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精品课后测评
展开1.以下是小明对常见温度的认识,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为0℃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5℃
C.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
D.冬天,唐山市最低气温可达-30℃
2.有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3.0℃的冰和0℃的水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水比0℃的冰温度高
B.0℃的冰比0℃的水更冷
C.0℃的水和0℃的冰的冷热程度一样
D.0℃的水和0℃的冰的状态不一样,无法比较温度的高低
4.体温计能准确到0.1 ℃,这是因为( )
A.体温计玻璃泡内的水银比一般温度计多
B.体温计测量范围小
C.体温计短
D.体温计玻璃管内径很小,玻璃泡的容积比玻璃管的容积大得多
5.关于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前必须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侵入被测液体中
C.温度计的玻璃泡侵入液体后立即读数
D.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A.B.C.D.
7.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示数是
B.它的分度值是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8.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热力学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t+273.15,热力学温度100K相当于( )
A.273.15℃
B.100℃
C.-173.15℃
D.-100℃
9.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36.90℃和38.60℃B.37.50℃和38.60℃
C.36.90℃和37.50℃D.37.50℃和37.50℃
10.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 (标准大气压下),若用该温度计测量某液体的温度时,示数是22℃, 则实际温度是( )
A.18℃B.20℃C.22℃D.26℃
二、填空题
11.温度是用来表示____________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液体___________的性质.
12.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a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如图b所示的是用温度计测冰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
13.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甲俯视读数会______,丙仰视读数会______(以上两空均填“偏大”或“偏小”),正确的读数是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
14.图所示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它的最小分度是_______℃,当前示数为_______℃。若用该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15.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液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______图,此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______法。
16.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_____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_____℃。图所示的两种测液体温度的方式都存在错误,其中(a)的错误是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与被测液体_______,(b)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______。
17.一支刻度均匀但是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所标量程为﹣10℃﹣﹣101℃,将这支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4℃,放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读数为80℃,若此温度计放在温水中读数为38℃,则此温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这支温度计的实际量程是________.
18.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所示,为一塑料瓶,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
(2)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______.
(3)用此温度计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及其以上的温度.
(4)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液柱向上移动,说明温度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5)利用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三、作图题
19.某同学测出白天的最高气温是 27℃,请在图的温度计中画出液面的位置并将液柱涂黑。
20.如图所示的仪器是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的一部分,此时它的示数为﹣34℃,请用铅笔在图中把温度计的液柱部分涂黑.
四、实验题
2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做“测量物体的温度”的实验。
(1)甲测量时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
(2)乙读数时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
(3)丙应该读出的温度是___________℃。
22.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液体热胀冷缩/气体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_________(左/右)移动;
(3)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_________℃。在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前需要_________,如果没有这样的操作,测量正常体温的人的读数为_________℃。
23.如何使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1)如图所示,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2)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
(3)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将下列六条叙述依次正确排序:______。
A、选取适当量程的温度计
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没入液面以下一定深度
C、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D、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会儿,等示数稳定
E、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F、读出温度计上的示数
(4) 如图所示,甲图中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乙图中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
24.小强将玻璃瓶装满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如图甲所示。
(1)当用力捏玻璃瓶时,发现细管中的水柱上升了,表明______。把这个瓶子放在热水中,看到细管中的水柱上升了,这个“水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
(2)小强将玻璃瓶中的水倒出一部分,把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重新塞紧瓶口。这时,发现细玻璃管内水的高度不够高,他应______,才能使细管里的水上升到瓶口以上位置,如图乙所示;
(3)图乙还可以当气压计使用。小强托着“气压计”从一楼开始上楼,每上一层记录一次细管内水面与瓶口的高度差,填在如的表格中。分析表中的数据表明:大气压随大气层高度的增加而______;
(4)如图丙,小强对着细玻璃管口上方沿着水平吹气,管中的水柱将______。
25.有一组同学对温度计进行专题研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十七世纪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个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一个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温度.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同学们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研究:
(1)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相邻两次测量水柱的高度差,由此可得结论:
①当温度升高时,管内水柱高度h将_____________________(填: 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②当温度为15℃时,水柱高度为L=_____________________cm;
(2)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用“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不足之处有:①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30.0
24.9
19.7
14.6
9.4
4.2
楼层
1
2
3
4
5
6
7
高度差(cm)
5.0
5.5
5.8
6.1
6.4
6.7
7.0
温度(℃)
15
17
19
21
23
25
27
h (cm)
L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Δh(cm)
5.1
5.2
5.1
5.2
5.2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精品习题: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精品习题,文件包含131物体的内能原卷版docx、131物体的内能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优秀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优秀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123汽化与液化原卷版docx、123汽化与液化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精品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122熔化与凝固原卷版docx、122熔化与凝固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