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思考,巧填空,仔细推敲,巧判断,仔细选一选,仔细计算,图形与统计,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1.比最大的六位数多1的数是(________)。
2.某市实验小学四3班共有学生55人,男生比女生多3人,这个班有男生(______)人。
3.6.10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________),再乘100是(________)。
4.从3:00到6:00,时针旋转了________。
5.在横线上填上“>”“<”或“=”。
3.49________3.50 8.4平方米________840平方分米
6.左图这个操作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
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另外两个内角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8.用2,0,5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两位小数,其中最大的是(_____),最小的是(_____)。
9.2米8厘米=(____)米 9.85吨=(___)吨(___)千克5千米8米=(____)千米 3.5平方米=(___)平方分米4.25时=(___)时(___)分
10.观察如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学校在小明家北偏__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400米.
(2)邮局在小明家的西偏__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米.
11.在下面的中填上合适的小数。
二、仔细推敲,巧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等腰三角形不可能是钝角三角形。(______)
13.一个三角形最多有2个锐角. (_____)
14.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首先得把小数点先对齐,再从低位开始算起。 (______)
15.16+x=20和24+12x=72中的x表示相同的数.(________)
16.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小数点要向右移动3位。 (______)
17.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大于这两个数。________
18.甲组的跳绳成绩的平均数比乙组大,说明甲组每个人的成绩比乙组每个人的绩都要好。(________)
19.半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条数和圆一样多。(________)
三、仔细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0.小军语、数、英三科的平均数是94分,其中语文92分,数学97分,英语( )分.
A.94 B.93 C.92
21.用10厘米和7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11厘米长的小棒两根,可以摆成一个( )。
A.长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等腰梯形
22.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后,不改变数的大小,错误的是( )
A.0.2=0.200 B.4.08=4.008 C.3=3.000
23.下面与10最接近的是( ).
A.10.1 B.9.998 C.9.9
24.把50.039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得到的数是它的100倍。( )
A.左,两 B.右,两 C.右,一 D.左,一
25.末尾有3个0的算式是( )
A.25×60 B.30×70 C.800×40 D.57×60
26.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7厘米、10厘米,则第三条边长不可能是( )
A.5厘米 B.15厘米 C.2厘米
27.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
A.6.001 B.400.05 C.20.070
四、仔细计算。
28.直接写出得数.
50×80= 60×900= 235+475= 600÷20= 285-60+40=
390÷3= 430×20= 17×300= 555-99= 5×5÷5×5=
29.用竖式计算。
①0.45×40= ②700.5-7.06= ③4.6×1.05=
五、图形与统计
30.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在上图中画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A(1,1)、B(3,1)、C(3,4)。2%
(2)画出这个三角形绕B点顺时针旋转90º后的图形。2%
(3)把图形①补全,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2%
31.(1)在下面的方格纸左边分别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画出方格纸右面图形的另一半。
六、生活中的数学。
32.小明用同样长的85根小棒拼成和一共25个,两种图形各拼了几个?
33.一批布料,每1.4米做一套儿童服装,一共做了26套,还剩1.1米,这批布原长多少米?
34.客车、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客车速度是90千米/时,货车速度是80千米/时,3小时后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5.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4.2千米,比第二天少修了0.5千米,两天共修了多少千米?
36.小容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去时坐普通公交车,车票是成人每人5元,小容半价。返回时坐轻轨,车票是成人每人7.5元,小孩不减半。算一算,小容一家共用去车费多少元?
37.公园里有两种游览车:大车租金是30元,限坐6人:小车租金是24元,限坐4人。四甲班一共有40名同学,怎么租车最省钱?
参考答案
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1、1000000
【解析】略
2、29
【分析】根据题意,四3班共有学生55人,男生比女生多3人,则用总人数加上3人,即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相等时的人数之和,再除以2,即可求出男生人数。
【详解】(55+3)÷2
=58÷2
=29(人)
此题主要考查了和差公式的应用,即:(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或和-大数=小数。
3、0.6104 61.04
【分析】根据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再乘100,实际等于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0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10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0.6104,再乘100是61.04。
本题考查了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灵活应用。
4、90°
【分析】
钟面上共12个大格,每个大格是30°,判断出时针转动的格数即可确定转动的度数。
【详解】
从3:00到6:00,时针转动了3格,共30°×3=90°。故答案为90°
掌握指针转动的格数,以及转动一大格旋转的度数是多少是解题关键。
5、< =
【分析】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根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将平方米化成平方分米,乘进率100,据此将单位化统一,再比较大小。
【详解】3.49<3.50 8.4平方米=840平方分米
本题考查了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小数大小的比较应从高位到低位依次进行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
6、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分析】∠1,∠2,∠3分别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实验中将这三个内角拼凑在一起得到了一个平角,平角是180°,所以可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详解】由分析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同时也启发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的获得结论。
7、50° 80° 65° 65°
【分析】由题意可知:可以假设这个内角分别为底角和顶角,再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和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的特点,即可分别计算出两种情况下其他内角的度数。
【详解】(1)假设这个内角是底角,则另一个底角也是50°, 顶角为:
180°-50°×2
=180°-100°
=80°
(2)假设这个内角是顶角,
则每个底角的度数为:
(180°-50°)÷2
=130°÷2
=65°
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和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内角度数相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5.20 0.25
【解析】略
9、2.08 9 850 5.008 350 4 15
【解析】略
10、东 25 南 30 500
【解析】略
11、0.7 1.6 2.7 3.8
【解析】略
二、仔细推敲,巧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
【详解】略
13、×
【详解】略
14、
【解析】略
15、√
【解析】略
16、×
【详解】
略
17、×
【分析】假设这两个数均是1,1×1=1,则积等于这个两个数。假设这两个数分别是160和30,160×30=4800,则积大于这两个数。假设这两个数分别是0.4和0.5,0.4×0.5=0.2,则积小于这两个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可能等于这两个数,可能大于这两个数,也可能小于这两个数。
故答案为:×。
可通过举反例的方法解决类似问题。
18、×
【分析】平均数反映的是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不能反映每个数据的具体情况,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甲组的跳绳成绩的平均数比乙组大,不能说明甲组每个人的成绩比乙组每个人的绩都要好。
故判断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平均不代表个体。
19、×
【分析】轴对称图形定义为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直线叫做对称轴,并且对称轴用点画线表示。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半圆的对称轴有1条,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理解与应用。
三、仔细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0、B
【解析】94×3﹣92﹣97
=282﹣92﹣97
=93(分)
答:他的英语科成绩是93分.
