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科学家对地球不同经纬线的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下列是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变长
B. 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在变长,经线长度在变短
C. 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变化是测量误差所致
D. 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
2. 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实地距离最有可能是( )
A. 111.45kmB. 55.803kmC. 28.904kmD. 110.569km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从表中可以看出,经度1度纬线长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说明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在变短。纬度1度的经线长度随纬度增加有微小变化,说明地球的形状并不规则,并非误差,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纬线实地距离约为111×cs60°千米,与B项最相近,B正确,ACD错误。故选B。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点睛】在赤道处,相距一个经度两个地点的纬线实地距离约为111千米,在南北纬60°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纬线实地距离约为111×cs60°千米,约为赤道上的一半。
3. 下图中,属于注记的是( )
①▲ ②1729 ③天堂寨 ④▲和1729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注记是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山高水深等的数字,注记常和符号相配合,说明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物的名称、位置、范围、高低、等级、主次等等,故选B。.
【点睛】图例是地图上所用符号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释义和说明.注记是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山高水深等的数字。在地图上起说明作用的各种文字、数字统称注记;注记常和符号相配合,说明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物的名称、位置、范围、高低、等级、主次等等。
4. 下图示意贵州省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最适宜夏季露营的地点是( )
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图示信息,①地离河流太近,易受洪水影响,且位于悬崖边缘,易受落石影响,危险性高;②地和③地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大,不利于露营;④地地势平坦、开阔,地势较高,最适于夏季露营。故选D。
读A、B两地间道路分布图,图中数字表示道路长度(单位:千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若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距离是先向东走,则下列指向标正确的是
A. B. C. D.
6. 若最短距离图上距离为5cm,则比例尺正确的是
A. 1: 400000B. 1: 40000C. 1: 500000D. 1: 5000000
【答案】5. B 6. A
【解析】
【分析】因桥梁施工,不能通行,则最短距离是2.5+8+1.5+8千米线路,即从A沿2.5千米线路是正东方向。1千米等于100000厘米,计算比例尺应先将单位都换成厘米,比例尺无单位。
【5题详解】
若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距离是先向东走,因桥梁施工,不能通行,则最短距离是2.5+8+1.5+8千米线路,即从A沿2.5千米线路是正东方向,指向标正确的是图B,B正确。A、C、D错误。
【6题详解】
若最短距离图上距离为5cm,表示的实际距离是20千米,1千米等于100000厘米,则比例尺是1: 400000,A正确。B、C、D错。
下面图甲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图乙、图丙为地形剖面图(单位:米),MN和PQ为两条剖面线。读图回答问题。
7. 据图判断( )
A. B和D即图甲中的O点B. C在图甲中剖面线PQ上
C. 图乙为图甲中剖面线MN的剖面图D. 站在C点看不到A点
8. 图甲中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 )
A. 250米B. 300米C. 349米D. 350米
【答案】7. A 8. C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50米,MN线最高处海拔大于250米,图乙中最高点海拔小于250米,图丙中海拔最高点大于250米,则图乙是剖面线PQ的剖面线,图丙是剖面线MN的剖面图,点C在剖面线MN上;B是PQ连线的最高点,D是MN连线山顶南部的最低点,所以B和D是图甲中的O点;C点是MN剖面上的最高点,是山顶,其海拔高于PQ沿线海拔,A点位于PQ线上,C点可以看到A点。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甲中海拔最高处位于图甲右上角,其海拔为350—400米,最低处位于图甲中两条100米等高线之间,其海拔为50—100米,两者的相对高度为250—350米,因此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349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相对高度的判读
(1) 如果能从等高线图上直接读出所求甲乙两点间的海拔高度,则甲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两点之差。
(2) 如果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为不确定值,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 d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的凌日是( )
A 水星凌日B. 火星凌日
C. 木星凌日D. 土星凌日
10. 该现象发生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B. 太阳系
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
【答案】9. A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题目提示“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再结合太阳与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太阳、水、金、地、火、木、土星等,则只有水和金星可能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所以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水星凌日。故答案选A。
【10题详解】
凌日即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这种小的暗星体经常是太阳系行星。因此所属的天体系统为太阳系,故答案选B项。
【点睛】凌日即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这种小的暗星体经常是太阳系行星。也可以解释为凌日是内行星经过日面的一种天文现象。水星和金星的绕日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称内行星。所谓行星凌日,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当地球,太阳,该行星在同一直线上时,就会出现这样的奇异天文景观。常见现象:水星、金星凌日。
201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马约尔和奎洛兹发现了约50光年处绕类日恒星“飞马座51”公转的行星“飞马座51b”,母星的表面温度约为1000度。该行星的公转周期约为4地球日,其轨道与母星的距离相当近,质量约为木星的一半,体积为木星的2倍,大气层厚度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若该行星上有生命存在,依据材料可推知其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是
