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南昌二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生物月考(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题,共40分)
1.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①皮肤 ②胃黏膜 ③心肌细胞 ④蚯蚓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⑥病毒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一池塘中的所有鱼类 ⑨一片森林 ⑩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③②①④⑦⑩⑨
2.自新冠疫情流行以来,截止2021年9月29日,全球确诊人数2.3亿多人,导致470多万人死亡,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结构简单,是最小的生命系统,不含任何细胞器
B.该病毒可以在玻璃、金属等餐具上增殖,所以对餐具进行消毒能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
C.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所以新冠病毒生命活动不需要细胞
D.新冠病毒含有蛋白质和核酸,其核酸仅有1种
3.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下列符合细胞学说的是( )
①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③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⑤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⑥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4.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
①流感病人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
②手触碰到盛有沸水的电水壶会迅速缩回
③体操运动员完成单杠动作离不开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④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科学家在成功合成病毒之后,又通过人工破坏支原体的DNA,并用人工合成的DNA替代,成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首个人工合成基因组细胞,但该细胞在生长和分裂时表现异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
B.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C.人工合成的基因也能在支原体的细胞核中表达
D.人工合成基因组细胞生长和分裂异常可能是缺少调控生长增殖的基因
6.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内容及创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C.维萨里经过对器官的解剖观察,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一一组织构成
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7.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了许多杂菌,它们共同构成种群
B.绿藻、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依靠多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摄食、运动、分裂、应激性等多种生命活动
C.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
8.有关下列5种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蓝细菌 ②衣藻(低等植物) ③大熊猫 ④冷箭竹 ⑤新冠病毒
A.①和⑤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①②细胞之间具有差异性,但无统一性
C.①②④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是自养生物
D.①②③④⑤都含有蛋白质,都含有染色体
9.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下列关于蓝细菌和绿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均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属于自养型生物
B.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蓝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蓝细菌的遗传物质为RNA,绿藻的遗传物质为DNA
D.蓝细菌与绿藻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
10.下列关于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多样性是从细胞的结构角度研究的,细胞的统一性是从细胞的功能角度研究的
B.所有细胞都具有C、H、O、N等基本元素,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C.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并不都具有叶绿体,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D.并非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11.下列对生物学实验相关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④中100倍下视野中细胞为64个,则400倍下可看到16个
B.若要将图②中c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显微镜下观察到图③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相反
D.将图①中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亮度将减小
12.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 )
①乳酸菌、色球蓝细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乳酸菌、酵母菌、大肠杆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③T2噬菌体(一种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因为其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④细胞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⑤细菌既含有DNA,又含有RNA,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3.如下表所示,a、b、c、d最有可能是( )
| 细胞结构 | 细胞壁 | 细胞大小 | 核膜 |
a | 有 | 无 | 较大 | 有 |
b | 有 | 有 | 较大 | 有 |
c | 有 | 有 | 小 | 无 |
d | 无 | 无 | — | 无 |
A.病毒、植物、动物、细菌 B.动物、植物、细菌、病毒
C.细菌、动物、植物、病毒 D.植物、动物、细菌、病毒
14.在一定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去除沉淀后的溶液蓝色变浅,测定其吸光值可用于计算葡萄糖含量。下表是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样本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样本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吸光值 | 0.616 | 0.606 | 0.595 | 0.583 | 0.571 | 0.564 |
