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练习题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练习题第1页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练习题第2页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练习题第3页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练习题第4页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练习题第5页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练习题第6页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练习题第7页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练习题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13.4 *树和天空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13.4 *树和天空课时练习,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课外·一起成长,知识梳理1精记字音,初读课文•明大意,整体感知,结构梳理,高山风光,自然万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诗歌像音乐,旋律优美;诗歌像油画,韵味十足;诗歌像月色,唯美浪漫;诗歌像朝阳,和煦温暖。《迷娘》(之一)抒发了迷娘思念家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致大海》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自己之歌》(节选)从时间和空间双重角度兼收并蓄,营造出涵盖人类、自然和神性的不朽“自我”。《树和天空》主要探讨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让我们感受到个体价值的重要性。
    迷娘(之一)致大海作者名片德国文学家——歌德歌德(1749—1832),德国思想家、文学家。他的主要作品有诗剧《浮士德》,历史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一生勤勉写作,其作品数量达到惊人的地步,《歌德全集最后手定本》达40册,他逝世后的补充本《歌德遗著》达20册。
    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他是俄国文学语言的创立者,在诗歌、小说、戏剧等多个领域都对俄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大影响。
    背景链接1.《迷娘》(之一)是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第一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插曲。迷娘是小说中最动人的人物形象之一。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谜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有着复杂的身世和悲惨的遭遇,从小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被威廉·迈斯特解救。迷娘自从遇到迈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迈斯特。可是由于疾病,不久后她就去
    世了,《迷娘》(之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2.《致大海》是一首著名的政治抒情诗,写于1824年。普希金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所以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
    文学常识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是指那些以诗的形式来表达对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的作品。它将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相结合,通常使用长句、错落的短句或阶梯式的句子,节奏分明,格调高昂,气势奔放,音节响亮,声韵铿锵,具有鼓动性。
    政治抒情诗往往通过一个插曲,来强烈地触及时事,展示社会生活,深入开掘其中的历史内容和思想意义,把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充满诗情和哲理的艺术境界,比一般抒情诗更概括、更集中,具有强烈的激情,鲜明的政治色彩,融情于理,抒情性和政治性融为一体。
    2.词语积累(1)忧郁: 忧伤愁闷。  (2)沉郁: 低沉郁闷。  (3)阴郁: (天气)阴晦沉闷;(气氛)不活跃;忧郁,不开朗。  (4)喋喋: 言语烦琐;说话没完没了。  (5)喜怒无常: 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发怒。形容人情绪变化不定。
    3.词义辨析(1)徘徊·徜徉辨析:“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例句:①近日,法国北部的一个小镇上出现了一只黑豹,它在一栋房屋屋顶 徘徊 了近1个小时。 ②莫负春日好时光,收好这份赏花攻略,走出家门, 徜徉 花海,感受繁花似锦好时光。 
    (2)寂静·幽静辨析:两者都有“没有声音,很安静”的意思,但“幽静”还包含环境好的意思。例句:①那里 寂静 无声,有着无尽的旷野与深沉的黑暗,却又星河灿烂,吸引着那些追星星的人。 ②这是一座 幽静 的江南古镇,这里古建筑连片成群,别有一番风味。 