A. 存在液态水B. 恒星表面温度极高
C. 宇宙环境安全D. 到达行星表面的辐射被削弱
12. 若该行星无自转,则在一年内,昼夜长短相当于地球上的
A. 2天白昼2天黑夜B. 1天白昼3天黑夜
C. 3天白昼1天黑夜D. 4天白昼4天黑夜
【答案】11. D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材料中没有该行星存在液态水的信息,排除A。材料信息表明,该行星的母星的表面温度约为1000度,而太阳的表面温度约6000K,说明恒星表面温度极高不符合材料信息,也不能推知该行星存在生命,排除B。没有信息表明,该行星的宇宙环境安全,排除C。材料信息表明,该行星的母星表面温度较低,但该行星的轨道与母星的距离相当近,获得的恒星辐射能应该较多,而材料表明该行星的大气层厚度较大,到达行星表面的恒星辐射被削弱,行星表面的温度可能比较适中,由此推知该行星可能具有存在生命的条件,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2题详解】
若该行星无自转,则其昼夜的变化周期就是公转周期,材料信息表明,该行星的公转周期约为4地球日(一年),则昼夜的变化周期也为4地球日,其中白天占2地球日,黑夜占2地球日,因此在一年内,昼夜长短相当于地球上的2天白昼、2天黑夜,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点睛】若行星无自转,其昼夜的变化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如图:
太阳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下图为贵州贵阳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导致塔中春、秋季太阳直接辐射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春季( )
A. 正午太阳高度低B. 白昼时间短
C. 阴雨天气少D. 风沙天气多
14. 塔中和贵阳太阳直接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B. 气候C. 地形D. 植被
【答案】13. D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塔中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春季与秋季相比,均降水少,日照时间相差不大,甚至春季稍长些,但春季地面缺乏植被保护,风沙天气多,风沙导致太阳辐射被削弱,从而使春季直接太阳辐射少,选D。
【14题详解】
塔中属于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获得直接太阳辐射多;贵阳则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多,阴雨天气多,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少,选B。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我国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km。地震发生后,宜宾市民提前10秒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成都市民更是提前61秒收到预警。面对中国的这一地震预警系统,即使是地震多发、在地震应对方面十分先进的日本,也有不少人感到惊讶,并对此赞不绝口。据此完成问题。
15.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下地幔B. 上地幔C. 地壳D. 地核
16. 地震预警系统能提前发布预警信息,这主要是利用了( )
①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的特性②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快的特性
③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得更快④地震波比电磁波传播得更快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15. C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km,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km。宜宾地震震源深度16km,应位于地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且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得更快,纵波几乎无破坏性,地震带来的损害主要是横波造成的,所以可以在监测到纵波的时候,提前利用电磁波来进行预警,提前发布预警信息,①③对,②④错。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 和横波(S波)两种类型,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传播,而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传播,纵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上下颠簸,横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左右摇摆。一般认为,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但人类系统观察黑子的历史不足300年。黑子数量高峰年被称作为太阳活动高峰年,人们预测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于2018年开始。下图示为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预报情况。
完成下列各题。
17. 从图中信息可以推测 年是第26个太阳活动高峰年。
A. 2018年B. 2022年C. 2030年D. 2033年
18. 在“黑子峰年”(黑子活动最多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B. 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C. 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D. 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答案】17. D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人们预测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于2018年开始;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图中太阳黑子数量在2022年最多,说明是太阳活动高峰年,由此可以计算出第26个太阳活动高峰年出现在2033年,故D项正确。故选D。
【18题详解】
黑子活动最多的年份人们应该减少户外活动时间,故A项错误;应该是加强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故B项正确,D项错误; “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不能有效防范黑子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故C项错误。故选B。
19. 下图为“某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假如该河流
A. 在北半球,则a处易受侵蚀
B. 在南半球,则b处易受侵蚀
C. 在北半球,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b处
D. 在南半球,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b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A、假如该河流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则a处易受流水堆积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B、假若该河流在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则b处易受流水堆积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C、假若该河流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则a处易受流水堆积作用,河流中有砂金,淘金处应在a处,故不符合题意;
