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全国各个地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真题合集(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6分。
某校开展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模型的活动,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完成各小题。
1.其中不能模拟地球的物体是( )
A. 兵乓球B. 长方体鞋盒C. 篮球D. 气排球
2.物体在模拟地球转动时,转动方向应为( )
A. a到bB. b到AC. c到dD. d到c
读图,完成各小题。
3.古海洋生物化石“喜马拉雅鱼龙”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由此可推知喜马拉雅山脉在远古时期曾经是一片海洋,这种现象是由( )造成的。
A. 海陆变迁B. 大陆漂移C. 火山喷发D. 季节变迁
4.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而形成的。
A. 太平洋B. 北美C. 非洲D. 印度洋
5.读某城市连续三天的天气预报资料图,下列关于该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日的天气为阴天
B. 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2日
C. 这三天的最高气温是31℃
D. 3日24小时降水量预计大于25毫米小于50毫米
根据你所学过的有关降水的知识,看图1、2,完成各小题。
6.图1中四个地区降水量最大的是( )地。
A. 甲B. 乙C. 丙D. 丁
7.图2名为( )仪器可以测量当地的降水量。
A. 雨量器B. 水量器C. 雪量器D. 百叶箱
读图,完成各小题。
8.图中标有数字的曲线为( )
A. 等深线B. 等温线C. 等高线D. 等压线
9.甲处的地表景观为( )
A. 地面上生长着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B. 四季鲜花盛开
C. 生长着高大的常绿阔叶林D. 生长着丰茂的牧草
10.图中最有可能是甲地的传统民居是( )
A. B.
C. D.
11.甲处常驻人口稀少是与当地( )有关。
A. 河流分布B. 海拔C. 地质状况D. 气候
12.如图反映的是某地夏季的等温线图(a>b>c),则该地的半球位置和①处的海陆位置为( )
A. 北半球 海洋
B. 南半球 海洋
C. 北半球 陆地
D. 南半球 陆地
如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3.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取决于( )
A. 经济发达程度B. 人口密度
C. 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D. 地形和气候
14.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在②到③的时候,该国会出现( )
A. 交通拥堵B. 兵源短缺
C. 劳动力充足D. 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
15.不属于乡村聚落的类型有( )
A. 农村B. 牧村C. 渔村D. 小城镇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赤道位于图2中 (选填字母)处,属于 (选填经或纬)线。
(2)地球的公转周期为 ;三个图中,图 (选填数字)是地球公转示意图。
(3)图3是玉林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活动中绘制的教学楼在不同季节正午日照图,你认为与夏至日正午日照最接的是第 幅,原因是 。
17.如图是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C中所示的地形是 ,C在A的 方向。
(2)图中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为 米;图甲乙中有一个是当地居民传统服饰,你认为应当是 。
(3)图中的聚落沿 分布,原因是 。
18.世界杯是四年一度的足球盛事,如表是19-22届世界杯举办的国家,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卡塔尔位于 洲;图中A处为 。
(2)在这四届世界杯中,第20届举办时,当地是 季;球迷到俄罗斯观看完世界杯后,可以去该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 参观。
(3)B地的纬度位置与里约热内卢大致相似, (填地名)的降水比较丰富,原因是 。
19.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办。
(1)卡塔尔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点是 。
(2)卡塔尔沙漠广布,昼夜温差 (选填大或小),你认为重要比赛安排在 (选填中午或晚上)比较好。
(3)试着从气温的角度分析卡塔尔在冬季举办世界杯的理由 。
20.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卡塔尔国土面积约1.15万平方千米,略小于玉林市,大部分地区为覆盖沙土的荒漠。石油和天然气是卡塔尔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卡塔尔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北方气田,大多数位于卡塔尔水域内。卡塔尔采珠业有4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前,采珠业一直是卡塔尔的主要产业。
(1)卡塔尔的首都是 ,本地通用的语言为 和英语。
(2)卡塔尔本地原住居民以 色人种为主,信仰 教。
(3)卡塔尔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 地区,原因是 。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B、D
【解析】解: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因此,乒乓球、篮球、气排球能模拟地球,长方体鞋盒不能模拟地球。
故选:B。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认真审题,把握地球的形状,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解: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由此可判定,物体在模拟地球转动时,转动方向应为d到c。
故选:D。
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
认真审题,把握地球的自转方向,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4.【答案】A、D
【解析】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古海洋生物化石“喜马拉雅鱼龙”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由此可推知喜马拉雅山脉在远古时期曾经是一片海洋,这种现象是由海陆变迁造成的。
故选:A。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现象,理解常见海陆变迁现象利于答题,属于基础题。
解:读图可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而形成的,该山脉的海拔高度还在增加。
故选:D。
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形成海洋或裂谷;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对,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本题考查部分山脉和板块的相对位置,结合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不难解答。
5.【答案】C
【解析】解:由图中天气预报图可以看出,1日的天气为晴,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1日,这三天的最高气温是31℃,3日为小雨天气,24小时降水量预计小于10毫米。
故选:C。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即可。
6~7.【答案】B、A
【解析】解:读图可知,乙地位于迎风坡,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降水,降水量最大。
故选:B。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降水的因素,理解解答即可。
解:降水量一般用雨量器来测量。雨量器要水平放置在相对开阔、较少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在降雨结束后,要及时把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杯中,量杯的读数就是这次降雨的降水量。
故选:A。
降水量是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起来的水层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降水量一般用雨量器来测量。测量时,雨量器要水平放置在相对开阔、较少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准确记录降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在降雨结束后,要及时把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杯中,量杯的读数就是这次降雨的降水量。
本题考查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牢记即可。
8~11.【答案】B、A、C、D
【解析】解:图中标有数字的曲线为等温线,该线是指把温度相等的点连接起来的线。
故选:B。
