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8-综合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8-综合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第1页
    (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8-综合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第2页
    (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8-综合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第3页
    还剩4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8-综合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8-综合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共4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图形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真题精选)08-综合计算100题(提高)
    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试卷说明:本试卷试题精选自浙江省各地市2020-2022近三年的四年级期末真题试卷,难易度均衡,适合浙江省各地市和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四年级学生期末复习备考使用!
    一、口算
    1.直接写出得数。
    25×8=     320÷40=       0÷32=       410-230=
    54÷6×8=   (50+90)÷2×3=   0.21×100÷10=   9×4×25=
    2.直接写得数.
    4×6÷3=    56÷8×4=    25×2-30=    36÷9×5=
    45+(35-18)=    56-8×4=    (16-7)×0=    36-0÷23=
    12÷3+21÷3=    2800÷70=
    3.直接写出得数。
    39+48=        6.8-1.5=        (40-20)÷5=        4.3+2.7=
    6×45=        5600÷1000=        210-57-43=        0÷70×8=
    4.直接写得数。
    0.5×100=      5×4÷5×4=      68×5+32×5=      125×8=
    0÷71=      203×20=      420÷70=      75+232=
    5.直接写出得数。
    125×8=    65.8÷100=    1.56-0.35=    300÷15=
    0.05×1000=    14×60=    5400÷600=    7.6÷10=
    0.35+0.43=    7.8+2.2=    310×5×2=    4×(25+50)=
    6.直接写出得数。
    23.8÷100=         8.5×100=        24×5=            56×78×0=
    0.29÷10=          190×3=          58.2÷100=        37+68×0=
    7.直接写出得数。
    3.6+2.4=            11-6.7=              11.2-7.82=
    24×5=              125×80=             200×30=
    200÷4=             78+32=              0÷45=
    0.078×100=          23÷1000=          (12.5+7.5)×10=
    8.口算。
    58×30=    15.2+4.6=    0.6×1000÷100 =   859-(120+259)=
    15-0.7=    23+187=    (25+11)×4=        15.4×(25×4)=
    9.直接写出得数。
    0.45+0.63=        1-0.01=        172-72-84=        29×25×4=
    34-6×5=        3000÷125÷8=        36÷3-8÷4=        5.4+8.2+1.8=
    10.直接写出得数。
                             
                              
    11.口算。
    320÷20=       4400÷100=       5÷1000=       8100÷90=       3.8+0÷1.2=
    1.2×100=       5×16=       1×0.1=       125×8=       0.3×1000=
    5-0.15=       81+0.09=       38+0.06=       0.66-0.6=       0.8+0.2×10=
    621-199=       6.7+3=       840÷21=       24×50=       5.6+2.3+0.7=
    12.直接写出结果。
    4.3+1.9=             2.5+8.4=            0.54+0.68=
    1.5-0.9=             6.4-3.5=            5.6-2.7=
    13.口算。
                               
                               
    14.直接写出得数。
    3.25×10=    2.37+3.45=    64÷100=    500÷25÷4=
    0.03+9.7=    8-6.3=    3.2+58×0=    25×4÷25×4=
    15.直接写出得数。
    8.5+0.5=          9.9-6.6=          0.06×1000=        45÷100=
    1.3-0.8=          4.2-1.9=          11.2+7.8=         0.29+4.67=
    16.直接写出得数。
                                
                            
                            
    17.直接写得数。
    5.68+0.32=          1-0.9=           13×99=              80÷100=
    177-99=            635÷91=         0.3×125×8=          3.5+0.65+6.5=
    18.口算。
                            
                            
    19.直接写出结果。
                            
                             
    20.直接写得数。
                
            
    21.直接写出得数。
    0÷48=      485×0=       574-162-38=    50.6÷1000=    20×4÷20×4=
    1-0.09=    4.8+0.52=    1000×0.013=     101×28=       4.69-(1.69+0.5)=
    22.口算。
    25×4=         1.52+0.8=         3.1-0.9=         2-1.1=
    7×7÷7×7=         52+25-52+25=         1-0.28+0.54=    
    180-80+20=         100+100×0=         72÷9×48÷8=
    23.直接写出得数。
                                      
