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 专题突破卷 专题03 世界的居民.zip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专题突破卷 专题03 世界的居民(原卷版).docx
    • 解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专题突破卷 专题03 世界的居民(解析版).docx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专题突破卷 专题03 世界的居民(原卷版)第1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专题突破卷 专题03 世界的居民(原卷版)第2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专题突破卷 专题03 世界的居民(原卷版)第3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专题突破卷 专题03 世界的居民(解析版)第1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专题突破卷 专题03 世界的居民(解析版)第2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专题突破卷 专题03 世界的居民(解析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 专题突破卷 专题03 世界的居民.zip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 专题突破卷 专题03 世界的居民.zip,文件包含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专题突破卷专题03世界的居民原卷版docx、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专题突破卷专题03世界的居民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世界的居民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23·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土家吊脚楼,多依山而建,下层架空,木质结构,建筑风格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结合土家吊脚楼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家吊脚楼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潮湿
    C.水源不足 D.木材匮乏
    2.政府对部分年久失修的吊脚楼进行合理保护,采取的措施是(   )
    A.合理修缮,修旧如旧 B.放任自流,任其变化
    C.整体拆迁,异地重建 D.全部拆除,原地重建
    【答案】1.B 2.A
    【解析】1.根据材料土家吊脚楼,多依山而建,下层架空,木质结构,便于通风散热,适应该地区气候潮湿的特点,吊脚楼依山而建,地形起伏大,A错误,B正确;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水源丰富,C错误;该地气候湿润,森林茂密,木材丰富,D错误,该题选B。
    2.吊脚楼建筑风格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所以应合理修缮,不能改变其形态,修旧如旧,A正确;放任自流,任其变化不利于文化的传承,B错误;整体拆迁,异地重建以及全部拆除,原地重建不能发挥其文化历史价值,不利于合理保护,CD错误,该题选A。
    【点睛】自然环境会影响地区的建筑风格,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某学生跟随父母去东南亚旅行,拍摄了一张当地的民居照片(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温和多雨 D.寒冷干燥
    4.图中民居的聚落形式是(   )
    A.城市 B.城镇 C.集镇 D.乡村
    【答案】3.A 4.D
    【解析】3.从图中看出,该民居是高脚屋,该种房屋通风防潮的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所以该传统居主要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是高温多雨的气候,A正确;炎热干燥、温和多雨、寒冷干燥的气候都与该民居的地理环境特征不相符,BCD错误;故选A。
    4.据所学知识可知,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高脚屋,属于乡村的聚落形式,D正确,故选D。
    【点睛】把人类聚居的场所称为聚落,乡村和城市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形态、规模、密度等;高脚屋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干栏式”民居,是十分普遍的民居形式,主要适用于气候湿热地区。
    (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
    6.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太大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④劳动力短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5.D 6.B
    【解析】5.由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死亡率,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非洲、亚洲、北美洲、欧洲,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D正确;故选D。
    6.由图可知,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增大,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等,①③正确;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等是人口增长缓慢带来的影响,②④错误;故选B。
    【点睛】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主要有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兵源短缺等。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住房、就业、教育等社会问题突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等。
    (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2022年湖南省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人数(万人)
    占比(%)
    对比2021年
    人数(万人)
    占比(%)
    对比2021年
    人数/万人
    占比变化
    人数/万人
    3983.0
    60.31
    增加28.99
    上升0.60%
    2621.0
    39.69
    减少46.99
    7.对比2021年我省人口约(   )
    A.增加76万人 B.减少18万人 C.增加29万人 D.减少29万人
    8.表格中我省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①出生率上升②出生率下降③死亡率上升④死亡率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7.B 8.C
    【解析】7.对比2021年,我省城镇人口增加28.99万人,乡村人口减少46.99万人,总体上人口减少了46.99-28.99=18万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表格中我省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减少,可能是出生率下降和死亡率上升导致的,②③正确;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会导致人口数量增加,①④错误,故选C。
    【点睛】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压力,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若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出现负增长,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黑种人的皮肤颜色反映他们早期居住在(   )
    A.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 C.热带地区 D.温带地区
    10.与黑种人相比,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长,体毛稠密,这反映了原住地突出的环境特征是(   )
    A.炎热 B.寒冷 C.干旱 D.湿润
    【答案】9.C 10.B
    【解析】9.深色皮肤能更好地抵抗较强紫外线的伤害,所以说明黑种人他们早期居住在炎热的低纬地带,也就是热带地区,故选C。
    10.白色人种肤色较白,鼻梁高而窄,鼻孔通道长,胡子和体毛发达,是因为该人种多分布于较寒冷的地区,为了防止吸入寒冷的空气,刺激肺部,所以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而成的,故选B。
    【点睛】世界上有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他们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这些体质方面的差异,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读下面“亚洲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亚洲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是(   )
    A.亚洲的东部,南部 B.亚洲的北部,东部
    C.亚洲的南部,西部 D.亚洲的东部,西部
    12.图中M点人口稀疏,原因是该地区(   )
    A.位于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B.位于气候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
    C.位于极度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D.位于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答案】11.A 12.C
    【解析】11.从图中看出,亚洲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所以正确的是A。
    12.从图中M的位置看,M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属于寒带,气候终年寒冷,所以人口稀疏。故选C。
    【点睛】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区有:极端干旱的沙漠地球,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山和高原地区。
    (2022·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提倡在当地时间20:30熄灭不需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2022年“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于3月26日20:30-21:30在全球依次展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这次熄灯接力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线路依次经过大洋洲、亚洲、欧洲、美洲、非洲
    B.熄灯顺序的大致方向是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C.“地球一小时”活动进行时,各国会同时熄灯
