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多种多样的植物_教科版
展开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多种多样的植物教科版
在联校举行的教研活动中,我有幸参与并上了一堂科学课《多种多样的植物》。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地从细节之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教学一开始,在说说校园里印象最深的植物这一环节中,当学生回答: “我在校园里见过雪松、葱兰”时,我要追问了一句:“你在校园的哪里见过雪松?”“葱兰又长在哪里?”追问的目的是让学生说话要有根有据,而不能凭想象猜测。紧接着,以照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学校的各个角落,各种类别的植物。
在给植物分类这一环节中,有学生提出,可以把这10种植物分为开花的和不开花的,其中雪松是属于不开花植物。问题一提出,便得到了班中大部分同学的认可,于是我又追问,“你们怎么知道雪松是不开花的?”学生回答说:“校园里就有一棵雪松,可我们都看了六年了,却从来没有见过它开花。”同学们的这种认识和反映在我意料当中,课前我也进行了一番的准备。于是我首先表扬了他们,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同时也向学生说明了雪松是开花的植物,并解释了看不到这棵雪松开花的原因,紧接着又向同学们展示了雪松开花的图片。我希望通过对这一细节的处理,培养学生的质疑,实证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即使是通过自己的观察也常常是不全面的。认识事物,学习科学,是复杂地,是严密的,除了观察也需要多渠道地收集证据,需要把工作做得更细致。这样才能更科学、更理性、更全面地认识我们身边的事物,而减少甚至避免盲人摸象的现象。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认识不开花的植物时(其中包括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我尽量地为学生提供我们身边常见的不开花植物。当出示某样植物时,我总要不厌烦地跟学生说明这种植物来源于哪里,时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科学的学习就需要实实在在,严严密密。
“润物细无声”点滴的细微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成败,让每一位教师关注细节,把科学态度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在细节之处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六年级上科学听课反思多种多样的植物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科学听课反思多种多样的植物_教科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的地方,值得商榷的地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多种多样的植物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多种多样的植物_教科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电和磁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电和磁_教科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