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学情调研检测地理试卷(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学情调研检测地理试卷( 含答案),文件包含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学情调研检测地理试卷docx、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学情调研检测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联盟校第一次学情调研检测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 (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注意事项:1 .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2 .答题前,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 .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 答题纸上 .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 0.5 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 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 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 I 卷(选择题 共 80 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40 个小题, 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涂答案选项。)2022 年 12 月 4 日,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媒体报道了 相关事宜,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着陆的返回舱外表“烧焦”,看起来“颜值”不是那么高。读图完成下面 1-3 题。1. 左图中的神舟十四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 ”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 )A. 彗星 B. 极光 C. 流星 D. 磁暴2. 按照天体类型,右图中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属于(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D. 流星3. 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环绕恒星运转的天体是卫星C. 晴朗的夜空,肉眼所见的多是恒星 读图,完成下面 4-6 题。4.图中的 M 天体可能是( )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
B.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D. 天体都是由固态物质组成的1
5.图中包括了几级天体系统,其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A.一级 太阳 B.二级 太阳 C.二级 地球 D.一级 地球6.与地球相比,天体 M 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地球的能量只占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 7-9 题。 7. 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B. 海拔高,距太阳近C. 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 D. 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8.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B. 太阳辐射能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C. 太阳辐射能分布较分散,因此属于人们不经常利用的能源D. 太阳辐射有 11 年的活动周期9. 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有( )①煤 ②石油 ③水能 ④核能 ⑤风能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 ”,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特化 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 方来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完成下面 10-11 题。10.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出现 B.火山的喷发 C.水体的运动 D.风的形成11.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 ”是因为( )A.上海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2022 年 11 月 16 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 ”成功捕捉到一次 罕见的 X1 级大耀斑。右图为太阳大气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 12-13 题。
12. 图中①②③层分别表示( )A. 色球层、光球层、 日冕层B. 光球层、色球层、 日冕层C. 光球层、 日冕层、色球层D.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13. 此次大耀斑的爆发,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是( )A. 太阳辐射强度迅速增加B. 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C. 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 D. 极光范围扩展至低纬度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以及 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化石是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据此
完成下列 14-15 小题。14.化石在地质学上的意义是( ①确定地球的年龄③确定地壳运动的类型A. ①② B. ②④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②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④推测古地理环境C. ③④
D. ①③
A.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B.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C.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D.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生物的化石2022 年 11 月 17 日,世界杯开赛前夕,首对中国赴卡塔尔大熊猫“京京 ”与“四海 ” 正式与当地民众见面。有“ 活化石 ”之称的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 800 万年,被誉 为“ 中国国宝 ”。图为地质年代表示意图。据此完成 16-17 题。16.大熊猫在地球上最初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宙17.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 )A.蕨类植物极度兴盛 B.爬行动物大量发展C.是重要的成铁时期 D.形成现代地貌格局近期,在福建上杭发现全球较为罕见的恐龙足迹化石(右图),读图完成下面 18-19 题。18. 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A. 早古生代 B. 晚古生代C. 中生代 D. 新生代
