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七年级地理试题
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东向西
B.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
C.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D.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3.南南合作是指:( )
A.南北美洲之间各国的合作B.亚洲与大洋洲之间的政治后、经济的合作
C.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D.发达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4.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的国际组织是: [ ]
A.世界贸易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D.东南亚国家联盟
5.通常情况下,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点前B.正午12点C.正午12点后D.午后2点
6.一年当中,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
A.七月B.八月C.一月D.二月
7.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这一点地理坐标应是( )
A.23.5°N,180°B.66.5°N,180°
C.66.5°S , 20°WD.66.5°S,160°E
8.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下列各地哪个太阳高度角最低[ ]
A.10°NB.50°NC.20°SD.80°S
9.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B.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C.有两块大陆被赤道穿过D.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北京一年四季当中,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B.北京处在正午时,华盛顿正是黑夜,这是由于每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C.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D.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形成的
11.下列搭配中,正确的是[ ]
A.西亚——白种人——佛教——发展中国家
B.巴西——黄种人——西班牙语——发展中国家
C.美国——白种----基督教——发达国家
D.日本——黄种人——日语——发展中国家
12.1950年以后,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般地说[ ]
A.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慢
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D.人口增长的速度世界各地是相同的
13.关于四大洋叙述正确的是[ ]
A.太平洋和欧洲相邻B.印度洋的平面轮廓呈S形
C.太平洋底有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D.北冰洋是唯一有冰山的洋
14.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英语B.汉语C.俄语D.阿拉伯语
15.“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是哪种气候的主要特征( )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16.下列建筑中,属于伊斯兰教的是[ ]
A.清真寺B.布达拉宫
C.日本神社D.巴黎圣母院
17.下列有关聚落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世界各地自然环境没有差异,只是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建筑风格不同
B.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C.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不同,建筑材料相同
D.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风格完全相同
18.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 ]
A.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的不断扩大,所有过去的一切旧的聚落建筑都应全部拆除,建新的聚落建筑
B.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中,所有的旧的聚落建筑都要保存下来,作为历史文化留作纪念,新的聚落建筑另辟新的土地
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无关
D.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19.下列不属于世界人口密集的地区的是( )
A.亚洲东部B.欧洲西部C.非洲北部D.北美洲东部
20.“我们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炎热,经常下雨,冬季寒冷,很干燥。”的气候特征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学生介绍的。[ ]
A.撒哈拉地区B.北京C.西伯利亚地区D.亚马孙平原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21.读下面地球表面的光照图,请回答问题。
(1)这一天是 月 日,我国的节气是 。
(2)太阳直射的纬线在 ,北半球是 季。
(3)B地昼夜长短状况是 ,B点比A点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热 ,气温 。
(4)用斜线表示出夜半球,此时非洲在 ,我国在 。
22.阅读下图,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
E.___________
F.___________
H.___________
23.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都位于热带地区,但自然景观却截然不同,试着描述一下。
(2)比较C、D两地气候类型的主要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3)E、F两地气候都比较寒冷,试分析形成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24.读“婚礼照片图”和“世界国家和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照片中一对宗教信徒在举行婚礼,由图可知这是一对 教徒,图中字母A~E所示国家和地区中, (不定项选择)国家和地区的多数宗教教徒会在这样的地方进行婚礼。
(2)A国的官方语言是 语,C地居民一般讲 语,D国的官方语言是 语和法语。
(3)学习地理知识要善于归纳总结。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均发源于同一大洲,即 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在人种、语言和宗教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至少写出其中的两条 、 。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
【解答】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以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是错误的,A错误;纬线圈的大小不等,纬度越低,纬线越长,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B正确;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C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错误。故选B。
【点拨】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
2.C
【解答】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故A错;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椭圆,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故B错;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故C正确的;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的现象、时间的差异;地球公转产生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的现象、五带的划分故D错;所以该题的答案选C。
【点拨】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3.C
【解答】南北对话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的经济合作,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故选C。
【点拨】该题考查南北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4.A
【解答】世界贸易组织的简称WTO,是重要的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其宗旨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故选A。
【点拨】
5.D
【解答】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日出前后。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
6.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
【解答】一年当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北半球海洋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南半球海洋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2月。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
