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展开1. 如图为12月22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其中位于南温带的城市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12月22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及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这一天,南温带地区昼最长、夜最短,赤道上是昼夜等长,北半球是昼最短、夜最长。分析四个选项,A表示昼夜平分,应位于赤道;B表示极夜,位于北极圈及以内地区;C昼短夜长,位于北半球;D昼长夜短,位于南半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图中没有呈现的图例是( )
A. 铁路B. 山峰C. 城市D. 洲界
3. 此地图判别方向的方法是( )
A. 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向B. 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 一般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D. 三种方法都可以
4. 读图判别北京位于南京的( )
A. 东北方向B. 东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西南方向
【答案】2. D 3. B 4. C
【解析】
【2题详解】
地图上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个要素,图中的图例中有铁路(京广线),山峰(江西庐山)、城更多课件教案等低价滋源(一定远低于各大平台价格)请 家 威杏 MXSJ663 市(北京),但图中没有跨两个洲以上,没有洲界线,排除ABC,故选D。
【3题详解】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指向标判断法,经纬网定向法和一般定向法,图中有经纬网,通过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
【4题详解】
在地图上判断方向方法有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方向。读图可知,图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经纬网定向法判断,北京位于南京的西北方向,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5月6日21时23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61度,东经102.03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甘孜州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 位于环印度洋火山地震带D. 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6.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 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B.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接而成
C. 全球大致由八大板块拼合而成
D. 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板块
7. 地震时正确的防护可有效地减少地震中的伤害,下列地震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地震时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B.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物体下面
C. 为加快撤离速度,乘坐电梯逃生
D. 逃生时需要避开高压线和变压器,防止触电
【答案】5. D 6. B 7. C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甘孜州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地震,D正确,B错误;甘孜州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A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AC错误,B正确;板块内部比较稳定,内部有可能分成小板块,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时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A正确;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B正确;远离高大建筑物,不乘坐电梯,防止被困电梯内,C错误;逃生时需要避开高压线和变压器,防止触电,D正确。故根据题意,选C。
【点睛】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
2023年10月8日北京天空再现“北京蓝”。据气象部门报道,当天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仅为6,空气质量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指能反映北京当时天气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9. 在当时的卫星云图上,北京所在地区的颜色为( )
A. 蓝色B. 白色C. 绿色D. 红色
10.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促进长春实现“长春蓝”的有( )
①周边村镇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
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④倡导低碳生活,增强全民减排意识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答案】8. A 9. C 10. D
【解析】
【8题详解】
读题干可知,2023年10月8日,北京天空再现"北京蓝",说明此时北京为晴天,当天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仅为6,说明此时北京空气质量特别好,图中A表示晴、B表示阴、C表示雾、D表示大雨,故选A。
【9题详解】
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北京天空再现"北京蓝"说明天气晴朗,因此北京所在地区的颜色为绿色,卫星云图上一般没有用红色代表,C正确。故选C。
【10题详解】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促进长春实现“长春蓝”的有:①周边村镇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减少灰尘的排放;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净化空气;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等,④倡导低碳生活,增强全民减排意识等,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作为中学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植树造林、植树种草;绿色出行;少吃烧烤,尽量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使用空调温度调高一两度;多使用节能灯等等。
图为某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阴影区域最有可能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
12. 图中阴影区域的气候特点是( )
A. 终年炎热少雨B. 终年寒冷干燥
C. 终年高温多雨D. 夏季高温,降水分干湿季
【答案】11. D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阴影区域位于赤道附近,南北纬30°之间,主要分布在非洲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等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C正确;终年炎热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终年寒冷干燥是极地气候的特征,夏季高温、降水分干湿季是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ABD错误;故选C。
【点睛】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干季受信风控制,干旱少雨。
