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10月考试
化学科目试卷(高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填空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B. 和生成HI的反应达平衡后加压,颜色变深
C.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 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的利用率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一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 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 使用正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3. 下列反应一定属于非自发进行的是
A. N2(g)+2O2(g)=2NO2(g) △H=+67.7kJ/mol
B. CaCO3(s)=CaO(s)+CO2(g) △H=+1921.8kJ/mol
C. C6H12O6(s)+6O2(g)=6CO2(g)+6H2O(l) △H=-2804kJ/mol
D. 2CO(g)+O2(g)=2CO2(g) △H=-566kJ/mol
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HI(g) H2(g)+I2(s) ΔH=-26.5 kJ·mol-1,由此可知1 mol HI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分解后可以放出26.5 kJ的热量
B. 已知2H2(g)+O2(g)=2H2O(g) ΔH= -571.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ΔH= -285.8 kJ·mol-1
C. 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D. 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57.4 kJ·mol-1
5.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①
②
若反应①为慢反应,下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6. 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①Sn(白,s)+2HCl(aq)=SnCl2(aq)+H2(g) △H1
②Sn(灰,s)+2HCl(aq)=SnCl2(aq)+H2(g) △H2
③Sn(灰,s)Sn(白,s) △H3=+2.1kJ•mol-1
A. △H1>△H2
B.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 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7. 某小组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 温度/℃ | 催化剂用量/g | 酸性溶液 | 溶液 | 溶液褪色平均时间/min | ||
体积/mL | 浓度/ | 体积/mL | 浓度/ | ||||
I | 25 | 0.5 | 4 | 0.1 | 6 | 0.2 | 12.7 |
II | 80 | 0.5 | 4 | 0.1 | 6 | 0.2 | a |
Ⅲ | 25 | 0.5 | 4 | 0.01 | 6 | 0.2 | 4.0 |
IV | 25 | 0 | 4 | 0.01 | 6 | 0.2 | b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通过相同时间内收集的体积大小来判断反应速率快慢
B. ,
C. 实验III中用酸性溶液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
D. 向实验中加入适量固体会加快反应速率
8.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H2NCOONH4(s)⇌2NH3(g)+CO2(g)。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①v(NH3)正=2v(CO2)逆
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④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密闭容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⑥密闭容器中 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⑦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
A. ①②⑤⑦ B. ①②③⑤⑦ C. ①②③⑤⑥ D. 全部
9. 有可逆反应。该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如果t2、t4、t6、t8时都只改变了一个反应条件,则对应t2、t4、t6、t8时改变的条件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
B. 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减小压强、升高温度
C. 使用了催化剂,增大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降低温度
D. 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
10. 在某恒家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和Y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M点时,Y转化率最大
B.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C. 平衡后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增大
D. W、M两点Y的正反应速率相同
11. 在如图所示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①②③中进行如下反应:3A(g)+B(g) 2C(g) ΔH<0,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通入3 mol A和1 mol B,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 ③②① B. ③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①③
12. 向一活塞式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PCl5(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PCl5(g) PCl3(g)+Cl2(g) ΔH>0.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继续向该容器中充入1mol PCl5(g),则达到新平衡时PCl5(g)的转化率将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13. CO可用于合成甲醇,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CO与20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成甲醇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 A、B、C三点的平衡常数为KA=KB>KC
C. 压强为p1>p2
D. 若达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容积为10L,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容积也为10L
14. 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 Δ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后封口,如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点的操作为拉伸注射器
B. 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C. d点正<逆
D. 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T(b)>T(c)
15.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1.67 | 1.11 | 1.00 | 0.60 | 0.38 |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CO2(g)+H2(g)