【点拨】世界气温年变化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7月,海洋上出现在8月,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1月,海洋上出现在2月;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1月,海洋上出现在2月,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7月,海洋上出现在8月。
7.C
【解答】20°W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66.5°S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南温带地区;C符合题意。
【点拨】识记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和几条重要的纬线。
8.D
【解答】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由赤道向两极太阳高度角越来越低,故80°S是太阳高度角最低的,故选D。
9.D
【解答】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故A不符合题意;海洋大多集中于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故B不正确;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故C不正确;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点拨】观察大洲和大洋分布图,明确大洲和大陆的区别。
10.C
【解答】北京位于北温带,所以北京一年四季当中,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A正确;北京处在正午时,华盛顿正是黑夜,这是由于每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B正确;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故C不正确;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形成的,故D正确。根据题意选C。
11.C
【解答】关于以上四个地区与国家的说法中,西亚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属于发展中国家;巴西以白色人种和混血人种为主,使用的语言是葡萄牙语,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以白色人种为主,信仰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属于黄种人,使用的是日语,属于发达国家,故选C。
12.A
【解答】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13.C
【解答】欧洲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故A叙述错误,大西洋的平面轮廓呈S形,故B叙述错误,太平洋有世界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故C叙述正确;四大洋都有冰山存在,故D叙述错误;故选C。
【点拨】
14.B
【解答】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故ACD错误,B正确。
15.A
【解答】“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是地中海气候的主要特征,A正确;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排除;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C排除;热带雨林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D排除;故选A。
16.A
【分析】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
【解答】题中清真寺是属于伊斯兰教;布达拉宫和日本神社属于佛教的建筑;巴黎圣母院属于基督教的建筑。A符合题意。
17.B
【解答】世界各地的聚落受各地自然环境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不同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各地的聚落建筑外貌及建筑材料也有差异,建筑风格不完全相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D
【解答】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要科学地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故选D。
19.C
【解答】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而干旱的荒漠(非洲的北部),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C符合题意。故选C。
【点拨】
20.B
【解答】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温带亚欧大陆的东岸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受极地海洋气团或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降水量一般为500~600毫米,北京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故选:B。
21.(1) 12 22 冬至日
(2) 南回归线 冬
(3) 昼夜平分 多 高
(4) 昼半球 夜半球
【解答】(1)由上图的光照图可以看出,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极圈出现了极昼现象,这一天是一年中的12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2)由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长,进入一年中的冬季。
(3)由图可知,B是处于地球的最中间的赤道,在赤道上,全年都是昼夜等长的,B与A相比,B处的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光热多、气温更高。
(4)由图中的光照图可以看出,此时非洲是处于昼半球,而我国则处于夜半球。
【点拨】
22.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分析】七大洲的面积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被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和南美洲,都已热带气候为主,其中非洲中部被赤道穿过,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部,热带面积最大,有“热带大陆”之称。
【解答】读图可知,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E.南极洲,F.欧洲,H.大洋洲。
23.(1)A地: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地表覆盖茂密的热带雨林;B地: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地表以沙漠为主
(2)C地为温带季风气候,D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海陆位置不同是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3)E地:纬度高; F地:海拔高
【分析】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解答】(1)由图可知,A地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这里属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地表覆盖茂密的热带雨林景观;B地位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地表以沙漠为主。
(2)由图可知,C地是位于我国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D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两地气候不同的原因是由于海陆位置不同是导致两地气候差异。
(3)由图可知,E地是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南极洲,这里气候寒冷的原因是由于这里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导致气温低;F地气温低的原因是由于这里海拔高导致的。
【点拨】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的有关知识。
24.(1) 基督教 ADE
(2) 英 阿拉伯 英
(3) 亚 人种:都以白种人为主;语言:通用英语 宗教:大多信基督教
【分析】本题以婚礼照片图和世界国家和地区图为材料,涉及世界语言、宗教的分布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1)读图可知,照片中婚礼有“十字架”标志,故可判断为一对基督教教徒,图中字母A是澳大利亚,B是中国,C是埃及,D是加拿大,E是美国,ADE表示的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多数人信仰基督教,其宗教教徒会在这样的地方进行婚礼。
(2)读图可知,A国是澳大利亚,其官方语言是英语,C地居民一般为阿拉伯人,讲阿拉伯语,D国为加拿大,其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
(3)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的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起源于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佛教起源于南亚的印度,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在人种、语言和宗教方面非常相似,比如都以白种人为主、都使用英语、大多信奉基督教。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试题(图片版,含答案),共3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学业检测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学业检测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