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长治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阶段评估道德与法治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阶段评估道德与法治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实践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阶段评估道德与法治注意事项:共4大题,16小题,满分75分,作答时间为7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我与社会”议题学习时,老师出示了下图,让同学们对此进行讨论。下列同学的发言正确的是( )A.同学甲:我与亲戚组成了整个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B.同学乙: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C.同学丙:社会离不开个人,但个人可以脱离社会D.同学丁:个人为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社会为个人提供精神滋养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下列是学生小王一天的经历,你认为其中能体现业缘关系的是( )A.早上,小王与爸爸一起到公园跑步B.中午,小王与同小区的张大爷比赛下象棋C.下午,小王与同班同学一起参加了公益活动D.晚上,小王到电影院与其他观众一起观看了电影3.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在课堂上,学生晓丽分享了四幅图片,其中有利于我们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是( )A.熬夜备考 B.喜欢宅在家C.垃圾分类我“扔”行 D.到幼儿园做志愿者4.2023年5月19日,黎城县法学会启动了2023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八年级学生小强在其中充当了一名志愿者。参加这次活动,有利于小强( )A.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B.让自己成为法治工作者C.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D.完全被他人和社会接纳5.学生小晋报名参加了助残公益活动,常在周末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小晋所在的学校收到了不少给小晋的表扬信,并号召全校学生向他学习。小晋的经历告诉我们,亲社会行为的养成需要做到( )A.守信重诺,推己及人 B.身体力行,热心友善C.为人着想,合作谦让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学生小亮创作了一期图文并茂的手抄报,以下是其中两幅核心图片。你认为这次手抄报的主题是( )A.网络让人们的情感更加丰富 B.网络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C.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D.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7.八年级学生张某自从迷上网络游戏之后,每天都沉溺于网络游戏。他因此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这说明( )A.网络游戏中的虚假信息歪曲事实,容易误导学生B.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C.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个人隐私会被泄露D.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8.在小组交流学习时,小李分享了下列几幅图片。你认为与其他三幅图片主旨不同的是( )A B C D9.在学习“合理利用网络”相关知识的课堂上,老师出示了下列案例:2023年4月,市民张某在网络直播中以低俗的语言、谩骂的方式吸引网友围观,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张某作出行政拘留十五日,罚款一千元的处罚,同时对其短视频账号直播权限予以永久封禁。同学们对此案例带来的启示展开讨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我们要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B.我们要学会辨识不良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C.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自觉远离各种网络生活D.在参与网络生活时,我们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10.在八年级某班的班级群内,学生们各抒己见,好不热闹:同学甲:同学们,记得完成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项目化作业。同学乙:听说某地发生不良事件,咱们也去沾沾热度?如何?同学丙:快来围观呀,我用某某同学的照片新做的搞笑“表情包”。同学丁:大家不要在此浪费时间,说点儿有用的,本群禁止聊游戏、无用信息。针对以上聊天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学甲和同学丁的做法是在班级群里传递正能量的体现B.同学乙是在向大家传递信息,让大家快速了解时事新闻C.同学丙是在和同学开玩笑,同学之间不必太在意这些小事D.这些学生都沉迷于网络,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4分)11.山西某中学八年级100多名学生,在田地里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劳动实践课——体验插秧。据相关责任人介绍,劳动实践课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拓宽孩子们的视野,锻炼孩子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插秧,既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体验农民劳作的艰辛生活,也可以让他们悟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实意义。参加劳动实践课有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6分)12.某校开展“做中学”活动。八年级(2)班学生发现学校附近的环境污染现象较为严重,于是决定开展一次校外调研活动。(1)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非常珍惜学习的时间,拒绝参加这次班级组织的校外调研活动。如果请你来劝说他们,你会说些什么?(4 分)① ② ③(2)调研小组对这次活动的流程进行了设计。请你结合以往的经验,对上面的活动流程进行排序。(2分)13.在“网络改变世界”议题学习中,学生小王分享了自己生活记录的漫画写照。你认为小王的生活记录的漫画写照体现了网络的哪些作用?(4分)14.两名同学在网上聊天,其对话(节选)如下:(1)请你对小西的网络行为进行简要评析。(4分)(2)小美的网络行为对我们有何启示?(4分)三、分析说明题(共12分)15.擦亮法治利剑,严惩网络暴力202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起草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在信息网络上制造、散布谣言,采取肆意谩骂、恶毒攻击、披露隐私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等行为依法严惩,同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征求意见得到网友的普遍赞许,网友纷纷表示支持公检法的整治行为。