葡萄糖含量(mg/mL) | 0 | 0.1 | 0.2 | 0.3 | 0.4 | 0.5 |
A.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浅
B.斐林试剂与样本混合后立即生成砖红色沉淀
C.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大于0.4mg/mL
D.吸光值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有关,与斐林试剂的用量无关
15.下表是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请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O | Si | C | N | H |
地壳 | 48.60 | 26.30 | 0.087 | 0.03 | 0.76 |
细胞 | 65.0 | 极少 | 18.0 | 3.0 | 10.0 |
A.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元素含量差异显著,说明了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存在差异性
B.细胞中的O和H含量较高与活细胞中含水量高有密切关系
C.细胞中的C主要存在于各种有机物中
D.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说明生物体可以无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
16.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鉴定现象观察时,若要观察脂肪颗粒,则需要使用显微镜
B.蛋白质鉴定时,若要用鸡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
C.鉴定非还原糖(如蔗糖)时,与相应试剂混合并水浴加热后的现象是无色的
D.做脂肪鉴定实验选用的花生种子一定要提前浸泡
17.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在元素周期表中,砷与磷同族)。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FAJ-1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
B.砷对多数生物有毒可能是因为砷能够替代磷参与的生化反应,造成细胞代谢混乱
C.砷元素是存在于GFAJ-1细菌中的微量元素
D.该发现使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发生了重大改变,拓宽了思路
18.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在植物开花前必须大量施钙肥和硼肥,以达到增产目的
B.钙和硼对花粉粒萌发、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不同
C.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粒的萌发率
D.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率
19.下列关于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镁参与叶绿素的构成
B.生物体内无机盐含量会因生物的种类、生物所处的生长发育期不同而有所不同
C.抗旱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比一般植物要高
D.储藏的小麦种子中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
20.某生物兴趣小组为验证硼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你认为较科学的一组是( )
A.对照组:植物+完全培养液+沙土 实验组:植物+缺硼的完全培养液+沙土
B.对照组:植物+蒸馏水+沙土 实验组:植物+蒸馏水配制的含硼的营养液+沙土
C.对照组:植物+完全培养液 实验组:植物+缺硼的完全培养液
D.对照组:植物+蒸馏水 实验组:植物+蒸馏水配制的含硼的营养液
二、不定向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选对得4分,少选得2分,不选或错选得0分,共计20分)
2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创立过程及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为后来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B.魏尔肖的名言“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至今仍未被推翻
C.罗伯特·胡克首次观察到了真正的活细胞
D.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运用到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一完全归纳法
22.2021年7月中国科学家在《自然一生态与进化》上发表论文指出:未来100年内仍有18个大熊猫种群的灭绝风险高于50%,15个大熊猫种群的灭绝风险高于90%。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以种群为单位研究大熊猫,因为种群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层次
B.大熊猫和它的生存环境一起形成群落,不同群落的集合就是生态系统
C.大熊猫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D.保护大熊猫,需要从分子和原子开始对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展开研究
23.下表是关于农作物A、B在相同土壤中N、P、K三元素肥效实验的结果记录,“+”表示施肥,“-”表示未施肥)。请据表中的数据,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
| 农作物A | 农作物B | |||||||||
肥料成分 | N | + | - | + | + | - | + | - | + | + | - |
P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产量 | 100 | 54 | 83 | 65 | 100 | 100 | 34 | 70 | 55 | 40 |
A.对于农作物A来说,其生长发育不需要N元素
B.对农作物A来说,施肥时最重要的是施加K肥
C.对农作物B来说,三种元素中N最重要
D.两种农作物对土壤中N、P、K的需求量基本相同
24.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图中序号代表不同的化合物,面积不同代表含量不同,其中和Ⅱ代表两大类化合物。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Ⅳ代表蛋白质,Ⅶ代表糖类和核酸,则Ⅵ代表脂肪
B.Ⅴ中的Na+缺乏会造成人体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升高
C.Ⅲ在人体中的含量常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D.若人体缺铁,则会影响细胞内某种Ⅳ的合成
25.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下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
A.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小麦的含水量下降
B.冬季来临,自由水含量与小麦呼吸速率呈明显正相关
C.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与小麦的抗寒性呈正相关
D.11月时,小麦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仍是水
三、非选择题:(共4题,40分)
26.大明湖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岸上翠柳垂荫,婀娜多姿;湖中碧波泛荡,荷花似锦;水面小舟争渡,画舫徐行;更有那楼台亭榭,隐现其间。清代乾隆《历城县志·山水考四》载:“湖光浩渺,山色遥连,夏挹荷浪,春色扬烟,荡舟其中,如游香国,箫鼓助其远韵,固江北之独胜也。”以下是大明湖中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大明湖畔的一片荷叶属于______层次,大明湖中的一只草履虫属于______层次。
