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3 地球上的大气——2023年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精练
展开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 节次 | 考点 | 考试内容 |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 3.1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 考点19. 大气的组成 | ①大气的组成; |
考点20. 大气的垂直分层 | ①大气的垂直分层; ②各层大气的温度变化、运动特点及与人类关系; | ||
考点21. 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 ①逆温现象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 ||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 3.2 大气受热过程 | 考点2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 |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原理; |
考点23.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作用 | ①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保温作用; | ||
考点24. 热力环流原理解释 相关现象 | ①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现象; | ||
3.3 大气热力环流 | 考点25. 热力环流原理 | ①大气运动的成因与分类; ②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 ③等压面及其判断方法; | |
考点26. 自然界的大气热力 环流 | ①自然界常见的大气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
【知识清单】
3.1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
2.干洁空气的成分和作用
成分 | 作用 |
氮气 |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
氧气 | ①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②参与有机物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过程 |
二氧化碳 |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 |
臭氧 | 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
3.水汽和杂质的分布及作用
(1)水汽含量分布:
水平方向 | 海洋上空高于陆地上空;湿润地区上空高于干旱地区上空 |
垂直方向 | 自地面向高空逐渐减少 |
(2)杂质含量差异:
①杂质含量随时间、地点、天气条件而变化。
②在近地面大气中,陆上多于海上,城市多于乡村,冬季多于夏季。
(3)作用:
①水汽:发生固、液、气三态转化,产生云、雾、雨、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
②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划分依据: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
2.各层特征比较
垂直分层 | 气温特点 | 大气运动状况 | 天气状况 | 与人类关系 |
A对流层 | 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 对流运动显著 |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有云、雾、雨、雪等天气变化 | 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
B平流层 |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 盛行平流运动 | 天气现象少见 | 有利于高空飞行 |
C高层大气 | 随高度增加先下降后又持续上升 |
|
| 有电离层,对地球上的通信、广播、全球导航、雷达探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3.2 大气受热过程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反射作用
(1)含义: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能将投射在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又反射回宇宙空间。
(2)特点:没有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
(3)云的反射作用
2.散射作用
(1)概念: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弥散。
(2)特点:
①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方向。
②具有选择性,可见光中的蓝光、紫光容易被空气分子所散射。
3.吸收作用
(1)具有选择性
(2)大气对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来。
4.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5.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气受热过程
2.大气增温的直接原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大气逆辐射
(1)含义: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
(2)作用:把热量归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3.3 大气热力环流
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
(1)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2)B、F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3)水平运动:近地面空气从B、F地流向A地,高空空气从D处流向C、E处。
[温馨提示]
(1)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是高压大于低压。
(2)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的。
二、自然界的热力环流
1. 海陆风
- 山谷风
- 城市热岛环流
①城市风的环流方向无昼夜和季节的变化,因为城市的温度始终高于郊区。
②在城郊地带,绿化带或重污染工厂的布局一定要考虑热力环流的下沉距离。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 沙漠和林地之间
①白天,沙漠增温快,温度高,形成低压;森林增温慢,温度低,形成高压;白天近地面大气由森林吹向沙漠。(如图a)
②夜晚,沙漠降温快,温度低,形成高压;森林降温慢,温度高,形成低压;夜晚近地面大气由沙漠吹向森林。(如图b)
【真题再现】
(2022春·浙江·高一统考学业考试)1982年墨西哥、1991年菲律宾两地火山喷发后,某观测站统计分析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下图为该站点某时段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与1970年相比净值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两次太阳辐射净值突然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逆辐射增强B. 大气散射作用减弱C. 大气反射作用增强 D. 大气吸收作用减弱
10. 大型火山喷发往往会伴随地震发生。为减少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人们准备应急救援包时,下列物品必备的是( )
A. 口哨 B. 身份证 C. 手机 D. 银行卡
