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课后复习题
展开第三单元《老王》第一课时跟踪测试题及答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 |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 ||
课 题 | 10 老王 | 课时 | 第1课时 |
一、文学常识填空
《老王》的作者是 ,她的丈夫是 。
作者的代表作有小说 ,译作 。
二、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伛( ) 镶嵌( ) 攥( )
骷髅( ) 取缔( ) 塌败( )
滞笨( ) 荒僻( ) 惶恐( )
愧怍( )
三、根据课文填空。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
A.偏僻 B.荒僻
(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 )的小屋。
A.坍塌 B.塌败
(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 )了。
A.取缔 B.取消
(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
A.愧怍 B.惭愧
四、作者怎样写老王艰难的生活?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五、阅读《乞丐》,回答问题: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②)的手:“请原谅,兄弟!”
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③)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感谢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那儿得到了□□。
1.“红肿”“冰冷”“战栗”都是用来形容手的,请将它们分别填入文中标序号处。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2.通读全文,领会文意,然后在结尾句中的方框处各填一个词。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那儿得到了□□。
3.“我”和乞丐握手表现了什么?
4.“这也是恩惠啊”中“这”指的是什么?
5.结尾句有何深意?“我”从“老人”那里到底得到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30个字)。
“我”从那位“乞丐老人”那里得到了
【参考答案】
一、杨绛 钱锺书 《洗澡》 《堂吉诃德》
二、伛( yǔ ) 镶嵌( xiānɡ qiàn )攥( zuàn )
骷髅( kū lóu )取缔( dì ) 塌败( tā )
滞笨( zhì ) 荒僻( pì ) 惶恐( huáng ) 愧怍( zuò )
三、(1)B (2)B (3)A (4)A
四、老王只有一只眼,乘客怕他看不清路,不愿坐他的车。他撞在电杆上,撞肿了脸。老王得了恶病,死掉了。
五、1.①红肿 ②战栗 ③冰冷
2.兄弟 恩惠
3.彼此都是能理解对方的人。
4.“我”的言行所体现的同情心。
5.老人对“我”的充分理解。 得到了坚持生活信念的力量。
第三单元《老王》第二课时跟踪测试题及答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 |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 ||
课 题 | 10 老王 | 课时 | 第2课时 |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滞笨(zhì) 荒僻(pì)
B.取谛(dì) 愧怍(zhà)
C.攥着钱(zuàn) 惶恐(huánɡ)
D.骷髅(kū lóu) 伛(yǔ)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5)他只说:“我不吃。”
(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7)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11)“早埋了。”
(12)“呀,他什么时候……”
(13)“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14)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15)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第一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老王的什么性格?
3“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
4. 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
5.在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请简要谈谈。
【参考答案】
一、B
二、1.写作方法:对比。描写方法:动作描写。此处充分地表现出老王瘦弱无力、僵硬的毫无生气的病态。
2. 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对作者一家人的深情厚义。
3. 这些鸡蛋凝聚了老王对“我”一家的真诚谢意,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
4.①虽然“我”一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不好,但比之身患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而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到 “愧怍”。
5.关键词:尊重、理解、关心、爱心、树立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等。(表述可以不同,合题意,有道理即可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课后练习题,共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课后作业题,共5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同步练习题,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