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2级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2北京冬奥会首都体育馆的摄影系统“飞猫”是“索道摄像系统技术”的代名词,它由“40台4K超高清+3台8KVR”摄像机组成,多机位、超高清的摄影机阵列,能做到视角全覆盖转播画面,还能辅助判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北京成为“飞猫”系统研发制造基地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劳动力丰富廉价 B. 基础设施完善 C. 开放政策支持 D. 科技实力雄厚
2. 1个“飞猫”摄像系统需要上千个配件,均可从北京当地采购。相关企业大量集聚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
A. 共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B. 加快产业升级换代
C. 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 D. 减少工人工资开支
3. 飞猫影视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始终坚持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其主要旨在( )
A. 打造自主品牌 B. 增加就业岗位 C. 增加产品附加值 D. 减少人才外流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飞猫系统的研发制造属于高科技产业,需要科技和人才,所以北京成为研发制造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是科技实力雄厚,D正确;劳动力丰富廉价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的区位优势,A错误;北京虽然基础设施完善,但不是主要优势条件,B错误;材料未体现政策支持,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材料“1个飞猫摄像系统需要上千个配件,均可从北京当地采购”,说明飞猫企业生产需要的零部件繁多,企业之间具有协作关系;而工业集聚促使专业化分工空前发展,相关企业之间可以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规模效益的产生,故C正确。企业共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并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A错误;加快产业升级是企业集聚的结果而不是原因,B错误;工业集聚并不会减少工人工资的开支,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飞猫坚持掌握核心技术,是为了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打造自主品牌,企业生产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是为了增加就业岗位;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与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减少人才外流关系较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飞猫具有自由灵动、镜头无限旋转、拍摄随心所欲特点,可使摄像机在预设的三维空间内(体育场、广场、国际会议中心室内等)任意移动、悬停飞行,提供非同一般的视觉效果,突破云台壁垒极限,可在禁飞区域现场任意设定,适合大型晚会、开幕式及运动类项目,如央视春晚、湖南卫视跨年晚会,网球、足球比赛等。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题
4. 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 3月12日晴朗 B. 6月5日晴朗
C. 3月22日多云 D. 6月20日多云
5. 该地可能位于
A. 祁连山地 B. 大兴安岭
C. 南沙群岛 D. 帕米尔高原
【答案】4. D 5. A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该地太阳辐射日变化曲线图,可推断出该地日照时长将近15小时,即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而若当地天气晴朗,则太阳辐射应以当地正午为最高点呈对称分布(下午略大于上午)但在北京13时出现一波谷,应该受多云天气影响,故选D项。
【5题详解】
根据当地昼长将近15时,推出当地日出时间为12-15/2=4:30左右,后根据时差1.5小时推出其经度约为97.5°E,祁连山地位于此经度附近。A正确。大兴安岭、南沙群岛位于120°E附近,帕米尔高原位于80°E附近,BCD错误。选A项。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图示意1990一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 )
A. 集中在少数大城市 B. 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
C. 由城市向乡村迁移 D. 与经济变化趋势一致
7. 推测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
A. 环境质量变化 B. 农业发展 C. 政策引导 D. 交通改善
8. 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北京( )
A. 城镇化问题加剧 B. 人才大量流失 C. 农业经营规模扩大 D. 城市环境改善
【答案】6. B 7. C 8. D
【解析】
【6题详解】
由图中数据可知,京津冀地区人口集中度下降,人口分布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B正确;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人口集中度应该增强,A错误;京津冀地区人口集中度减弱,不一定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C错误;图中的人口集中度减弱,经济集中度增强,人口分布变化与经济变化不一致,D错误。故答案选B。
【7题详解】
由图中数据可知,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下降,人口分布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主要是2015 年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序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核心,而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C增强;环境质量变化、农业发展、交通改善都不是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下降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答案选C。
【8题详解】
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缓解了北京市人口压力,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D正确;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缓解城市人口压力,缓解城市化问题,A错误;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控制北京市人口规模,同时注重人口质量结构的提升,并出台了一系列人才计划,人才并未流失,B错误;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使得一部分农民工就地就业,发展农业,农业经营规模可能缩小,C错误。故答案选D。
【点睛】2015 年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有序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而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也成为新时期以来北京市人口调控的新思路和主要手段,标志着北京市人口调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于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搭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前往南极罗斯海,在罗斯海西岸的难言岛(74°54'S,163°46'E)进行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建设的前期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建成后,到泰山站(73°51′S,76°58′E)最短距离的行走方向为( )
A. 一直向西 B. 先正南后正北 C. 先西南后西北 D. 先西北后西南
10. 我国第5个科考站与冰岛(约60°09′N,21°56′W)的距离最接近( )