故选:B.
21、C
【分析】根据题意,两根一样长的小棒和一短一长的小棒,据此判断各选项。
【详解】A.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必须由两组长短相等的4根小棒组成,题意不符合;
B.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必须由两组长短相等的4根小棒组成,题意不符合;
C.等腰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且两腰相等,必须由两根一样长的小棒和一短一长的小棒组成,与题意相符。
故答案为:C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等腰梯形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22、B
【解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可知把4.08改写成三位小数是:4.08=4.080≠4.008,所以改写错误的是B。
23、B
【解析】10.01-10=0.01,10-9.998=0.002,10-9.9=0.1,因为0.002<0.01<0.1,所以选B.
24、B
【分析】50.039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相当于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50.039就变成5003.9。
【详解】50.039×100=5003.9;
故答案为:B。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向右移动两位,相当于扩大到原数的100倍,以此类推。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缩小到原数的,向左移动两位,相当于缩小到原数的,以此类推。扩大到原数的10倍乘10,缩小原数的10倍除以10。
25、C
【解析】试题分析:整十数乘整十数的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如果两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整十数,那么积的末尾就有3个0;如十位上的数分别是2和5、5和6、5和8积的末尾就是3个0;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3个0,那么积的末尾就有3个0,由此解答.
解:由分析可得,积的末尾有3个0 的算式是:800×40;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整十数乘整十数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判断方法.
26、C
【详解】略
27、B
【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做“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做“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的数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 6.001读做六点零零一,读了两个“零”;
B. 400.05读做四百点零五,读了一个“零”;
C. 20.070读做二十点零七零,读了两个“零”;
则只读了一个“零”的数是400.05。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小数的读法,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
四、仔细计算。
28、4000, 54000, 710, 30, 265
130, 8600, 5100, 456, 25
【详解】略
29、①18;②693.44;③4.83
【分析】小数乘法计算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末尾出现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划去。
小数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①0.45×40=18 ②700.5-7.06=693.44 ③4.6×1.05=4.83
熟练掌握小数减法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
五、图形与统计
30、
【详解】[分析] 1.根据竖排是列,横排是行,找出对应的点。
2.根据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平移是改变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不变,旋转是改变方向,画出图形。
3.根据对折之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31、见详解
【分析】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左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据此作图即可解答。
【详解】(1)(2)见下图(长方形、正方形不唯一):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及轴对称图形知识的掌握和动手作图能力。
六、生活中的数学。
32、拼了20个,拼了5个
【分析】假设25个全部都是,只需要小棒25×3=75(根),多出85-75=10(根),因为比少2根小棒,说明有10÷2=5(个),有25-5=20(个)。
【详解】(85-25×3)÷(5-3)
=10÷2
=5(个)
25-5=20(个)
答:拼了20个,拼了5个。
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应用题,可以用假设法解答此类题目。
33、37.5米
【详解】1.4×26+1.1
=36.4+1.1
=37.5(米)
答:这批布原长37.5米.
34、510千米
【解析】(90+80)×3
=170×3
=510(千米)
35、8.9千米
【分析】用第一天修的长度加上0.5千米等于第二天修的长度,再把两天修的公路长度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4.2+0.5+4.2
=4.7+4.2
=8.9(千米)
答:两天共修了8.9千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36、35元
【解析】小容一家共用去的车费=去时的车费+返回时的车费。
【详解】(5×2+5÷2)+7.5×3=35(元)
37、6辆大车和1辆小车
【分析】乘坐大车每人需30÷6=5元,小车每人需24÷4=6元,所以尽量租大车,少租小车,而且保证空位最少,这样租金会最少。
【详解】30÷6=5(元)
24÷4=6(元)
5<6,所以尽量租用大车;
40÷6=6(辆)……4(人)
剩余的4人,正好可以租1辆小车,所以可以租6辆大车,租1辆小车;
30×6+24=204(元)
答:租6辆大车和1辆小车最省钱。
租车优化问题首先要使便宜的车满座,如果剩余的人数比较较多又接近满座,可以考虑剩下的人再租用同一种车,如果剩余的人数比较少可以通过调整租用其它载人少的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章吉营学区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思考,巧填空,仔细推敲,巧判断,仔细选一选,仔细计算,图形与统计,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