B. 温度越高,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
C. 若在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2和H2各1mol,5min后温度升高到830℃,此时测得CO为0.4mol,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若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则此时的温度为1000℃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题(共55分)
16. (1)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汽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H3OH(g)+H2O(g)=O2(g)+3H2(g) ΔH=+49.0 kJ·mol-1
②CH3OH(g)+O2(g)=O2(g)+2H2(g) ΔH=-192.9 kJ·mol-1
又知③H2O(g)=H2O(l) ΔH=-44 kJ·mol-1,则甲醇蒸汽燃烧为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 _____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如表所示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参数:
化学键 | P—P | P—O | O=O | P=O |
键能/kJ·mol-1 | a | b | c | x |
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d kJ·mol-1,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的产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表中x=________kJ·mol-1(用含a、b、c、d的代表数式表示)。
(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3TiO2(s)+3C(s)=Al2O3(s)+3TiC(s) ΔH=-1176 kJ/mol,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 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17. 某兴趣小组以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为研究对象,结合所学反应原理知识改变条件使其发生“色彩变幻”。
已知:①K2Cr2O7溶液存在平衡:Cr2O+H2O2CrO+2H+。
②含铬元素的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Cr2O(橙色);CrO(黄色);Cr3+(绿色)。
(1)i可证明反应Cr2O+H2O2CrO+2H+的正反应是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ii是验证“只降低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正向移动”,试剂a是_________。
(3)iii的目的是要验证“增大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逆向移动”,此实验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Ⅱ中不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5)继续实验
①解释溶液变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②溶液变绿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18. I.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SO2氧化成SO3:2SO2(g)+O2(g)2SO3(g) ΔH=-196.6kJ•mol-1。(已知: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加热;催化剂是V2O5,在400~500℃时催化剂效果最好)表中列出了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
温度/℃ | 平衡时SO2的转化率/% | ||||
0.1MPa | 0.5MPa | 1MPa | 5MPa | 10MPa | |
450 | 97.5 | 98.9 | 99.2 | 99.6 | 997 |
550 | 85.6 | 92.9 | 94.9 | 97.7 | 98.3 |
(1)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二氧化硫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三氧化硫,应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选定的温度为400~500℃,原因是________。
(3)在实际生产中,采用的压强为常压,原因是________。
(4)在实际生产中,通入过量的空气,原因是________。
(5)尾气中SO2必须回收,原因是________。
II.Bodenstein研究了反应:2HI(g)H2(g)+I2(g) ΔH>0。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所示:
t/min | 0 | 20 | 40 | 60 | 80 | 120 |
x(HI) | 1 | 0.91 | 0.85 | 0.815 | 0.795 | 0.784 |
x(HI) | 0 | 0.6 | 0.73 | 0.773 | 0.78 | 0.784 |
(6)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_______。
(7)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则k逆为_______(用含K和k正的代数式表示)。
III.在刚性容器压强为1.01MPa时,乙酸甲酯与氢气制备乙醇主要发生如下反应:CH3COOCH3(g)+2H2(g)CH3OH(g)+CH3CH2OH(g)。一定温度下,以n(CH3COOCH3)∶n(H2)=1∶10的投料比进行反应,乙酸甲酯转化率与气体总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8)A点时,CH3COOCH3(g)的平衡分压为________,CH3CH2OH(g)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9)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______MPa-1(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列出计算式,不要求计算结果)。
19. 二甲醚(DME)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
①CO(g)+2H2(g)CH3OH(g) ΔH1=-90.7kJ·mol-1 K1
②2CH3OH(g)CH3OCH3(g)+H2O(g) ΔH2=-23.5kJ·mol-1 K2
③CO(g)+H2O(g)CO2(g)+H2(g) ΔH3=-41.2kJ·mol-1 K3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ΔH=_______kJ·mo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用K1、K2、K3表示)。
(2)下列措施中,能提高①中CH3OH产率的有_______。
A.使用过量的CO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3)一定温度下,将0.2mol CO和0.1mol H2O(g)通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③,5min后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后测得H2的体积分数为0.1,则0~5min内v(H2O)=_______,CO的转化率α(CO)=_______。
(4)将合成气以=2通入1L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H2(g)+2CO(g)CH3OCH3(g)+H2O(g) ΔH,其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ΔH<0
B.p1>p2>p3
C.若在p3和316℃时,起始时=3,则平衡时,α(CO)小于50%
(5)采用一种新型的催化剂(主要成分是Cu-Mn的合金),利用CO和H2制备二甲醚(DME)。观察图2,当约为_______时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反应,3kJ/ml,5kJ/ml,6kJ/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