D、假若该河流在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则b处易受流水堆积作用,河流中有砂金,淘金处应在b处,故正确。
故选D。
读“中心点为地球某一极点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10月7日,非阴影部分为10月8日。图中M为某一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箭头表示其绕地球转动方向。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0. 对该通信卫星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M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比a点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大
B. M公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
C. M公转周期为24小时
D. 在a点观察到M为自西向东运动
21. 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10月6日8时B. 10月7日16时
C. 10月6日16时D. 10月8日8 时
【答案】20. B 21. D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理意义及地方时计算。
【20题详解】
M公转的线速度比a点自转的线速度大,但是角速度相同;M的公转周期就是地球的自转周期;a点观察到M自东向西运动。所以选B。
【21题详解】
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表示的日期不相同,即两条分界线一个是180°经线,一个是0点所在经线,根据图中90°E和地球自转方向可知,0点坐在经线为0°,即北京时间为7月8日8时。所以选D。
读110°E经线M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内变化图,该地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40°,回答下面小题。
22. M地的纬度位置为( )
A. 23°26′NB. 20°N
C. 23°26′SD. 20°S
23. M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A. 46°34′B. 43°26′
C. 86°34′D. 83°26′
【答案】22. B 23. 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学生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
【22题详解】
南北回归线上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6°52′,由材料可知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0°,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AC错误;该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12月22日,所以说该地位于北半球,B对D错误。所以选B。
【23题详解】
从上题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的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的2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46°34′,选择A。
在珠海香炉湾畔,矗立着一尊8.7米的巨型石雕,——珠海渔女,她双手高举一颗晶莹璀璨的珍珠,某日张先生在当地时间5:40面向太阳拍到太阳与珍珠重影的照片(如下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 张先生拍照的日子可能是
A. 春节B. 重阳节C. 端午节D. 元旦
25. 珠海渔女巨型石碉的朝向是
A. 正南B. 西南C. 正东D. 东北
【答案】24. C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地方时5:40可以看见太阳虽不一定是日出时刻,但可推理出此日日出早于6:00,且昼长夜短,所以时间应该在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而春节(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左右)和元旦(公历1月1日)以及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左右),这三个节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端午节(五月初五,公历6月左右)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正确。故选C。
【25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地方时6:00前日出东北,18:00后日落西北。地方时5:40见到的太阳仍位于东北方向,如图面向太阳拍到太阳与珍珠重影的照片说明雕像面向西南。B正确。故选B。
【点睛】熟练掌握昼夜长短分布状况及太阳方位角。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0分)
26. 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甲、丙两点的经纬度位置(坐标):甲____,丙____。
(2)甲位于乙的____方向,丙位于甲的____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____。
(3)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
(4)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位于寒带的是____。
(5)丙点对跖点(关于地心对称,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的坐标为____。
【答案】(1) ①. 170°W,60°S ②. 170°E,70°S
(2) ①. 正东 ②. 西南 ③. 先往西南,再向正西,后往西北(或先往西南,后往西北) (3)小于
(4) ①. 乙、丁 ②. 丙、丁
(5)10°W,70°N
【解析】
【分析】本题以经纬网图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地理坐标、两点间距离、最短航线等经纬网图判读、东西半球划分、五带划分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为南极点局部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甲点所在经线在180°东部,经度为170°W,丙点所在经线在180°西部,为170°E ,再根据纬度间隔为10°,甲点纬度为60°S,丙点为70°S 。故甲的经纬度位置是(170°W,60°S),丙的经纬度位置是(170°E,70°S)。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地球顺时针自转(自西向东),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甲位于乙正东方向;丙据南极点更近,更偏南,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地,最短的路线是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故飞行方位先往西南,再向正西,后往西北。如下图:
【小问3详解】
根据纬度越高经线的间距越小可知,丙、丁之间所处的纬度高于丙、乙之间所处的纬度,故丙、丁之间的距离小于丙、乙之间的距离。
【小问4详解】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W~ 0°~160°E,图中甲为170°W,乙、丁经度为150°E,丙为170°E,故位于东半球的是乙、丁;寒带位于南北极圈以北或以南地区,图中丙、丁的纬度在南极圈66°34′S以南地区,属于寒带。
【小问5详解】
丙点的对跖点与丙点经度和为180°,东西经不同;纬度相同,南北半球不同。丙点的坐标是(170°E,70°S),所以丙点的对跖点坐标为(10°W,70°N)。
27.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CD和EF两河段水流较急是____河段,简述判断的理由____。
(2)计算M陡崖海拔的范围。
(3)该地欲开发区域内的水力资源,有G、H两处建坝方案,比较说明两方案各自的优势。
(4)观测者站在P点,能否看到乙村的最北部Q点____?试说明理由____。