    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作者名片 美国诗歌之父——惠特曼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木工、排字工、教师、报纸编辑等。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其诗作热情奔放,不受传统格律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民主思想,对种族、民族和社会压迫表示强烈抗议,对美国和欧洲自由体诗的发展很有影响。著有《给一个遭到挫折的欧洲革命者》《我听见美洲在歌唱》等诗歌,代表作品有诗集《草叶集》。
    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特朗斯特罗姆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获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1931年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1954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引起瑞典诗坛轰动。著有诗集十余卷,作品曾被翻译为三十多国文字,曾多次获得国内外文学奖。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创作继承了晚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传统,善于运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塑造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展现出“现实的神秘”,同时具有内在的音乐性。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下半叶西方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背景链接1.19世纪上半叶,美国在经济上虽然发展很快,但仍基本上处于欧洲殖民地的地位。至于文化,特别是文学方面,则主要从属于英国,还没有建立起与合众国相适应的民主主义文学。当时以爱默生为首的美国超验主义者提倡个性解放,鼓吹打破神学和外国教条主义的束缚,在美国来一次文艺复兴。解放个性,就是要发现自己,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要确立本民族自己的独立人格。在这样的历史要求下,惠特曼树立自己的雄心,要通过他自己来表现他的“特殊时代、环境和美国”,于
    是他的“我自己”便与国家的“我自己”合而为一了。惠特曼的诗体现了美国的民主理想,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内战的重大史实。惠特曼站在进步的、正义的立场上,热情呼唤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衷心赞美劳动和劳动者,强烈谴责反动的农奴制度,猛力抨击封建宗教的禁欲主义,热切向往光明和未来,憧憬着一个“世界乐园”的出现。
    2.1960年到1966年期间,特朗斯特罗姆的事业被分为鲜明的两部分:一部分是心理医生,另一部分则是年轻而富有名气的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所处的时代,虽然在他的近邻以至整个世界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但瑞典是一个中立国家,长期以来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平稳,人们过着悠闲的“福利生活”。他有足够的时间面对大自然——波罗的海的岛屿、落日、船帆,瑞典的车站、村庄、树林、雪橇等——沉思,因而他的诗歌有着某种东方式的顿悟色彩。而意象的新奇,来自他的写作理念和在艺术上不懈的努力。
    文学常识自由诗诗体的一种,不讲究格律,诗的段数、行数及每句的字数也无固定规格。以语言的自然节奏为基础,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即使押韵,用韵也极自由。以句法多变、表现灵活见长。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是其中的代表。中国自“五四”以来,不少新诗创作都受到自由诗体的影响,如郭沫若的《女神》等。
    象征主义亦称“象征派”。19世纪末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其影响遍及欧洲,波及各个艺术门类。认为任何一种事物都具有与之相对应的意念含义,外部世界与人的内心世界是互相感应契合的,人们从每个事物中都能挖掘出其潜藏的象征意义,因而强调运用有物质感的物象,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把两个世界沟通起来。诗的任务就是沟通两个世界,而象征则是沟通它们的桥梁。象征主义运用暗示、隐喻、联想和烘托,虽然增强了表现力,但过于玄奥莫测、晦
    涩难解,又使它几乎成为神秘的谜语。以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魏尔伦等为代表,戏剧方面以比利时梅特林克为代表,美术方面以法国莫罗为代表。
    2.词语积累(1)徒然: 白白地;不起作用。仅仅;只是。  (2)瞬息: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3)千千万万: 形容为数极多。  
    3.词义辨析(1)翱翔·飞翔辨析:“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飞翔”,盘旋地飞,泛指飞。“翱翔”可用于描写有志气的人,“飞翔”一般用于动物。例句:①将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需要付出无尽汗水,而从报名参选的那一刻,你就离 翱翔 天际的理想更进一步。 ②晚霞里 飞翔 ,冰面上起舞,鹤城小伙用短视频记录丹顶鹤的日常,并与大家分享。 
