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20.1 数据的频数分布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下册20.1 数据的频数分布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理解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学会制作频数分布表;
2.学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是重点;确定组距和组数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是统计的一般过程。我们学习了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描述数据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描述数据的统计图——直方图。
(二)频数分布直方图
问题: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
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呢?
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身高)的分布情况,即在哪些身高范围内的学生比较多。为此我们把这些数据适当分组来进行整理。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
最小值是149,最大值是172,它们的差是23。
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23。
2.决定组距与组数
把所有的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
作等距分组(各组的组距相同),取组距为3cm(从最小值起每隔3 cm作为一组)。
将数据分成8组:149≤x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20.1 数据的频数分布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新课探究,应用举例,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教学反思食品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20.1 数据的频数分布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下册20.1 数据的频数分布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