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强基联盟高一3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强基联盟高一3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强基联盟高一3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强基联盟高一3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强基联盟高一3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强基联盟高一3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洛阳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老鼠的白毛与长毛 B.人的黄皮肤和双眼皮
    C.豌豆子叶黄色与豆荚绿色 D.豌豆花腋生与花顶生
    【答案】D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详解】A、老鼠的白毛与长毛不符合同一性状,老鼠的长毛和短毛为一对相对性状,A错误;
    B人的黄皮肤和双眼皮不符合同一性状,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为一对相对性状,B错误;
    C、豌豆子叶黄色与豆荚绿色不符合同一性状,豌豆子叶的黄色与绿色为一对相对性状,豌豆豆荚的黄色与绿色为一对相对性状,C错误;
    D、豌豆花的腋生与顶生符合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D。
    2.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关于材料选取及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杂交时,父本在花成熟后除去全部雄蕊
    B.自然繁殖的豌豆都是纯种、两性花
    C.人工传粉的顺序: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D.与山柳菊相比,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答案】A
    【分析】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详解】A、杂交时,母本在花粉未成熟前除去全部雄蕊,A错误;
    B、豌豆自然状态下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故自然繁殖的豌豆都是纯种、两性花,B正确;
    C、通过分析可知,人工传粉的顺序:去雄→套袋→授粉→套袋,C正确;
    D、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山柳菊花小,做杂交实验困难,D正确。
    故选A。
    3.豌豆的豆荚饱满(显性)和不饱满(隐性)两种类型杂交得F1,F1自交得F2,欲使F2出现饱满:不饱满一3:1,应该满足的条件之一是(    )
    A.亲代和F1,都必须为纯合子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C.对F1母本必须进行套袋操作 D.F2中豆荚饱满和不饱满个体存活率相同
    【答案】D
    【分析】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F2出现饱满:不饱满一3:1,则F1的基因型为杂合子,A错误;
    B、通过A选项可知,F1基因型是杂合子,F1产生的两种雌配子数量相等,两种雄配子数量相等,但是雄配子多余雌配子,B错误;
    C、对F1母本不做任何操作,应该亲本中的母本去雄套袋,C错误;
    D、 F2中豆荚饱满和不饱满个体存活率相同,这样才能保证F2出现饱满:不饱满一3:1,D正确。
    故选D。
    4.一般把人习惯使用右手或左手称为右利手或左利手,这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右利手夫妇,生了一个左利手女儿和右利手儿子,该儿子与某右利手女子结婚(其母亲为左利手),生一个左利手孩子的概率是(    )
    A.1/2 B.1/4 C.1/8 D.1/6
    【答案】D
    【分析】通过题干信息可知,一对右利手夫妇,生了一个左利手女儿和右利手儿子,说明右利手是显性性状,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女儿的基因型为aa,儿子的基因型1/3AA或者2/3Aa。某右利手女子结婚(其母亲为左利手)基因型为Aa。
    【详解】儿子的基因型1/3AA或者2/3Aa与某右利手女子基因型为Aa结婚,生一个左利手(aa)孩子的概率是2/3×1/4=1/6。
    故选D。
    5.下列组合中分别属于测交、自交和杂交的是(    )
    A.DD×DD  Dd×Dd  Dd×dd B.Dd×dd  Dd×Dd  DD×Dd
    C.Dd×dd  Dd×Dd  dd×dd D.DD×Dd  Dd×Dd  DD×Dd
    【答案】B
    【分析】①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②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③测交:为测定杂合个体的基因型而进行的未知基因型杂合个体与有关隐性纯合个体之间的交配。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隐性(或双隐性)亲本的交配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基因型的一种回交。
    【详解】A、DD×DD、Dd×Dd属于自交、Dd×dd属于测交,A错误;
    B、Dd×dd属于测交、 Dd×Dd属于自交、DD×Dd属于杂交,B正确;
    C、Dd×dd属于测交、Dd×Dd属于自交、 dd×dd属于自交,C错误;
    D、DD×Dd属于杂交、 Dd×Dd属于自交、DD×Dd属于杂交,D错误。
    故选B。
    6.如图是一对相对性状分离比的模拟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甲盒子中放置的D、d两种小球的数量需一致
    B.从乙盒子摸出球的过程模拟的是基因分离的过程
    C.甲抓取的D与乙抓取的d合并为Dd代表受精作用
    D.抓取完一次并记录好组合后,可直接继续实验
    【答案】D
    【分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A、甲盒子中不同小球的数量比应为1:1,表示每个亲本都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正确;
    B、本实验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从乙盒子摸出球的过程模拟了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B正确;
    C、甲抓取的D代表雌配子,乙抓取的d代表雄配子,两者合并为Dd代表受精作用,C正确;
    D、抓取完一次并记录好组合情况后,应放回小球摇匀后继续实验,保证每次抓取每种小球的概率均为1/2,D错误。
    故选D。
    7.小麦的早熟(D)对晚熟(d)为显性,抗锈(E)对感锈(e)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用纯种早熟抗锈和晚熟感锈的小麦杂交得到F₁,再将F₁自交得到F₂,如果F₂得到800株纯种晚熟抗锈植株,那么理论上F₂中早熟抗锈小麦有(    )