A. 19000千米 B. 17000千米 C. 15000千米 D. 22000千米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题意表明,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在罗斯海西岸难言岛(74°54'S,163°46'E),泰山站的地理坐标为(73°51′S,76°58′E),两地纬度相似,经度相差很大,两地最短距离应是沿过两地的大圆劣弧段长,该大圆劣弧段在南半球相对两地所在纬线南,因此,从南北方向上,行走方向应先向南后向北;从东西方向来看,泰山站(73°51′S,76°58′E)位于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74°54'S,163°46'E)的西方,因此最短距离的行走方向为先向西南后向西北,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0题详解】
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74°54'S,163°46'E)与冰岛(约60°09′N,21°56′W)经度大致相差180°,可视为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上附近,沿两地所在经线圈劣弧段跨纬度约16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个纬度代表的南北距离约111千米,两地最短距离约为165×111=18315千米,因此我国第5个科考站与冰岛(约60°09′N,21°56′W)的距离最接近19000千米,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点睛】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是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比如0度经线与180度经线合起来就是一个经线圈。
读我国某谷地及相邻山顶的冬、夏季气温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
A. 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 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 谷地夜雨较多,降温快 D. 夜间吹山风,冷空气积聚
12. 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 B. 山顶气温日较差大于山谷
C. 山顶气温日较差冬季大于夏季 D. 夜间的大气比白天稳定
【答案】11. D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山谷风的基本特点可知,夜间山坡附近的空气降温快,空气遇冷收缩下沉,沿着山坡下沉至谷地,盛行山风,这导致夜间冷空气大量集聚在谷地,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D正确、B错误;地形闭塞并非最低气温出现在山谷的最主要原因,A错误;谷地多夜雨,导致大气逆辐射较强,保温作用强,降温慢,不是谷地出现低温的原因,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冬季出现在山顶,夏季则出现在山谷,A错误;根据山顶和山谷气温曲线在一日之内的变化幅度可知,山顶气温日较差小于山谷,B错误;读图可知,一日之内山顶冬季的气温变化幅度较小,夏季的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气温日较差冬季小于夏季,C错误;读图可知,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夜间山顶的气温均大于山谷,说明夜间出现了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增高的逆温现象,逆温出现时大气的对流运动受到抑制,大气稳定,D正确。故选D。
【点睛】山谷风是发生在山地和谷地之间的一种大气环流现象,白天盛行谷风,夜间盛行山风。山谷风具有明显的昼夜转换特性,并且对山谷地区的天气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夜间的谷风,不仅引发了冷空气在谷地的集聚,也产生了夜雨现象。
下图示意某种沉积物的分布。该沉积物在小兴安岭等山地的西侧宽度较大,而东侧少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造成该沉积物在小兴安岭分布状况的主要作用是( )
A. 冬季风堆积 B. 泥石流堆积 C. 冰水堆积 D. 间歇性流水堆积
14. 与西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该沉积物结构紧实、钙含量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物作用 B. 冰川作用 C. 酸雨作用 D. 流水作用
【答案】13. A 14. D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沉积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以黄土高原地区分布范围最大,根据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高原”可知,该沉积物为冬季风风力堆积形成。小兴安岭的西坡为冬季风迎风坡,受地形阻挡,风力减小,沙尘堆积,东坡为背风坡,沙尘较少,堆积较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与西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较多,流水冲刷、下渗导致沙尘沉积物空隙小,结构紧实,降水下渗溶解矿物钙,产生淋溶作用,使堆积物上层含量普遍偏低,D正确。生物根系生长或微生物活动会使土壤疏松,A错误。东北地区地势较低,冰川作用不明显,B错误。东北地区不是我国主要酸雨区, 酸雨作用不明显,C错误。故选 D。
【点睛】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是流水侵蚀形成,黄土高原的深厚黄土层是风力堆积形成的。
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5. 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
16. 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长季较长 B. 有机物积累多 C. 土壤肥力高 D. 物种多样性高
【答案】15. B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原因是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因此适合分布的物种较少,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综上所述,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而不是光照、水分和土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生长季较短,A错误;因温度低,微生物活性弱,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机物积累多,因此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B正确;土壤肥力高是碳储量高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C错误;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不高,D错误。故选B。
【点睛】亚寒带针叶林,主要是耐寒的落叶松、云杉等。生长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50°以北至北极圈左右的地区。 主要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东欧平原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美洲北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占世界针叶林的95%。
二、综合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工番茄是普通番茄中的一种栽培品种,其果实体积小,果皮较厚,可加工成番茄酱、番茄干、番茄粉、番茄红素等产品。新疆于1979年从国外引进优质加工番茄,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加工番茄产区,也是世界第三大番茄酱生产区。新疆的加工番茄红色素含量高、霉菌少,是加工番茄制品的上等原料。目前,新疆有116家番茄制品出口企业,番茄酱年产突破160万吨,是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和加工基地,产品主要出口东南亚、中东和欧洲等地区。下图示意新疆加工番茄主产区。
(1)说明新疆番茄主产区加工番茄质量高的气候条件。
(2)分析新疆大规模种植加工番茄的主要原因。
(3)有人提出,新疆应继续扩大加工番茄的种植面积以提高本区加工番茄制品的产量。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夏季气温高,生长期长;降水少,日照时数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机物质积累充足,番茄品质好。
