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训练课时4 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案(含解析)-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训练课时4 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案(含解析)-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复习,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 、 、 。
2.地壳是一个连续不均匀的圈层。地幔介于 界面和 界面之间,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层,一般认为是 的主要发源地。 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与 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 圈。
3.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圈、 圈、 圈等,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温馨提示:通过圈层结构图帮助记忆圈层名称,从各圈层范围和界面掌握地球圈层结构空间分布,再进一步掌握各圈层的特点,答题时通过图的再现就能轻松写出答案。
(2020·江苏合格性测试)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组成岩石圈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能削弱宇宙射线,减少陨石撞击,对地球起保护作用的是( )
A.生物圈B.水圈C.大气圈D.岩石圈
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2023·南通市如皋市第一中学合格性测试)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6月10日1时28分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下图示意地球内部结构(阴影部分为岩浆的发源地),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此次地震的地震波通过外核时,( )
A.纵波完全消失,横波速度下降 B.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上升
C.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下降 D.纵波完全消失,横波速度上升
(2022·北京合考)读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甲代表( )
A.地壳 B.地核
C.下地幔 D.岩石圈
4.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软流层位于古登堡界面之下
B.上地幔由坚硬岩石组成
C.水圈是连续且不规则的圈层
D.海洋地壳比大陆地壳厚
(2023·泰州合考模拟)下图为小明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他“把地球切成了一块西瓜的形状放在盘子上”。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图中表示的软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横波能顺利穿过
B.由坚硬岩石组成
C.属于岩石圈
D.流动产生地磁场
6.其他同学指出小明绘制的示意图存在一些错误,这些错误不包括 ( )
A.古登堡界面的位置标注
B.莫霍界面的位置标注
C.岩石圈的范围标注
D.全球地壳的平均厚度
(2023·扬州期末)地球各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环境。下图为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圈层厚度大致相当B.各圈层之间相互渗透
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都属于地球外部圈层
8.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连续但不规则B.由坚硬岩石组成
C.有若干电离层D.能进行光合作用
(2023·扬州市合格性测试)2022年10月9日,意大利斯特龙博利火山喷发,现场喷出滚滚浓烟,大量熔岩流出。据此完成9~10题。
9.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0.图中包含的各圈层( )
A.有明确的界面 B.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C.独立发展变化 D.物质运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
二、综合题
11.(2023·江苏南通如皋中学校考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内部情况主要是通过地震波的记录间接地获得的。地震时,地球内部物质受到强烈冲击而产生波动,称为地震波。它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均一,地震波在不同弹性、不同密度的介质中,其传播速度和通过的状况也就不一样。
材料二 左图为同学们手工绘制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右图为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1)写出界面甲、乙名称分别为 、 并简述地震波在甲、乙界面向下传播的速度变化: 。
(2)指出左图中有一处内部圈层标注错误: ,并简述该层在厚度和物质组成上的特征: 。
(3)写出右图中的①②③④对应的地球圈层名称: 并简述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
考点训练课时4 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点填空】
1.地壳 地幔 地核
2.莫霍 古登堡 软流 岩浆 软流 地壳 岩石
3.大气 水 生物
【典题精练】
1.A 解析:岩石圈是由地壳与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组成,图中①为地壳,②为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
2.C 解析:大气能吸收宇宙射线,陨石经过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大部分化为灰烬,很少到达地面,所以大气圈具有削弱宇宙射线、减少陨石撞击的作用。
【过关检测】
1.A 解析: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3千米,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平均厚度17千米,陆地更厚,可以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内。图中①为地壳,②为岩石圈的下部且位于地壳以下,③为软流层,④为上地幔。
2.C 解析:地震波自上向下的传播过程中,当地震波通过外核时,横波的速度变为0,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
3.D 解析:甲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是岩石圈。
4.C 解析:软流层位于地幔,在莫霍界面之下,A错误。地壳由坚硬岩石组成,B错误。水圈是连续且不规则的圈层,C正确。海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D错误。
5.A 6.D 7.B 8.A
9.A 解析: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首先进入大气圈,外力沉积沉淀于地表土壤,溶解于水体中(水圈),而后被植被(生物圈)吸收,后归还给地表,低洼处经沉积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圈)。
10.B 解析:图中包含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各圈层相互融合,界面模糊,A错误;各圈层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正确;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C错误;岩石圈地壳运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能的释放,D错误。
11.(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横波和纵波在甲界面速度明显增大;横波在乙界面停止传播,纵波在乙界面速度下降
(2)“岩石圈”改为“地壳” 厚度不均;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
(3)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课时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学案(含解析)-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复习,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课时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学案(含解析)-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复习,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五 植被与土壤 学案(含答案)-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复习,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