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 (含解析)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28讲 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28讲 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共12页。
第28讲 中国地理概况【基础知识梳理】中国是全世界195个主权国家之一,也是全世界举足轻重的国家之一。作为中国人,我们对祖国的最基本的了解就是中国地理情况的了解。中国地理概况我们需要了解以下七个内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形和气候;中国的河流;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中国的农业、工业;中国的交通。一、中国的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2.辽阔的疆域
(1)中国领土的四至点。 (2)濒临的海洋: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3.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6个二、中国的地形和气候 1.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1)地势特征:_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 界线:_昆仑山脉——阿尔金山——_祁连山脉——_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地形以_盆地、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多在1 000~2 000 米) 。界线:_大兴安岭——_太行山脉——_巫山——_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地形以_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500米以下)。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 (2)地形特征:_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我国主要的地形及分布 山脉往往成为大的地形单元的分界线(有些还是省级行政区的分界线)。在下图中填出我国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东西走向_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_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_大兴安岭—太行山脉—_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_武夷山脉、_台湾山脉南北走向_贺兰山、横断山脉弧形山脉_喜马拉雅山脉2.中国的气温和降水 (1)我国的气温分布 ①冬季:南北温差大。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2)温度带: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 (3)我国的降水 ①空间分布特点:分布不均,由_东南沿海向_西北内陆递减。②时间分配: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很大。 (4)干湿地区:根据_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 A_湿润地区、B_半湿润地区、C_半干旱地区、D_干旱地区。 (5)中国气候类型A热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E高原山地气候三、中国的河流 1.外流区和内流区:分界线大致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2.我国河流流域范围:绝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_太平洋,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额尔齐斯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_雅鲁藏布江和_怒江。 3.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4.内流河——塔里木河:主要以_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集中于_7~9月,冬季常有断流现象。5.我国的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泊群,其次为东部平原湖区。_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内流湖),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四、中国的自然资源 1.特点:种类_齐全,总量_丰富,人均占有量_不足。 2.主要自然资源 类型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特点时空分布不均耕地、林地_少,难利用土地_多,后备土地资源_不足,人口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总量丰富,地区分布不均衡条件优越,类型丰富分布南多北 少,东 多西 少;夏秋 多,冬春 少,降水年际变化 大耕地:东部季风区的 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草地: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林地: 东北、西南的山区和东南丘陵地区北方以 煤、铁、石油居多,南方以 有色金属矿居多鱼类:舟山渔场;海盐:长芦盐场五、中国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1.中国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2)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中国的人口(1)人口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2)人口分布3.我国民族分布及政策: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六、中国的农业、工业1.种植业 (1)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大致与_400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此线西北以_畜牧业为主,东南以_种植业为主(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北方_旱作农业区和南方_水田农业区)。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农作物熟制各不相同,一般而言,东北平原可以_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可以_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可以_一年两熟或三熟;海南岛可以_一年三熟。 (2)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①粮食作物 小麦: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东北平原种植_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_冬小麦。 水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我国东北地区水源充足的地方也大面积种植水稻。 ②其他作物 作物主要分布地区 糖料作物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甘蔗广西、广东、台湾、海南、云南、四川盆地油料作物油菜长江流域花生华北地区,尤其以山东产量较大大豆东北平原经济作物棉花南疆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2.畜牧业和林业 (1)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牧区—细毛羊;青海牧区、西藏牧区—牦牛。(2)三大林业: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南林区(横断山区)、东南林区(东南丘陵山地)。3.中国的工业 (1)四大工业基地:_辽中南工业基地、_京津唐工业基地、_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_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工业密集分布区 ①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②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_上海、南京、_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带。