    A.7200株 B.5400株 C.2400株 D.1200株
    【答案】A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用纯种早熟抗锈(DDEE)和晚熟感锈(ddee)的小麦杂交得到F₁(DdEe),F₂得到800株纯种晚熟抗锈植株,再将F1自交得到F2,F2中早熟抗锈9(D-E-):3早熟感锈(D-ee):3晚熟抗锈(ddE-):1晚熟感锈(ddee);F₂得到800株纯种晚熟抗锈植株,则F₂植株总数为12800株,F₂中早熟抗锈小麦为12800株×9/16=7200株,A正确。
    故选A。
    8.某植物的高茎(H)与矮茎(h)、子粒黄色(R)与绿色(r)是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将该植物杂交,对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作出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HhRr×HhRr B.HhRr×hhrr
    C.HhRr×Hhrr D.HhRr×hhRr
    【答案】C
    【分析】分析扇形图:高茎:矮茎=3:1,说明亲本都是杂合子,即亲本的基因型均为Hh;黄色:绿色=3:1,说明亲本都是杂合子,即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
    【详解】高茎与矮茎之比为3:1,可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Hh×Hh,黄色与绿色之比为1:1,可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Rr×rr,综合可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HhRr×Hhrr,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果子狸的长尾与短尾、灰毛与黑毛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纯合长尾灰毛品种与纯合短尾黑毛品种杂交得到F1,再用F1自交得到F2,实验结果见下表。其中丙的表型为(    )
    P
    长尾灰毛×短尾黑毛
    F1
    长尾灰毛
    F2表型及其数量比例




    9
    3
    3
    1

    A.长尾灰毛或短尾灰毛 B.短尾黑毛和长尾灰毛
    C.短尾灰毛或长尾黑毛 D.长尾黑毛或短尾黑毛
    【答案】C
    【分析】1、根据表格中长尾灰毛×短尾黑毛,后代F1全为长尾灰毛,说明长尾对短尾为显性,灰毛对黑毛为显性,假设控制长尾的基因为A,控制短尾的基因为a,控制灰毛的基因为B,控制黑毛的基因为b。
    2、根据表格中F1自交得F2的表现型之比是9:3:3:1,分离比之和等于16,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F1为双杂合子AaBb。
    【详解】F1为双杂合子AaBb。F1自交得到F2,甲占9份(A-B-):乙(A-bb或者aaB-):丙(aaB-或者A-bb):丁(aabb)。由此推测丙的表现为短尾灰毛或长尾黑毛。
    故选C。
    10.取两株圆形南瓜杂交,F₁全是扁盘形,F₂中扁盘形:圆形:长形=9:6: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南瓜形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₂的扁盘形南瓜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C.长形南瓜与F₁杂交的后代为扁盘形:圆形:长形=1:2:1
    D.F₂中扁盘形和长形南瓜杂交出现长形的概率是1/6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干:两株圆形南瓜杂交,F1全是扁盘形,F2中的分离比9:6:1是9:3:3:1的变式,由此可知,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可以进一步推测出:扁盘形基因型为A_B_,即有AABB、AABb、AaBB、AaBb;长形基因型为aabb;圆形基因型为A_bb和aaB_,即AAbb、Aabb、aaBB、aaBb。
    【详解】A、根据F2中扁盘形:圆形:长形=9:6:1,是9:3:3:1的变式可知,南瓜形状分别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F2扁盘形南瓜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B错误;
    C、长形南瓜与F1杂交为测交,后代对应性状和比例为扁盘形:圆形:长形=1:2:1,C正确;
    D、F2中扁盘形中产生双隐性配子的概率为4/9×1/4=1/9,长形产生双隐性配子的概率为1,因此F2扁盘形和长形杂交后代出现长形的概率是1/9,D错误。
    故选C。
    11.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某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某一时期的图像。据此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
    B.图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C.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D.该生物个体的性别一定是雄性
    【答案】C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细胞内有四条染色体,散乱排列;四条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该生物又是二倍体;因此该细胞正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没有同源染色体。
    【详解】A、图示细胞内有四条染色体并且散乱排列,四条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该生物又是二倍体,因此该细胞正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A错误;
    B、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发生分离,正常分裂、处于减数分裂Ⅱ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
    C、由该细胞含有四条染色体及其所处分裂时期判断,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C正确;
    D、仅根据图示状态,不能判断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还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因此无法得知该生物个体的性别一定是雄性,D错误。
    故选C。
    12.下列有关果蝇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Ⅰ时,姐妹染色单体会由于着丝粒分裂而分离
    B.体细胞进行分裂时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C.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D.细胞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答案】D
