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二)_西师大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二)_西师大版,共5页。
第6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页例2及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十七的第5,6,7题。 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 表内除法。
教学提示 学生对用“乘法口诀求商”已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了乘除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除法计算时用乘法口诀能很快求出商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较熟练地选择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 ※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 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 表内除法。
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磁力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教师:今天,小熊猫的儿童用品商店开始营业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主题图。2.教师:小熊猫的商店里东西可真多啊,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货架,你看到了什么?它们分别是几元一个?(1)学生仔细观察(2)指名回答:胶水每瓶3元,铅笔刀每个2元,学具盒每个4元,布娃娃每个6元,钢笔每支5元。(3)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教师板书:用乘法口诀求商(二)【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具有童话色彩的情境引入,把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小白兔买胶水的部分信息:我有18元钱,想买胶水,能买几瓶呢?教师:小灰兔来到商店,它在跟小熊猫说什么呢?(1)指名回答:我有18元钱,想买胶水,能买几瓶呢?教师:这个问题你能帮助它解决吗?(1)学生独立解答(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18元可以买6瓶胶水,因为每瓶胶水3元钱,18÷3=6(瓶)口诀是:三六十八。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同学们说的很好,计算18除以3得几,我们只要想3的口诀就可以了。【设计意图:从小动物买东西的角度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为后面学生独立提出问题作出了示范。在帮助小动物解决“18元钱可以买几瓶胶水”的问题中,既巩固了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又让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的乐趣。】2.教师:你们能根据这些商品的价格,提出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吗?(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我用6元钱买了2个铅笔刀;我用12元钱买了2个布娃娃...... (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同学们不仅问题提得好,而且计算得又对又快,真能干!我们以后计算除法的时候,只要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就行了。【设计意图:在以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形式组成的多层次、开放的学习环境里,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思维碰撞,提出并解决了多个用除法计算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巩固了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同时,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数学学习活动化、个性化。】三、巩固新知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的第3题。1、教师:这道题的要求你是怎样理解的?(1)指名回答:看着20÷4=5这个算式,编题。比如小女孩编的:我养了20只小兔,1个笼子装4只,装了5个笼子。(2)集体订正,教师及时肯定。教师:请同学们也学着他们的样子,编一编吧。(1)学生独立试编(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我有20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支?有20个苹果,每个盘子里放4个,需要几个盘子?......(4)集体订正课件出示练习十七的第5题。1.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1)学生独立观察(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我发现了:18里面有2个9,有6个3;16里面有2个8,有4个4,有8个2;我发现了:把1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9,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把1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2......(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够看出这么多的关系!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表格两边的题吧!课件出示练习十七的第6题。1.教师:下面这道题相信同学们决定没问题!(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四、达标反馈1. 5人共做了30个风车,平均每人做多多少个?2.原来有15人做游戏,分成3组,如果又来了3人,每组平均应几人?3.需要几个筐?4.练习十七的第7题。5.练习十七的第8题。答案:第一题:30÷5=6(个)第二题:15+3=15(人) 18÷3=6(人)第三题:18÷6=3(筐)第四题:3 7第五题:40÷5=8(次)五、课堂小结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1)学生各抒己见(2)指名回答:我学会了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且能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3)集体订正。【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六、布置作业练习十七第9题。练习十七第10题。练习十七第11题。练习十七第12题。写出几个被除数是12的除法算式。答案:第一题:12 3 4 12÷3=4(个) 第二题:28÷4=7(组) 第三题:24÷3=8(天) 24÷4=6(杯) 第四题:9×3=27(人) 27÷9=3(组) 27÷3=9(人) 第五题12÷1=12 12÷2=6 12÷3=4 12÷6=2 12÷4=3七、板书设计 用乘法口诀求商(二) 18÷3=6(瓶) 想:三六十八。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问题,而主要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理解了乘除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除法计算时用乘法口诀能很快求出商。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体现了把计算教学置入生活情境的编写意图。同时,有利于学生借助触发的关系理解求商的思路,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7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三)_西师大版,共7页。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一)_西师大版,共6页。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3.用乘法口诀求商优秀第3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