19. 地球演化历程中,恐龙繁盛的年代( )A. 裸子植物兴盛 B. 落基山脉隆起C. 联合古陆形成 D. 原核生物出现读下面地质剖面略图,完成下面 20-22 题。20.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21.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22.据图推测②地层形成时的环境特点为(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C.寒冷,冰雪广布 D.湿润、森林茂密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 年 10 月 16 日 16 时 54 分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发生了 5.1 级地震,震源深度 17 千米。左图为“地球的内部圈层示意图 ”,右图为此次地震时离 震中距离不同的各地观测站测得的“地震波传播时间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 23-24 题。23. 此次地震的震源发生在左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④ D. ⑤24. 关于此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W2 传播速度慢,为纵波 B. 地震波 W1 能通过①和② , 不能通过③和④C. W1 和 W2 在莫霍面附近时传播速度最大D. 地震时人们最初感受到的上下颠簸是由 W2 所致2022 年 1 月 15 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某座火山发生二次喷发,火山灰柱的直径达 到 5 公里、高度达到 20 公里,持续约 8 分钟,大量火山灰铺天盖地不停落下。左图为该 火山喷发景观图,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 25-26 题。25. 该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来自右图所示的( )A. ①圈层 B. ②圈层 C. ③圈层 D. ④圈层26. 该火山灰柱的顶端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 平流层 B. 对流层 C. 大气上界 D. 高层大气右图是“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 27-28 题。27.图示圈层①②③④依次为(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B. 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2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读瀑布景观图,完成下面 29-31 题。29.图示景观所呈现的地球圈层为( )A.水圈、生物圈B.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30.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瀑布 B.树木花草 C.岩石 D.大气31.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C.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D.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北京时间 2021 年 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于 6 时 56 分与距地 400 千米的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 核心舱。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 32-33 题。32.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中( )A. 会依次经过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B. 气温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C. 外部空气密度越来越小,气压越来越大D. 超过 50 千米后各种天气现象逐渐消失33. 中国空间站可能面临的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有( )①超强的紫外辐射 ②极光的干扰③耀斑的突然爆发 ④巨大的温差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22 年 5 月 6 日,科考人员完成了珠峰地区大气垂直探空实验,探空气球最高飞升至 距离珠峰大本营地面 39.1km 处。 图为刚放飞的氦气探空气球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 图完成下面 34-35 题。34. 甲层大气的主要特点是( )A. 水汽杂质少且能见度高 B.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C.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D. 大气平流运动显著35. 气球在上升过程中( )A. 测定的气压越来越大 B. 气球不断膨胀变大C. 测定的紫外线变弱 D. 测定的水汽含量增多左图为盐城市连续三天的天气预报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36-38 题。
36.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7.与前两日相比,12 月 12 日昼夜温差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A. ①增强 ④减弱 B. ①增强 ③增强C. ②增强 ③减弱 D. ②增强 ④增强38.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日盐城市温度还将持续降低,农民为了有效的防止冻害,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覆盖地膜,提高地温 B.建塑料大棚,加强保温效果C.点草烟熏,增强大气逆辐射 D.架设黑色尼龙网,增强吸热《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 “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 是夜必霜。”,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某葡萄园景观图。完成下面 39-40 题。39.“天雨新晴,是夜必霜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①减少 B. ②增多 C. ③减少 D. ④增多40.果农在葡萄园地面铺设鹅卵石的目的是( )A.增加太阳辐射 B.增加大气辐射 C.增加昼夜温差 D.增加地面辐射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20 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计 20 分)4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材料一:2020 年北京时间 5 月 6 日 21 时 53 分,印度尼西亚班达海发生 7.2 级地震, 震源深度为 110 千米,随后多个国家相继发布海啸预警。材料二: 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及地球内部圈层图。
(1)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要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 目 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 。图中 AB 两线表示横波的是 线, 判断依据 (3 分)。(2)图中 F 表示 。地球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 (2 分)。(3)图中表示地幔的是 (填字母),物质状态为 (填“ 固态 ”或“液态 ” 或“气态 ”),依据是 (3 分)。(4)地震波在通过含油层时, (横波/纵波)会消失,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勘探石 油 。(1 分)(5)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向上传播经过莫霍界面时,速度的变化是 (1 分)。 42. 读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 分)。(1)图中①表示 (1 分)。(2)地面增温的热量来源于 (填序号)(1 分)。(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跟 (填序号)有关,其越强,保温效果越好(1 分)。 (4)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气温要 ,原因是图中环节 (填文 字)的作用(2 分)。(5)月球上昼夜温差比地球大的原因是 、 ,温 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主要是减少 (填文字)射向宇宙空间,蔬 菜品质较露天差是因为温室大棚昼夜温差要 (4 分)。(6)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使得图中环节④ (填“增强 ”或“减弱 ”) (1 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地理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地理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联盟高一地理期中调研试卷docx、联盟高一地理期中调研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