    【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配对的染色体,这样的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
    【详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体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减数分裂Ⅰ后期发生分离的是同源染色体,A错误;
    B、真核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无丝分裂不会出现上述现象,B错误;
    C、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互换,而不是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错误;
    D、配对的是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D正确。
    故选D。
    13.对某动物(2n=24)精巢测定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f分裂能直接产生细胞b
    B.细胞a中一定不含有等位基因
    C.细胞c可能是精原细胞或初级精母细胞
    D.细胞g和f中一定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a的核DNA数目为n,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b的核DNA含量为2n,染色体是n,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c的核DNA含量为2n,染色体是2n,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de的核DNA含量位于2n-4n之间,处于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f的核DNA含量为4n,染色体是2n,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g的核DNA含量为4n,染色体是4n,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A、f的核DNA含量为4n,染色体是2n,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b的核DNA含量为2n,染色体是n,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若f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可直接产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细胞b,A正确;
    B、细胞a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卵细胞或极体,一定不含有等位基因,B正确;
    C、c的核DNA含量为2n,染色体是2n,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不可能是精原细胞或初级精母细胞,C错误;
    D、g的核DNA含量为4n,染色体是4n,处于有丝分裂后期,f染色体是2n,核DNA是4n,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g和f中一定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C。
    14.下列关于教材中科学家进行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的研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B.萨顿的研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C.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D.萨顿和摩尔根的研究都以孟德尔的结论为基础
    【答案】A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摩尔根的研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A错误;
    B、萨顿的研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上的假说,B正确;
    C、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萨顿应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根据基因与染色体存在着平行关系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应用假说—演绎法,利用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萨顿和摩尔根在分析实验过程中都以孟德尔的结论为基础,D正确。
    故选A。
    15.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为等位基因
    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还有少数基因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基因和染色体的数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答案】A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为等位基因或者相同基因,A错误;
    B、基因在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
    C、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因此还有少数基因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C正确;
    D、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因此基因和染色体的数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D正确。
    故选A。
    16.如图表示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则8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答案】D
    【分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详解】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色盲的遗传特点可知,8号的致病基因来自6号,6号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4号,因为3号表现正常,不含有致病基因,D正确。
    故选D。
    17.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正常男性产生的正常精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