(2)加工番茄体积小,果皮较厚,抗压性好,方便存储和长途运输;加工番茄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加工番茄产量高,易于田间管理;加工番茄用途广等。
(3)赞同:新疆的气候条件适宜大规模种植加工番茄;扩大种植面积可以增加地区经济收入,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可以提高新疆加工番茄制品的市场占有率等。或不赞同:扩大加工番茄种植面积,会导致单一品种产量过剩,价格下跌;会增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市场风险加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加,加剧水资源短缺;容易诱发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新疆加工番茄主产区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注意分析气候条件,可从光照、热量、昼夜温差、降水等角度分析。新疆地处内陆,降水少,夏季光照充足,有利于加工番茄的光合作用,夏季气温较高,加工番茄的生长期长。同时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积累,所以其加工番茄质量高。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加工番茄果实体积小,果皮较厚,可加工成番茄酱、番茄干、番茄粉、番茄红素等产品。由于果实体积小,果皮较厚,其抗压性好,便于存储和运输,而新疆地处内陆,距离消费市场遥远,加工番茄的这种特性使得当地青睐这种番茄的种植,并且其产量高,易于田间管理,其生产管理成本较低,种植规模大;其次,可加工成番茄酱、番茄干、番茄粉、番茄红素等产品,用途广,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小问3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表明观点并阐述对应理由即可。观点1:赞同,可从当地生产加工番茄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的角度回答。结合第(1)小题可知,新疆的气候条件适宜大规模种植加工番茄,且加工番茄的品质高,国际上竞争优势明显(有利条件);其次,扩大种植面积可以增加地区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助力当地的经济发展,其加工番茄的生产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可以提高新疆加工番茄制品的市场占有率等(有利影响)。观点2:不赞同,可从当地生产加工番茄的不利条件和加大种植规模的不利影响的角度分析作答。新疆地处内陆,降水少,水资源不足,扩大加工番茄的种植面积,会加剧水资源短缺,不合理灌溉也易导致土壤盐碱化问题,加剧区域土地荒漠化的风险;其次,继续扩大加工番茄的种植面积以提高本区加工番茄制品的产量,会导致产量过剩,进而导致价格下跌,影响收益;且如果一味地扩大加工番茄的产量而不进行产品深加工,会增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其市场风险也会加大。
18.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解析】
【分析】考查湿地、河流水文特征、海洋生物资源。
【详解】(1)沼泽的特征就是积水,联系影响沼泽的形成因素分析。从地形条件分析,该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导致积水;因地处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易导致积水;因温度低,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使地表积水;河流因水位上涨,使两岸积水。
(2)含沙量大小受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的影响。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流速快,侵蚀强,水土流失严重,使河流含沙量大;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主要表现为流水沉积,水土流失少,含沙量小。
(3)联系题干材料分析,结合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分析。从鱼类的生长环境分析,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从鱼类的饵料分析,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少;鄂毕河流域水土流失较少,河流中营养物少,导致河口营养物质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较为贫乏。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3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沙肆虐、寸草不生的荒漠。经过多年治理,2015年7月28日,库布齐沙漠的绿化成果荣获联合国颁发的2015年度土地生命奖。下图示意库布齐沙漠位置及该沙漠中生态光伏电站景观。
(1)概括库布齐沙漠的地理位置。
(2)说明太阳能光伏板对保护当地地表植被所起的作用。
(3)与华北平原相比,分析库布齐沙漠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位于中纬度地区(或位于温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北接河套平原,南邻鄂尔多斯高原。
(2)光伏板遮光挡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效降低风速,改善了植被的生存环境。
(3)晴天较多,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海拔较高,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能资源丰富;沙漠广布,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丰富。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库布齐沙漠相关图文资料为背景材料,涉及地理位置、太阳能光伏板对保护当地地表植被所起的作用、库布齐沙漠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地理位置特征应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分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库布齐沙漠位于40°N附近,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部分位于108°E-110°E之间,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库布齐沙漠的相对位置是毗邻黄河,北邻河套平原,南邻鄂尔多斯高原。
【小问2详解】
库布齐沙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沙漠广布,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太阳能光伏板能够遮挡太阳光照,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该地距冬季风的源地近,风力强劲,太阳能光伏板能够有效降低风速,从而改善了植被的生存环境。
【小问3详解】
库布齐沙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由图示等高线可知,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读图可知,库布齐沙漠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沙漠广布,经济活动少,人口少,地广人稀,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低。
20.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从2015年起,当地政府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河道截污、河道生态、沿岸景观工程以及污水厂建设等,由“点源治理”转变为“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的流域综合治理。如今那考河沿岸成为水清岸绿的滨江公园。
简述采用“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模式治理那考河污染的意义。
【答案】节约治污成本;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减少污染物入河;降低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对下游的影响);改善全流域的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
【解析】
【分析】考查河流污染治理模式及其意义。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小黑痣”指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