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1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案)

    2.1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案)第1页
    2.1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案)第2页
    2.1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科学三年级下册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下册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蚕卵,了解蚕健康生长需要的条件,学习观察记录的要点和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情
    分析
    学生平时见过不少动物,有些学生还养过蜗牛、金鱼等,他们对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但养过蚕的学生较少,所以学生通常对蚕宝宝充满兴趣,不过有些学生对经历饲养蚕宝宝的一生的过程还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记录的习惯和能力。
    学习
    目标
    1. 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
    2. 蚕的一生从卵开始,蚕卵里孕育着新生命。
    3. 蚁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
    4. 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用感官及工具观察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2. 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3. 能用收集资料或访谈的方法了解养蚕的相关知识。
    4. 能制订切实可行的观察计划,并用于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1. 对研究蚕卵及养蚕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 对饲养的蚕表现出爱心及责任心,能细心照管蚁蚕。
    3. 能在课后坚持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不断改进养蚕技术以适应自己的需求。
    重点
    怎样观察记录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
    难点
    付出一份爱心,细心地进行养蚕活动并做好观察计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新课聚焦
    你养过蚕吗?说说你知道的蚕的情况。
    聚焦一:蚕卵是什么样的?
    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一个蚕卵就是一条生命。蚕卵很小,颜色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呈椭圆形。
    聚焦二:怎样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
    观察蚕一生的生长变化,首先我们要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查阅资料,大致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了解养蚕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如:进食、呼吸、健康和住处等等,
    其次我们要制订观察计划,准备观察器材,如放大镜。在每天的观察中要把蚕的各项变化记录下来,如蚕的大小、颜色、食量、蜕皮等情况都要详细记录。记录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用文字、画
    图或者拍照等方法都可以。
    我们一起来《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板书课题。
    积极回答知道的情况。
    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说出认为可行的方法。
    通过询问是否养过蚕,来了解学生对蚕的已有认知。
    通过提问的形式导入本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科学探索
    探索一:观察蚕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准备:蚕卵、尺子、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
    观察方法:先用眼睛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再借助放大镜、尺子等工具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播放视频《观察蚕卵的样子》
    观察记录:
    (1)大小:蚕卵长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2)形状:用放大镜观察,蚕卵近似圆形,很像小米粒,仔细观察,可看到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
    (3)颜色:
    刚产下来的蚕卵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随时间延长逐渐变成灰绿或紫黑色。
    时间较长的卵如果仍呈现黄色,可能是未受精,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
    探索二: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
    为蚁蚕准备一个盒子作为“房子” ,保证“房子”的清洁卫生。把蚕盒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在蚕盒盖上扎些小孔,但不要扎得太多,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养蚕的相对湿度为75%~80%,如果湿度过高,可在蚕盒底部铺纸或开盖饲养一段时间。
    如果湿度过低,则可以在蚕盒旁边加放浸湿的纱布增加湿度,但不要让蚁蚕直接浸在水里。
    播放视频《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
    结论:
    养蚕需要的条件:
    (1)空气:准备一个盒子,在盒盖上扎些小孔,作为蚕的“房子”。
    (2)适宜的湿度: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一些水。
    (3)适宜的温度: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25℃。
    蚕卵的孵化过程:
    蚕卵的孵化所需的条件:
    (1)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3)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4)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探索三:小组讨论,制定计划观察蚕的一生。
    科学词汇:
    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播放视频《孵化与蚁蚕》
    准备材料
    按照观察方法认真观察蚕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并记录结果。
    观看视频
    准备蚕宝宝家的材料,并按照合适的要求,完成蚕宝宝家的建设。
    观看视频
    认真听讲、记录
    认真听讲、记录
    认真听讲、记录
    讨论,并制定计划。
    观看视频
    通过观察实验,了解蚕卵的大小、形状以及颜色等特征。
    观看视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同学们在建造家的过程中,能了解到蚕宝宝生活所需的条件。
    观看视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对实验活动的步骤更加清晰。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为迎接蚕宝宝出生做的准备。明确工作,为课后的准备工作建立基础。
    启发学生思考长期观察和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了解孵化的概念以及知道蚁蚕是怎么来的。
    3. 交流研讨
    研讨一: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经过1~2天变成淡红色或者浅褐色,再经过3~4天变成灰绿色或者紫黑色。蚕卵的孵化注意保持温度在25℃左右,保持空气流通和适宜的湿度。
    研讨二: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怎样做?
    蚕的一生经历蚕卵--幼虫--蚕蛹--蚕蛾四个阶段,我们应注意观察不同阶段的蚕大小、外形、颜色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蚕的特征用文字或者画图等多种方法记录下来。
    我们要遵循科学探究的程序,即先查阅相关资料,再制订观察计划,确定观察方法,然后进行观察最后将观察得到的信息汇总,总结观察成果。
    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
    使学生明白随时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以及激励学生坚持观察记录。
    4.科学拓展
    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
    交流讨论
    旨在拓展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用感官及工具观察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能用收集资料或访谈的方法获得养蚕的相关知识;能制订切实可行的观察计划,并用于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颜色:淡黄色→紫黑色
    蚕卵 大小:小米粒大小
    形状:中间凹陷的圆饼状
    蚕宝宝“家”的环境特点:干净、通风、适宜温度、无害虫、食物晾干水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
    一、观察蚕卵。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肉眼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再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地观察。从学生的汇报看,他们的观察很到位。例如:他们能借助直尺测量蚕卵的大小,用放大镜观察到蚕卵中心处略微向下凹,蚕卵有的是黄色,大多是灰紫色。这些说明学生已经能借助有效的工具进行细致地观察了,我感到十分高兴。
    二、了解蚕健康生长需要的条件。
    在本环节中,我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蚕要从卵里钻出来了,我们怎样迎接小蚕的诞生?学生谈到了要为小蚕建立一个“家”,并在盒盖上钻些小孔、为它准备食物等。这里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盒盖上钻孔?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蚕的孵化需要空气。再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蚕卵的孵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2.蚕宝宝诞生了,我们怎样才能让它健康成长?这里让学生根据以往的饲养经验来交流,同时我给予正确的指导,学生明确了蚕的健康成长还需要考虑光照、食物、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三、学习观察记录的要点和方法(这一环节不宜忽视)。
    提出两个问题:1.你认为哪些是需要我们记录的?2.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蚕的各个时期记录下来?我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科学、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年级的时候已经对蜗牛,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疑难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疑难解答,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