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5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2节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5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2节氮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氨和铵盐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5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3节无机非金属材料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实验活动与科学探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说课ppt课件
展开第3课时 硝酸 酸雨及防治
常温下,浓硝酸或浓硫酸可使铁、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保护内部的金属不再与酸反应,所以可以用铝质或铁质容器盛放浓硝酸。为什么常温下浓硫酸或浓硝酸使铝、铁钝化,让我们走进教材,学习硝酸和酸雨及防治。
一、硝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1)酸性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稳定性浓硝酸见光或受热会发生分解,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O2↑+O2↑+2H2O
(3)强氧化性①实验探究
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金属反应稀硝酸与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浓硝酸与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与非金属反应浓硝酸与红热的碳(被氧化为CO2)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O2↑+4NO2↑+2H2O
3.硝酸的用途与工业制法(1)用途
(2)工业制法①工业流程
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N2→NH3:____________________。NH3→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2→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2.酸雨(1)概念:pH<______的降水。正常雨水由于溶解了CO2,其pH约为5.6。(2)成因:主要是大气中的_____与_____溶于水形成的。(3)危害①直接损伤农作物、破坏森林和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②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和电缆的腐蚀。
1.久置的硝酸呈黄色的原因是( )A.硝酸露置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了B.硝酸露置在空气中被氮气还原了C.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产生的NO2再溶于硝酸中D.硝酸是强氧化性酸解析: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分解产生的NO2再溶于硝酸中呈现黄色,故选C。
2.建材厂家常常在铝质材料的表面镀铜,提高材料的美观程度。某兴趣小组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硝酸 B.浓硝酸C.稀硫酸D.浓盐酸解析:稀硝酸与Al、Cu均反应,A项错;铜与浓硝酸反应,铝在浓硝酸中钝化,则可除去Cu,B项正确;Cu与稀硫酸不反应,不能除去Cu,C项错误;Cu与浓盐酸不反应,不能除去Cu,D项错误。
3.中办、国办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之际印发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可见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 )①“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所引起的②“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的浓度增大引起的③“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④“赤潮”主要是由于水体中N、P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全部D.只有②
解析:①“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所引起的;②“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SO2和氮的氧化物的浓度增大引起的;③“温室效应”主要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④“赤潮”主要是由于水体中N、P等元素含量过高引起的;所以只有②不相符,故D项正确。
1.少量的Fe与足量稀硝酸反应,Fe被氧化为+2价还是+3价?过量的Fe与稀硝酸反应呢?提示:硝酸的氧化性较强,可将Fe氧化为Fe3+,故少量的Fe与足量稀硝酸反应,Fe被氧化为+3价;由于Fe可与Fe3+生成Fe2+,故过量的Fe与稀硝酸反应得到+2价铁。
2.铜投入稀硫酸中不会溶解,再向溶液中投入KNO3固体,铜会不会溶解?为什么?
