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题型归类)-【一轮精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和题型归纳
展开
这是一份第7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题型归类)-【一轮精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和题型归纳,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ACD,BCD,A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考查渗透作用的概念和原理
1.如图所示,甲是渗透作用装置示意图,乙、丙两曲线图中的横坐标代表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半透膜内a处溶液的浓度变化可用图丙表示B. 水分子由半透膜外进入漏斗内的速率变化可用图乙表示C. 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可用图乙表示D. 半透膜内、外浓度差的变化可用图丙表示
2.如图是一渗透装置,漏斗内外的液面差最大值为H₁,最终液面差为H₂,且H₁>H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状态1时,溶液A的浓度小于溶液B的浓度B. 状态2时,半透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为零C. 状态3时,半透膜两侧浓度大小相等D. 溶液A中的部分溶质微粒能透过半透膜
3.把质量分数浓度均为10%的等体积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隔开(如图所示),最终甲、乙两侧液面的情况及浓度关系是( )
A.甲侧低于乙侧,且乙侧溶液浓度较高B.甲侧高于乙侧,且乙侧溶液浓度较低C.甲侧高于乙侧,且甲、乙两侧溶液浓度相等D.甲侧低于乙侧,且甲、乙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4.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其原理是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溶液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溶液一侧,细菌及有害物质几乎不能透过逆渗透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直饮机利用了逆渗透膜具有细胞膜的识别功能B. 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不同的是水由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流动C. 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地控制有害物质的进出D. 逆渗透膜去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通过逆涂外理的水可放心饮用
5.图1表示渗透作用的装置,蔗糖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溶液a液面上升,高度差为h;图2表示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活动中,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一个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______;_______。(2)图1中A、a蔗糖溶液在实验初始时的浓度大小关系为MA”“=”或“Mb”“MBS2 (2)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3)①X ②标号 蒸馏水 ③质壁分离 (4)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三、考查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1.下列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最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 )A. 水进入根尖成熟区细胞B. CO₂进入幼苗叶肉细胞C. K⁺进入神经细胞D. 胃蛋白酶被分泌出胃腺细胞
2.左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中正确的是( )
3.如图表示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其中①~③表示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③方式可表示细胞从外界吸收K⁺B. ①方式可表示细胞吸收甘油、乙醇C. ②方式不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D. 糖醋蒜腌制过程中,蔗糖和醋进入细胞的过程与②和③无关
4.下图表示借助转运蛋白进行的两种跨膜运输方式,其中通道蛋白介导的物质运输速度比载体蛋白介导的快1000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是静止不动的B.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物质转运时作用机制相同C. 甲、乙两种方式中只有甲属于被动运输D. 载体蛋白转运时会发生构象改变导致运输速率较慢
5.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大分子物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网格蛋白参与细胞膜的内陷运动B.该过程需要细胞识别,不消耗能量C.囊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6.如图表示两种细胞输入和输出物质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体等分泌蛋白的释放方式均与甲中的方式相同B. 甲和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甲需要消耗能量,而乙不需要D. 物质通过甲和乙进出细胞可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透过性的功能特点
7.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 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C.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协助扩散D. 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8.某科学家在研究物质运输时发现有下列四种曲线关系,在研究某种物质的运输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最可能是下列哪一过程 ( )A. 葡萄糖从血浆进入人的成熟红细胞B. 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神经细胞C. 小肠上皮细胞从小肠内吸收氨基酸D. 组织细胞从组织液吸收氧气
9.某种-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ATPase 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转运到细胞外B. 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ATPase发挥作用导致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 溶液中的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10.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H⁺-K⁺泵维持的。人进食后,胃壁细胞质中含有H⁺-K⁺泵的囊泡会转移到细胞膜上。胃壁细胞通过H⁺-K⁺泵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向胃液中分泌H⁺同时吸收K⁺。细胞内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H⁺-K⁺泵同时具有酶的催化和载体蛋白的转运功能B. H⁺-K⁺泵专一性转运两种离子与其结构的特异性有关C. H⁺和K⁺在胃壁细胞中的跨膜运输方式均需消耗能量D. 抑制H⁺-K⁺泵功能的药物可用来有效的减少胃酸的分泌
11.如图表示动物某组织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 A. 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 图中葡萄糖的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相同C. 图中葡萄糖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D.Na⁺的运输既可顺浓度梯度也可逆浓度梯度
12.(多选)正常情况下,甲、乙两种物质在同一动物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如图所示。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B.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C.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D.乙进入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13.(多选)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均为协助扩散B. Na⁺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均消耗ATPC. 抑制细胞呼吸影响K⁺通过Na⁺-K⁺泵的转运D. 能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的载体蛋白不具有特异性
14.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²⁴Na, 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²⁴Na。 如果在神经纤维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²⁴Na的量如图所示。则:
(1)据图可知,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²⁴Na的量____________;而加入ATP后,溶液中²⁴Na的量______。(2)由此可见,神经纤维排出²⁴Na需要消耗____________,²⁴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3)“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_____。(4)若将图中纵坐标改为“细胞中²⁴Na的量”,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曲线以表示细胞中的²⁴Na量的变化。(注入神经纤维中²⁴Na的总量为2)。
14.(1)不再增加;继续增加(2)ATP;主动运输(3)抑制细胞中的呼吸作用(抑制ATP 的形成)(4)如图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4讲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题型归类)-【一轮精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和题型归纳,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型归类,A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7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精讲)-【一轮精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和题型归纳,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渗透作用,水分子,半透膜,S1>S2,甲液面高于乙液面,水进出细胞的原理,2现象,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正常状态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5讲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和协调配合(题型归类)-【一轮精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和题型归纳,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AC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