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1 1.2综合测试——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01
    1.1 1.2综合测试——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02
    1.1 1.2综合测试——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1 1.2综合测试——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展开
    这是一份1.1 1.2综合测试——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共13页。

    1.1-1.2综合测试

           、选择题

    1.下列四种陆地淡水的储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水

    B.地下水、冰川水、河流水、湖泊水

    C.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河流水

    D.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河流水

    2.日本政府拟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的计划引起了全球关注。若该计划实施,不仅会导致海洋污染,某些污染物还可能通过水循环环节进入到大气,从而造成大气污染,下列水循环的环节中,与核污染物进入大气密切相关的是(  )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径流

    3.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溶液的目的是(  )

    A.增加水的导电性  B.可以增加氧气的量

    C.可以增加氢气的量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句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 

    A.海陆间循环 B.陆上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三者都不是

    5.如图是电解水的过程示意图。分析该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B.水分子中含有更小的粒子

    C.氧原子在通电条件下组合为氧分子

    D.氢原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

    6.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大

    ②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 C.①② D.①②

    7.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首先装满2个试管的水,按照如图连接,通电一定的时间,试管中的气体如图所示,此时左边气体的质量为1.78mg,则右边试管中约剩余(  )的水(已知氢气密度0.89g/L,试管总共可装10mL的水) 

    A.8mL B.9mL C.10mL D.11mL

    8.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某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 ④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下列水循环过程中,物态变化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是(  )

    A.海洋上的降水  B.陆地上下雪

    C.冰川融化成水流入江河  D.植物蒸腾作用

    10.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水的电解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本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本实验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减弱水的导电能力

    C.试管b 中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D.本实验说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其体积比为1∶2

           、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为水的电解装置,下面的两根导线分别接在直流电源上,其中“+”的接电源正极,“-”的接电源的负极,现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的左边是        极;

    (2)如何检验B管气体:                   

    (3)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12.阅读下列“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地球上的水 96.53%是       ,只有 2.53%是淡水。

    (2)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①降水,②蒸发,③           ,④植物蒸腾,⑤地表径流等。

    13.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       

    (2)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氢原子和       ,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       ,每             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3)在通电条件下,每2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生成       份质量的氢气.

    14.水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气体的体积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检验两试管中的气体,可以得到结论:水是由       组成的。

    15.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有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       的形式存在 ;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       的形式存在 ;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实验题

    16.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A是       极。

    (2)试管中气体d是       

    (3)若收集到c气体22.4毫升,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       毫升。

    (4)电解水时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电解水时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5)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解答题

    17.海绵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建设追求的目标。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杭州虽然人口密集,但用水相对充足,这是因为水循环中的主要环节       (填序号)能够为陆地上补充水汽。

    (2)及时排水始终是实现“海绵城市”的一大难题。暑假的一场暴雨,顷刻间使余杭变成了一座“水城”,不少车辆被淹。如果积水较深,车沉入水中后将无法打开车门,是因为,车外水的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内空气的压强。此时,不要惊慌,在水进入车厢内将要没过头部时,深感一口气,待水充满车厢后,就可以打开门逃生了。

    (3)增加雨水的下渗是提高城市“弹性”的重要手段。如图是植被护坡实验的示意图,A.B为两个坡面,其中在B坡面上植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的水量、速度分别对两个坡面洒水。可观察到       坡面上水的流速大、流入引水沟的水量多。

    (4)根据以上信息,请提出一条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建议:                                                       

    18.如图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框图中A.B、C、D、E所表达的水循环中各个环节的名称。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哪一环节可以施加影响?请举例具体说明。


    1.1-1.2综合测试答案解析

           、选择题

    19.A

    【解析】该题考查水圈中各水体的储量,应从课本图表入手,熟知各种水体的大体储量。

    就陆地水的储量来说,冰川占水圈68.69%,地下水占30.06%,湖泊水占0.26%,河水占0.006%。
    故选A.

