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期中复习提升】沪教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必修1测试卷(易错题+拓展题+压轴题)
【期中复习提升】沪教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逻辑(3大易错与3大拓展)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复习提升】沪教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逻辑(3大易错与3大拓展)测试卷,文件包含期中复习提升沪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逻辑3大易错与3大拓展测试卷原卷版docx、期中复习提升沪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逻辑3大易错与3大拓展测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集合与逻辑单元复习提升(易错与拓展) 易错点1:忽视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致错【例1】已知集合A={2,3,a2+4a+2},B={0,7,a2+4a-2,2-a},且A∩B={3,7},求集合B.【错解】由A∩B={3,7}得a2+4a+2=7,解得a=1或a=-5.当a=1时,集合B={0,7,3,1};当a=-5时,集合B={0,7,3}.综上知集合B={0,7,3,1}或B={0,7,3}.【错因】由题设条件知集合B中有四个元素,集合中出现了相同的元素,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导致错解.【正解】应将当a=-5时的集合B={0,7,3}舍去,故集合B={0,7,3,1}.【答案】{0,7,3,1}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常常容易忽略,求解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常用于解决集合问题. 针对训练1.1 若,则a的值为 .【答案】【分析】集合中的元素依次取,求出a值,利用集合元素的性质验证作答.【详解】因为,则当,即,此时,矛盾,若,解得,此时,,符合题意,即,而,即,所以a的值为.故答案为:针对训练1.2 设a,,若集合,则 .【答案】2【解析】由集合相等的定义,分类讨论求出,,代入求解即可.【详解】由易知,由两个集合相等定义可知若,得,经验证,符合题意;若,由于,则方程组无解综上可知,,,故.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集合相等求参数,属于基础题. 易错点2:忽视空集致错【例2】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若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错解】由B⊆A,得解得2≤m≤3.【错因】上述解法是初学者解此类问题的典型错误解法.原因是考虑不全面,由集合B的含义及B⊆A,忽略了集合为∅的可能而漏掉解.【正解】A={x|-2≤x≤5},B={x|m+1≤x≤2m-1},且B⊆A.①若B=∅,则m+1>2m-1,解得m<2,此时有B⊆A;②若B≠∅,则m+1≤2m-1,即m≥2,由B⊆A,得解得2≤m≤3.由①②得m≤3.∴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m≤3}.【答案】{m|m≤3}.【指点迷津】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在解题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在隐含有空集参与的集合问题中,往往容易因忽略空集的特殊性而导致漏解.(1)对于任意集合,有,所以如果,就要考虑集合或可能是;如果,就要考虑集合可能是.(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针对训练2.1 已知,若,求实数a的值.【答案】1或4【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解得集合,根据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关系,可得答案.【详解】由已知可得,因为,则或或或,当时,,无解,当时,则,解得,当时,则,无解,当时,则,解得,综上,实数a的值为1或4.针对训练2.2 已知集合,若,则 m 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分析】分和讨论结合条件即得.【详解】∵,∴当时,,所以,当时,,解得,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针对训练2.3 已知,,且,则a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分析】求得集合,根据,分和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集合,当时,即,解得,此时满足,当时,要使得,则或,当时,可得,即,此时,满足;当时,可得,即,此时,不满足,综上可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故答案为:.针对训练2.4 设,若,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的集合.【答案】【分析】先求出,再就分类求出,根据即可求的取值集合.【详解】因为,,若,则,此时满足;若,则,因为,故或,解得或,所以的取值集合为.针对训练2.5 已知:,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分析】根据给定的条件,借助集合的包含关系列出不等式,求解作答.【详解】因集合,,由得:,当,即时,,则,当时,则,解得,综上,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针对训练2.6 已知集合,且,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分析】根据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分和,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详解】由集合,若时,可得,此时满足;若时,要是得到,则满足,解得,综上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 易错点3:判断充要条件时出错【指点迷津】只要抓住一个重点:推出关系.在若则类型中,,p是q的充分条件指,而此时说“p是q的充分条件,或说q的充分条件是p”,也就是p是充分的,q是必要的.记忆:推出关系中,前面的条件是充分的,后面的被推出的是必要的.【例3】已知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是,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或 B.或C. D.【答案】D【分析】由题意知,根据子集关系列式解得参数范围即可.【详解】由题意得,所以,且等号不能同时成立,解得.故选:D.针对训练3 若不等式的一个充分条件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D【分析】结合充分条件的定义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若不等式的一个充分条件为,则,所以,解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选:D. 拓展1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全称量词: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等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全称量词命题: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例如,命题“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就是全称量词命题; 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存在量词命题: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例如,命题“有一个素数不是奇数”就是存在量词命题.