如表是世界某区域某一年的人口资料,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区域这一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 2.13%B. 0.11%C. 1.12%D. 1.01%
14.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过缓会带来的问题是( )
A. 交通拥堵B. 就业困难C. 劳动力短缺D. 环境污染加剧
【答案】13. B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由题目可知,该区域出生率是1.12%,死亡率是1.01%,所以自然增长率1.12%-1.01%=0.11%。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4题详解】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 、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和家庭养老压力大等社会环境问题,C正确;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加剧都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15. “坚持文化自信,说好普通话,讲好中国故事”。关于汉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联合国工作通用的语言之一B.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 使用地区最广的语言D. 汉语和汉字魅力精彩
【答案】C
【解析】
【详解】汉语、英语、俄语等都是联合国工作通用的语言之一,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和汉字魅力精彩,ABD说法正确。使用地区最广的语言是英语,C错误。根据题意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C。
16. 如图,丽莎来自英国,所属的人种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鼻梁高,嘴唇薄,体毛多。请你分析丽莎属于( )
A. 白色人种B. 黄色人种C. 黑色人种D. 混血种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世界上的居民根据人的体质特征主要划分为三大人种,其中白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等。黄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呈黄色或黄白色,发形直,发色黑,眼色深,颧骨较高,面部扁平,体毛和胡须稀疏。黑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发形为曲卷形或波形,发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较厚,鼻宽扁或较宽,眼裂较大。题目中的丽莎属于白色人种,排除BCD,故选A。
我国会高槽绿春县城是在山脊上,只有一条街,房子都集中在街道两边,如图示意绿春县城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绿春县城的聚落形态是( )
A. 条带状B. 团块状C. 点状D. 环状
18. 影响绿春县城聚落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气候B. 地形C. 河流D. 资源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依据材料“只有一条街,房子都集中在街道两边”可知,绿春县城的聚落形态是条带状,A正确。故选A。
【18题详解】
聚落的形成发展深受地形、气候、水源、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依据材料绿春县城建在山脊上,这应是受到地形的影响,B正确;小区域内气候差异不大,该县城没有沿河流分布,看不出该地的资源分布,ACD错误。故选B。
【点睛】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聚落多为团块状,规模较大,密度也大;山地、丘陵地区的聚落主要位于山谷地带,呈条带状;河湖附近的聚落,往往沿着河流两岸和湖泊四周分布,呈条带状或环状;沙漠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绿洲上,呈点状或带状。
2022年11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时强调,“过去50年,中德务实合作持续深化,双边贸易规模增长近千倍,服务了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双方要继续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在拓展传统领域合作潜力的同时,激活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领域合作活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依据是( )
A. 人口多少B. 面积大小C. 政治制度差异D.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0. 中德两国本次商谈,可称为( )
A. 南北差距B. 南北对话C. 南南合作D. 南北合作
【答案】19. D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世界上的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D正确。与人口多少、政治制度和面积大小无关,ABC错。故选D。
【20题详解】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差别说成是“南北差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德国属于发达国家,两国间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 B正确,ACD错。故选B。
【点睛】世界上的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而且在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 读“局部经纬网图”与“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地的经纬度坐标________,________。
(2)A地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
(3)C地位于___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五带中的________带。
(4)图2中南温带与南寒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
(5)图2一年中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温度带是________。
【答案】21. ①. 170°E ②. 40°N
22. 西 23. ①. 中 ②. 北温
24. 南极圈(或66.5°S纬线)
25. 热带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局部经纬网图与地球上的五带图为材料,涉及经纬度判断、东西半球划分、五带的划分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根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以知道,A地的经纬度是170°E,40°N。
【小问2详解】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根据A地的经度可以知道,A地位于东西半球的西半球。
【小问3详解】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根据C地的纬度40°N可以知道,C地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根据D地的纬度40°N可以知道,C地位于低、中、高纬度中的中纬度。
【小问4详解】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故南温带与南寒带的分界线是南极圈(或66.5°S)。
【小问5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一年中获得太阳光热最多温度带是热带,
22. 图1中,甲是地形素描图,乙是与地形素描图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1和图2,回答问题。
(1)写出图1中A、B、C、D四地的地形类型。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图2中,有abcd四条登山线路,如果要求省力、易樊登、应选择的路线是________(填写小写英文字母),简单说出理由________。
(3)图2中,若B地某时的气温是21.8℃,只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则A地此时的气温大约是________℃。