                               
    24.口算。
    503+497=        62+38×0=        52+25-52+25=       
    45+8-23=       27÷3×7=        (120+80)×5=        
    50×40=         0.6÷100=         1.36×10=        72÷9×48÷8=
    25.口算。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二、竖式计算
    26.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
                ※
    27.用竖式计算。
    1.8+5.45         23.6-14.72      0.285+0.64   
    10.87-9.94       7.6+2.83         9.36-3.86
    28.竖式计算并验算。
    26.6+13.5=          32.13-19.4=
    29.列竖式计算,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带★的题目进行验算。
            ★    
    ★      
    30.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0-37.6          64.06+7.28         
    ☆14.25+5.35         ☆9.22-4.76
    31.列竖式计算。
    4.65+87.5=               34.2-16.98=
    32.竖式计算,并利用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
    24.48+5.6=      13-5.72=
    33.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0.8-0.73=                 3.71+2.9=
    34.竖式计算并验算。
    42.57+33.64=               100-32.54=
    35.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
    12.53+4.67=                  ★8.3-6.45=
    36.用竖式计算。
    584×24=          6.75+0.83=        20−10.99=
    37.用竖式计算。
    105+21.7=            74.23-58.5=            23×129=
    38.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32+7.8=        ※5.8-2.76=
    39.竖式计算,带*号的验算。
    *105×28=          *12.56+6.8=            754÷29=
    40.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51+2.78=            ★36-0.78=
    41.列竖式计算。(打☆的题要验算)
    66.88+34.2=                            ☆20-4.05=
    42.笔算并进行验算。
    27.1-0.18=
    43.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
    8-3.46=   *200.6-85.17=

    44.列竖式计算
    3.81+17.1=        16.42﹣8.73=        15﹣6.35=
    45.竖式计算并验算.
    ①39.8+14.72   ②50.4﹣19.64.
    46.列竖式计算。
    ①    ②
    ③    ④
    47.竖式计算.
    15.3﹣7.89=    64.8+24.36=    205×24=    935÷46=
    48.用竖式计算。(第2小题要验算)
    17.4+8.79=                       50-12.6=
    49.列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8.4-5.9=          272÷16=          21.57+5.86=          545×28=
    50.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9.8+1.77=       70-35.8=       19.2+22.83=       73.04-42.79=

    三、脱式计算
    51.脱式计算。(第一行要求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1)        (2)        (3)
    (4)        (5)        (6)
    5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64÷14×(532-428)     102×99      6.84-(3.5+0.84)
    32×15×125      2.87-3.15+4.13-0.85      57×120+570×38
    53.脱式计算.
    408×5﹣2000        125×3×8        232+512÷8       6×(310+280)
    54.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25+260+175       228+34+166+172       37+55+92+45+63
    12+431+56+69+132     77+(123+94)        (337+464)+236
    55.计算,能简便就简便就计算.    
    (1)13.7+1.94+0.06+5.3    
    (2)7.4+(5.96-3.86)    
    (3)65-0.35+6.93
    56.脱式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57.脱式计算。
    9.05-8.8+3.21     (36+27)×6     50×20÷5
    58.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就简算.
    (1)3000÷125÷8   (2)65×142-42×65  (3)99×78+78
    (4)280÷[(31-27)×14] (5)25×24  (6)432×54+68×54
    59.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25×36×4         (2)37+125+63+175        
    (3)49×99+49         (4)16×128-6×128
    60.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91-64)÷3]×60    6800÷25÷4    52×101-52
    25×44    64×64+64×36    2.7+5.09+7.3+4.91
    61.下面各题,怎么简便就怎么算。
            
            
    62.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935÷17                 5600÷35              60÷15+15×60
    67×38﹣38×27          398×25               246×15
    6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99×99+99            3.2+34.76+15.24+5.8
    2200÷25÷4           3.29-(3.29-0.73)
    64.用简便方法计算。
            
    65.用简便方法计算.
    3.8+4.6+5.423.6-4.7-5.3  
    3.48+9.6+16.52+10.4       120.5-12.26-17.74
    66.脱式计算。
    (440-200)÷60           13×(28+16)            256-48÷(36-28)
    324÷(3×6)             100+14×(24-10)        (100-70)÷(2×3)
    67.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
    166+52+734+48   839-23-77     82×17-7×82       
    63×125×8      138+56÷7×4    96÷[(7+5)×2]
    68.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60÷(70-4×16)           12×25          265×105-265×5
    3200÷4÷25         0.6+7.91+3.4+0.09        37.6-(7.6+3.25)
    69.计算下面各题。
    (1)1.52+0.97+2.48+1.03+5.12
    (2)3842—1567—433—842
    70.脱式计算。
    85.07-15.3+4.8+5.369          40-(3.5-2.75+0.86)
    71.简便运算。
    ①825+36+75+164     ②125×32×25     ③23×25+23×75
    ④3000÷25÷4     ⑤20-5.2-4.8     ⑥3.15+6.4+6.85
    7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63×78+37×78    125×56    60-2.7-7.3
    98+265+202    87×36+12×36+36
    73.简便运算。
    516-26-74              175+237+125+263
    20×125×8×5          28×33+28×67
    2600÷4÷25            490÷14
    72×125                42×101
    74.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29+3.7+0.71+6.3            158-[(27+54)÷9]            125×76×8
    23.4-8.54-1.46                101×87                        2300÷25÷4
    75.脱式计算。
    300+66×15-945                    35×(66-322÷14)
    12×[(43+77)÷15]               500-448÷28+59

    四、图形计算
    76.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如下图),求的度数。

    77.下面是一张纸折起来以后形成的图形,已知∠1=50°,你能求出∠2的度数吗?

