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45分)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三单元区域协调发展第2节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__以“一带一路”为例课件鲁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一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1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__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十四单元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1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石油与国家安全课件鲁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十四单元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2节耕地与粮食安全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课件鲁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十五单元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节碳排放与环境安全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鲁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一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2节资源枯竭地区和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课件鲁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一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2节资源枯竭地区和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课件鲁教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增分策略,增素能精准突破,研专项前沿命题,产业结构单一,考题点睛,2社会经济条件,第2题,第3题,思维流程第1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1.鲁尔区的昔日辉煌(1)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及其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包括资源枯竭和经济枯竭
(2)鲁尔区的产业结构鲁尔区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了炼焦、电力、 钢铁 、化工、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各工业部门与资源基础之间联系密切,具体如图所示:
2.鲁尔区的一度衰退(1)传统产业衰落
(2)替代产业尚未形成鲁尔区单一的工业结构及严重的 环境污染 问题,影响到新兴产业的发展,替代产业难以形成。
(3)生态环境恶化①原因:能源结构以 煤炭 为主,产业结构以 生化工业 为主。
3.鲁尔区的再度振兴
旁栏边角·再利用读教材选择性必修2 P39图2-2-7“鲁尔区‘工业文化之路’建设的景观”,探究以下问题。①鲁尔区“工业文化之路”景观是如何建设的?提示 利用鲁尔区废旧的厂房、工矿设备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宣传工业文明,形成文化景观。
②指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设计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提示 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以及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③鲁尔区的“工业文化之路”属于再度振兴的哪类措施?提示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填图绘图·再实践绘图表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形成过程。
易错易混·再判断(1)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是鲁尔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内部因素。( × )(2)鲁尔区的煤炭工业衰落是当地的煤炭质量下降造成的。( × )(3)煤炭资源枯竭是鲁尔区衰落的根本原因。( × )(4)能源结构以石油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是鲁尔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 )
二、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1.从传统农业到加工制造业(1)农业发展:经历了水稻田—桑基鱼塘— 杂基 鱼塘。 (2)加工制造业发展①时间:20世纪80年代以后;②条件:承 改革开放 政策之利,利用沿海、毗邻港澳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③类型: 劳动密集型 产业。
2.从加工制造业到高新技术产业(1)加工制造业区位变化①改革开放政策优势已不明显;②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③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2)高新技术产业①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新一轮 产业结构 调整。 ②珠三角地区依托区位、人才、政策等优势,实现了从加工制造业到 高新技术 产业的转型。
3.第三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又提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重点发展 金融业 、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旁栏边角·再利用读教材选择性必修2 P46图2-3-4“1990—2015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探究以下问题。①1990年至2015年,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由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②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转型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③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农业用地面积的减小,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的迅速提高。④列举珠三角地区的现代服务业。提示 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
易错易混·再判断(1)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不大。( × )(2)国家政策是珠三角地区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 )(3)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珠三角地区的主导产业。( × )(4)竞争是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发展战略。( × )
考点一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
角度一 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发展
考题示例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格内容。
(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答案 (1)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 ②海洋运输 ③劳动力素质较高(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归纳提升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1)自然条件
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及具体措施
对应训练(2022河北张家口高三月考)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读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完成1~2题。
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C.园艺业比重增大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2.为改变工业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B.缩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规模C.搬迁所有的传统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新建或引进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
答案 1.B 2.D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读出该区1958年第三产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的比重分别约为18%、62%、20%;1995年第三产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的比重分别约为32%、38%、30%,故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2题,为改变工业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鲁尔区新建或引进了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
角度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考题示例(2021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
(1)指出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大同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3)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意义。
思维流程第(1)题:
答案 (1)氢能生产受时间、空间限制小;利用方式灵活多样。(2)改变以煤炭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使产业向低碳、绿色、可循环方向发展。(3)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新能源),助力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巩固“大同蓝”,持续改善大同市的环境质量,为京津冀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归纳提升1.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1)资源型城市是指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此类城市因自然资源类型不同,其发展特点也不同。如下表是我国部分资源型城市。
(2)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导产业,但城市发展所依托的主体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或以当前技术水平及开采能力仅能维持开采时间五年之内的城市,就会被界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2.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分析思路(1)分析资源枯竭型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分析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发展的主要措施①发展科技。这类地区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发展第三产业。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产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④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对应训练(2022江西南昌高三检测)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据此完成1~2题。
1.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A.①—②B.③—④C.④—⑤D.⑤—⑥2.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选择的是( )A.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C.大力扶植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发展食品工业,削弱第三产业
