3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海洋与陆地,气候,居民,地域发展差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6章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6章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共21页。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单元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单元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课时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气温和降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