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多套精选合集
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8.制作我的小乐器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8.制作我的小乐器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8制作我的小乐器pptx、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8制作我的小乐器习题pptx、教科版4上第1单元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doc、自制葫芦丝mp4、脚踏风琴mp4、矿泉水mp4、牙膏mp4、橡皮筋独弦琴mp4、橡皮筋mp4、春到湘江mp4、扫把杆mp4、小星星mp4、我和我的祖国mp4、奶茶吸管排箫mp4、塑料瓶埙mp4、哨笛mp4、吹啤酒瓶mp4、制作小乐器mp4、Pvc管mp4、PVC直接撞击空气mp4、09教科版4上第1单元1-8-1动物的“语言”mp4、钢琴发声mp4等2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8.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教材简析】《制作我的小乐器》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最后一课,该内容适合运用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教材分两部分内容:设计自己的小乐器和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这两部分内容如果都要展开,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于是尝试着运用STEM的理念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创设情境把项目要求、自主实践及交流反思这几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最终希望孩子初步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的过程,建构起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一概念,同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课内完成“制作我的小乐器”的任务,实践部分应该是足够的。安排学生们在课内充分思考、充分讨论,要求必须有一个具体可实施的做小乐器的计划,鼓励他们及时完成简易“设计图纸”,能完成制作和调试,最终把小乐器改进,让它演奏出动听的乐曲。【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科学探究目标1.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过程。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从交流中提取信息改进自己的小乐器。科学态度目标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利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可以改变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并演奏悦耳的音乐作品。【教学重难点】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不同的材料及工具。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小乐器并画出草图。【教学准备】弹拨类制作:组装纸板、皮筋、琴码。打击类制作:烧杯(500ml)、水、勺子。吹奏类制作:试管、水。小乐器设计单等。【教学过程】一、聚焦:启发谈话,直接导入课题(预设5分钟)1.图片出示几种常见的小乐器。你认识它们吗?这些都是什么小乐器?它们是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启发学生思考:我想做什么原理发声的小乐器、选择什么材料实现。)2.听一段《欢乐颂》乐曲,今天我们就一起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来演奏这首曲子。(出示课题)二、明确任务,探讨评价标准(预设25分钟)问题: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小乐器必须满足哪些标准?能发出声音→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能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在基本准确的音阶上)(一)可先出示三大类小乐器的制作所需材料问题:怎样让橡皮筋、烧杯、试管发出声音?——皮筋振动、烧杯与水共同振动、空气柱振动。 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改变皮筋松紧、变烧杯中的水量、变空气柱长度。 怎样确认发声是否在准确的音阶上?——借助调音器(电子屏)梳理标准:设计图与小乐器成品相一致;能发出接近音阶的音高声音;便于使用,能演奏《欢乐颂》;制作精美,成本节约;分工合作,卫生整洁。1.出示材料:⑴皮筋6根、组装纸板、琴码均为免费,若要增加材料需要购买。⑵烧杯(500ml)、勺子(金属勺)、水(1200ml)均为免费,若要增加材料需要购买。⑶试管、水(100ml)均为免费,若要增加材料需要购买。2.明确任务分配。(1)小组讨论确定三大类小乐器的设计制作小组:你想做弹拨类、打击类、吹奏类这三类中的哪类乐器?小组确定选择材料:用你选择的材料和工具,画一画设计图。你打算怎样让它演奏出1、2、3、4、5等的音节?画出示意图。(2)分享两个小组的设计。问题:你更喜欢哪个小组的设计?为什么?有哪些优点?(找到不足,针对问题,自己思考、与人讨论,尝试解决问题。大胆设计乐器草图,让教学的难点在小组的交流、合作、探讨和老师的适机点拨中得到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为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乐器提供了一个坡度,降低了难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二)制作与调试小乐器1.学生制作我的小乐器。(1)各组根据设计图,小组内几个同学分工制作,初步制作小乐器。同时小组内进行交流,边制作边调试。(2)制作成的小乐器,能否用它试着演奏《欢乐颂》,看看它能否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3)调整和校对小乐器的音准,让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乐器。小组内分工合作。制作小乐器时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影响到他人。制作时要注意安全,注意小乐器美观度。(学生开始制作,学生进行制作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可以进行教学辅导,同时老师更应该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所展现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对其他的同学起榜样示范作用。)