答案 1.C 2.D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滞后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故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段应处于资源开采进入衰退阶段、城市经济增长还维持着高位时期,图中④—⑤时段符合题意。第2题,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带动就业,故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应该削弱第三产业的发展。
考点二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
考题示例(2022山东卷)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35.5。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005—2010年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 )A.人口惯性的影响B.环境条件的改善C.青壮年人口迁出D.康养产业的发展
(2)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运输B.自然资源C.市场需求D.劳动力(3)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 )A.造纸工业B.纺织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D.装备制造工业
答案 (1)A (2)B (3)D
归纳提升1.地区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2.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3.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1)轻纺工业→重化学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2)原材料→加工组装为主的产业结构。(3)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4)低附加值→高附加值的产业结构。(5)产业结构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4.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1)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区域管理者实施优惠的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为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管理者通过因地制宜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确定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制定优惠的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3)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原因。
对应训练(2022黑龙江牡丹江第三中学月考)黑龙江大庆和甘肃玉门都是我国著名的因石油而兴起的城市。目前,大庆油田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石油将在几年内枯竭。2009年玉门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老城区人口锐减。据此完成1~3题。
1.上表为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数据,可以看出大庆市( )A.第二产业比重最低B.主导产业为石油加工业C.产业结构不断优化D.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2.同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庆与玉门面临的发展问题不同,发展方向也不相同。其根本原因是( )A.政策导向不同B.地理条件不同C.劳动力价格不同D.区域类型不同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玉门应( )A.大力发展科技,彻底消除污染B.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石化深加工C.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D.大力发展城市新区,吸引人口回流
答案 1.C 2.B 3.C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大庆的第二产业比重大,石油采掘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第2题,大庆和玉门都曾是资源型城市,且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面临石油即将枯竭的问题,两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有差异,采取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因此根本原因是地理条件不同。政策、劳动力差异不大,区域类型大体相同,同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以上都不是根本原因。第3题,西北地区科技比较落后,不会大力发展科技,彻底消除污染。石油枯竭,不利于发展石油深加工,应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吸引人口回流主要靠经济发展,而不是靠建城市新区。
答题规范(十二)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1.资源型城市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分析方法资源型城市优势资源开发(如河南焦作煤炭开发等)的分析思路。
(1)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评价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还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等,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所在。
(2)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评价资源开发要结合区域的地理背景和发展规划,分析其存在的不利条件。例如,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煤炭外运能力不足和水资源短缺等。(3)分析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实施的各项整治措施是针对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的。
2.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应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来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自然条件主要是影响储存量的因素。主要可再生能源开发条件评价如下表。
1.(2022辽宁锦州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湖南省资兴市曾是有名的“煤都”,2009年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该市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下图为资兴市2007—2019年三次产业产值及所占比例统计图。
(1)概括资兴市第二产业的特征,并说出资兴市产业结构变化的表现。资兴市的东江湖水温常年保持在8~12 ℃,水质长期保持国家饮用水一级标准。东江湖大数据中心采用自然水冷却,成为目前全国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可为整个湖南乃至华中、华南提供服务。(2)说明东江湖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有利条件。资兴市关停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鼓励能源、有色金属等优势企业技术改造。目前,有色金属固废循环利用、微晶石墨等技术标准领跑全国。同时,资兴市发挥东江湖独特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食品特色产业,依托美丽的东江湖和现代农业,全面实施“旅游+”和“+旅游”工程。
(3)简述资兴市产业转型经验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启示。
答案 (1)第二产业产值先升高后降低;占比先升高后降低;整体占比最高。产业结构优化的表现:第二产业整体占比降低;第三产业占比升高。(2)利用湖水自然冷却,能耗低;服务范围广;国家政策支持。(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解析 第(1)题,根据第二产业的产业占比折线图可知,整体第二产业的占比最高,且第二产业占比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根据第二产业产值柱状图可知,第二产业产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特点。资兴市产业结构变化方面,读图可知,第二产业的整体占比降低,而第三产业的占比升高,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第(2)题,大数据产业的能耗大,根据材料“东江湖大数据中心采用自然水冷却,成为目前全国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可知,当地借助自然水冷却,能耗成本低;注意材料“该数据中心可为整个湖南乃至华中、华南提供服务”,说明其服务范围广,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转型,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第(3)题,根据材料“资兴市关停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鼓励能源、有色金属等优势企业技术改造”可知,当地改造提升传
统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根据材料“有色金属固废循环利用、微晶石墨等技术标准领跑全国”可知,加大技术投入,加大环境治理。根据材料“资兴市发挥东江湖独特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食品特色产业”可知,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由材料信息“依托美丽的东江湖和现代农业,全面实施‘旅游+’和‘+旅游’工程”可知,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当地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新的主导产业得到培育和发展。这些措施均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2021湖南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夕张市大致位于北海道的中部地区,从明治时期就开始开采优质煤矿,以“煤都”闻名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起,夕张市经济开始衰退,煤矿企业相继破产。为此,夕张市试图通过开发观光旅游、打造蜜瓜农产品品牌等措施进行产业转型,但一直没有收到明显成效。夕张市的人口数量已由最鼎盛时期的11万余人(1960年)锐减至8千余人(2018年),而今该市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已超过总人口的50%。材料二 白银市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区,地貌特征以基岩山地和山间盆地为主,地表基岩裸露。白银市因矿得名、因企设市,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也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祥
地,被誉为中国“铜城”。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白银市已探明的铜矿资源濒临枯竭,伴生矿产资源也开始萎缩,支柱产业辉煌不再,2008年白银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下图示意白银市的地理位置。
(1)夕张市经济衰退、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吸取夕张市转型失败的教训,白银市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考虑产业转型可能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11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第2节 资源枯竭地区和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习题鲁教版(新高考新教材),文件包含第2节资源枯竭地区和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pptx、考点规范练33资源枯竭地区和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pptx、考点规范练33资源枯竭地区和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9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一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1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__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增分策略,增素能精准突破,研专项前沿命题,影响农业生产,耕地退化导致,考题点睛,技能提升,培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优质课件ppt,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