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6.2《登泰山记》测试卷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6.2《登泰山记》测试卷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1
    16.2《登泰山记》测试卷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2
    16.2《登泰山记》测试卷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同步测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选择类,小阅读-课内,非选择类,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赋(节选)
    苏轼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B.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
    C.越长城之限 限:限制。
    D.其远古刻尽漫失 漫失;模糊或缺失。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而雪与人膝齐
    B.挟飞仙以遨游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C.惟江上之清风 泰山之阳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终究没有消失。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是大自然恩赐的无穷无尽的宝藏。
    C.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
    D.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明亮的烛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夜游黄州赤壁,借“赤壁”之游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人生的思考。
    B.姚鼐记述与友人登泰山的经过,抓住典型细节描写泰山之景,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C.《赤壁赋》作为文赋,有清真雅正之妙;《登泰山记》作为游记,有整饬典雅之美。
    D.苏轼和姚鼐将自我精神投射于自然山水之中,在“乐水”“乐山”中找寻精神慰藉。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B.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C.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D.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6.翻译句子。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文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乙文①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②,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由,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释】①本文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偶被贬为黄州刺史时所作的一篇散文。②齐云、落星与下文井干、丽谯均为古代名楼。
    7.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B.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C.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D.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乾隆,皇帝的年号,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是最常见的两种纪年方法,一位皇帝在位时一般只有一个年号,也可有多个年号。
    B.行宫,皇帝外出巡行时居住的场所,可能由其它建筑改造而成。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C.《周易》与《论语》《诗经》《尚书》《礼记》《春秋》等几部儒家经典著作一起合称为“六经”。
    D.十稔,谷物成熟叫做稔,庄稼通常一年一熟,人们把一年称为稔。十稔,谷物成熟十次,也就是十年。
    9.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10.甲乙两文均借景物寄寓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请简要回答两文作者表达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题。
    材料一:
    姚鼐,字姬传,桐城人,刑部尚书文然玄孙。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历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所得多知名士。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康熙间,侍郎方苞名重一时同邑刘大櫆继之鼐世父范与大櫆善鼎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所为文高简深古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鼐清约寡欲,接人极和蔼,无贵贱皆乐与尽欢;而义所不可,则确乎不易其所守。世言学品兼备,推鼐无异词。尝仿王士祯《五七言古体诗选》为《今体诗选》,论者以为精当云。自告归后,主讲江南紫阳、钟山书院四十余年,以诲迪后进为务。鲁九皋尝从鼐问古文法,又使其甥陈用光及鼐门。嘉庆二十年,卒,年八十有五。
    (节选自《清史稿·姚鼐传》)
    材料二: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侍郎方苞名重一时/同邑刘大櫆继之/鼐世父范与/大櫆善/鼐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所为文高简深古/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
    B.侍郎方苞名重一时/同邑刘大櫆继之/鼐世父范与/大櫆善/鼐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所为文高简深古/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
    C.侍郎方苞名重一时/同邑刘大櫆继之/鼐世父范与大櫆善/鼐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所为文高简深古/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
    D.侍郎方苞名重一时/同邑刘大櫆继之/鼐世父范与大櫆善/鼐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所为文高简深古/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我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就要行冠礼,取表字,取字之后,为了表示尊敬,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
    B.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因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为春试或春闱,应考者为各省通过了乡试的举人。
    C.嘉庆,清朝的一个年号,与文段三中的“同治”一样,都是帝王年号。古人常用年号纪年,一个皇帝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年号。
    D.戊申晦,戊申指日月底这一天。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古人用干支纪日,干是天干,支是地支,不过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
    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鼐学品兼备,令世人皆折服。他编选古体诗,时人认为精当,被一致推为桐城派之首;他为人坚守原则,不为不义所屈。
    B.姚鼐四处讲学,重视人才培养。《四库全书》编撰成功之后,他辞宫,以讲学、教徒为业;曾收鲁九皋、陈用光为学生。
    C.姚鼐寒冬登泰山,用详细的文辞把气势磅礴的日出奇景描绘得宛然在目,《登泰山记》这篇文章与姚鼐高雅简练古朴的文风不吻合。
    D.姚鼐在登山泰山观日出之后,还写到了游览山顶建筑,观赏山道中已经模糊或缺失的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1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