在有些资料中,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特称量词用符号“”表示.如果将含有变量的语句用表示,变量的取值范围用表示,那么:全称命题“对任意属于,有成立”可表示为: ;特称命题“存在一个属于,使成立”可表示为:; 【例1】若命题,是真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考点】全称量词;命题的真假;二次不等式恒成立;【详解】因为命题,是真命题,所以对恒成立,即二次函数的图像恒在轴上方或与轴仅有一个交点,则有,解得,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闭区间.故答案为:.针对训练1.1 下列命题中是全称量词命题并且是真命题的是 A., B.所有菱形的4条边都相等 C.若为偶数,则 D.是无理数【答案】【考点】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命题的真假【详解】对于,,故错误;对于:所有菱形的4条边都相等,满足两个条件,故正确;对于:若为偶数,则或,故错误;对于是无理数不是全称命题,故错误.故选:.针对训练1.2 已知对,都有,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答案】【考点】全称量词;不等式恒成立;【详解】对,都有,,故选:.针对训练1.3 若“,”是真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答案】【考点】全称量词;命题的真假;二次不等式恒成立【详解】当时,不等式为恒成立,符合题意;当时,则有,解得;综上可得,.故选:.拓展2 命题的否定常见结论形式的否定:原结论 否定形式原结论 否定形式 或非且非至少有一个 没有且非或非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二个 至少有个 至多有-1个 至多有个 至少有+1个【例2.1】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1)且;(2)的解是或;(3)梯形的对角线相等;(4)存在一个四边形没有外接圆;【答案】(1)且;或 (2)的解既不是,也不是; (3)存在一个梯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4)所有的四边形都有外接圆;【例2.2】若命题“,使得成立”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考点】存在量词和特称命题;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详解】命题“,使得成立”为假命题,则它的否定命题:“,”为真命题;所以,解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选:. 针对训练2.1(1)陈述句“或”的否定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2) “对于任意正奇数,所有不大于的正奇数的和都是”的否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且; (2)存在正奇数,使得所有不大于的正奇数的和不是.针对训练2.2 已知命题:“,”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答案】【考点】存在量词和特称命题【详解】“,”为假命题等价于“方程无实根”,即△,.故选:. 拓展3 容斥定理容斥问题涉及到包含与排除原理,也叫容斥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如果用表示集合A中的元素的个数,那么【例3.1】 某学校举办运动会,比赛项目包括田径、游泳、球类,经统计高一年级有人参加田径比赛,有人参加游泳比赛,有人参加球类比赛.参加球类比赛的同学中有人参加田径比赛,有人参加游泳比赛;同时参加田径比赛和游泳比赛的有人;同时参加三项比赛的有人.则高一年级参加比赛的同学有( )A.98人 B.106人 C.104人 D.110【答案】B【分析】根据韦恩图可求高一年级参加比赛的同学的人数.【详解】由上述韦恩图可得高一年级参加比赛的同学的人数为:,故选:B.【例3.2】 某小学对小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舞蹈课外活动的有63人,参加唱歌课外活动的有89人,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有47人,三种课外活动都参加的有24人,只选择两种课外活动参加的有46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课外活动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A.120 B.144 C.177 D.192【答案】A【分析】用韦恩图表示题设中的集合关系,结合三个集合的容斥原理,即得解【详解】如图所示,用韦恩图表示题设中的集合关系,不妨将参加舞蹈、唱歌、体育课外活动的小学生分别用集合表示,则不妨设总人数为,韦恩图中三块区域的人数分别为即由容斥原理:解得:故选:A针对训练2.1 为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学校开展了丰富的选修课,参与“数学建模选修课”的有169人,参与“语文素养选修课”的有158人,参与“国际视野选修课”的有145人,三项选修课都参与的有30人,三项选修课都没有参与的有20人,全校共有400人,问只参与两项活动的同学有多少人?( )A.30 B.31 C.32 D.33【答案】C【分析】先画出韦恩图,根据荣斥原理求解.【详解】画出维恩图如下: 设:只参加“数学建模课”和“语文素养课”的有x人,只参加“数学建模课”和“国际视野课”的有y人,只参加“语文素养课”和“国际视野课”的有z人,则:,;故答案为:32人.针对训练2.2 某城市数、理、化竞赛时,高一某班有26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25名学生参加物理竞赛,23名学生参加化学竞赛,其中参加数、理、化三科竞赛的有7名,只参加数、物两科的有6名,只参加物、化两科的有8名,只参加数、化两科的有5名.若该班学生共有51名,则没有参加任何竞赛的学生共有( )名A.7 B.8 C.9 D.10【答案】D【分析】画出图,由题意求出分别单独参加物理、数学和化学的人数,即可求出参赛人数,进而求出没有参加任何竞赛的学生.【详解】画三个圆分别代表数学、物理、化学的人,因为有26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25名学生参加物理竞赛,23名学生参加化学竞赛,参加数、理、化三科竞赛的有7名,只参加数、化两科的有5名,只参加数、物两科的有6名,只参加物、化两科的有8名,所以单独参加数学的有人,单独参加物理的有人,单独参加化学的有,故参赛人数共有人,没有参加任何竞赛的学生共有人.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沪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数学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逻辑 单元重点综合测试,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沪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逻辑综合测试原卷版docx、期中模拟卷沪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逻辑综合测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复习提升】沪教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逻辑压轴题专练,文件包含期中复习提升沪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逻辑压轴题专练原卷版docx、期中复习提升沪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逻辑压轴题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复习提升】沪教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必修1 第二章 等式与不等式(3大易错与3大拓展)测试卷,文件包含期中复习提升沪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必修1第二章等式与不等式6大易错与4大拓展测试卷原卷版docx、期中复习提升沪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必修1第二章等式与不等式6大易错与4大拓展测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