③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①分布:多依附于_大中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②开发差异七、中国的交通 1.中国的铁路 (1)分布: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_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_小。(2)主要铁路干线①南北向铁路干线:a_京哈线,b_京沪线,c_京九线,d_京广线,e同蒲—太焦—焦柳线,f_宝成—成昆线。 ②东西向铁路干线:g_京包—包兰线,h_陇海—_兰新线,i_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j兰青—_青藏线。 2.中国的水运 ①海运②河运:_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3.三大国内航空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本节高考核心考点】中国地理概况知识以识记为主,所有知识都为核心考点【同步经典练习题】下图为雄安新区示意图,回答1~3题。1.雄安新区的建立( )A.将促进北京市向外扩张 B.将促使大量人口迁入北京C.可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 D.会削弱浦东新区的竞争力2.雄安新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①交通便捷通畅②生态环境优良③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④现有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3.雄安新区建设后,白洋淀应A.打造成重要的水上交通线 B.加强其美化环境和维护生态的功能C.填成陆地,进行商业开发 D.让其进一步淤积,开发成农田【答案】1.C 2.A 3.B 【解析】1.雄安新区建立的目的是疏解北京部分非首都功能,不会使北京范围扩张,A错。由于部分非首都功能迁往雄安新区,北京市的人口会向雄安迁移,不会导致大量人口向北京迁移,B错。可以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C正确。对于浦东新区没有影响,D错。故选C。2.雄安新区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捷;雄安新区多为农村,开发程度低,生态环境优良,且发展空间充足,①②④正确。而以农业为主的县域经济,科技力量薄弱,③错。3.白洋淀作为湖泊湿地,可以适当发展生态旅游,加强其美化环境和维护生态的功能,B正确。白洋淀水域面积小,可以覆盖的服务范围小,不适宜作为水上交通线,A错。填成陆地,进行商业开发,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C错。让其进一步淤积,开发成农田,会丧失其生态功能,D错。 4.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答案】4.A【解析】横断山在云贵地区,秦岭主要分布在陕西,图中排名靠前的是云贵陕,因此选择A。 下图为我国河南省、江苏省、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的谷物种植面积及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乙省区简称为( )A.豫 B.内蒙古 C.苏 D.闽6.丙省区比丁省区水稻播种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 )A.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B.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C.纬度较低,热量较高 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答案】5.A 6.A【解析】5.乙地种植的主要是玉米和小麦,河南省是平原地区,沃野千里大部分属于北方地区种植小麦和玉米,南部一点种植水稻。因此选A。6.丙为江苏,丁为福建,江苏地区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为福建则主要为丘陵,因此选A。近十几年来,山东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下降,2017年仅17万公顷,却有固定棉农109万户。新疆棉花生产集中在山麓冲积扇,以大型农场为主,生产规模远大于山东。下图为2017年山东与新疆棉花生产成本统计图,土地成本含租金及养护投入,人工成本含雇工工时费及家庭用工折价,物资成本含机械及运输等方面投入。据此完成7~9题。7.新疆棉花生产的区位优势是( )A.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水源丰富 D.光热充足8.新疆棉花生产集中在山麓冲积扇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 B.光热 C.地形 D.土壤9.新疆棉花生产的人工成本低于山东的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生产过程简单 C.以家庭用工为主 D.以异地雇工为主【答案】7.D 8.A 9.A 【解析】第1题,新疆地处西北内陆,晴天多,光照充足;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水源丰富都不是新疆棉花生产的优势。第2题,山麓冲积扇主要有两大优势,水源充足和地形平坦,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所以主要因素应该是水源;除冲积扇之外的新疆其他地区,光热条件、地形、土壤都存在较好的地区。第3题,新疆地区,种植面积广阔,人烟稀少,有利于机械化种植,所以人工成本较低。 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民族,相传黎族先民来此无处栖身,就将木船倒过来居住,后世遂仿造出船型屋(如图)。作为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住宅,目前船型屋已申请为国家非遗项目。据此完成10~12题。10.黎族先民最初抵达海南岛时,居住在( )A.潮间带 B.滨海平原 C.山前台地 D.原始密林11.船型屋低矮无窗,主要是为了( )A.防风 B.防潮 C.遮阳 D.隔热12.为保护和传承黎族船型屋,船型屋所在村落最适宜开发为( )A.森林公园 B.特色景区 C.历史博物馆 D.新型工业园【答案】10.B 11.A 12.B 【解析】10.根据材料“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民族”可知,黎族先民最初抵达海南岛时,海南岛为荒岛。相比较而言,滨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耕条件较好,是最容易被开发的地区;滨海平原因靠海近,对外联系方便,渔业资源丰富,适宜居住。潮间带是指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不适宜居住。山前台地地势较高,生产、生活条件较滨海平原差。原始密林居住条件差、开垦难度大。11.海南岛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大的省份之一,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风暴潮等造成,故该地建筑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防台风,低矮无窗有利于防风。防潮,应使建筑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如高脚屋。遮阳主要靠延长屋檐,低矮的房屋与遮阳关系不大。海南岛全年高温,为了通风散热,屋顶应很高、窗户应较大。12.为保护古老的海岸带民居,传承古老的黎族传统文化,可依托现存的船型屋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活动,将其开发为特色景区。海南岛虽然热带原始森林广布,适宜开发为森林公园,但森林公园主要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与船型屋的传承保护不相符;历史博物馆一般要有大量的文物等,船型屋作为当地传统民居,现存规模较小,开发成历史博物馆的条件不足;新型工业园主要考虑的是经济价值,与保护传统民居的主旨不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5讲 环境保护(含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4讲 旅游地理(含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1讲 世界地理(亚洲)(含解析),共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