    B.伴性遗传指的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伴随性染色体的遗传可传递给子代
    D.减数分裂会导致成熟生殖细胞中不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答案】C
    【分析】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其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只能产生一种含有X的雌配子;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即含有X的精子和含有Y的精子,且比例为1:1。
    【详解】A、正常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产生的正常精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A错误;
    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称为伴性遗传,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B错误;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可传递给子代,C正确;
    D、成熟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仍含有性染色体,即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错误。
    故选C。
    18.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
    A.女性携带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其父亲
    B.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
    C.如果外祖父患病,则其外孙一定会患该病
    D.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一定是该病患者
    【答案】B
    【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或性环连。许多生物都有伴性遗传现象。
    【详解】A、女性携带者(XBXb)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其母亲或父亲,A错误;
    B、男性患者(XbY)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B正确;
    C、如果外祖父(XbY)患病,则其母亲为XBXb或XbXb,其外孙不一定会患该病,如可能为XBY,C错误;
    D、男性患者(XbY)的母亲可能为XBXb(正常),女儿也可能正常,为XBXb,D错误。
    故选B。
    19.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A)为显性性状,长翅和残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长翅(B)为显性性状。现让基因型为BbXAXa的雌果蝇和基因型为BbXAY的雄性个体相互交配,下列关于F₁表型及比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雌果蝇全为红眼
    B.雄果蝇中长翅:残翅=3:1
    C.雌果蝇中红眼长翅:红眼残翅=3:1
    D.雄果蝇中没有白眼个体
    【答案】D
    【分析】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且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此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基因型为BbXAXa的雌果蝇和基因型为BbXAY的雄性个体相互交配,子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_XAX-,bbXAX-,全为红眼,A正确;
    B、基因型为BbXAXa的雌果蝇和基因型为BbXAY的雄性个体相互交配,雄果蝇中长翅(B_)∶残翅(bb)=3∶1,B正确;
    C、基因型为BbXAXa的雌果蝇和基因型为BbXAY的雄性个体相互交配,子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_XAX-∶bbXAX-=3∶1,即雌果蝇中红眼长翅∶红眼残翅=3∶1,C正确;
    D、子代雄性个体会出现白眼XaY个体,D错误。
    故选D。
    20.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鸡的毛色芦花和非芦花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现有一群多代混合饲养的鸡(公鸡和母鸡中都有芦花、非芦花个体),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并确定该对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应选用的实验思路是(    )
    A.选一对芦花♀和非芦花♂杂交
    B.选多对芦花♀和非芦花♂杂交
    C.选多对毛色相同的个体进行杂交,即:芦花♀×芦花♂、非芦花♀×非芦花♂
    D.选多对公鸡和母鸡进行正反交,即:芦花♀×非芦花♂、非芦花♀×芦花♂
    【答案】D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即母鸡为ZW,公鸡为ZZ。
    【详解】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并确定该对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则应选择正反交实验,即芦花♀×非芦花♂、非芦花♀×芦花♂:
    ①若正反交结果相同(雌雄个体中表现无差异),证明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证明相关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②若位于Z染色体,且芦花为显性,则正交结果为子代雄性全为芦花,雌性均为非芦花,反交结果为雄性全为非芦花,雌性全为芦花。
    故选D。

    二、综合题
    21.番茄叶片有普通叶型和薯叶型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叶片类型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
    亲本
    F₁的表型和植株数目
    普通叶型
    薯叶型
    1
    普通叶型A×薯叶型B
    499
    501
    2
    普通叶型C×薯叶型B
    980
    0
    3
    普通叶型A×普通叶型D
    1508
    502
    (1)番茄的叶形中,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这一结论可依据实验_________得出。
    (2)实验1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实验2中的普通叶型C为____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