    (2)汲取·吸取辨析:“汲取”和“吸取”的差别首先体现在风格和使用场合上,“汲取”比较文雅庄重,通常出现在较为正式的书面语中;而“吸取”更为常见,除了书面语之外,在大众口语中也广泛使用。在搭配对象上,“汲取”往往与表示抽象事物的词语搭配,如“汲取经验”“汲取教训”“汲取智慧”等;而“吸取”既可与表示抽象事物的词语搭配,也可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搭配。
    例句:①一个党员一面旗帜,青年党员要以见贤思齐的眼光,从英雄榜样身上 汲取 蓬勃向上的力量。 ②树木从泥土中 吸取 营养,良好的土壤状态有助于树木的成活。 
    《迷娘》(之一)描绘了具有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传统的意大利建筑艺术,写出了意大利山川的险峻之美,抒发了迷娘思念家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在迷娘对故园的无限眷恋之情中,其实也寄托着诗人对南国的一片憧憬和向往。《致大海》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以大海为知音,以自由为旨归,以倾诉为形式,多角度多侧面地描绘了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
    《自己之歌》(节选)中惠特曼歌唱了自然万物的神性,在诗人看来,宇宙的每个物体,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诗人认为,“自我”无所不在,无所不见,万物浑然一体。作为个体的“自我”,必须由内而外、由近而远地无限扩张。诗歌突出了宏大的“自我”。《树和天空》生动地写出了树与天空的神秘关系,寓示着存在(人与自然)与无限、与永恒的关系;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树作为生命主体,取得了超越于人的自觉和主动性。
    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
    任务一一草一木皆含情——分析诗歌意象任务导引 意象是沾染或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它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简言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学习诗歌,要注意分析其意象。
    1.《迷娘》(之一)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完成下面的表格。
    柠檬花、金黄的橙子、蓝天、和风、静立的桃金娘、高耸的月桂
    成行的圆柱、辉煌的厅堂、明亮的居室、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
    云气弥漫的山路、蛟龙出没的幽穴、迷雾中觅路前进的驴儿、悬崖前倾泻奔腾的飞瀑
    2.《迷娘》(之一)借助各种意象就是为了塑造一个人物形象——迈斯特,为什么诗中会有“爱人”“恩人”“父亲”三个不同的称呼?参考答案:这首诗以对知心人倾诉的形式完成。倾诉的人是迷娘,而被倾诉的对象分别是这三个被称呼者,事实上,这三个被倾诉的人实际上是同一个人——迈斯特。迷娘在心中深深地爱着他,可她知道让迈斯特爱上她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就由“爱人”转而称呼他为“恩人”,进而称呼他为“父亲”。这三种称呼在诗中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迈斯特怀有的那种复杂、
    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怨,又美好。从感情上看是一种递进关系!这种炽热的爱被升华为一种美好的对父亲的爱,又和思乡之情扭结在一起,让两种感情都得到了强化和升华,但又互相掩映,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美感效果。
    3.《致大海》中,诗人为什么选取“大海”这一意象来表达情感?参考答案:大海这一意象的本质特点是自由奔放、反复无常、任性骄纵、无法控制、不愿屈服;而且大海本身也是壮美的,如与蓝天一色的波涛,震天撼地的轰响等;拿破仑与拜伦在诗中以各自的经历增强了大海这一意象的历史感。不仅如此,当诗人那颗渴望自由的心因不能投入大海的怀抱而惆怅时,大海则被视为诗人的知己,听其倾诉心曲。可见诗人将大海的形、影、声、光组成了自由的颂歌,挖其深意,使大海这一意象获得了丰富的内涵。
    4.《自己之歌》(节选)在意象的选取上有什么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意象选取:诗人笔触细腻,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写起,选取自然界中的草叶、蚂蚁、鹪鹩的卵、雨蛙、黑莓、母牛、小鼠、鹰雕、蝮蛇、麋鹿、海燕等生物作为诗歌的意象,这些鲜活的生命充满了灵性和神圣的色彩。诗人对这些自然界中的事物倾注了无限的热爱之情。在他的眼里,自然界中的任何一分子,无论巨大和纤小,都折射出无限的神性,从看似细小的景物里抒发伟大的情感,从而赞美万物的神圣性。
    5.《树和天空》一诗中,“树”“天空”“我们”有怎样的象征义?参考答案:①“树”是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的最隆重和充分的表示,是生命的主体,是积极向上、蓬勃生长的生命的象征。②“天空”是“树”(自然生物)和“我们”(人类)存在共同的家,代表着自然界。所有生物既在“天空”下积极地承受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