做完后组内自我交流。2.交流分享。问题: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如何解决的?完善我们的小乐器。三、展示:自制小乐器展示会(预设7分钟)根据评价标准,完成小组自评。请得分较高的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并演奏《欢乐颂》。四、拓展:小结延伸(预设3分钟)1.同学们,我们还可以怎样改进我们的小乐器?2.看一看:这些都是其他同学制作的小乐器。利用家中可以得到的材料,做一做其他类型的小乐器吧!课外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其他类型的小乐器。 【板书设计】8.制作我的小乐器黑板上贴上学生制作小乐器的设计图 【作业设计】课外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其他类型的小乐器。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教学设计深圳市宝安区西湾小学 邱庆权 【教材分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最后一课,该内容适合运用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该年龄段学生对音乐都有着不小的热情,故此本节课应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文字化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有趣的动手操作。教材分两部分内容:设计自己的小乐器;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这两部分内容如果都要展开,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于是尝试着运用STEM的理念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创设情境把项目要求、自主实践及交流反思这几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最终希望学生能够初步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的过程,建构起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一概念,同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本节课程的内容在之前的基础上是能够做到一定程度的了解的。不排除部分同学会出现内容太多导致内容结构学习不完整的问题,因此不能强制要求学生能够完成全部各种各样的小乐器制作,而是能够完成一种或这两种的小乐器制作即可。课内完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的任务,实践部分应该是能够完成的。安排学生们在课内充分思考、充分讨论,要求必须有一个具体可实施的做小乐器的计划,鼓励他们及时完成简易“设计图纸”,能完成制作和调试,最终把小乐器改进,让它演奏出动听的乐曲。【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科学探究目标1.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过程。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从交流中提取信息改进自己的小乐器。科学态度目标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利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可以改变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并演奏悦耳的音乐作品。【教学重难点】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不同的材料及工具。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小乐器并画出草图。【材料准备】弹动发声类制作:组装纸板(可以折叠成盒子)、皮筋打击发声类制作:烧杯、水、木质筷子吹奏发声类制作:试管、水小乐器设计单等【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一、聚焦:启发谈话,直接导入课题。1.图片出示几种常见的小乐器。你认识它们吗?这些都是什么小乐器?它们是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设计思路:启发学生思考,我想做什么原理发声的小乐器、选择什么材料实现。)2.听一段《小星星》乐曲,今天我们就一起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来演奏这首曲子。(出示课题)二、明确任务,探讨评价标准1.问题: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小乐器必须满足哪些标准?能发出声音(振动)→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能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在基本准确的音阶上)展示各类乐器发声原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制乐器发声可参考原理(1)敲打使乐器本身振动(铝片琴、编钟、鼓、锣等)(2)借助其它易振动的物品的振动带动空气振动(3)直接使空气振动出示小乐器的制作所需材料问题:怎样让橡皮筋/烧杯/试管发出声音?——皮筋振动/烧杯与水共同振动/空气柱振动 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改变皮筋松紧/改变烧杯中的水量/改变空气柱长度 怎样确认发声是否在准确的音阶上?——借助调音器(电子屏)梳理标准:1.设计图与小乐器成品相一致2.能发出接近音阶的音高声音3.便于使用,能演奏乐曲4.制作精美,成本节约5.分工合作,卫生整洁出示材料,(1)6根皮筋、组装纸板。(2)烧杯、勺子(金属勺)、水。(3)试管、水。2.明确任务分配(3分钟)(1)小组讨论确定哪种小乐器的设计制作小组:你想做这三类材料中的哪类乐器?小组确定选择材料:用你选择的材料和工具,画一画设计图。你打算怎样让它演奏出1、2、3、4、5等的音节?画出示意图。(2)分享两个小组的设计。问题:你更喜欢哪个小组的设计?为什么?有哪些优点?(找到不足,针对问题,自己思考、与人讨论,尝试解决问题。大胆设计乐器草图,让教学的难点在小组的交流、合作、探讨和老师的适机点拨中得到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为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乐器提供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二)制作与调试小乐器1.学生制作我的小乐器。(1)各组根据计划图,小组内几个同学分工制作,初步制作小乐器。同时小组内进行交流,边制作边调试。(2)制作成的小乐器,能否用它试着演奏《小星星》,看看它能否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3)调整和校对小乐器的音准,让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乐器。小组内分工合作。制作小乐器时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影响到他人。