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展开年级
七年级
科目
生物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授课类型
新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设计的内容和活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是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内容的延续,同时为学习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打下了基础。从内容上来看,学生在初步学习生物基本特征的基础之上,继续了解生物有哪些类型,这些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怎样的,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完成本节的调查活动后,学生能知道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 的环境中的,从而为进一步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物和非生物有一定的鉴别力,但不能描述两者之间的差异。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2、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所学到的生物进行归类。
3、尝试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它们的生存环境。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达交流的能力。
难点
1、试着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2、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生物有哪些?(同学们回答)看来我们的生活并不寂寞,有那么多“伙伴”在陪伴我们,可是你们知道他们有多少种?分别叫什么名字?分为哪几类?今天我们就来当一次“小科学家”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
(一)问题引导 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页第2段红背景方框内的内容,尝试解决:
1、什么是调查?请举例说明哪些可以用调查方法?
2、调查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3、调查范围太大时,怎么办?
4、若要调查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怎样调查既节省时间又比较准确? (二)展示交流 释疑解惑
(1)选两个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并提出你们的疑点?
(2)释疑解惑一:举例如:调查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人口、调查我们班的视力、调查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等等。
(3)释疑解惑二:范围太大时,要设计好调查路线(如调查校园生物)和选好样本(如调查种子的发芽率)很关键。否则调查慢、不能反映整体情况。
六、练习及检测题
1、选取样本要准确,能反映整体的情况。
2、调查活动一定要落在实处,小组内成员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事先设计好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自己按表行事,避免盲目。
二、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
(一)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8、9页,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2、调查步骤分哪几步?】
3、调查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4、拿出课前布置的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进行归类整理。
5、归类对认识生物有什么意义?
(二)展示交流 释疑解惑
(1)每一小组展示的问题:你们小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他们的生活环境?
(2)说一说你在调查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3)根据交流情况小组内互评,教师也作出评论
(三)视野拓展 感悟提升
1、调查中你又想到了哪些问题?
2、思考如何书写调查报告?结合练习题3和实验报告册。
3、谈一谈你在调查中的收获。
总结:关爱生物的同时要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更为重要
七、作业设计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设计,共3页。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学方法 讨论法,教学手段,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