【答案】22. ①. 山地 ②. 高原 ③. 平原 ④. 丘陵
23. ①. b ②. b线路等高线最稀疏,坡度较缓
24. 20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形素描图和等高线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地形类型的判读、等高线的特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图中可知,A是地势陡峭的山地;B是海拔较高、边缘陡峭的高原;C是海拔低、地势平坦的平原;D是地势较缓的丘陵。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有abcd四条登山线路,如果要求省力,易攀登,应选择坡度最和缓的线路。四条线路相比较,b路线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缓。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A点海拔是500米,B点海拔是2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300米,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会下降0.6°C,那么两地相差1.8°C。若B地某时的气温是21.8°C,因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则A点此时的气温大致是21.8°C-1.8°C=20°C。
23.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吉林省某中学地理课堂以“发现气候”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图1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尤其较高,冬季最低温度如果低于0℃,就会遭受冻害。葡萄喜光,不耐寒,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2℃~30℃,年降水量为600~800毫米左右,春季需水量多、夏季需水量少。
材料三: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加剧。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将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1)读图1,同学们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________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________气候四种气候类型。
(2)图2中,与气候类型C相比,气候类型B降水季节分配________(均匀/不均),气候类型B降水集中在________(夏季/冬季)。
(3)图2中最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填字母);最适宜种植葡萄的气候类型名称是________,主要分布在图1中数字序号________处。
(4)作为一名中学生,写出一条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具体措施________。
【答案】23. ①. 沙漠 ②. 季风
24. ①. 不均 ②. 夏季
25. ①. A ②. 地中海气候 ③. ②
26. 骑行共享单车、乘坐公交车出行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涉及热带气候及分布因素、其他气候类型名称及特征、全球气候变暖的具体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1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五带中的热带分布区,主要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气候类型,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小问2详解】
读图2可知,A为热带雨林气候,B为温带大陆性气候,C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为地中海气候。与气候类型C相比,气候类型B具有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
【小问3详解】
材料二可知,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尤其较高,冬季最低温度如果低于0℃,就会遭受冻害。图2中最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字母代号是A。葡萄喜光,不耐寒,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2℃~30℃,年降水量为600~800毫米左右,春季需水量多、夏季需水量少。最适宜种植葡萄的气候类型名称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具有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特征,主要分布在图1中地中海沿岸,对应②数字序号处。
【小问4详解】
对全球气候变暖应该从节能减排方面采取实际行动。作为一名中学生,应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距离近的尽量步行,距离远的骑行共享单车、乘坐公交车等。
24.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读“一带一路”路线示意图和北极海冰多年冰情数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一带一路”东端为________洲活跃的经济圈,西端为发达的________洲经济圈,中间腹地国家大多数为________(发达/发展中)国家。
(2)海上丝绸之路传统航线经过南海、A马六甲海峡、B________洋、地中海,最后到达欧洲西部。
(3)央视记者沿“一带一路”采访报道。图2是记者沿途拍到的照片,该照片可能拍摄于A、C、D中的________地,这里的居民大多信仰________教,该宗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4)海上丝绸之路北极航线也称为“冰上丝绸之路”。海冰会给轮船航行带来危险,读图3“海上丝绸之路”最安全的通航时间是________(5/9)月,与海上丝绸之路传统航线相比,“冰上丝绸之路”的劣势是________。
【答案】24. ①. 亚 ②. 欧 ③. 发展中
25. 印度 26. ①. C ②. 伊斯兰
27. ①. 9 ②. 结冰期较长、通航时间短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一带一路”路线示意图和北极海冰多年冰情数据图为材料,涉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世界气候、大洋、“冰上丝绸之路”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发展中国家的分布、世界气候、大洋、“冰上丝绸之路”的概况等知识点。
【小问1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 带一路”贯穿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东端为活跃的亚洲经济圈,西端为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腹地国家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海上丝绸之路”经我国南海,经过A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该海峡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经过B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地中海,到达欧洲西部。
【小问3详解】
上图是记者沿途拍到的照片,该照片可能拍摄于C中东地区,居民服饰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炎热、气温高(宽大的长袍有利于散热),这里的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小问4详解】
海上丝绸之路北极航线也称为“冰上丝绸之路”,读图可知,“冰上丝绸之路”最安全的通航时间是9月,9月海上结冰面积最小,其余月份结冰面积大。故与海上丝绸之路传统航线相比,“冰上丝绸之路”的劣势是可通航时间短;结冰期长。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180
1.12%
1.01%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多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多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