    ③“我们”在诗中象征人类与自然等存在,“我们”既是自然的旁观者和见证者,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和存在者,“我们”相互关爱与扶持着。
    任务二匠心织华锦——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任务导引 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来表达诗人自我内心深沉复杂的情感,但情感的抒发也需要借助一定的表达技巧。认真研读这四首诗,体会各自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1.《迷娘》(之一)第一节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迷娘浓烈的乡愁?参考答案:①借景抒情。诗中的景物都成了人物故国之思的寄托物,优美恬淡的意大利风景与迷娘炽热浓郁的情感相得益彰。②设问与反复。“你可知道那地方”既是询问又是追诉,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也强化了迷娘对故乡深沉真挚的情感;“前往,前往”的重复,表达了迷娘渴望回乡的急迫之情。
    2.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致大海》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我将久久地,久久地听着/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两个“久久地”把诗人对自由的执着的、全身心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我将要把/你的山岩,你的海湾,/你的光和影,你的浪花的喋喋,/带到森林,带到寂静的荒原
    排比可以使气势更加充沛,把诗人此时那种坚定不移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3.惠特曼的《自己之歌》(节选)塑造了“自己”的形象,请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自己”形象的。参考答案:①诗的第一节运用类比和对比手法突出“自己”的形象。诗人选取了草叶等渺小的事物来类比“自己”,又以“草叶”等小事物与“星星”等大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自己”虽小却与大的事物同样完美。②第二节通过描写来烘托“自己”的形象。这一节中说“我”与片麻石、煤等混合在一起,“并且全身装饰着飞鸟和走兽”,从而使“自己”的形象更为鲜明。
    ③第三节以“自己”面对的各种逆境反衬“自己”的形象,写“自己”在逆境面前不会退缩,从而突出“自己”的精神与尊严。
    4.《树和天空》整体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这棵树当作一个雨中疾走的人一样来描写。树虽然每天和我们在一起,但它完全有另外的梦想,这棵树似乎要急于离开这灰色的场景。在诗人的视野里,一切都改变了,树匆匆走动,人们停立在树走开的位置上(那也是诗人的位置)。而树又像黑鹂那样从雨中汲取生命。这在雨水中匆匆行走的形象,突然给世界带来了一种新的秩序,事物之间联系的神秘性显示出来。在这里,诗人隐喻了现代人的思维习惯的呆板和他们精神世界的困顿。
    任务导引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本课的四首外国诗歌,各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对我们深化诗歌审美多样性认识、增进文化多样性理解很有帮助。在阅读时要注意体会它们的异同,从中体会不同的魅力。
    1.《致大海》和《自己之歌》(节选)中,都用到了第一人称,请简要分析其作用的异同。参考答案:《致大海》一诗中诗人把自己最真实的心路历程借大海这一形象,用第一人称“我”对第二人称“你”的倾吐方式切入,使“我”与大海互为映衬,融为一体。而《自己之歌》(节选)中的“我”,既是诗人自己,又是借用“自己”二字,表现一个大“我”,“自己”是一个综合形象。“我看出我是和片麻石、煤、藓苔、水果、谷粒、可食的菜根混合在一起,/并且全身装饰着飞鸟和走兽”,在诗人的眼中,“我”与万物浑然一体,与
    宇宙、大地融为一体。“火成岩喷出了千年的烈火来反对我接近是徒然的”,“我”涵纳宇宙万物并感悟宇宙中浸润一切的生命。“我快速地跟随着,我升到了绝岩上的罅隙中的巢穴”,进入了超然状态的那个“自我”无所不在,无所不见,君临宇宙万物,实际上正是宇宙的化身。
    2.从诗歌形式结构上看,《迷娘》(之一)和《自己之歌》(节选)有什么不同之处?参考答案:《迷娘》(之一)运用了复沓叠唱的艺术结构技巧。这首诗的三节最后三句都采用了基本相同的句式,只在个别关键的地方替换一两个字,不仅使诗歌的思想内涵增大,加强了询问力量,增大了想念的程度,并表达了前往的急迫心情,从而使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加热切和复杂,而且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自己之歌》(节选)句子的排列长短交替,非常疏散;另外,诗人使用的语言也平白如话,这种“自由”使得诗歌的展开,也“顺乎自然,保持原始的活力”。虽然形式的自由,带来了散文化的风格,但散文化的诗歌并不等同于散文,这首诗中就暗藏着节奏。这种节奏感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来自诗人对特定句式的使用,比如节选部分中“是徒然的”一再重复,使得自然之中包含了节奏。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B解析:A项,“蒙”应读“mēnɡ”;C项,“龋”应读“qǔ”;D项,“蔓”应读“w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D项,“形而下”是以具体的客体为基础的研究,也可以叫科学。句中应该用“形而上”,意思是对具体的客体的抽象和超越,也可以叫哲学。