    D.亚洲国家比美洲国家更早迎来“熄灯活动”
    14.下列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居民普遍信仰的宗教发源于④地区 B.②和③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C.⑤地区居民主要为黄色人种 D.⑥地区主要通行英语
    15.根据图片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热带,这里气候炎热 B.③地位于低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
    C.⑤地位于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 D.⑥地位于南温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13.D 14.B 15.C
    【解析】13.读图可知,这次熄灯路线依次经过大洋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A项错误。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与熄灯顺序相反,B项错误。由于地球的自转,世界上不同经度地区的时间不同,因此各国不会同时熄灯,C项错误。亚洲国家位于美洲国家的东边,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东边天黑的比西边早,因此亚洲国家比美洲国家更早迎来“熄灯活动”,D项正确。故选D。
    14.读图可知,①地区为北美洲,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发源于④阿拉伯半岛,A项正确。②大洲为欧洲,③大洲为非洲,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B项错误。⑤地区为亚洲东部,主要是黄色人种,C项正确。⑥地区为大洋洲,该地区的通用语言是英语,D项正确。故选B。
    15.读图可知,①地位于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故A错误。③地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气候终年炎热,故B错误。⑤地位于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故C正确。⑥是南温带,有明显的四季变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D错误。故选C。
    【点睛】世界海陆分布不均,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共有七大洲,海洋包括连为一体的四大洋,大洲与大洋大部分有较明显的界线。
    (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7月28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的四川成都正式拉开大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以下选项不能体现四川人文底蕴的是(   )
    A.交子 B.太阳神鸟 C.蜀锦 D.丽江古城
    17.为更好地承办大运会,成都兴起了为当志愿者学习外语的热潮,其原因可能是(   )
    A.俄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法语是联合国唯一的工作语言
    C.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西班牙参加大运会的运动员最多
    18.志愿者田田看到对四川某地的介绍又这样一些词语:“川东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成渝双城经济圈”“小平故里”,请你猜猜这是哪里(   )
    A.巴中 B.南充 C.达州 D.广安
    【答案】16.D 17.C 18.D
    【解析】1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源于四川;“太阳神鸟”金饰是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一张金箔;蜀锦是汉至三国时蜀郡(四川成都一带)所产特色锦的通称,四川省的传统技艺;能体现四川人文底蕴,ABC不符合题意;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不能体现四川人文底蕴,D符合题意;故选D。
    17.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A错误;联合国的六大官方语言,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汉语和阿拉伯语,B错误;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C正确;大运会在成都举办,参加大运会的运动员最多的应是中国,D错误;故选C。
    18.川东北是对四川省东北部的简称,行政区域涉及巴中、南充、达州、广安、广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邓小平故居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协兴镇,这个地方指的是广安,D正确;故选D。
    【点睛】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国23个省之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腹地;联合国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019·广东深圳·中考真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乌拉尔山脉为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
    A.亚洲和欧洲 B.亚洲和非洲 C.欧洲和非洲 D.亚洲和北美洲
    20.甲地区使用的语言是(   )
    A.阿拉伯语 B.英语 C.西班牙语 D.法语
    【答案】19.A 20.A
    【解析】19.读图可知,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因此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洲分界线,而亚非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亚洲、北美洲分界线是白令海峡。结合题意,故选A项。
    20.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甲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大多数是阿拉伯人,使用的语言主要是阿拉伯语。结合题意,故选A项。
    【点睛】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仅占29%,人们把全球的陆地划分为七个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亚欧两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2022·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北极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商船从大连出发走北极航线到荷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途经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北冰洋、大西洋
    B.途经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C.起止地区人口稠密
    D.北冰洋被亚、欧、非三洲环绕
    22.下列关于北极航线沿途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以大和民族为主,美国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
    B.韩国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挪威人大多信仰佛教
    C.德国人普遍使用英语,俄罗斯人普遍使用俄语
    D.欧洲位于亚欧板块,北冰洋位于北冰洋板块
    【答案】21.C 22.A
    【解析】21.由图可知,商船从大连出发走北极航线到荷兰,途经太平洋、白令海峡、北冰洋、大西洋,没有经过白令海峡,故A错误。该路线经过了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经过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故B错误。起点是位于亚洲东部,终点位于欧洲西部,都是人口稠密区,故C正确。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洲环绕,没有被非洲包围,故D错误。故选C。
    22.日本以大和民族为主,美国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其祖先来自亚洲的蒙古,故A正确。韩国人大多信仰佛教,挪威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故B错误。德国人普遍使用德语,俄罗斯人普遍使用俄语,故C错误。欧洲主要位于亚欧板块,北冰洋分布在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没有北冰洋板块,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点睛】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海洋共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大洲之间与海洋之间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界线。
    (2020·西藏·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同学准备在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去欧洲西部旅游。为此他提前制定了旅行计划。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小明的旅行计划中,国家与景点配对,错误的是(   )
    A.意大利﹣﹣罗马古斗兽场 B.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C.希腊﹣﹣奥林匹克遗址公园 D.英国﹣﹣水上市场
    24.为了更好地与当地居民交流,小明应加强以下哪种语言的学习(   )
    A.英语 B.汉语 C.阿拉伯语 D.日语
    25.小明在做旅行计划,浏览网页时,发现当地人头发呈波状、肤色较浅、鼻梁较高。据此判断当地人主要属于(   )
    A.黑种人 B.黄种人 C.白种人 D.混血种人
    【答案】23.D 24.A 25.C
    【分析】23..罗马古斗兽场位于意大利;卢浮宫博物馆位于法国巴黎;奥林匹克遗址公园位于希腊;水上市场位于泰国曼谷。故选D。
    24.英语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故A正确。故选A。
    25.“头发呈波状、肤色较浅、鼻梁较高”属于白色人种的特征,据此判断当地人主要属于白色人种,白色人种分布最集中的大洲是欧洲。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部分国家的旅游景点,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题目常见,牢记即可。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解答题
    26.(2023·广西贵港·统考模拟预测)下图为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局部地区),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填序号)地区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来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
    (2)①地区人种以 为主,③地区居民所信奉宗教的建筑是 (填字母)。
          
