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课件PPT+教案+同步练习(含答案)
3.1 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教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3.1 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教科版),共3页。
教科版(2017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教学设计课题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列举生活中的工具和技术。2.了解工具和技术之间的联系。科学思维:在活动中进行正确评价,并认识到工具和技术的联系。探究实践:在取出核桃仁的活动中,能正确操作使用工具,能对使用工具的过程做出评价。 态度责任:1.感受工具和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产生认识工具和技术的兴趣。2.知道工具可以给工作带来便利,技术和工具都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使用工具并取出核桃仁。在体验中感受使用工具和正确选取工具的重要性。难点:在活动中进行正确评价,并认识到工具和技术的联系。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我们经常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也会运用一些技术;2.提问:请大家说说,你们在生活中还用过哪些工具和技术?(教学提示:对于工具,学生通常能说很多,但对于技术,学生的认知还停留在具体事、物的层面,此处提问是为了唤醒学生对工具和技术的关注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3.揭题:大家的生活经验真丰富!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而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些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板书: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课 程 学 习 二、探索探索一:取出核桃仁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核桃。)如果不借助任何工具,你们会用什么方法取出核桃仁?(预设:用拳头砸;用手捏;用脚踩;……)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按要求取出核桃仁探索二:评估取出核桃仁的过程1.交流: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用不同方法和工具取出核桃仁的过程,并用短语进行评价。2.提问:你们认为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是什么?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相同吗?效果如何?3.学生交流汇报。探索三:生活中的常用工具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42各种工具的图片。)这些工具通常用来做什么?要如何使用它们?(预设:手机用来打电话、发短信等;温度计用来测量体温;螺丝刀用来拧螺丝;自行车用来代步出行。)2.追问:如果没有这些工具,会造成哪些不方便?三、研讨1.通过今天的体验和讨论,你觉得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有什么区别?预设角度:是否省力、是否省事、是否安全2.在上面的探究任务中,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相同吗?效果如何?使用核桃夹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技巧有什么变化?3. 结合探究的过程,说说你对“工具”和“技术”的看法。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同一工具有不同类型,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也适用在不同的场合。技术和工具都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板书设计3.1 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工具:帮助完成任务的物品技术:制造、使用工具的方法工具和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教学反思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的第1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一方面它承担着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主题是“工具和技术”的任务,要探讨的是“工具和技术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帮助教师调查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今,工具和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受工具和技术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激发起对工具和技术的关注,产生探究的兴趣也就成了本课的重要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