    (3)实验3获得的F₁普通叶型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统计实验3最初的几株后代时,发现没有出现理论上的分离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3得到的普通叶型后代自交,后代中的普通叶型植株占比为_________。
    【答案】(1) 普通叶型 2或3
    (2) Bb、bb 纯合子
    (3) 1/3 统计个体的数量少,不足以体现分离比
    (4)5/6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1)由实验2,普通叶型C×薯叶型B,F1只出现了普通型叶,或者实验3普通叶型A×普通叶型D,F1普通叶型∶薯叶型=3∶1可知,普通叶对薯叶为显性。
    (2)由表格判断出普通型为显性性状,实验1普通叶型A×薯叶型B→普通叶型∶薯叶型=1∶1,此为测交实验,故亲代普通叶型A基因型为Bb,薯叶型B基因型为bb;实验2普通叶型C×薯叶型B,F1只出现了普通型叶,说明普通叶型C基因型为BB,是纯合子。
    (3)实验3普通叶型A(Bb)×普通叶型D(Bb),F1普通叶型(1BB、2Bb)∶薯叶型(bb)=3∶1,后代中普通叶型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实验3得到最初的几株后代时,发现没有出现理论上的分离比,可能是统计个体的数量少,不足以体现分离比。
    (4)实验3得到的普通叶型后代(1/3BB、2/3Bb)与一杂合普通叶型植株(Bb)交配,普通叶型后代自交,即1/3BB、2/3Bb自交,后代中的普通叶型植株占比为1/3+2/3×3/4=5/6。
    22.金鱼草红色花(A)对象牙色花(a)是显性。以纯合的红色花金鱼草作母本,象牙色花金鱼草作父本进行杂交,将F₁共1000粒种子均分为两组,一组在常温下,另一组在高温条件,其他条件相同培养至开花,开花植株统计结果发现:①常温条件下培养的500棵植株均开红色花;②高温条件下培养的500棵植株均开象牙色花。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实验时,需对____________金鱼草人工去雄,杂交后需要进行____________,以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
    (2)F₁的种子结在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植株上,F₁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②组实验结果不符合理论值,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继续探究高温对红花金鱼草纯合子花色的影响,请写出实验大概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红色花(母本) 套袋
    (2) 母本 Aa
    (3)高温条件下,杂合子不能表现出红色而表现为象牙色
    (4)将纯合红花金鱼草种子均分为两等份,一份在常温下,一份在高温下,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至开花后,观察记录金鱼草的花色情况

    【分析】常温条件下培养的500棵植株均开红色花,而高温条件下培养的500棵植株均开象牙色花,说明表现性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1)以纯合的红色花金鱼草作母本,象牙色花金鱼草作父本进行杂交,为了防止自身花粉的干扰,需对红色花(母本)金鱼草人工去雄,杂交后需要进行套袋,以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
    (2)F1的种子结在母本植株上,亲本AA×aa,F1种子的基因型是Aa。
    (3)②组F1的基因型是Aa,高温条件下培养的500棵植株均开象牙色花,其实验结果不符合理论值,可能原因是高温条件下,杂合子不能表现出红色而表现为象牙色。
    (4)本实验目的为:探究高温对红花金鱼草纯合子花色的影响,实验思路:将纯合红花金鱼草种子均分为两等份,一份在常温下,一份在高温下,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至开花后,观察记录金鱼草的花色情况。
    23.女娄菜叶片的绿色(Y)对黄色(y)、宽叶(R)对窄叶(r)均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两株亲本女娄菜杂交的F1表型如图。让F1中黄色宽叶女娄菜与绿色窄叶女娄菜杂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

    (1)女娄菜叶片颜色和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 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F1中绿色宽叶植株占__________________。
    (3)F1的绿色窄叶植株中,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______________。
    (4)F2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基因的自由组合控制 叶片颜色的基因和形状的基因位于两对不同的染色体上
    (2) YyRr和Yyrr 3/8
    (3)2/3
    (4) 4 绿色宽叶:绿色窄叶:黄色宽叶:黄色窄叶=2:2:1:1

    【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利用分离定律解题方法: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详解】(1)由题意“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可知,女娄菜叶片颜色和形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叶片颜色的基因和形状的基因位于两对不同的染色体上。
    (2)分析柱形图可知,子一代中,绿色:黄色=3:1,所以对于叶片颜色而言,亲本是杂合子自交,即Yy×Yy;子一代中,宽叶:窄叶=1:1,所以对于叶片形状而言,亲本是测交,即Rr×rr,所以两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Yyrr,F1中绿色宽叶(Y_Rr)植株占:3/4×1/2= 3/8。
    (3)F1的绿色窄叶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1/3YYrr、2/3Yyrr,其中只有Yyrr自交后代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即占2/3。
    (4)F1中黄色宽叶女娄菜基因型为yyRr,由(3)分析可知,F1的绿色窄叶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1/3YYrr、2/3Yyrr,它们的杂交后代中,基因型有:2×2=4种;让F1中黄色宽叶女娄菜与绿色窄叶女娄菜杂交,F2的表型及比例可以利用分离定律的方法解题来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题,其中yy与1/3YY、2/3Yy杂交,后代Yy:yy=2:1;Rr与rr杂交,后代Rr:rr=1:1,即(2/3Yy:1/3yy)(1/2Rr:1/2rr),其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绿色宽叶(YyRr):绿色窄叶(Yyrr):黄色宽叶(yyRr):黄色窄叶(yyrr)=2:2:1:1。