    20.C

    【解析】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全球性的水循环涉及蒸发、大气水分输送、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以及多种形式的水量贮蓄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这三者构成的水循环途径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水循环中的蒸发是液态水变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因此海洋污染物通过水循环环节进入到大气与蒸发有关,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1.A

    【解析】纯水是弱电解质,电解水时速度很慢,加入硫酸溶液后,在水中有了易导电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A.增加水的导电性,硫酸溶液中含有易导电的离子,加入后能增加水的导电性,A正确;

    B.可以增加氧气的量,硫酸溶液不增加氧气的量,氧气是由水电解产生的,与电解的水的量有关系,B错误;

    C.可以增加氢气的量,硫酸溶液不增加氢气的量,氢气是由水电解产生的,与电解的水的量有关系,C错误;

    D.以上说法都正确,只有A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A

    22.A

    【解析】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包括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
    水循环的过程特点:
    ①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从海洋蒸发的水汽,上升凝结后又降落到海洋。
    ③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陆地上的水汽上升凝结后降落到地面。
    百川归大海,指的是河流水最终流入大海中,参与是的海陆间水循环,A正确。
    故选A.

    23.C

    【解析】根据电解水的过程和结论分析判断。

    A.根据图片可知,产物中的氧分子构成氧气,氢分子构成氢气,因此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它们的组合不需要通电,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反应前后,变化的是分子,不变的是原子,因此氢原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24.A

    【解析】(1)水的导电能力决定了电解水反应的快慢,而决定水的导电能力的是其中离子的浓度;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肯定是氧气;
    (3)氢气能够燃烧,而氧气不能燃烧;
    (4)根据实验的测量结果分析。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可以增加水中导电离子的浓度,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大,故①正确;
    ②乙试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小于甲试管,因此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②正确;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为氢气,它能燃烧,故③正确;
    ④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①②③④。
    故选A.

    25.B

    【解析】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的现象分析。

     左边气体连接电源负极,产生气体为氢气,质量为1.78mg,则氢气体积为1.78mg/0.89g/L=2mL,则右边试管中气体体积约为1mL,试管中10毫升水,则右边试管中约剩余9毫升的水;
    故选B。

    26.D

    【解析】根据有关水的知识分析判断。
    ①生物体需要水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只有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故①正确;
    ②生物体的60%-90%都是水分,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故②正确;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故③正确;
    ④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①②③④。
    故选D。

    27.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水循环中各环节过程中水的状态变化;

    A.降水是水由气态到液态的过程;故A错误;
    B、下雪是水由气态到固态;故B错误;
    C、冰川熔化是水由固态到液态的过程;故C错误;
    D、植物蒸腾作用是水由液态到气态的过程;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8.C

    【解析】(1)不同元素构成化合物,不同物质组成混合物;
    (2)水中阴阳离子的浓度影响它的导电能力;
    (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氧气体积的2倍;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氢气。

    A.本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
     B.本实验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能力,故B错误;

    C.试管b 中的气体的体积小,因此产生的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故C正确;
    D.本实验说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其体积比为2:1,故D错误。
    故选C。

           、填空题

    29.(1)负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水 氢气+氧气

    【解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
    (2)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是否复燃判断是否为氧气;根据是否能够燃烧,燃烧产物是否有水生成判断是否为氢气;
    (3)根据电解水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根据图片可知,A管生成气体的体积大于B管,因此A管内为氢气,B管内为氧气。因为电源的左边与生成氢气的试管相连,所以电源的左边为负极。
    (2)B管内为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为: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3)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那么文字表达式为: 氢气+氧气

    30.(1)海洋水

    (2)水汽输送

    【解析】地球上的水圈由各种水体构成,根据水量,依次是:海洋水、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永冻层中的冰、湖泊水、土壤水、大气水、沼泽水、河流水、生物水。全球水循环是水循环是水分子从水体和陆地表面通过蒸发进入到大气,然后遇冷凝结,以雨、雪等形式又回到地球表面的运动。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洋水,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1)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地球上的水96.53%是海洋水,只有2.53%是淡水,但是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故答案为:海洋水;
    (2)①为降水,②为蒸发,③为水汽输送,把海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④为植物蒸腾,⑤为地表径流,⑥为地下径流;故答案为:水汽输送;