(2)图中不含染色体的生物是______,该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中。
(3)图中细胞中都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至少写出2个),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_。
(4)脊髓灰质炎病毒与上述生物相比,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
27.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如图所示,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镜头,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的图象。请回答以下问题:
甲 乙 丙
(1)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______。
(2)从图乙转为图丙,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装片→转动______→调节光圈→调节______。移动玻片的方向是______。图丙为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则载玻片上的实物应为______。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在目镜10×、物镜8×的视野中,刚好能看到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10个完整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则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直径与原来相比被放大______倍,看到的细胞数目与原来相比少了______个。
(5)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______。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B.面积放大了400倍
C.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28.当发生山体塌方时,为了救出被掩埋人员,要迅速打通生命通道,向被困人员输送水和营养液。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等。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细胞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被运送的牛奶、奶粉中添加了铁、钙等元素。其中铁是构成血红素的重要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____;如果被掩埋人员血液中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肌肉______现象,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____。
(2)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水是提供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天然无污染的泉水中,含有Cu、K、Ca、Zn、P、Mg、Fe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__。
(3)水在人体内有着重要作用,水在人体细胞中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
①其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有:
I水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水分子成为一个______分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______。
II参与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
Ⅲ______;
Ⅳ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②而细胞内结合水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这样水就失去了______,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
29.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梨匀浆,鲜肝提取液,葡萄匀浆,豆浆,白萝卜匀浆,花生种子
仪器试剂:略
(1)上述实验材料适合用于蛋白质鉴定的是______。鉴定蛋白质时,向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液的量要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双缩脲试剂A的量。若试管中颜色为______色,则组织样液中含丰富的蛋白质。
(2)鉴定脂肪的实验原理是______。实验操作中吸去染液后,用______(要求写出体积分数)洗去浮色。
(3)在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要求试剂甲液和乙液应混合后使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大胆质疑,提出“一定要混合后再使用吗?”,并设计了以下实验:
试管 | 第1次加入物 | 第2次加入物 | 第3次加入物 | 条件 | 颜色编号 |
1号 | 2mL梨汁 | 0.5mL斐林试剂乙液 | 0.5mL斐林试剂甲液 | 水浴加热 |
|
2号 | 2mL梨汁 | A | B | 水浴加热 |
|
3号 | 2mL梨汁 | C | 无 | 水浴加热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3号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C为______(要求写出试剂浓度与用量)。
②预测结果及相关结论:若______号试管与______号试管相比,出现的砖红色沉淀现象相同,则鉴定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甲液、乙液不一定要混合后再使用。若只有______号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则鉴定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甲液、乙液要混合后再使用。
生物参考答案
DDABC DDCCA DBBAD CCABC
CD ABD C AB AD
26.(除特别标记外,每空1分,共8分)
(1)器官 细胞和个体
(2)大肠杆菌 拟核
(3)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统一性
(4)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图中生物有(2分)
27.(每空1分,共9分)
(1)②③⑤
(2)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左上方 ∃>∀
(3)D
(4)5 8
(5)A
28.(除特别标记外,每空1分,共10分)
(1)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分) 抽搐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2分)
(2)Cu、Zn、Fe
(3)极性 (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流动性和溶解性
29.(除特别标记外,每空1分,共13分)
(1)鲜肝提取液、豆浆 小于 紫
(2)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
(3)将0.5mL0.1g/mLNaOH溶液和0.5mL0.05g/mLCuSO4溶液混匀(2分)
1、2(2分) 3(2分) 3(2分)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共5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南昌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共12页。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