    24.下图①表示某动物体内某些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②表示细胞分裂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的柱状图中,a柱表示___________的数量,图①所对应的细胞分裂时期中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的是___________时期。
    (2)图①中时期IV中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②中的___________图,图①中由时期Ⅲ变为时期IV,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
    (3)从图②中___________图可知该动物的性别是___________,图②中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
    (4)图②中的丙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该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
    【答案】(1) 染色体 Ⅲ
    (2) 甲 同源染色体分离
    (3) 乙 雌性   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4) 有丝分裂后期   着丝粒分裂

    【分析】1、分析图①:a是染色体、b是DNA、c是染色单体。
    2、分析图②: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1)图①的柱状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或2个DNA,而且a:b=1:1和a:b:c=1:2:2,则a柱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图①中Ⅲ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存在同源染色体联会。
    (2)图①中时期Ⅳ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但数目均只有Ⅱ中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对应图②中的甲图(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①中由时期Ⅲ变为时期Ⅳ,染色体数量减半,则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3)图②中乙图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此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的性别是雌性;图②中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4)图②中丙细胞着丝粒分裂,而且存在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25.下列家族系谱图中含两种遗传病(与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与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经基因检测Ⅱ6不携带两病的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根据所学知识,请列举一例与甲病的遗传方式相同的遗传病:____________。
    (2)Ⅱ4和Ⅱ5的基因型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Ⅲ9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若Ⅲ8与正常人(不携带甲、乙致病基因)婚配,那么所生孩子中不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若Ⅲ7与正常人(其基因型与Ⅱ5相同)婚配,那么所生孩子中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答案】(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人类红绿色盲(或血友病,合理即可)
    (2) 相同 BBXaY或BbXaY
    (3) 7/8 7/12

    【分析】只考虑甲病,Ⅱ5和Ⅱ6表现型都正常,生出Ⅲ9患病,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Ⅱ6不携带两病的致病基因,因此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只考虑乙病,Ⅱ3和Ⅱ4表现型都正常,生出Ⅲ8患病,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因此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1)只考虑乙病,Ⅱ3和Ⅱ4表现型都正常,生出Ⅲ8患病,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因此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只考虑甲病,Ⅱ5和Ⅱ6表现型都正常,生出Ⅲ9患病,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Ⅱ6不携带两病的致病基因,因此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2)只考虑甲病,Ⅱ4和Ⅱ5表现型都正常,都生出患病的儿子,因此她们的基因型都为Bb,只考虑乙病,Ⅱ4和Ⅱ5表现型都正常,她们的母亲都患病,因此她们的基因型都为XAXa;两病综合考虑,Ⅱ4和Ⅱ5基因型都为BbXAXa。Ⅱ6不携带两病的致病基因,表现正常,基因型为BBXAXA,Ⅲ9是患乙病男性,不患甲病,基因型为BBXaY或BbXaY。
    (3)只考虑甲病,Ⅲ8不患甲病,基因型为1/2XAXA、1/2XAXa,正常人(不携带甲、乙致病基因)基因型为XAY,后代正常的概率为1-1/2×1/4=7/8;只考虑乙病,Ⅲ8患乙病,基因型为bb,正常人(不携带甲、乙致病基因)基因型为BB,后代正常的概率为1,那么所生孩子中不患病的概率为7/8×1=7/8。 Ⅲ7患甲病,不患乙病,基因型为1/3BBXaY、2/3BbXaY,正常人(其基因型与Ⅱ5相同)基因型为BbXAXa,那么所生孩子中患病的概率为1-(1-2/3×1/4)×1/2=7/12。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强基联盟高一5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强基联盟高一5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洛阳强基联盟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洛阳强基联盟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洛阳强基联盟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洛阳强基联盟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共11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