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本题考查等温线的概念,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得,甲位于北冰洋沿岸,该地属于苔原气候,该地地面上生长着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没有四季鲜花盛开的景观,没有高大的常绿阔叶林,也没有生长着丰茂的牧草。
故选:A。
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景观特点不同。据甲的位置解答。
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地区的景观特点,要理解记忆。
解:读图可得,甲位于北冰洋沿岸,该地区的传统民居是冰屋。
故选:C。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寒冷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西亚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地区的民居,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得,甲位于北冰洋沿岸,该地气候寒冷,人口稀疏。
故选:D。
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人口稠密。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地区,人口稀疏。据甲的位置解答。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12.【答案】A
【解析】解:如图反映的是某地夏季的等温线图(a>b>c),图中气温向北降低,该区域位于北半球。①点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气温较低,该点位于海洋上。
故选:A。
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
本题考查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3~14.【答案】C、B
【解析】解: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有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故选:C。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本题为理解性题目,可通过平时掌握的地理知识完成。
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②→③所示的负增长(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
故选:B。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本题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尤其是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5.【答案】D
【解析】解:乡村聚落按经济活动可分为农村、牧村、渔村、林业聚落以及具有两种以上经济活动的村落等;小城镇属于城市聚落,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
本题考查乡村聚落的类型,联系自己的生活环境理解二者的区别。
16.【答案】A 纬 一年 1 ③ ③图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
【解析】解:读图可知,(1)赤道位于图2中的A处,属于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从赤道到南北两极距离相等。
(2)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即365天;三个图中,图1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公转轨道上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3)图3是玉林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活动中绘制的教学楼在不同季节正午日照图,我认为与夏至日正午日照最接的是第③幅图;因为夏至日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图3中第③幅图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
故答案为:
(1)A;纬;
(2)一年;1;
(3)③;③图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地球上由于各地获得的太阳的光热不同,便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春分日,日期为3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示意图的认读、地球公转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季节的变化,读图分析解答此题。
17.【答案】平原 西南 200 乙 公路 交通便利
【解析】解:(1)由图可知,图中C所处的位置海拔在200米以下且平坦开阔,是平原地形;依据一般定向法判定方向,C在A的西南方向。
(2)由图可知,A点的海拔是100米,B点的海拔是3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100=200米;图中所示区域有北回归线穿过,纬度低、气温高,与图乙服饰相符;甲是高纬度地区人们的传统服饰。
(3)由图可知,图中所示区域的聚落是沿公路分布,原因在于公路沿线交通便利,利于出行,条件优越。
故答案为:(1)平原;西南;(2)200;乙;(3)公路;交通便利。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除盆地外,地形类型判别的主要依据是海拔高度和地表的起伏状况。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地形类型的判读方法、方向的判定、海拔的含义、相对高度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8.【答案】亚 地中海 冬 红场 里约热内卢 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卡塔尔位于亚洲西部;图中A处为地中海。
(2)在这四届世界杯中,第20届举办时,北半球是夏季,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举办地巴西里也热内卢当地是冬季;球迷到俄罗斯观看完世界杯后,可以去该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红场、克里姆林宫等地参观。
(3)依据位置,B地的纬度位置与里约热内卢大致相似,里约热内卢的降水比较丰富,原因是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故答案为:(1)亚;地中海;(2)冬;红场;(3)里约热内卢;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1)卡塔尔位于亚洲西部。
(2)6月、7月、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3)同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本题考查卡塔尔的位置、俄罗斯的世界文化遗产等,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9.【答案】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大 晚上 卡塔尔冬季气候比较凉爽一些,适宜比赛
【解析】解:(1)读图可得,卡塔尔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
(2)卡塔尔沙漠广布,昼夜温差大,重要比赛安排在晚上比较好,因为夜晚降温快。
(3)卡塔尔在冬季举办世界杯的理由是:卡塔尔冬季气候比较凉爽一些,适宜比赛。
故答案为:(1)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2)大;晚上;(3)卡塔尔冬季气候比较凉爽一些,适宜比赛。
卡塔尔位于西亚地区,该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该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西亚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卡塔尔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0.【答案】多哈 阿拉伯语 白 伊斯兰 沿海 沿海地区相对湿润;沿海交通运输方便;早期人类活动(采珠业、渔业等)主要在沿海,历史悠久,基础好等
【解析】解:(1)读图知,卡塔尔的首都是多哈,处于阿拉伯半岛上,这里是阿拉伯语的集中分布区域,通用的语言为阿拉伯语和英语。
(2)卡塔尔本地原住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在清真寺中进行。
(3)由图可知,卡塔尔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沿海地区相对湿润;沿海交通运输方便;早期人类活动(采珠业、渔业等)主要在沿海,历史悠久,基础好等。
故答案为:
(1)多哈;阿拉伯语;
(2)白;伊斯兰;
(3)沿海;沿海地区相对湿润;沿海交通运输方便;早期人类活动(采珠业、渔业等)主要在沿海,历史悠久,基础好等。
(1)卡塔尔的首都是多哈,通用的语言为阿拉伯语和英语。
(2)卡塔尔本地原住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3)卡塔尔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本题考查卡塔尔的相关知识,解答时认真阅读地图,把相关的地理事物落实到图上,加强记忆。日期
1日
2日
3日
天气
20~31℃
21~29℃
17~26℃
届次
举办国
决赛举办城市
比赛时间
第22届
卡塔尔
多哈
2022年11月21日-12月18日
第21届
俄罗斯
莫斯科
2018年6月14日-7月15日
第20届
巴西
里也热内卢
2014年6月12日-7月13日
第19届
南非
约翰内斯堡
2010年6月11日-7月11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