    78.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1)         (2)
    79.求出图中∠1、∠2的度数。

    80.求出∠1的度数。

    81.求下列各角的度数。
    (1)∠B的度数。

    (2)∠C的度数。

    82.请计算出下图的面积。

    8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1=35°,求∠2的度数。

    84.如图,已知在∠1=65°,∠2=28°,∠3=46°,求∠5=?

    85.求图中涂色部分的周长。(单位:厘米)

    86.求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87.计算下图中∠1的度数.

    88.求下列图形的周长。

    89.求图中∠1的度数.

    90.求出下图中∠1的度数。

    91.求下图阴影部分的周长。(一个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92.计算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cm2)

    93.求出图中未知角的度数。
    (1)   (2)
    94.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米)

    95.算一算。




    96.求出下面∠2的度数。

    97.算出下面各个未知角的度数。

    98.计算角的度数。
    (1)
    (2)
    99.分别计算下面左边图形的周长和右边图形的面积。

    100.计算如图图形中∠A的度数.


    参考答案:
    1.200;8;0;180;
    72;210;2.1;900
    【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解答。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详解】25×8=200        320÷40=8       0÷32=0      410-230=180
    54÷6×8=9×8=72   (50+90)÷2×3=140÷2×3=70×3=210   0.21×100÷10=21÷10=2.1  
    9×4×25=9×(4×25)=9×100=900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灵活运用一些定律进行计算,注意运算顺序,仔细解答即可。
    2.8 28 20 20 62 24 0 36 11 40

    3.87;5.3;4;7;
    270;5.6;110;0

    4.50;16;500;1000
    0;4060;6;307

    5.1000;0.658;1.21;20;
    50;840;9;0.76;
    0.78;10;3100;300
    【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即可。需要注意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边的。
    【详解】125×8=1000    65.8÷100=0.658    1.56-0.35=1.21    300÷15=20
    0.05×1000=50    14×60=840    5400÷600=9    7.6÷10=0.76
    0.35+0.43=0.78    7.8+2.2=10    310×5×2=3100    4×(25+50)=300
    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
    6.0.238;850;120;0
    0.029;570;0.582;37

    7.6;4.3;3.38;
    120;10000;6000;
    50;110;0;
    7.8;0.023;200

    8.1740;19.8;6;480;
    14.3;210;144;1540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求解
    【详解】58×30=1740                   15.2+4.6=19.8   
    0.6×1000÷100=6              859-(120+259)=859-379=480
    15-0.7=14.3                   23+187=210    
    (25+11)×4=36×4=144      15.4×(25×4)=15.4×100=1540
    本题考查了简单的运算,要注意根据运算法则快速准确的得出答案,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9.1.08;0.99;16;2900;
    4;3;10;15.4

    10.18.5;0.42;0.0205;
    14.05;1.12;67

    11.16;44;0.005;90;3.8
    120;80;0.1;1000;300
    4.85;81.09;38.06;0.06;2.8
    422;9.7;40;1200;8.6

    12.6.2;10.9;1.22
    0.6;2.9;2.9

    13.7200;1020;8400;0;
    9;9;4.19;85

    14.32.5;5.82;0.64;5;
    9.73;1.7;3.2;16;

    15.9;3.3;60;0.45;
    0.5;2.3;19;4.96

    16.0;8;1.6;9.4;
    0;0.28;10;14;
    2.2;28;85;450

    17.6;0.1;1287;0.8;
    78;6……89;300;10.65

    18.11;5;7.82;0.05;
    700;6.94;1.5;13

    19.6.87;0.8;7.31;12.4;
    0.53;102.3;154;0

    20.6000;100;3838;132;
    9070;1.32;0.245;2

    21.0;0;374;0.0506;16
    0.91;5.32;13;2828;2.5

    22.100;2.32;2.2;0.9
    49;50;1.26
    120;100;48

    23.0.85;5.2;10;9000
    0.106;10000;5.89;9

    24.1000;62;50
    30;63;1000
    2000;0.006;13.6;48

    25.12;2.2;9.7;14.7;0;
    120;7.5;100;230;8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口算的方法,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以及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来进行解答。
    【详解】①12    ②2.2    ③9.7    ④14.7    ⑤0÷0.1=0
    ⑥120    ⑦7.5    ⑧100    ⑨230    ⑩8
    故答案为:12;2.2;9.7;14.7;0;120;7.5;100;230;8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计算能力,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需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26.33.33;71.55
    1682;62
    【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所得的积与个位对齐;接着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所得的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从被除数最高位看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的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                          ※
                           验算:
                                    ※
                              验算:
    27.7.25;8.88;0.925;
    0.93;10.43;5.5
    【分析】小数之间的加、减法计算时,应先将小数点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依此计算。
    【详解】1.8+5.45=7.25              23.6-14.72=8.88            0.285+0.64=0.925          
                                       