    (3)④地区属于 (亚洲地理单元),该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有 等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 ①②④ 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2) 白色人种(白种人) A
    (3) 南亚 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本题以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人口稠密区的分布及其原因、欧洲西部的人种、宗教、南亚的人口问题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对这些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
    【详解】(1)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是:欧洲西部、北美洲东南部、亚洲南部、亚洲东部。①为欧洲西部,②为北美洲东南部,④为亚洲南部,①②④均为世界人口稠密区,而③是非洲北部,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旱,故人烟稀少。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来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2)①地区为欧洲西部,白色人种为主,③地区是北非,主要居民为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建筑是清真寺,与字母A的景观相符。
    (3)④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属于南亚。该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有: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27.(2023秋·七年级单元测试)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某校学生分小组开展“世界的人口”探究活动。依据小组活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第一小组:以“世界人口分布”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图1为世界人口分布图,图2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
      
    (1)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衡。 (中低/中高)纬度的 (内陆/沿海)地带多为人口稠密区;根据 图(填写图名称)可知,世界5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以下的 (地形类型)地区。
    (2)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均为人口 (稠密/稀疏)地区。影响四地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单项选择)。
    A.甲地——纬度低,气候湿热B.乙地——位于内陆,降水少
    C.丙地——沿海地区,降水多D.丁地——海拔高,高寒缺氧
    第二小组:以“世界人口增长”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图3为世界人口增长图。

    (3)在195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200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开始 。
    【答案】(1) 中低 沿海 2 200米 平原
    (2) 稀疏 D
    (3) 快 减缓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了三个问题,涉及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世界人口增长规律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衡。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多为人口稠密区;由图2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可知,世界5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这里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2)由图1可知,甲乙丙丁四地均为人口稀疏的地区;甲地为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乙为炎热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丙为高纬度的寒冷的极地地区;丁为高海拔的高山高原地区。故选D。
    (3)在195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20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呈现减缓趋势。
    28.(2023秋·七年级单元测试)世界人口的分布

