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学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章第4节不等式的性质与基本不等式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章第4节不等式的性质与基本不等式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概念·结论·性质重现,基本技能·思想·活动经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节 不等式的性质与基本不等式
考试要求: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2.掌握基本不等式≤(a>0,b>0),能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
一、教材概念·结论·性质重现
1.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依据
(1)a-b>0⇔a>b.
(2)a-b=0⇔a=b.
(3)a-bc⇒a>c.
(3)可加性:a>b⇔a+c>b+c,
a>b,c>d⇒a+c>b+d.(同向可加性)
(4)可乘性:a>b,c>0⇒ac>bc,
a>b>0,c>d>0⇒ac>bd.(正数同向可乘性)
(5)可乘方性:a>b>0⇒an>bn(n∈N,n≥2).
(6)可开方性:a>b>0⇒>(n∈N,n≥2).
倒数性质的两个必备结论
(1)a>b,ab>0⇒<.
(2)a<0<b⇒<.
3.基本不等式≤
(1)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a>0,b>0.
(2)等号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3)其中称为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称为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
4.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已知x>0,y>0,则
(1)如果积xy是定值p,那么当且仅当x=y时,x+y有最小值是2(简记:积定和最小).
(2)如果和x+y是定值s,那么当且仅当x=y时,xy有最大值是(简记:和定积最大).
1.使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一正”“二定”“三相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的含义是“a=b”是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这一点至关重要,忽略它往往会导致解题错误.
3.连续使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要求每次等号成立的条件一致.
5.常用结论
(1)≥(a,b∈R).
(2)+≥2(ab>0)(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3)≤≤≤ (a>0,b>0).
(4)若a>b>0,m>0,则<;>(b-m>0).
二、基本技能·思想·活动经验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乘同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 × )
(2)一个非零实数越大,则其倒数就越小. ( × )
(3)不等式a2+b2≥2ab与≥成立的条件是相同的. ( × )
(4)函数f(x)=sin x+的最小值为4. ( × )
2.设b0),即x=1时取等号,所以f(x)有最大值1.
4.(2021·南阳统考)已知a,b为正实数,且a+b=1,则P=(ax+by)2与Q=ax2+by2的关系是( )
A.P≤Q B.PQ
A 解析:不妨取a=b=,则P-Q=(x+y)2-x2-y2=-(x-y)2≤0,所以P≤Q.
5.若0<a<b,且a+b=1,将a,b,,2ab,a2+b2从小到大排列为______________.
a<2ab<<a2+b2<b 解析:令a=,b=,代入2ab=,a2+b2=,所以a<2ab<<a2+b2<b.
考点1 不等式的性质——基础性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a>b,则
b,则a2>b2
C.若a>b,cb-d
D.若a>b,c>d,则ac>bd
C 解析:对于A,若a>b,取a=1,b=-1,则b,取a=0,b=-1,则a2>b2不成立;对于C,若a>b,cb-d,正确;对于D,若a>b,c>d,取a=1,b=-1,c=1,d=-2,则ac>bd不成立.
2.(多选题)对于实数a,b,c,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为( )
A.若a>b,则acbc2,则a>b
C.若ab2
D.若a>0>b,则|a|bc2,则c≠0,c2>0,故a>b,B为真命题;若ab2,即a2>ab>b2,C为真命题;当a=1,b=-1时,|a|=|b|,故D为假命题.
3.(2022·济南质量检测)已知实数a,b,c满足a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章第4课时基本不等式学案,共19页。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章第4节不等式的性质与基本不等式学案,共2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概念·结论·性质重现,基本技能·思想·活动经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统考一轮复习第7章7.4基本不等式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重温,小题热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