    10.87-9.94=0.93             7.6+2.83=10.43                9.36-3.86=5.5
                                    
    28.40.1;12.73
    【分析】(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2)加法的验算方法:一种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次;一种是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3)减法的验算方法:一种是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一种是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
    【详解】26.6+13.5=40.1                       32.13-19.4=12.73
    验算:    验算:
    29.417;462;
    661;558;
    【分析】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时,验算加法算式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也可以用“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验算减法算式可以用“被减数-差=减数”或“减数+差=被减数”。
    【详解】417           ★462
      验算:
    ★661       558
    验算:
    30.70-37.6 =32.4         64.06+7.28  =71.34       
    ☆14.25+5.35=19.6         ☆9.22-4.76=4.46

    31.92.15;17.22;(竖式见详解)
    【分析】小数之间的加、减法计算时,应先将小数点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依此计算。
    【详解】4.65+87.5=92.15                   34.2-16.98=17.22
                         
    32.30.08;7.28
    【分析】(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减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
    (2)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知,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各有两种,加法的验算方法:一种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次;一种是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减法的验算方法:一种是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一种是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
    【详解】24.48+5.6=30.08                       13-5.72=7.28
    验算:        验算:
    33.0.07;6.61
    【分析】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先将小数点对齐,从右边最末一位开始算起。计算加法时,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进“1”;计算减法时,哪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再减。最后结果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将“0”去掉。
    验算加法时,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也可以根据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进行验算。
    验算减法时,可以用差+减数=被减数,或被减数-差=减数进行验算。
    【详解】0.8-0.73=0.07                               3.71+2.9=6.61
    验算:                 验算:
    34.76.21;67.46
    【分析】(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2)加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次;一种是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减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一种是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
    【详解】42.57+33.64=76.21                    100-32.54=67.46
    验算: 验算:
    35.17.2;1.85
    【分析】小数之间的加、减法计算时,应先将小数点及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依此计算。带★号的题要验算。
    【详解】12.53+4.67=17.2                  ★8.3-6.45=1.85
                         验算:
    36.14016;7.58;9.01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2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1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第2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2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1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第2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详解】584×24=14016          6.75+0.83=7.58        20−10.99=9.01
                       
    37.126.7;15.73;2967
    【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结果要与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
    【详解】105+21.7=126.7            74.23-58.5=15.73            23×129=2967
                       
    38.12.12;3.04
    【分析】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先将小数点对齐,从右边最末一位开始算起。计算加法时,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进“1”;计算减法时,哪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再减。
    验算减法时,可以用差+减数=被减数,或被减数-差=减数进行验算。
    【详解】4.32+7.8=12.12        ※5.8-2.76=3.04
              验算:
    39.2940;19.36;26
    【分析】整数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从右边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整数除法竖式计算方法:从被除数最高位除起,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边,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写0;每次商与除法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与被除数的差为余数;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被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落下被除数的下一位数继续除。
    小数加减竖式的计算方法:把小数点对齐,相同的数位也就对齐了,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计算;据此列竖式计算。
    【详解】*105×28=2940                               
      验算:    
    *12.56+6.8=19.36
      验算:
    754÷29=26

    40.7.29;35.22
    【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4.51+2.78=7.29                36-0.78=35.22
                        验算:
    41.101.08;15.95
    【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小数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详解】66.88+34.2=101.08             ☆20-4.05=15.95            验算:15.95+4.05=20
                  
    42.26.92;
    【分析】小数之间的加减法计算时,应先将小数点及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验算方法是差+减数=被减数。
    【详解】27.1-0.18=26.92
        验算:        
    43.4.54;115.43
    【分析】小数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8-3.46=4.54   *200.6-85.17=115.43   验算:115.43+85.17=200.6
                         
    本题考查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注意要先对齐小数点,再进行计算。
    44.20.91;7.69;8.65
    【详解】3.81+17.1=20.91              16.42﹣8.73=7.69              15﹣6.35=8.65
                           
    45.54.52;30.76
    【详解】试题分析:小数的加减,首先把小数点对齐,数位也就对齐了.用减法进行验算.
    解:①39.8+14.72=54.52;

    验算:

    ②50.4﹣19.64=30.76;

    验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小数的加减,小数点要对齐.
    46.①11180;②1.85元
    ③3570;④17.94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然后将两次的积相加即可;小数的加减法计算,相同数位对齐,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计算,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得数的末尾部分有0,一般要把0去掉,据此解答。
    【详解】①                ②
                     