    3.下列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B.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C.我/相信/一片草叶/所需费的/工程/不会少于/星星D.一棵树/在/雨中走动答案:D解析:D项的正确停顿应该是: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4.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迷娘》(之一)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  ①  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思乡之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  ②  在世界优秀的古典诗歌中,如此凄艳感人的作品也是少见的。它的成就虽然不限于情境交辉,  ③  它这方面的成就最值得人们借鉴,  ④  诗歌中情与境分离的现象太普遍了。
    人们习惯于讲情景交融,却  ⑤  了景是境的一种形态,离境而写景,是不会有真正的情景交融的。  ⑥  笔者以《情境交辉》为题写下这篇文章,以示提倡。 
    解析: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淡泊:恬淡;不追求,不热衷。淡青:浅蓝而微绿的颜色。第①处用来形容“水墨画”,应选“淡雅”。第②处应选填“即使”,和后面的“也”照应,表示假设的让步。第③处前后的语意构成转折关系,且前面有“虽然”,所以应选“但是”。第④处前后的语意构成因果关系,所以应选填“因为”。忽视:不注意,不重视。忽略:没有注意到,疏忽。根据语境,第⑤处应选“忽略”。第⑥处选填“因此”“所以”都可以。
    5.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在歌德遗留下的一部分手稿中,人们发现了这本记载着这位一生爱自然、爱真理的漂泊者,靠着自学和个人奋斗而成为一代思想巨子的传奇式人物那些“充满于每日孤独散步中迷人的沉思默想”的、并不十分厚的集子《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参考答案:歌德是位一生爱自然、爱真理的漂泊者。他靠着自学和个人奋斗而成为一代思想巨子。他是一个传奇式人物。在他遗留下的一部分手稿中,人们发现了这本记载着他那些“充满于每日孤独散步中迷人的沉思默想”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这本集子并不十分厚。解析:首先找出句子主干“人们发现了《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然后将其余修饰内容也单独成句即可,注意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答案。
    [写作技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迷娘》(之一)采用了反复的手法,“你知道吗”“你可知道”反复咏唱,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加深沉绵长。每节的结尾部分都采用了“前往,前往,/我愿跟随你……”的句式,只在个别关键的地方替换一两个字,即“爱人”“恩人”“父亲”称呼的变化,使诗歌具有一咏三叹的旋律美感,强调了迷娘对祖国怀念的热烈与急切之情。
    [写作训练]请运用反复的手法,以“语文”为话题,写一段文字。不少于150字。答案示例:语文小天地,生活大舞台。语文的范畴就是生活的范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素养来自生活的累积,生活永远是语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要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爱生活,我们的语文能力才不至于贫乏、低下;爱生活,我们的表达和创造欲望才更强烈、多维;爱生活,我们也才会真正体味到语文素养带给我们的种种精彩。
    思念家乡 难忘故土◆迷娘本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她出生于意大利,被拐卖到德国,后来被主人公威廉·迈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迷娘》(之一)唱出了迷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柠檬花、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这些意象的选择具有意大利景物的典型性特征,诗人在这里融进迷娘对故乡的浓郁的思念之情,使这些景物都成了人物故国之思的寄托物。
    ◆钱学森在美国度过了20年,在航空科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有名的火箭专家。1949年,他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非常兴奋,决定回国参加建设。可是,美国方面怕钱学森回国对他们不利,就千方百计地阻挠。钱学森在美国遭到严密监视。

    相关试卷

    语文人教统编版13.4 *树和天空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13.4 *树和天空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4 *树和天空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4 *树和天空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0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4 *树和天空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4 *树和天空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