【答案】(1) ①. CD ②. 理由:CD河段等高线密集,地面坡度大,河流落差大,水流较急。
(2)大于等于100米,小于200米。
(3)G方案无须移民,占用耕地少,工程量较小,落差大。
H方案流域面积大,库区面积大,库容量较大。
(4) ①. 不能 ②. P点和乙村最北部的Q点间有山脊阻挡。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地貌观察的内容,提供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方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CD穿越的等高线比EF密集,坡度陡,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小问2详解】
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可判断M陡崖,崖顶的海拔高度为[300m,350m),崖底的海拔高度为 (150m,200m ]。因此陡崖海拔的范围为[100m,200m)。
【小问3详解】
从图中看,G方案库区里无居民点,无需移民;且为山间谷地,面积小,占用耕地少大 ;峡谷小,坝短工程量较小,落差大。H方案海拔100m~150m之间的范围大,流域面积大,库区面积,,库容量较大,防洪发电效益都比较明显。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P 点和乙村最北部间有山地阻挡,从P地看不到乙村最北的Q点。
【点睛】
2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8月1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在轨释放一颗立方星。2017年6月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
(1)描述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写出图中甲、乙两区域年日照时数的数值范围。____简要分析造成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异的原因。____
(3)对比分析海南文昌和甘肃酒泉两大航天发射中心的突出优势。
【答案】(1)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2) ①. 3600小时<甲<3800小时。2400小时<乙<2600小时。 ②. 原因: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被山地环绕,降水量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
(3)海南文昌: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利于航天器发射,节省燃料;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四面环海,发射安全。甘肃酒泉:地形平坦开阔;降水稀少,多晴天;铁路交通便利;地广人稀,有利于保障发射安全。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航天基地选址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不均;西北部数值较大,东南部数值较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甲区域年日照时数的数值范围是3600小时~3800小时。乙区域年日照时数的数值范围是2400小时~2600小时。原因是甲区域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深居内陆,周围被山地环绕,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少,多晴天,日照时间较长。乙区域位于祁连山东南段,是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地形雨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等。
【小问3详解】
海南文昌:位于海南省北部,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航天器发射的燃料;沿海地区,可以通过海洋运输运输大型火箭,交通便利;四面环海,发射安全性较高。甘肃酒泉: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多晴天,发射窗口期较长;地形平坦开阔,铁路交通运输便利;地广人稀,发射安全性较高等。
2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为“某日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太阳光照图”,图乙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轨迹图”。
(1)甲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图_____位置附近,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未来一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
(2)图甲所示时刻,新一天占全球的_______;北京时间是_______时。
(3)甲图所示日期后一个月中,北极圈以北的昼夜状况变化情况是_______,南北半球的昼夜差都将都变_______。
(4)甲图,图示区域的黑夜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带,EFG是晨昏线,其中昏线是_______。
(5)当太阳直射图乙中B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这一天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影子顶端运动的轨迹是_______(单选)。
【答案】 ①. D ②. (135°E,23°26′S) ③. 先变快后变慢 ④. 5/8 ⑤. 11 ⑥. 极夜范围缩小 ⑦. 小 ⑧. 南温带 ⑨. EF ⑩.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⑪. 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
【详解】(1)读图可知,甲图表示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F地位于晨昏线与极圈相切点,为0时,根据180°位置和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F地的经线为45W,12时为135°E,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135°E,23°26′S)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乙图中B位于北回归线,D位于南回归线,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图中D位置.1月初为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故未来一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2)图甲所示时刻,F地位于晨昏线与极圈相切点,为0时,根据180°位置和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F地的经线为45°W,45°W往东到180°为新一天,占全球的5/8 ;西三区为0时,东八区北京时间是11时。
(3)甲图所示日期后一个月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极夜范围缩小,北半球昼渐长,南半球昼渐短,南北半球的昼夜差都将都变小。
(4)甲图,图示区域的黑夜位于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EF由白天进入黑夜,为昏线。
(5)由以上分析可知,当太阳直射图乙中B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这一天天安门广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旗杆影子顶端运动的轨迹由西南向北再向东北方向运动,与D相符。故选D。测量地的纬度
经度1°的长度(单位:km)
纬度1°的长度(单位:km)
0°
111.322
110.569
30°
96.490
110.850
45°
78.850
111.132
80°
19.394
111.666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不包括,据图可知,下列地区地壳最厚的是,关于该环流,说法正确的是,图中a风带的盛行风向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