    ③             ④
                        
    47.7.41,89.18,4920,20.3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15.3﹣7.89=7.41

    64.8+24.38=89.18,

    205×24=4920,

    935÷46≈20.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是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应用.
    48.26.19;37.4
    【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小数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详解】17.4+8.79=26.19                       50-12.6=37.4
                          验算:
    49.2.5;17;
    27.43;15260;
    【分析】(1)(3)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减法算式用加法进行验算;(2)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进行计算;(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进行计算。
    【详解】8.4-5.9=2.5                             272÷16=17
    验算:                
    21.57+5.86=27.43                              545×28=15260
                                  
    50.11.57;34.2;42.03;30.25;
    【分析】小数之间的加减法计算时,应先将小数点及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
    【详解】9.8+1.77=11.57
         验算:
    70-35.8=34.2
           验算:
    19.2+22.83=42.03
         验算:
    73.04-42.79=30.25
           验算:
    51.(1)26500;(2)39.39;(3)14000
    (4)278;(5)118.1;(6)36.39
    【分析】(1)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3)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把125与8先算乘积,进行简便运算。
    (4)按四则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5)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6)先算小括号内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
    【详解】(1)        



    (2)        



    (3)



    (4)      



    (5)      


    (6)


    故答案为:(1)26500;(2)39.39;(3)14000
    (4)278;(5)118.1;(6)36.39
    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第一行算式关键是要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第二行按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52.2704;10098;2.5;
    60000;3;28500;
    【分析】364÷14×(532-428)此题先计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102×99此题将99写成100-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6.84-(3.5+0.84)此题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2×15×125此题将32写成4×8,然后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87-3.15+4.13-0.85此题运用小数的加法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57×120+570×38此题先将57×120写成570×12,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详解】364÷14×(532-428)
    =364÷14×104
    =26×104
    =2704
    102×99
    =102×(100-1)
    =102×100-102×1
    =10200-102
    =10098
    6.84-(3.5+0.84)
    =6.84-3.5-0.84
    =6.84-0.84-3.5
    =6-3.5
    =2.5
    32×15×125
    =4×8×15×125
    =(4×15)×(8×125)
    =60×1000
    =60000
    2.87-3.15+4.13-0.85
    =2.87+4.13-(3.15+0.85)
    =7-4
    =3
    57×120+570×38
    =570×12+570×38
    =570×(12+38)
    =570×50
    =28500
    53.40;3000;296;3540;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
    (3)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4)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整数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1)408×5﹣2000,
    =2040﹣2000,
    =40;
    (2)125×3×8,
    =125×8×3,
    =1000×3,
    =3000;
    (3)232+512÷8,
    =232+64,
    =296;
    (4)6×(310+280),
    =6×590,
    =3540.
    此题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小括号里的,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54.760;600;292;
    700;294;1037
    【分析】325+260+175,根据加法交换律,交换260与175的位置再从左往右计算;
    228+34+166+172,根据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228与172可以一起凑整百,34与166可以一起凑整百;
    37+55+92+45+63,根据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37与63可以一起凑整百,55与45可以一起凑整百,最后再加上92;
    12+431+56+69+132,根据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431与69可以一起凑整百,12、132与56可以一起凑整百;
    77+(123+94),根据加法结合律,先算77加上123,再加上94;
    (337+464)+236,根据加法结合律,464与236可以一起凑整百要先算,再算337的加法。
    【详解】325+260+175
    = 325+175+260
    =500+260
    =760
    228+34+166+172
    =(228+172)+(34+166)
    =400+200
    =600
    37+55+92+45+63
    =(37+63)+(55+45)+92
    =100+100+92
    =200+92
    =292
    12+431+56+69+132
    =(12+132+56)+(431+69)
    =(144+56)+500
    =200+500
    =700
    77+(123+94)
    =77+123+94
    =200+94
    =294
    (337+464)+236
    =337+(464+236)
    =337+700
    =1037
    55.(1)21  (2)9.5  (3)71.58
    【分析】(1)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即可;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加法;
    (3)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可.
    【详解】(1)13.7+1.94+0.06+5.3
    =(13.7+5.3)+(1.94+0.06)
    =19+2
    =21
    (2)7.4+(5.96-3.86)
    =7.4+2.1
    =9.5
    (3)65-0.35+6.93
    =64.65+6.93
    =71.58
    56.1500;2300;
    9200;21000
    【分析】第一道题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第二道题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第三道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第四道应用乘法交换律,据此解答。
    【详解】