制作时要注意安全,注意小乐器美观度。(学生开始制作,学生进行制作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可以进行教学辅导,同时老师更应该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所展现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对其他的同学起榜样示范作用。)做完后组内自我交流。2.交流分享:问题: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如何解决的?完善我们的小乐器。三、展示:自制小乐器展示会。根据评价标准,完成小组自评。请得分较高的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并演奏乐曲。 “制作小乐器”探究记录表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探究目标体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 探究过程一、设计小乐器1、我想制作的乐器发声原理,在“”打“√”敲击发声 琴弦振动发声 通过吹进气体发声其他 2、如何控制声音的高低: 3、选用材料 4、画出设计图 二、制作小乐器三、展示作品自评他评 能否发出规律、高低不同的声音小乐器的优点: 改进建议: 我的改进措施
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 学科科学年级四学期上课题《制作我的小乐器》教科书书名: 《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7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 学习目标1.知道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2.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的过程,并将科学和技术紧密切合起来。3.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4.感受到科学技术随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课前学习任务调查一下生活中有哪些乐器,了解它们是怎么工作的?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乐器,了解它们是怎么工作的。试着以一个为例说一说。 【学习任务二】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画出小乐器的设计草图,并能向同学们简要说明你的设计原理。 【学习任务三】阅读下个单元的内容,为《感受我们的呼吸》一课准备材料。塑料瓶、小气球两个、大气球一个、彩泥两块、胶条、Y型管。推荐的学习资源1.2.……
第8课 制作我的小乐器(教材P18~19)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制作我的小乐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科学探究目标经历设计、制作、调整、展示小乐器的过程,并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科学态度目标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选择不同的材料及工具。难点: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小乐器并画出设计方案。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组装纸板、橡皮筋、琴码、烧杯(500毫升)、勺子(金属勺)、试管、水、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乐器的图片及演奏视频。)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它们是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预设:认识。①架子鼓:用棒槌敲击不同大小的鼓皮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②扬琴:敲击粗细、长短不同的琴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③二胡:拉奏粗细、长短不同的琴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④排箫:吹奏长短不同的管子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2.揭题:大家对刚才提到的哪种乐器感兴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制作你喜欢的小乐器并且演奏下面这首曲子。(教学提示:播放《闪烁的小星星》乐曲。)(板书:制作我的小乐器)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设计制作小乐器的方案1.讲解:想要成功演奏出这首曲子,我们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要能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制作三类小乐器所需的橡皮筋、烧杯、试管等材料。)怎样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预设:拨动橡皮筋、敲击烧杯、向试管中吹气。)3.追问:那怎样让这些物体分别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预设: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改变烧杯中的水量、改变试管中的水量。)4.总结制作小乐器的标准:(1)小乐器成品与设计图一致。(2)能发出接近音阶音高的声音,能演奏《闪烁的小星星》。(3)方便使用,制作精美,成本低廉。5.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讨论小乐器的设计方案并完成活动帮助卡。6.研讨汇报。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我们小组准备设计哪一种类型的小乐器?怎样简单地让这些材料发出声音?学生1:弹拨类(或打击类或吹奏类),用手拨动橡皮筋(或用勺子敲击烧杯或用嘴吹奏试管)发出声音。 探索与研讨 主持人:怎样让我们的小乐器发出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学生2:用手拨动松紧不同的橡皮筋(或用勺子敲击装水量不同的烧杯或用嘴吹奏装水量不同的试管)。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小乐器的设计方案。小组1:我们小组准备制作弹拨类的小乐器,通过拨动松紧不同的橡皮筋发出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主持人:请其他小组对小组1的设计的优点和缺点作点评。小组2:我们小组认为他们设计的小乐器的优点是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而且组装简单,携带方便;缺点是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不够明显,同时声音会比较弱。小组1:谢谢小组2的点评,我们会针对缺点再进行改进。