    31.(1)2:1

    (2)氧原子;氢分子;两个氧原子

    (3)

    【解析】(1)电解水装置连接时电源的正极连接阳极,负极连接阴极.电解水时在阳极产生氧气,在阴极产生氢气,且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2)水电解是化学变化,从水电解的微观模型中可得到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有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有两个氧原子构成;(3)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有表示量的关系,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表示:36份质量的水电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1)电解水实验中在阳极产生氧气,在阴极产生氢气,且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2)由水电解的微观模型中可得到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水分子先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氧原子合成一个氧分子,两个氢原子合成了一个氢分子;(3)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表示:36份质量的水电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现有2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设生成的氢气质量为x: = 解得x=

    故答案为:(1)2:1;(2)氧原子;氢分子;两个氧原子.(3)

    32.小于;氢和氧

    【解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与正极相连,里面产生氧气,乙管内产生氢气,所以甲管中气体的体积小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检验两试管中的气体,可以得到结论: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

    33.气态;液态;固态;液态;固态;气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在自然界存在的状态相关知识。
    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有气态、液态、固态。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故答案为:气态;液态;固态;液态;固态;气态

           、实验题

    34.(1)正

    (2)氢气

    (3)44.8

    (4)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5)氢和氧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水点解实验的结论;

    (1)由图可知,电源A极连接的是c管,而c管气体体积较少,说明c管中的气体是氧气,而产生氧气的电极是正极;故答案为:正;
    (2)d试管中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故答案为:氢气;
    (3)水电解实验中c管氧气体积是d试管氢气的体积的一半;所以氧气是22.4毫升,则氢气的体积是44.8毫升;故答案为:44.8;
    (4)水电解后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发生了改变,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改变;故答案为:分子;原子;
    (5)水电解的产物进行验证后,可知分别是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和氧组成;故答案为:氢和氧;
    故答案为:(1)正;(2)氢气;(3)44.8;(4)分子;原子;(5)氢和氧.

           、解答题

    35.(1)③

    (2)大于

    (3)A

    (4)增加绿化面积,植树种林,城市有序发展(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海陆间大循环的步骤: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水汽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江河汇集——流入海洋。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植被会阻挡地表径流,使流速降低,减轻流水对地表的侵蚀,使水土流失减轻。
    (1)水循环根据发生空间的不同,分为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件大循环。通常会考察到海陆间大循环的步骤: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水汽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江河汇集——流入海洋。③水汽输送,水循环中的主要环节使得陆地上的水汽不断得到补充。
    (2)如果积水较深,车沉入水中后将无法打开车门,是因为车外水的压强大于车内空气的压强。(3)用洒水壶以相同的水量、速度分别对两个坡面洒水。可观察到A坡面上水的流速大、流入引水沟的水量多,因为B处坡面有植被护坡,当水洒下时,会被植物吸收,从而下渗,那么A坡是光滑的坡面,水洒下时因为是坡面,水往低处流,不能下渗,只能流入引水沟中。
    (4)根据实验可以发现植物坡面的水是下渗的,因此可以增加绿化面积,植树种林,增加雨水的下渗是提高城市“弹性”的重要手段。
    故答案为:(1)③ (2)大于(3)A(4)增加绿化面积,植树种林,城市有序发展(答案合理即可)

    36.(1)A:水汽蒸发;B:水汽输送;C:陆地降水;D:下渗作用;E:地表径流

    (2)地表径流: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如南水北调)。

    【解析】(1)结合水循环的过程进行回答,水循环过程如下:

    (2)首先要想到目前人类对水资源利用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等,然后思考这些措施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属于何种环节,问题便可得到解决。

    (1)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种循环形式。广阔的海洋表面的水经过水汽蒸发A.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通过水汽输送(B)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陆地上的降水(C),降落到地面上的水,一部分通过下渗作用(D)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一部分沿着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E),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完成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2)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水汽的蒸发、凝结、输送等环节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地表径流输送,在局部地区可以采用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等方法施加某些影响。

    故答案为:(1)A:水汽蒸发;B:水汽输送;C:陆地降水;D:下渗作用;E:地表径流

    (2)地表径流: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如南水北调)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