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实验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先推入的是NaOH溶液
B.BC段,CO2与NaOH反应基本停止
C.D点压强比初始瓶内压强大,此时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量比初始多
D.最终压强比初始压强小,可能是因为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
2.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5-是一种单质B.1个N5-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C.1个N5-中共含有35个质子D.1个N5-中共含有35个电子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的是
A.红磷B.木炭C.铁丝D.硫
4.下列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物的呼吸
B.金属的锈蚀
C.塑料的老化
D.纸张的燃烧
5.用如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是( )
A.事先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B.燃烧匙内加足量红磷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D.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6.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项目的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
7.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B.天然气泄露,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8.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实验目的是
A.AB.BC.CD.D
10.人们将101号元素命为“钔”来纪念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的巨大贡献。钔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01,中子数为157,则钔的核电荷数为
A.56B.157C.258D.10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对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2.张老师在课堂上用固体M做了图I所示实验,其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出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I中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根据图Ⅱ,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g M固体。
(5)将30 ℃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_________________B(填“>”“”、“=”或“”“=”或“ 4g 100 搅拌,加快氯化钠溶解速率 >
14、钨丝 延展 SiO2 氧化铝 熔点低 可回收垃圾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水槽 防止高锰酸钾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H2O C 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 c b
16、(1)酸 CO2+ H2O ="==" H2CO3(2)紫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 氢氧化钠(或碱)溶液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相等 乙 饱和 不一定
18、既有Cu也有Cu2O 变浑浊 ① ③ 节约药品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1.44g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5.6g(2)1.8%
20、73.5g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
用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
B
检验CO2是否集满
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前、后固体的质量
D
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水,拧紧瓶盖并振荡
物质
金刚石
石墨
炭黑
活性炭
结构
碳原子
_____。(用文字表示)
性质
______。
滑腻感
______。
吸附性
用途
钻头
_____。
碳素墨水,书写档案可长期保存
吸附剂
步骤
现象
结论
a.取2.88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液变为蓝色。
猜想_____错误。
b.滤出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2.08g
猜想_____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茶,一片树叶的艺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宁都县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关于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