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设计乐器草图,并通过交流与讨论找到设计的不足。针对问题,独立思考或与人讨论,尝试解决问题,让教学的难点在小组的交流、合作、探讨和老师的适机点拨中得到解决。通过设计过程为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乐器提供一个坡度,降低难度,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探索二:制作并调试小乐器 布置任务:引导学生按照小组的设计图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2.活动:根据制作标准,进行小组评比。(教学提示:学生进行制作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可以进行指导,同时敏锐地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所展现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这对其他同学也能起示范作用。) 拓展与小结举办小乐器展示会请得分较高的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共同演奏《闪烁的小星星》乐曲。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课内完成“制作我的小乐器”的任务,时间是足够的。因此安排学生在课内充分思考、充分讨论,拟定一个具体可实施的计划,鼓励他们及时完成简易的“设计图纸”,进而完成制作和调试,最终将小乐器改进,使它能演奏出动听的乐曲。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物体的发声原理和规律,丰富对声音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课后作业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一、填空题。2.菲菲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了三种乐器,请你推测以下乐器从左到右的音高变化。(均填“高→低”或“低→高”)三、选择题。3.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它的声音鲜明,音量宏大,刚柔并济。慢奏时,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又如潺(chán)潺的流水。击打同一根琴弦时,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是因为( ),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是因为( )。A.改变了该琴弦振动的快慢B.改变了该琴弦振动的幅度C.改变了该琴弦的粗细参考答案一、2.低→高 低→高 高→低三、3.A B
第8课时《制作我的小乐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在乐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需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科学探究目标经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小乐器的制作过程,并将科学和技术技相结合。科学态度目标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将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带琴弦类的乐器材料,敲击类的乐器材料,吹奏类的乐器材料。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制作方案,调整过程,总结经验。 【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要点一、导入(5 分钟)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大家掌握了改变声音高低的一些方法,这节课我们学习制作我的小乐器。学生讨论仔细想制作的乐器的类型。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二、聚焦(5 分钟)我们研究了乐器的发音秘密,知道了乐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道理,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个简单的小乐器吧。 学生们先确定自己的乐器类型,进而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聚焦问题。三、探索(25 分钟)任务一: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制作弹拨类的乐器,选用不同型号的鱼线作为琴弦,将鱼线在洞洞板上按粗细顺序依次排列固定好。调整琴弦的松紧,使它们发出有规律有顺序的声音。 任务二: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敲击类的乐器,可以选择规格相同的碗,调整碗的振动快慢,使它能达到实验效果。 任务三: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吹奏类的乐器,可以选择吸管进行实验,使它能达到实验效果。 总结:在班级内展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与同学进行交流,发现小乐器的优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1、 通过实验,调整琴弦的松紧,使它们发出有规律有顺序的声音。 2、 通过实验,依次向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这些碗能发出连续且有规律的声音。 3、通过实验,改变吸管的长度,从而使吸管产生不同的声音,这个乐器的名称是排箫。 总结通过以上实验,发现自己是如何调整乐器的,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连续声音,利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 通过多种有效的实验,结合技术与工程的原理,制作、调整、测试,最终实现自己想要的效果。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7.设计制作小车 (一)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8设计制作小车二pptx、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8设计制作小车二习题pptx、教科版4上第3单元第8课-设计制作小车二docx、制作小车mp4、汽车的发明mp4、汽车的结构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8.制作我的小乐器习题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空气柱振动,琴弦振动,随堂训练,判断题,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8.制作我的小乐器课文配套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