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金鸡亭中学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A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C物质的质量“待测”为3g
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AB.BC.CD.D
3.华为公司致力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其自主研制的芯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芯片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SI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单质硅由分子构成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B.干冰可以用来制造舞台烟雾
C.金刚石用作玻璃刀
D.铁丝可以做曲别针
5.下列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B.铁丝生锈后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D.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6.一氧化二氮和一氧化碳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两种生成物均是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 7:11
7.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8.运载火箭的动力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H2O
B.反应生成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7:8
C.NH4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9.从化学角度来说,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不同,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SiB.FeC.OD.Al
10.下列有关燃烧以及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家中煤气阀门未关而引起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B.高压水枪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原因是温度降低至石蜡的着火点以下
D.氢气和氮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
1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列物质属于氢化物的是
A.H2B.NH3C.NaOHD.H2SO4
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B.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
C.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CO2,则稀硫酸也能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
1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
A.氢气B.硫C.甲烷D.木炭
1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探究水的组成B.探究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分子运动D.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15.下列对一些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AB.BC.C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根据题意,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_____装置,收集氧气最好用_____装置。
(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_____装置。
(3)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_____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_____装置。
(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
A 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为了_____。
B 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_____。
C 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
D 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_____。
E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时,再开始收集。
17.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用该装置收集氧气的原理是_____,A 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___。
(2)用连接好的 E、F、G 装置做实验,若 F 中的蜡烛燃烧更旺,则装置 E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G 中的液体用来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之一,则 G 中盛放的是_____,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仪器,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G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可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O2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图I装置的Y型试管内装有制取CO2的药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_的操作来控制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接触或分离。
(3)图J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从玻璃管口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将左侧玻璃管向上提起一段后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该装置在操作上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若从B-H中选择__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合,也能具有同样的优点。
(4)若用37.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最好选用DG组合成发生装置,理由是_________。若要将上述溶液稀释成60g、5%的溶液,则需要原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若他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选“>”、“<”或“=”)5%。
19.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井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
(2)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
③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④当观察到____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⑤此时如果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_____(答一点即可)。
(3)做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所需要的氧气,最好用排水法而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
(4)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往往选用F装置来代替B装置,原因是F装置能____。
(5)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D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
(6)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为氨水,收集氨气的装置最好选择G而不选C,选G的优点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14.3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11.9g剩余固体。求:
(1)生成氧气_____克。
(2)剩余11.9g固体中氯化钾是多少克?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1.(8分)某实长小组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1g二氧化锰混合,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试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g。
(2)原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总质量是多少?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方案一:如图1所示
(1)请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该实验能获得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其原因是______;
方案二:根据如图2装置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Cl气体,部分夹持装置及导管已略去)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CO气体应由______(填a“或“b)通入,在C中混合后,由另一导管导出.
(3)装置C中浓硫酸的两点主要作用:①干燥气体,减少实验误差;②________
方案三:测定某钙片(主要成分CaCO3)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如图3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研碎后的钙片4克,倒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装置总质量.
②打开活塞,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关闭活塞,待气泡不再冒出时,测出反应后装置总质量.
③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
(1)小明结合表中数据.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______
(2)该实验中,如果装置中不加固态干燥剂(干燥剂的作用:吸水但不吸二氧化碳),则最终所算得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将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23.(10分)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Ⅰ铁的应用
(1)下列铁制品的利用与金属导热性有关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铁铲 B铁锅 C刀具
(2)“纳米a-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因为它能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
Ⅱ铁的冶炼
工业炼铁的原理是高温下用CO作还原剂,将铁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提供热量外,还能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探究炼铁原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上图装置模拟工业炼铁的过程,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时装置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CO的作用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CO气体作为反应物;②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③停止加热后,防止A中生成物被氧化;④停止加热后防止B中的溶液倒吸入A中。
Ⅳ拓展延伸
利用上面的装置测定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实验记录数据如下:①装铁的氧化物的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20g;②硬质玻璃管与铁的氧化物的质量共为26.4g;③通入一氧化碳并加热至铁的氧化物全部转化为铁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澄清石灰水吸收,且B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2g。
根据以上实验记录,计算此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D
2、B
3、B
4、A
5、C
6、D
7、D
8、B
9、D
10、C
11、B
12、B
13、B
14、B
15、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A C B A E 防止装置漏气收集不到气体 导管伸入过长不利于气体的排出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气管 使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炸裂 连续均匀冒出
17、C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溶液变浑浊
18、锥形瓶 A 倾斜(或慢慢旋转)Y型试管 右侧玻璃管水柱不下降 液面出现高度差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EFH 便于控制反应的速率 8 <
19、长颈漏斗 水槽 2KClO32KCl+3O2↑ A 氧气不易溶于水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没等气泡均匀连续放出就收集 使收集氧气较纯净;便于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硫(或熄灭火焰) 控制反应速率(或控制药品使用量) 密度比空气大和能(或易)溶于水 可用水吸收多余氨气防空气污染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2.4(2)3.725g
21、(1)0.96g(2)3.45g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 一氧化碳没有完全反应,同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 通过观察两种气体的气泡数量可以判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37.5% 偏大
23、B 氧气和水 反应生成还原剂一氧化碳 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①②③④ 7:3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1
2
选择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氧气和二氧化碳
硬水和软水
磷矿粉和氯化铵
羊毛和涤纶
方案一
带火星的木条
加肥皂水,搅拌
观察颜色
灼烧,闻气味
方案二
澄清石灰水
观察颜色
加熟石灰,研磨
灼烧,观察产物
事实或现象
事实或现象的解释
A
气体受压,体积缩小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
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
铝比铁的金属活泼性稳定
C
氢气能燃烧,水能灭火
氢气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
D
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重要资料等
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3.20
2.88
2.49
2.49
反应前总质量(克)
275.58
反应后总质量(克)
274.92
福建省莆田市擢英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擢英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净水时加明矾的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港一中学、城东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港一中学、城东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富硒大米中的“硒”是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