    57.3.46;378;200
    【分析】(1)按照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从左到右计算即可;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乘法;
    (3)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详解】9.05-8.8+3.21
    =0.25+3.21
    =3.46
    (36+27)×6
    =63×6
    =378
    50×20÷5
    =1000÷5
    =200
    58.3;6500;7800
    5;600;27000
    【详解】3000÷125÷8
    =3000÷(125×8)
    =3000÷1000
    =3
    65×142-42×65
    =65×(142-42)
    =65×100
    =6500
    99×78+78
    =78×(99+1)
    =78×100
    =7800
    280÷[(31-27)×14]
    =280÷[4×14]
    =280÷56
    =280÷7÷8
    =40÷8
    =5
    25×24
    =25×4×6
    =100×6
    =600
    432×54+68×54
    =(432+68)×54
    =500×54
    =27000
    59.3600;400  
    4900;1280
    【分析】(1)25×4=100,按照乘法交换律简算。
    (2)四个数相加,其中37和63、125和175相加能凑成整数,先利用加法交换律,再利用加法结合律可使计算简便。
    (3)49×99+49=49×99+49×1,49×99、49×1两个式子里有相同的因数49,把相同的因数49提到括号外面,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使计算简便。
    (4)乘法分配律的延伸: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16×128和6×128两个式子里有相同的因数128,把相同的因数128提到括号外面,利用乘法分配律的延伸可使计算简便。
    【详解】      
        
    掌握乘法分配律,会用乘法分配律的延伸。两个数的和(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减)。
    60.540;68;5200
    1100;6400;20
    【分析】[(91-64)÷3]×60此题不能简便,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6800÷25÷4运用除法的性质,用6800除以25和4的乘积;
    52×101-5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用52乘101-1的差;
    25×44根据25×4=100简便,将44变成4×11,再计算简便;
    64×64+64×36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用64乘64+36的和;
    2.7+5.09+7.3+4.91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简便,将5.09和7.3调换位置,再将2.7与7.3相加的和加上5.09与4.91的和进行计算。
    【详解】[(91-64)÷3]×60
    =[27÷3]×60
    =9×60
    =540
    6800÷25÷4
    =6800÷(25×4)
    =6800÷100
    =68
    52×101-52
    =52×(101-1)
    =52×100
    =5200
    25×44
    =25×(4×11)
    =25×4×11
    =100×11
    =1100
    64×64+64×36
    =64×(64+36)
    =64×100
    =6400
    2.7+5.09+7.3+4.91
    =(2.7+7.3)+(5.09+4.91)
    =10+10
    =20
    解答此题要认真观察每个式子,看能不能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和重复、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不能的按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计算时要细心准确。
    61.3600;18.29
    25;300
    【分析】根据乘法的分配律、除法的性质、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计算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详解】36×101-36
    =36×(101-1)
    =36×100
    =3600;
    28.29-3.7-6.3
    =28.29-(3.7+6.3)
    =28.29-10
    =18.29;
    2500÷25÷4
    =2500÷(25×4)
    =2500÷100
    =25;
    540÷(3+6)×5
    =540÷9×5
    =60×5
    =300;
    62.55    160   904
    1520   9950    3690
    【分析】①直接用竖式计算;
    ②把35写成7×5,再根据除法性质进行计算;
    ③先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加法;
    ④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⑤先把398写成400﹣2,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⑥把246写成41×6,再用乘法结合律计算.
    【详解】①935÷17=55
    ②5600÷35
    =5600÷(7×5)
    5600÷7÷5
    =800÷5
    =160
    ③60÷15+15×60
    =4+900
    =904
    ④67×38﹣38×27
    =38×(67﹣27)
    =38×40
    =1520
    ⑤398×25
    =(400﹣2)×25
    =400×25﹣2×25
    =10000﹣50
    =9950
    ⑥246×15
    =41×6×15
    =41×90
    =3690
    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律简便计算.
    63.9900;59
    22;0.73
    【分析】(1)把99看成99×1,就可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2)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先算两个一位小数的和,再算两个两位小数的和,再把两个和相加;
    (3)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不为0的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乘积,运用除法的性质可以简便运算;
    (4)根据减法的性质,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减号变加号,由此可以简便计算。
    【详解】(1)




    (2)



    (3)



    (4)


    64.12;50
    【分析】(1)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凑整简算;
    (2)利用除法的性质简算。
    【详解】(1)300÷25
    =300×4÷(25×4)
    =1200÷100
    =12
    (2)900÷18
    =900÷9÷2
    =100÷2
    =50
    65.3.8+4.6+5.4        23.6-4.7-5.3  
        =3.8+(4.6+5.4)      =23.6-(4.7+5.3)
    =3.8+10               =23.6-10
    =13.8                 =13.6
    3.48+9.6+16.52+10.4       120.5-12.26-17.74
    =(3.48+16.52)+(9.6+10.4)  =120.5-(12.26+17.74)
    =20+20                      =120.5-30
    =40                         =90.5

