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2 等边三角形教案
展开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3.2等边三角形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1.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2.能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 |||||||||||||||||||
过程与方法 | 1.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 ||||||||||||||||||||
情感与态度 | 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通过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 ||||||||||||||||||||
重点 | 等边三角形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 ||||||||||||||||||||
难点 | 1.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2.引导学生全面、周到地思考问题. | ||||||||||||||||||||
教法 | 操作、演示、讲解 | ||||||||||||||||||||
学法 | 观察、操作、合作学习 | ||||||||||||||||||||
教学设计 | |||||||||||||||||||||
教学 环节 | 教学内容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 情境 引入 | 对于同一类型的几何图像的研究,我们常常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路进行,比如我们在第十一章研究了一般三角形后,在上节课就研究了把一般三角形边特殊化后的等腰三角形,那如果我们再把等腰三角形的边特殊化,大家想想会得到什么样三角形呢? 追问1:满足什么条件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 通过情境引入课题,体会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联系与区别,类比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为本节课所学知识做好铺垫. | ||||||||||||||||||
二、 观察 探究
| 提问: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联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区别:等边三角形有三条相等的边,而等腰三角形只有两条. 追问1:等腰三角形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 等边对等角. 三线合一 思考: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于等边三角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你能填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吗? | 学生填表,并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 引导学生探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 ||||||||||||||||||
|
追问:对“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这一结论进行证明. 归纳: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符号语言: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 ∠A =∠B =∠C =60°. 思考: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用于等边三角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结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你能填出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吗? 思考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满足什么条件是等边三角形? 思考2: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是等边三角形? 结论: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者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 请你将得到的这两个命题进行证明. 归纳: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定理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符号语言: 在△ABC 中, ∵ ∠A=∠B =∠C ,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定理2: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符号语言: 在△ABC 中, ∵ BC =AC,∠A =60°,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 学生证明,师板演. 师生共同归纳. 学生操作后,小组进行探究,班内汇报,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证明,师板演. | 对所得命题进行证明,来说明猜想的正确性. 明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规范符号语言的表达形式. 引导学生探究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明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规范符号语言的表达形式. | ||||||||||||||||||
三、 例题讲解 | 例: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E∥BC, 分别交AB,AC 于点D,E.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 追问:本题还有其他证法吗? | 学生尝试练习.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 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进行简单的综合运用. 开拓学生的思维. | ||||||||||||||||||
四、 巩固 练习 | 例1: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E,F分别是各边上的一点,且AD = BE = CF. 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 例2: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 BC,AC 边上,且AE=CD,AD 与BE 相交于点F. (1)求证:△ABE ≌△CAD; (2)求∠BFD 的度数. | 学生练习后全班交流,师讲评. | 对学习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应用. | ||||||||||||||||||
五、课堂测试
| 1.下面给出的几种三角形:①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②一边上的高也是这边上的中线的三角形; ③有一个外角120°的等腰三角形.其中一定是等边三角形的是 _____. 2.如图,△ABC 的边BC上有D、E 两点,且BD =DE =EC = AD= AE,则∠BAC =_____. 3.如图,在△ABC 中,∠BAC =120°,AD平分 ∠BAC,DE∥AB,AD=3,CE=5,则AC 的长为_____. | 学生思考并回答,师讲评. | 对学习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应用. | ||||||||||||||||||
六、 课堂小结 | 谈谈你的收获和体会 (1)本节课学习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2)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相比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共有几种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方法? (3)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研究三角形的方法. | 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 旨在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梳理知识,提高认识. | ||||||||||||||||||
七、 实践 延伸 | 课本:P80页 练习题1,2 |
| 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 ||||||||||||||||||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研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由于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的探究可类比等腰三角形来完成,学生参与的好,讨论热烈,在对其性质及判定的应用上,文字语言符号转化为符号语言时,有部分学生应用的不好,今后要注意性质的应用.
初中人教版13.3.2 等边三角形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13.3.2 等边三角形第1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3 等腰三角形13.3.2 等边三角形精品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3 等腰三角形13.3.2 等边三角形精品第二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新课讲授,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2 等边三角形优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2 等边三角形优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和内容解析,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