1.规律硝酸无论浓稀均具有强氧化性,主要是由于硝酸中的+5价的氮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其主要表现为能将大多数金属(除Au、Pt之外)溶解、能与很多非金属反应以及与某些还原性化合物发生反应。2.浓硝酸(1)金属单质:浓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NO2。①与不活泼金属单质2HNO3(浓)+Ag===AgNO3+NO2↑+H2O4HNO3(浓)+Cu===Cu(NO3)2+2NO2↑+2H2O②铁和铝常温下遇浓硝酸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
3.稀硝酸常温下稀硝酸与绝大多数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NO,不产生氢气。(1)稀硝酸与铜反应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2)稀硝酸与铁反应①反应过程:先发生:Fe+4HNO3(稀)===Fe(NO3)3+NO↑+2H2O,后发生:Fe+2Fe(NO3)3===3Fe(NO3)2
一定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和浓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法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浓度越大,硝酸被还原之后的生成物的价态越低,对应的硝酸的氧化性越弱B.硝酸浓度不同,生成Cu(NO3)2的物质的量不同C.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少D.两者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
解析: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故A错误;等量的Cu与不同浓度的足量硝酸反应,生成Cu(NO3)2的物质的量相同,故B错误;等量的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多,故C错误;因3NO2+H2O===2HNO3+NO,最终收集的气体均为NO,由电子守恒可知,收集的NO的体积相等,故D正确。
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盛有足量水的水槽里放两个烧杯,小烧杯里放有适量铜片和过量浓硝酸,小烧杯外面倒扣一大烧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中硝酸表现______________性质。(3)用该装置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慢慢溶解,最后消失
小烧杯中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成蓝色
大烧杯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后来慢慢变成无色
大烧杯内液面上升,水槽中液面下降
反应体系封闭,无氮氧化合物逸出,不污染环境
(4)若要验证最终得到的气体生成物,最简便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溶液颜色变为蓝色,二氧化氮气体可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和硝酸。(2)反应后生成硝酸铜和二氧化氮,硝酸分别表现酸性和氧化性。(3)因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NO2和间接得到的NO,都是污染性气体,必须有尾气吸收装置,对比传统实验,该装置最突出的优点是反应体系封闭,无氮氧化合物逸出,不污染环境。(4)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颜色变为红棕色,可轻轻掀起倒扣的大烧杯,通入适量的空气,若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证明最终气体生成物为NO气体。
轻轻掀起倒扣的大烧杯,通入适量的空气,若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证
明最终气体生成物为NO
1.铜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时,表现酸性的HNO3与作氧化剂的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提示:Cu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当有8 ml HNO3参加反应时,有2 ml HNO3表现氧化性,6 ml HNO3表现酸性,故表现酸性的HNO3与作氧化剂的HNO3物质的量之比为3∶1。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有关计算
2.m g Cu与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充分反应,生成V L NO、NO2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则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在标准状况下将1.92 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硝酸中,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1.12 L,则(1)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为_____mL;(2)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l;(3)反应中起酸性作用与作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解析:(1)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12 L÷22.4 L·ml-1=0.05 ml,1.92 g铜粉的物质的量为0.03 ml。设NO的物质的量为n1 ml,则NO2的物质的量为(0.05-n1)m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3n1+(0.05-n1)×1=0.03×2,解得n1=0.005,V(NO)=0.005 ml×22.4 L·ml-1=0.112 L=112 mL。(2)由氮原子守恒知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n(HNO3)=2n[Cu(NO3)2]+n(NOx)=2n(Cu)+n(NOx)=0.03 ml×2+0.05 ml=0.11 ml。(3)起酸性作用与作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2n[Cu(NO3)2]∶n(NOx)=(0.03×2)ml∶0.05 ml=6∶5。
2.1 L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 ml·L-1和0.4 ml·L-1。若向该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则最多能溶解铜粉的质量为( )A.2.4 gB.3.2 gC.6.4 gD.9.6 g
1.已知Fe3+溶液为棕黄色,Fe2+溶液为浅绿色,向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颜色变浅 B.变为红色C.没有改变D.变为棕黄色
2.公元八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士贾比尔·本·哈扬在干馏硝石的时候发现并制得了硝酸,这是人类关于硝酸最早的记录。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B.硝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C.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必须保存在棕色瓶中D.硝酸与铜的反应只表现出氧化性
3.如图所示甲是某学生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另外两位同学对甲装置改进后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实验时先关闭止水夹___,再打开止水夹______,才能使NO2气体充满②试管;当气体充满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②试管,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NO3(浓)===Cu(NO3)2+2NO2↑+2H2O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吸收N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捂住试管②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教课内容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氨和铵盐,新课情景呈现,课前素能奠基,理性质,刺激性,2氨水的性质,课堂素能探究,知识点,典例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1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优秀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这种溶液是什么,学习目标,知道酸雨的测定,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硝酸的物理性质,硝酸的化学性质,硝酸的酸性,浓硝酸的保存,硝酸的不稳定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