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0氧气①
展开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0氧气①
一、单选题
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由所述性质决定的是
选项 | 性质 | 用途 |
A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做冰箱除味剂 |
B | 氧气支持燃烧 | 做燃料 |
C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 制作霓虹灯 |
D | 石墨具有滑腻感 | 做电极 |
A.A B.B C.C D.D
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可以区别空气和氧气
B.英国化学家道尔顿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C.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氧气
D.硫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有黑色粉末生成
D.一氧化碳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燃烧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B.钾、汞、石墨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C.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等于原铜丝质量
D.钠与氯气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区别各组物质的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通过观察颜色区别硫酸亚铁溶液和稀硫酸
B.用燃烧的木条区别O2、N2
C.用酚酞溶液区别氨水和蒸馏水
D.用澄清石灰水区别H2、CO
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下图实验,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 | 描述 |
A | 目的 | 探究铁与氧气反应 |
B | 原理 | |
C | 现象 |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
D | 结论 | 铁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A.A B.B C.C D.D
7.(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掌握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A.装入高锰酸钾 B.点燃酒精灯
C.制取氧气 D.验满氧气
8.(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氧气易溶于水,鱼虾可以在水中生存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D.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爆炸的是
A.氢气和氮气 B.天然气和氢气 C.氮气和氧气 D.面粉和空气
10.(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1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鉴别H2O2溶液和H2O | 加入MnO2 |
B | 鉴别软水和硬水 | 滴加酒精 |
C |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CO | 通过灼热的CuO |
D | 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氧化铁 | 用磁铁吸引 |
A.A B.B C.C D.D
1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C.空气中的氧气极易溶于水 D.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1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物制取氧气
B.木炭在盛有足量氧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
C.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1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
C.石灰石煅烧能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填充灯泡
1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无法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 硫在集气瓶内燃烧比瓶外剧烈 | 氧气含量越高,可燃物燃烧越剧烈 |
B | 蜡烛火焰各层温度对比 | c处的火柴梗最先 变黑 | 外焰温度最高 |
C | 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 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D | 检验某混合气体的成分 | 左瓶: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右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
A.A B.B C.C D.D
1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有异味的粒子,所以做冰箱除味剂,说法正确;
B、氧气支持燃烧是助燃性,氧气不能燃烧,不能做燃料,说法错误;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以做保护气,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彩色光,所以可以制作霓虹灯,说法错误;
D、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以做电极,说法错误。
故选A。
2.A
【详解】A、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在氧气中会燃烧得更旺,则能鉴别,该选项说法正确;
B、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得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3.A
【详解】A、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实验现象描述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有白色粉末生成,实验现象描述错误;
D、一氧化碳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实验现象描述错误;
答案:A。
4.C
【详解】A、硫燃烧生成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故选项说法正确;
B、钾、汞、石墨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大于原铜丝质量,原因是氧气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钠与氯气的反应生成氯化钠,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D
【详解】A、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因此用观察颜色可以区分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故A选项实验方案可行;
B、O2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烧的木条燃烧更旺,N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因此用燃烧的木条可以区别O2、N2,故B选项实验方案可行;
C、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蒸馏水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用酚酞溶液可以区别氨水和蒸馏水,故C选项实验方案可行;
D、H2、CO都不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因此用澄清石灰水不能区别H2、CO,故D选项实验方案不可行。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判断。
6.B
【详解】A、该实验目的是探究铁与氧气的反应,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原理是铁与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方程式为,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结论为 铁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点燃酒精灯用火柴引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加热固体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试管口应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验满氧气必须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氧气收集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8.D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A不正确;
B、氧气不易溶于水,说明水中含有一定量氧气,所以鱼虾可以在水中生存。B不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C不正确;
D、硫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9.D
【详解】A、氢气具有可燃性,但氮气不能支持燃烧,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
B、天然气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但是没有助燃性气体,所以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
C、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不具有可燃性,所以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
D、面粉具有可燃性,因此面粉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放热,不产生白光,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
故选B。
11.A
【详解】A、二氧化锰可以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氧气,有气泡生成,而其与水没有反应现象发生,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B、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不是用酒精,不符合题意;
C、氢气和一氧化碳均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除杂不能除去目标物质,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铁没有磁性,故用磁铁不能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氧化铁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C
【详解】A、空气中的各成分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即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该选项说法正确;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不易溶于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有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等,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3.A
【详解】A、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锰元素的质量与固体总质量的比;加热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物制取氧气开始时,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为某一定值,图像上的起点正确,反应过程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是由于反应生成氧气,导致固体总质量减少,故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图像呈上升趋势,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也不再改变,图像正确,A选项正确;
B、木炭在盛有足量氧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开始时,二氧化碳的质量应从零开始,图像起点不符合,B选项错误;
C、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时,容器内部有气体,压强为某一定值,图像起点正确,红磷燃烧释放热量,导致瓶内压强增大,图像呈上升趋势,反应结束后,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少,但瓶内仍有剩余气体,压强不会减小为零,图像终点不符合,C选项错误;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的方程式为,根据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故容器内分子总数不变,D选项错误。
故选A。
14.B
【详解】A、碳具有还原性,可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碳可用于冶炼金属,故A正确;
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氧化剂,氧气不可燃,不能做燃料,故B错误;
C、石灰石煅烧能分解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可用于制备生石灰,故C正确;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填充灯泡隔绝氧气,以延长灯泡寿命,故D正确。
故选B。
15.C
【详解】A、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氧气含量越高,可燃物燃烧越剧烈,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在蜡烛火焰上放一根火柴梗,c处(外焰)的火柴梗最先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说明生成物有水,根据元素守恒可知酒精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证明酒精中含有碳元素,该选项符合题意;
D、分别将澄清石灰水滴入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空气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而人体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A
【详解】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质量等于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质量之和,故反应过程中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A正确;
B、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
C、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当石灰石反应完后,不再发生反应,气体质量不再增多,故C错误;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D错误。
故选A。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③: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③,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②: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②,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0氧气③: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0氧气③,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