    66.4;572;250
    18  ;296;5

    67.1000;739;820;
    63000;170;4
    【分析】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减法性质是指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一个减数,再减去第二个减数。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详解】166+52+734+48
    =166+734+(52+48)
    =900+100
    =1000
    839-23-77
    =839-(23+77)
    =839-100
    =739
    82×17-7×82
    =82×(17-7)
    =82×10
    =820       
    63×125×8
    =63×(125×8)
    =63×1000
    =63000
    138+56÷7×4
    =138+8×4
    =138+32
    =170
    96÷[(7+5)×2]
    =96÷[12×2]
    =96÷24
    =4
    脱式计算时,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运用一些定律进行简算。注意运算顺序,仔细解答即可。
    68.60;300;26500;
    32;12;26.75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再算小括号外;
    (2)将12分为3×4,再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4)根据除法的性质,改写为3200÷(4×25)计算;
    (5)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6)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详解】360÷(70-4×16)           
    =360÷(70-64)
    360÷6
    =60
    12×25     
    =3×4×25
    =3×(4×25)
    =3×100
    =300     
    265×105-265×5
    =265×(105-5)
    =265×100
    26500
    3200÷4÷25      
    =3200÷(4×25)
    =3200×100
    =32   
    0.6+7.91+3.4+0.09
    =(0.6+3.4)+(7.91+0.09)
    =4+8
    =12       
    37.6-(7.6+3.25)
    =37.6-7.6-3.25
    =30-3.25
    =26.75
    69.(1)11.12
    (2)1000
    【分析】第(1)问,1.52和2.48可以凑整,0.97和1.03可以凑整,然后再求和;第(2)问,3842和842凑整,1567和433凑整,然后再计算。
    【详解】(1)



    (2)



    70.79.939;38.39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详解】85.07-15.3+4.8+5.369      
    =69.77+4.8+5.369
    =74.57+5.369
    =79.939
    40-(3.5-2.75+0.86)
    =40-(0.75+0.86)
    =40-1.61
    =38.39
    71.①1100;②100000;③2300;
    ④30;⑤10;⑥16.4;
    【分析】①825+36+75+164此题应先交换36与75的位置,然后再根据加法结合律的特点进行简算。
    ②125×32×25此题先将32写出8×4,然后再根据乘法结合律的特点进行简算。
    ③23×25+23×75此题应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算。
    ④3000÷25÷4此题应根据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⑤20-5.2-4.8此题应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⑥3.15+6.4+6.85此题先交换6.4与6.85的位置,然后再依次计算。
    【详解】①825+36+75+164
    =825+75+36+164
    =(825+75)+(36+164)
    =900+200
    =1100
    ②125×32×25
    =125×(8×4)×25
    =(125×8)×(4×25)
    =1000×100
    =100000
    ③23×25+23×75
    =23×(25+75)
    =23×100
    =2300
    ④3000÷25÷4
    =3000÷(25×4)
    =3000÷100
    =30
    ⑤20-5.2-4.8
    =20-(5.2+4.8)
    =20-10
    =10
    ⑥3.15+6.4+6.85
    =3.15+6.85+6.4
    =10+6.4
    =16.4
    72.7800;7000;50
    565;3600
    【分析】(1)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2)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
    (3)运用减法性质简算。
    (4)运用加法交换律简算。
    (5)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详解】(1)63×78+37×78
    =(63+37)×78
    =100×78
    =7800
    (2)125×56
    =125×8×7
    =1000×7
    =7000
    (3)60-2.7-7.3
    =60-(2.7+7.3)
    =60-10
    =50
    (4)98+265+202
    =98+202+265
    =300+265
    =565
    (5)87×36+12×36+36
    =(87+12+1)×36
    =100×36
    =3600
    73.416   800
    100000   2800   
    26   35   
    9000   4242

    74.12;149;76000;
    13.4;8787;23
    【分析】(1)运用小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减法;
    (3)运用整数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4)运用小数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5)运用整数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6)运用整数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详解】(1)1.29+3.7+0.71+6.3
    =(1.29+0.71)+(3.7+6.3)
    =2+10
    =12
    (2)158-[(27+54)÷9]
    =158-[81÷9]
    =158-9
    =149
    (3)125×76×8
    =125×8×76
    =1000×76
    =76000
    (4)23.4-8.54-1.46
    =23.4-(8.54+1.46)
    =23.4-10
    =13.4
    (5)101×87
    =(101+1)×87
    =100×87+87
    =8700+87
    =8787
    (6)2300÷25÷4
    =2300÷(25×4)
    =2300÷100
    =23
    75.345;1505  
    96;543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进行解答即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详解】300+66×15-945
    =300+990-945
    =1290-945
    =345
    35×(66-322÷14)
    =35×(66-23)
    =35×43
    =1505
    12×[(43+77)÷15]
    =12×(120÷15)
    =12×8
    =96
    500-448÷28+59
    =500-16+59
    =484+59
    =543
    本题考查四则混合运算,利用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按顺序进行即可。
    76.
    【分析】求的度数,要先求的度数。求时看所在的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求;求时看和所在的四边形,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可求。
    【详解】