(1)相信你也在“支持”的行列,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阐述自己支持的理由。(8分)(2)请你拟定两条网络文明公约,为约束网络暴力贡献自己的力量。(4分)四、实践探究题(共19分)16.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部署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这一专项行动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某校为了提高学生对网络谣言的认识,给学生布置了一道项目化作业:对网络谣言进行了解和探究。下列是该校某学习小组在完成该项目化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来解决。阶段一:聚焦主题,规划活动(1)该学习小组决定围绕作业的主题开展网络调查与走访调查。你认为他们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6分)阶段二:深度走访,积极行动在走访中,该学习小组成员发现如下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最近菜地居民总是收到骚扰信息,其中还有不少诈骗信息,这些信息容易使居民上当受骗。该学习小组决定成立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小组,走进社区向居民宣传反诈骗知识,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居民的防诈骗能力,以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学生参与社区反诈骗宣传活动的必要性。(4分)为了提高学生乃至市民辨识网络谣言的能力,该学习小组的学生搜集资料,对辨识网络谣言的技巧进行总结。(3)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这一总结任务。(4分)辨识网络谣言的技巧注意信息出处。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看信息出处是否权威辨识信息内容。疯狂煽情、耸人听闻的消息往往不可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三:整理总结,提升素养该学习小组将探究成果制作成美篇,提交到班级平台后,受到同学们的热烈反响,并被推荐到学校。该学习小组按照计划对这一项目化作业进行总结。(4)请你就完成该项目化作业的感悟写一篇发言稿。(5分) 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阶段评估(一)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1.B 2.C 3.D 4.A 5.B 6.C 7.D 8.B 9.D 10.A11.①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②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④我们应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点即可,6分)12.(1)①参加校外调研活动,可能会占用一些学习的时间,但对学生而言,参加这样的活动有积极的意义;②参加校外调研活动,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同时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等。(两点即可,4分)(2)正确顺序:②→③→①。(2分)13.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两点即可,4分)14.(1)小西的行为不可取。(1分)他看视频、看小说导致忘记写作业,表明他在利用网络时没有做到“信息节食”,沉溺于网络,在与学习无关的信息上浪费时间和精力,结果影响到自己的学习。他在利用网络时,应该学会“信息节食”,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3分)(2)小美做到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1分)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3分)15.(1)①我们都知道,在信息网络上制造、散布谣言,采取肆意谩骂、恶毒攻击、披露隐私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等行为,具有极其恶劣的影响,比如歪曲事实,误导大众,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隐私权等合法权益,违背网络空间中的道德与法律的要求。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起草《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体现了国家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心,有利于遏制网络空间中的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净化网络空间,创设健康文明的网络空间,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学生从网络暴力的危害、国家出台指导意见的意义两个方面组织答案即可,8分)(2)示例:①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②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答案具有开放性,两条即可,4分)16.(1)①聚焦主题来搜集资料,不浏览无关信息;②注意小组内合作,提高效率;③在走访时,要注意安全问题、与他人交流中的礼仪问题;等等。(三点即可,6分)(2)①有利于有效预防社区居民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增强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②有利于我们共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③有利于中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④有利于中学生锻炼实践能力。(两点即可,4分)(3)①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②向他人求助。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求教。(两点即可,4分)(4)通过完成这次作业,我们对网络谣言有了深刻的认识,了解到一些辨析网络谣言的方法,感受到国家打击网络谣言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地体会到在网络空间必须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同时,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也得到相应的锻炼与提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培养亲社会意识和行为,积极投入到遏制网络谣言的行动中,为净化网络空间作出自己的努力!(言之有理即可,5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长治市第六中学校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评估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评估道德与法治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右图警示我们,习近平主席指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评估道德与法治试题,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