    (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登泰山记
    【清】姚鼐
    ①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③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④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⑤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⑥桐城姚鼐记。
    文本二:
    姚鼐,字姬传,桐城人,刑部尚书文然玄孙。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历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所得多知名士。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鼐工为古文。康熙间,侍郎方苞名重一时,同邑刘大櫆继之。鼐世父范与大善,鼐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所为文高简深古,尤近欧阳修、曾巩。其论文根极于道德,而探原于经训,至其浅深之际,有古人所未尝言,鼐独抉其微,发其蕴。论者以为辞迈于方,理深于刘。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鼐清约寡欲,接人极和蔼,无贵贱皆乐与尽欢。而义所不可,则确乎不易其所守。世言学品兼备,推鼐无异词。尝仿王士祯《五七言古体诗选》为《今体诗选》,论者以为精当云。自告归后,主讲江南紫阳、钟山书院四十余年,以诲迪后进为务。嘉庆十五年,重赴鹿鸣,加四品衔。二十年,卒,年八十有五。所著有《九经说》十七卷,《老子、庄子章义》,《惜抱轩文集》二十卷,《诗集》二十卷,《三传补注》三卷,《法帖题跋》二卷,《笔记》四卷。子景衡,举人,知县。有隽才,鼐故工书,景衡学其笔法,能乱真。
    (选自《清史稿·姚鼐传》,有删改)
    1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皆砌石为磴蹬:石阶。B.世皆谓之天门云云:云气。
    C.极天云一线异色 极天:天边。D.多松,生石罅石罅:石缝。
    16.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余始循以入
    B.崖限当道者/客有吹洞箫者
    C.古谓之天门溪水/至其浅深之际
    D.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
    B.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
    C.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
    D.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山之北和水之南皆为阳。“泰山之阳,汶水西流”,说明汶水在泰山的北面。
    B.行宫,指京城外供帝王出行居住的宫殿,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C.古文,文中指与骈文相对的一种文体,与《师说》中“好古文”的“古文”意思相同。
    D.鹿鸣,即鹿鸣宴,常指科举考试后的一种宴会,因在宴会上歌《诗经·鹿鸣》而得名。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库全书》完成后,姚鼐在记名御史的官任上,请求辞职奉养父母,他回到故里,不肯再出来做官。
    B.姚鼐认为古代的君子,做官不是随随便便的,会考虑志向能否在当时得以实现,方法能否对大众有益。
    C.姚鼐所写的文章高雅简练、深刻古朴,他在家庭和师友之间有点名气,名声和欧阳修、曾巩的名声接近。
    D.姚鼐著作很多,有《九经说》《老子、庄子章义》《惜抱轩文集》《三传补注》《法帖题跋》《笔记》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登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祖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史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①临皋(gā):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②冯夷:水神。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阴:水的南面。B.京师:一般指国都。
    C.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D.是岁十月之望:望日,农历每月十五。
    21.下列对两篇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泰山记》叙说登山经过,描写夕照和日出胜景,综述名胜古迹,详略得当。
    B.《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传统写法,抒发自己的人生思考。
    C.《登泰山记》以“桐城姚鼐记”结尾,交代作者;《后赤壁赋》结尾梦醒不见道士,余味深长。
    D.姚生动描绘泰山的山石树松,苏轼客观点出赤壁的江岸水月,都在寻找精神慰藉。
    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B.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C.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D.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2)稍见云中白若蒱数十立者,山也。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入蜀记①(节选)
    陆游
    ①五月十八。兄弟饯别,五鼓始诀去。
    ②七月十六。郡集于道院,历游城上亭榭,有坐啸亭,颇宜登览。城濠皆植荷花。是夜,月白如昼,影入溪中,摇荡如玉塔,始知东坡“玉塔卧微栏”之句为妙也。
    ③八月十四,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舟人云,此尚其小者耳,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复能入夹,但行大江而已。晚,观大鼋浮沉水中。
    ④八月廿一。过双柳夹,回望江上,远山重复深秀。自离黄,地形渐高,多种菽粟荞麦之属。晚泊杨罗洑,大堤高柳,居民稠众,鱼贱如土,百钱可饱二十口,又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
    ⑤九月九。挂帆抛江行三十里,泊塔子矶,江滨大山也。自离鄂州,至是始见山。买羊置酒,盖村步②以重九故,屠一羊,诸舟买之,俄顷而尽。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芳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夜雨极寒,始覆絮衾。
    ⑥十月廿六。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
    注释:①1170年,陆游从绍兴往蜀地任官,一路写下《入蜀记》。②村步:村边泊船处。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24.下列适合填入《入蜀记》第⑥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
    A.也B.兮C.夫D.然
    25.下列对《入蜀记》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写兄弟送别难舍难分,到傍晚时分才离开。
    B.第②段所说的“玉塔”是指用汉白玉修建的宝塔。
    C.第③段作者看到江边有一种前所未见的新型村庄。
    D.第⑤段“求菊花”的行为与九月九这一时间有关。
    26.登山者在遇到《登泰山记》画线句所描述的经历时,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
    27.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答。
    线上课中,小莘和小闵对《登泰山记》和《入蜀记》的价值产生了争议。
    小莘说:“《登泰山记》像是记流水账,只有一两个文字优美的语句,《入蜀记》连优美的风景都很少写,我感觉这样的游记没什么价值。”
    小闵说:“对于游记,我们不能只看文学价值,还要看到它在地理、历史、科学等方面的价值,甚至对当时人而言的“攻略”价值……”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隔壁装修的电钻声迫使小闵关闭了话筒。
    语文老师请你结合《入蜀记》对小闵的话做具体的阐释。
    二、选择类
    2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蟹六跪而二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挟飞仙以遨游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C.惟江上之清风 泰山之阳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不拘于时,学于余
    2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皆不及往
