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全册课件(56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__钠和氯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氯气的性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__钠和氯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氯气与碱的反应氯离子的检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__钠和氯第3节物质的量第1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和摩尔质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__钠和氯第3节物质的量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__钠和氯第3节物质的量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教课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教课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氯气的实验室制法,随堂演练•知识落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能利用典型代表物的性质和反应,设计氯气的制备、提纯、检验等简单任务的方案。2.通过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学习,学会研究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方法和程序。3.能根据氯气的性质分析实验室、生产、生活及环境中的某些常见问题,说明妥善保存、合理使用化学品的常见方法。
1.通过氯气性质及制备的学习,体会化学与生活、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2.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制备,设计实验探究氯气性质及含氯化合物的制备,通过实验探究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1.反应原理(1)在实验室中,通常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浓盐酸既表现_______性,又表现_____性。
(2)发生装置所用主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除杂装置: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酒精灯
除去Cl2中少量的HCl气体
干燥氯气(或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3.收集方法(1)向_____排空气法(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2)排饱和食盐水法(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用此法可除去实验中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
4.验满方法(三种方法)(1)观察到E中充满_______色气体,则证明已集满。(2)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_____,则证明已集满。(3)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5.尾气处理烧杯F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该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误判断(1)实验室制取的Cl2中混有HCl气体,可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除去。( )(2)MnO2与稀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也可制取Cl2。( )(3)在实验室制取Cl2的试剂中,HCl只做还原剂。( )(4)Cl2尾气可用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处理。( )(5)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Cl2。( )
应用体验1.在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氯气,制备装置中应使用分液漏斗而不能使用长颈漏斗,下列有关理由叙述错误的是( )A.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B.便于控制加入盐酸的量C.长颈漏斗便于添加液体D.尽量避免氯化氢挥发到空气中
2.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发现了氯气的制备方法,至今还是实验室制备氯气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氯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盐酸在反应中起到酸性和氧化剂作用B.将87 g MnO2和足量浓盐酸反应,与将含有146 g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制得的氯气一样多C.为防止氯气污染环境,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可选用澄清石灰水D.收集氯气时,可采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进行验满
染物,在尾气排放前要进行处理,可根据Cl2能够与碱反应的性质,用溶解度大的NaOH溶液进行吸收,由于Ca(OH)2微溶于水,因此一般不使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错误;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会发生反应:Cl2+2KI===2KCl+I2,I2使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因此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进行验满,D正确。
归纳总结(1)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制取氯气时必须选用浓盐酸;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氯化氢的挥发。(2)制取的氯气有毒,且在加热时容易逸出,所以应选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3)尾气处理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氯气,因为澄清石灰水中的Ca(OH)2含量少,吸收不完全。(4)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装置中残留的氯气,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1.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基本思路
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
3.各种装置的选择(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①选择依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②装置的基本类型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净化装置的选择①净化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不引入新杂质;操作简便,易于分离。②净化装置装置Ⅰ(洗气瓶):盛液体除杂试剂,气流方向是长管进,短管出。装置Ⅱ(干燥管):盛固体除杂试剂,气流方向是粗口进,细口出。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①选择依据根据气体的密度、水溶性及是否与水或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②方法选择a.排水法:适用于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O2、H2等。
b.向上排空气法: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如O2、CO2、Cl2等。c.向下排空气法: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小,如H2、CH4等。
(4)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尾气处理装置的选择①吸收法a可用于NaOH溶液吸收Cl2、CO2(气体溶解或反应速率不快,不易引起倒吸)。b、c可用于收集极易溶且溶解速率很快的气体,如HCl等。
正误判断(1)装配仪器时应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2)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应在加入药品之前。( )(3)右图所示装置在化学实验中应用广泛,被称为“万能瓶”。对该装置的下列用途进行正误判断。①气体由A进B出时可以作为洗气瓶,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②气体由B进A出时可用作防倒吸装置。( )③气体由A通入时可用排水法收集O2、CO等气体。( )④气体由B通入时可用于排气法收集H2、CH4等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
(4)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
应用体验1.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①除去杂质气体CO2B.②收集并吸收多余的Cl2C.③干燥Cl2D.④吸收HCl制盐酸解析: A项,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B项,Cl2的密度比空气大,Cl2会直接进入NaOH溶液,收集不到气体;D项,HCl易溶于水,会发生倒吸。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取、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2KI+Cl2===I2+2KCl,淀粉溶液遇I2变蓝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1)整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f接(_____),(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填各接口处的字母代号)。 (2)E装置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A装置中试剂X是_____________。(4)C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D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制得的Cl2中含有HCl、H2O(g)杂质,先通过饱和食盐水、浓硫酸除去杂质,再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最后通过淀粉碘化钾溶液探究其性质。因此实验装置连接顺序为fabedc。(3)B装置中盛装浓硫酸,作用是吸收H2O(g),干燥Cl2;A装置中试剂X是饱和食盐水,作用是除去HCl。(4)C装置中氯气置换出单质碘,因此溶液变为蓝色。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连接装置并固定 ③往大试管中装入药品 ④点燃酒精灯 ⑤收集气体 ⑥熄灭酒精灯 ⑦把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③②④⑤⑦⑥C.②①③④⑤⑦⑥D.②③④①⑤⑥⑦解析: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则正确顺序为①③②④⑤⑦⑥。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MnO2和浓盐酸及如图装置制备Cl2。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B.①中缺少加热装置C.②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氯气D.④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吸收尾气
解析:①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防盐酸挥发,A项正确;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l2,B项正确;NaOH溶液能吸收Cl2,C项错误;D项正确。
3.通过下列装置制备氯气,并验证氯气的性质。
(1)写出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注射器内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束后,通过U形管左侧的导气管通入CO2气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可以验证氯气具有氧化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Cl-===2Mn2++5Cl2↑+8H2O
赶尽装置内的氯气,让NaOH溶液完全吸收
4.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所示。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2)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3)化学实验中常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氯气中的HCl杂质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②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NaOH+Cl2===NaCl+NaClO+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氯气与碱的反应,次氯酸钠,H2O,CaClO2,次氯酸,漂白剂,消毒剂,氯离子的检验实验,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氯气的性质,软锰矿,浓盐酸,NaCl,MgCl2,CaCl2,有机溶剂,得到1个电子,强氧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授课ppt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探究二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