(2022春·浙江·高一统考学业考试)几乎每架飞机驾驶舱内都有气压高度表,用来为飞行员指示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商用飞机在5.5千米高度以上是沿着标准大气恒定气压的航线飞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当飞机飞行在不同地区时,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其所在地气温垂直方向变化的有(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6. 当商用飞机在8千米高空从暖空气区飞入冷空气区时,飞机一般会( )
A. 降低飞行高度 B. 拉升飞行高度
C. 沿等高面飞行 D. 沿等压面飞行
(2021春·浙江·高一统考学业考试)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3.图中表示地面辐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天空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时( )
A.大气吸收减弱 B.大气反射减弱 C.太阳辐射增强 D.大气逆辐射增强
【模拟预测】
山谷风是出现于山地及周边地区,风向具有日周期变化的地方性风。图为我国南方经常出现山谷风的某山地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所示等压面状况出现的时段可能是( )
A.白天 B.夜晚 C.夏天 D.冬天
2.图示山峰常出现阵雨天气,主要原因是( )
A.谷风上升,遇冷凝结致雨 B.山风上升,遇冷凝结致雨
C.山谷暖气流因压迫而下沉 D.山坡冷气流因抬挤而上升
2023年2月23日19时4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26号卫星发射升空。中星26号卫星主要用于为固定终端以及车/船/机载终端提供高速宽带接入服务。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中星26号卫星升空过程中依次穿过大气的( )
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C.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4.中星26号卫星为车/船/机载终端提供高速宽带接入服务后,将更有利下列哪种地理信息技术为我国的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
A.美国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绵阳气象台11月29日发布:未来3天,我市天气晴朗。同时发布霜冻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内,我市部分地面夜晚将下降到0°C以下,对农业产生影响,请注意防范。这次霜冻产生的原因是(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6.武引水库库区通常会在“小雪”节气过后,出现云海的壮观景象。受云海影响,武引库区的大气受热过程对应图中( )
A.②③增大,④⑤减小 B.②⑤增大,③④减小
C.③⑤增大,②④减小 D.④⑤增大,②③减小
湖陆风是一种地方性的热力环流现象,常称之为“进湖风”和“出湖风”。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地区某湖泊附近的某城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时间段内陆风转为湖风大致开始于( )
A.9:00 B.10:30 C.10:50 D.13:30
8.推测该地冬夏季湖陆风( )
A.冬季季风持续时间短 B.冬季陆风出现晚;夏季陆风出现早
C.夏季湖风持续时间短 D.冬季湖风出现晚,夏季湖风出现早
热岛强度指城乡之间平均温度的差异。图为某滨海城市夏季海陆风与非海陆风日的热岛强度日变化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市热岛效应最强时( )
A.郊区气温高于中心区 B.国际标准时间为16时
C.为市区日气温最低时 D.为市区日气温最高时
10.相对于非海陆风日,海陆风日白天( )
A.较暖的海风加强了热岛环流 B.较凉的海风加强了热岛环流
C.较暖的海风减弱了热岛环流 D.较凉的海风减弱了热岛环流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的天气过程。下表浙江省永嘉县2021年11月20—23日部分天气要素变化情况。下图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临前给蔬菜穿“保暖内衣”的场景。专家认为,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
日期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天气 | 风向与风力 |
20日 | 20℃ | 13℃ | 阴转多云 | 北风微风 |
21日 | 21℃ | 12℃ | 小雨转小到中雨 | 西北风5—6级 |
22日 | 7℃ | 4℃ | 小雨转多云 | 北风3—4级 |
23日 | 12℃ | 4℃ | 晴 | 北风微风 |
(1)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____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____地区。据表推测寒潮到达永嘉具体的时间是11月____日晚。
(2)一种自然灾害引发的灾害,会进一步引发其他灾害,从而形成灾害链条。完成寒潮的部分灾害链条。
①____②____③____
(3)从大气受热过程,分析“保暖内衣”能保暖的原因。
(4)结合材料一,分析寒潮对植被、土壤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5)除覆膜外,列举该区域防御寒潮的农业措施。
12.读热力环流与等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形成的;图甲中,a处空气______(上升或下沉),其近地面气温______(高于或低于)B地。A、B两点相比,可能出现降水的是______,气温日较差小的是______。
(2)请将甲图中①、②、③、④处的气压值按由大到小排列______。
(3)乙图所示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____(白天或夜晚)。
(4)若甲图为城市风环流图,①处为____(绿地或城市),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______的作用。
专题09 区域发展战略——2023年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精练: 这是一份专题09 区域发展战略——2023年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精练,文件包含专题09区域发展战略2023年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精练解析版docx、专题09区域发展战略2023年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精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8 产业区位选择——2023年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精练: 这是一份专题08 产业区位选择——2023年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精练,文件包含专题08产业区位选择2023年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精练解析版docx、专题08产业区位选择2023年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精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城镇与乡村——2023年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精练: 这是一份专题07 城镇与乡村——2023年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精练,文件包含专题07城镇与乡村2023年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精练解析版docx、专题07城镇与乡村2023年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精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