    (1)图中四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分别是:① ,② ,③ 。
    (2)上述人口稠密地区大部分位于 半球 纬度的 地带。
    (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位于 洲,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位于 洲。
    (4)图中人口稀少的地区分别是:⑤未开发的 地区,⑥非常干旱的 地区,。
    【答案】(1) 欧洲西部 亚洲南部 亚洲东部
    (2) 北 中、低 近海
    (3) 亚 亚
    (4) 热带雨林 沙漠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人口的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和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①是欧洲西部,②是亚洲南部,③是亚洲东部,④是北美洲东部,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2)读图,上述人口稠密地区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这些地区气候适宜,耕地广阔, 交通便利,地势平坦,适宜人类生产、生活,故人口稠密。
    (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位于亚洲,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印度,也是位于亚洲。
    (4)图中人口稀少的地区分别是:⑤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⑥非常干旱的沙漠地区,水资源不足;⑦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高原缺氧;⑧高纬度的严寒地区,气候过于寒冷。
    29.(2023秋·重庆璧山·七年级重庆市璧山中学校校考期末)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有 、 、 。
    (2)A气候类型是 、大陆是 、板块是 。
    (3)B气候区使用的主要语言是 ,信仰的主要宗教是 。
    (4)C所在国主要人种是 ,属于 国家(发展中/发达)。
    【答案】(1) 欧洲 亚洲
    北美洲
    (2) 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美大陆
    美洲板块
    (3) 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
    (4) 白色人种 发达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大洲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板块分布、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分布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北极圈穿过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北部。
    (2)读图可知,A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A所在大陆是北美大陆,板块是美洲板块。
    (3)读图可知,B是热带沙漠气候区,位于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居民大多是阿拉伯人,使用的主要语言是阿拉伯语,信仰的主要宗教是伊斯兰教。
    (4)读图可知,C位于澳大利亚,该国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属于发达国家。
    30.(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图,完成下面每小题。

    (1)C点位于 洲北部,该洲是现在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 (填:大或小)的地区。
    (2)D点是东南亚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这个地区大部分人信奉 教,这些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故都属于 (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3)E点是澳大利亚,这里大部分居民为 色人种.当我们庆祝元旦迎新年时,该国气候进入了一年中的 季.该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万美元,属于 (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4)F是美国,使用的语言是 语,联合国的总部设在该国的 市。
    【答案】(1) 非 大
    (2) 佛 发展中
    (3) 白 夏 发达
    (4) 英 纽约
    【分析】本题以世界海陆分布图为材料设题,设计7个小题,设计世界海陆的分布,各大洲的人文、自然地理特点等内容,考查学生对以上内容的掌握程度。
    【详解】(1)根据世界海陆分布图可知,C位于非洲北部,C所位于的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大的大洲。
    (2)东南亚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大部分人信奉佛教,这些国家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故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3)E所在的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大部分居民是白色人种,我们庆祝元旦迎新年时是1月1日,由于南北半球季节不同,此时澳大利亚是夏季。该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万美元,属于发达国家。
    (4)美国的主要语言英语,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的纽约。
    31.(2022秋·辽宁朝阳·七年级统考期末)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海陆分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下面是他们的探究程序,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吧。
    探究主题:海陆分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探究资料:图1和图2。
      
    尝试探究:
    (1)由图1可知:各大洲距海岸 200 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均较高,这说明人口主要集中在 (“沿海”或“内陆”)地区。通过图例可看出距海岸 200 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最大的大洲是 。
    (2)图2中人口稠密区C东部濒临的大洋是 。
    归纳总结:
    (3)由图1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区的分布深受 的影响。(单项选择)
    A.地形地势因素 B.经纬度位置 C.海陆分布因素 D.人类活动因素
    拓展延伸:
    (4)各大洲距海岸 200 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最小的大洲是图2中的B处,该地位于 洲的西北部,该处紧临暖湿的大西洋,但人口稀疏,请你分析其主要原因 。
    【答案】(1) 沿海 大洋洲
    (2)太平洋
    (3)C
    (4) 非 该处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或气候过于炎热干燥或该地为沙漠),不适合人口居住(意思近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分布为材料,涉及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形成原因,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由图1可知,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均较高,即人口更趋向于沿海分布,世界上主要的人口也集中于沿海低地平原地区。由图一可知,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数比例最大的大洲是大洋洲。
    (2)C点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这里属于季风气候,农业发展早,人口分布稠密。
    (3)由图一可知,世界人口分布情况是沿海人口多,内陆人口少,故海陆分布影响较大,即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4)由图1可知,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数人口比例最小的是图2中的非洲B处,原因在于,该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所在地,由于处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极其干旱,不适宜人类居住。

    相关试卷

    【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期中真题汇编-高频选择题 专题03 中国的自然资源-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期中真题汇编-高频选择题 专题03 中国的自然资源-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汇编-高频选择题专题03中国的自然资源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汇编-高频选择题专题03中国的自然资源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期中真题-专题突破 专题04中国的主要产业-测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期中真题-专题突破 专题04中国的主要产业-测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专题突破专题04中国的主要产业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专题突破专题04中国的主要产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期中真题-专题突破 专题03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期中真题-专题突破 专题03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专题突破专题03中国的自然资源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湘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专题突破专题03中国的自然资源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