    ②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④其远古刻尽漫失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3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阳:山的南面
    B.古时登山,循东谷人 循:顺着
    C.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烛:烛光
    D.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 稍:逐渐
    31.比较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②及既上,苍山负雪 ③世皆谓之天门云 ④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A.两个“及”字相同,两个“云”字相同B.两个“及”字不同,两个“云”字不同
    C.两个“及”字相同,两个“云”字不同D.两个“及”字不同,两个“云”字相同
    3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 历:经过
    B.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限:界限
    C.磴几不可登 磴:石阶
    D.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负:背
    3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其级七千有余B.石苍黑,多平方,少圜
    C.绛皓驳色,而皆若偻D.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三、小阅读-课内
    34.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语段: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节选自《登泰山记》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历:经过
    B.崖限当道者 限:门槛
    C.半山居雾若带然 居:停留
    D.其远古刻尽漫失 漫:弥漫
    四、非选择类
    35.把下列课内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②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36.翻译下列句子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37.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苏轼游赤壁抒发了人生感悟,姚鼐登泰山赞美了大好河山。请仿照示例,另写两个句子。
    示例:登高望远,杜甫写下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传达出作者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叹。
    夜游赤壁,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冒雪登山,姚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泰山一处石壁上镌刻有“二”二字,这使人很费解。有人向郭沫若询问,郭老沉思片刻,提笔在“二”外边各加两笔,便成了“风月”两字,并解释道:“这两个怪字应读作‘风月无边’,不过是古代名士的文字游戏而已。”后来,当代书法家谢逢松以“虫二”二字为上联,并题写了下联“年 华”,即是将“年”和“华”两字各加了一个“口”,这是采用反意相对的方法,即用“年华( )”对“风月无边”。
    五、材料作文
    3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浩瀚的文学世界里有很多熠熠生辉的经典诗文,每一篇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思想魅力被后人称道。苏轼《赤壁赋》在主客问答中实现情景理的结合、起承转合思路清晰;姚鼐《登泰山记》围绕作者的游踪,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史铁生《我与地坛》在荒芜寂静的景物中发现的生机活力与生生不息之美启迪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学校将在读书月活动中举办一场经典诗文鉴赏会,要求各班选派一名代表到现场作鉴赏交流。你是一名高一学生,请你从以上篇目中选取一篇经典诗文写一篇鉴赏文稿代表班级去参加鉴赏会。
    要求:理解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D 6.(1)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
    (2)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山,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谷走,就到了泰山的山顶。
    (3)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照着,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脊背弯曲的样子。
    7.A 8.C 9.(1)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2)希望接任我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我爱楼之意而常常修缮它,那么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 10.①甲文作者借描写泰山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②乙文作者借竹楼抒发了自己漂泊不定、仕途失意之叹,同时也传达出作者身处逆境矢志不渝的信念。
    11.C 12.A 13.C 14.(1)古代的君子,做官不是随随便便的,他将会考虑他的志向能否在当时得以实现,他的方法能否对大众有所补益。
    (2)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都是云雾弥漫。渐渐可见云雾中那数十个白如樗蒱般站立的东西,那是山峰。
    15.B 16.B 17.B 18.A 19.C
    20.A 21.D 22.A 23.(1)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人们都叫它天门。
    (2)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
    (3)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4)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
    24.A 25.D 26.登山过程会感到艰辛,登上山顶会有成功的喜悦。望见泰山“苍山负雪”“晚日照城郭”“居雾若带然”的美景心情应该是兴奋和喜悦的。(言之成理即可) 27.《入蜀记》记录的内容涉及的山川风土、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等,均属于区域文化研究范畴的重要课题。陆游对长江流域人文环境历史典章深沉的思考,对沿途自然环境的人文关怀和对不同地貌、气候、风土、人情的详尽叙述等,为区域文化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所构筑的诗意、画境和人文价值,也为区域文化的实勘比较研究提供了十分鲜活的话题。(言之成理即可)
    28.C
    29.B
    30.C
    31.B
    32.B
    33.C
    34.D
    35.①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
    ②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
    36.渐渐地看见云海中隐约浮现出几十个立着的白色的像樗蒲一样东西,那是远处的群山。
    37.夜游赤壁,苏轼写下了“寄蜉蝣一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人生苦短的感叹。 冒雪登山,姚鼐描绘出“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无惧风雪、迎难而上的精神。
    38.有限
    39.略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第162课《登泰山记》同步检测原卷版docx、第162课《登泰山记》同步检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 *登泰山记)16.2* 登泰山记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 *登泰山记)16.2* 登泰山记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小阅读-课外,小阅读-课内,文学类阅读-双文本,文言文阅读,句子默写,古代诗歌阅读,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课时作业,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情景默写,选择 简答,非选择类,小阅读-课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