    则的度数是。
    77.40°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3=∠4,∠5=∠6。∠1、∠5和∠6组成一个直角,则∠5=(90°-∠1)÷2。∠3、∠5和一个直角组成一个三角形,则∠3=180°-90°-∠5。∠2、∠3和∠4组成一个平角,则∠2=180°-∠3-∠4。
    【详解】∠5=(90°-∠1)÷2
    =(90°-50°)÷2
    =40°÷2
    =20°
    ∠3=180°-90°-∠5
    =180°-90°-20°
    =90°-20°
    =70°
    ∠3=∠4=70°
    ∠2=180°-∠3-∠4
    =180°-70°-70°
    =110°-70°
    =40°
    直角是90°,平角是180°,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3=∠4,∠5=∠6。
    78.(1)131厘米
    (2)170厘米
    【详解】31+43+57
    =31+(43+57)
    =31+100
    =131(厘米)
    19+43+51+57
    =(19+51)+(43+57)
    =170(厘米)
    79.∠1=100°;∠2=35°

    80.30°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一个平角的度数是180°,此题依此计算即可。
    【详解】180°-55°=125°
    125°+25°=150°
    180°-150°=30°
    81.(1)33°
    (2)122°
    【分析】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三个内角有两个已经知道。要求其中一个内角用180°减去两个内角和即可。
    【详解】(1)∠B=180°-(110°+37°)
    =180°-147°
    =33°
    (2)∠C=180°-(28°+30°)
    =180°-58°
    =122°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82.18平方厘米
    【分析】如下图,通过平移后可知,图形的面积与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6×3=18(平方厘米)
    83.∠2=55°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一个直角是90°,因此用180°减去90°后,再减去35°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2=180°-90°-35°
    =90°-35°
    =55°
    84.∠5=41°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一个平角也是180°,即180°-(∠2+∠3)=180°-∠4,即∠2+∠3=∠4,因此用180°减去∠2与∠3的度数和之后,再减去∠1的度数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28°+46°=74°
    ∠5=180°-74°-65°=106°-65°=41°
    85.40厘米
    【分析】通过观察可知,通过平移可以把求涂色部分的周长转化为求长为12厘米、宽为8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即可解答。
    【详解】(12+8)×2
    =20×2
    =40(厘米)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平移把求涂色部分的周长转化为求最大长方形的周长。
    86.36cm²
    【详解】6×6=36(cm²)
    87.180°-65°-70°= 45°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内角的认识.分析三个图可知,都是已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求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1的度数应该是用180°分别减去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就可以了,
    88.24米;36厘米
    【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将2米的线段向右平移,该图形可以转化为长2+2+2=6米、宽4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加上两条2米的线段;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2,计算即可。
    (2)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4+2+2+2)×2+2×2
    =(6+2+2)×2+2×2
    =(8+2)×2+2×2
    =10×2+2×2
    =20+4
    =24(米)
    (10+8)×2
    =18×2
    =36(厘米)
    89.92°
    【详解】∠2=180°-130°=50°
    ∠1=360°-50°-123°-95°=92°
    答:∠1的度数是92°.
    90.158°
    【分析】观察图形,四边形有4个内角,其中有一个直角标志,说明这个角是90°,也就是题目中有3个角的度数都是已知的。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求出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然后用减法即可求出第四个角∠1的度数,据此解答。
    【详解】如下图,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则四边形的内角和就是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180°×2=360°
    则∠1的度数是:
    360°-(90°+40°+72°)
    =360°-202°
    =158°
    91.20厘米
    【分析】图中的不规则图形的某些边经过平移后,可以把这个图形的周长转化为一个长方形与4条长度是1厘米的线段的和(如下图),然后再求图形的周长即可。

    【详解】(5+3)×2+4×1
    =8×2+4
    =16+4
    =20(厘米)
    答:周长是20厘米。
    92.25cm2
    【分析】将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然后通过平移的思想,将其转化成一个边长是5cm的正方形,根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如图所示: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5=25(cm2)
    93.(1)
    (2)
    【分析】(1)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一个角是90度,另两个角的和是90度,用90度减去给出的一个角的度数就是所求的角的度数;
    (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度数是180度,减去所给的两个角的度数,就是所求角的度数,据此解答。
    【详解】(1)
    (2)


    94.周长:40米;面积:80平方米
    周长:70米;面积:200平方米
    周长:40米;面积:70平方米
    【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图形的周长等于长为12米,宽为8米的长方形周长,面积等于长为12米,宽为6米的长方形的面积与长为4米,宽为2米的长方形的面积之和;
    (2)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图形的周长等于边长15米的正方形再加上两条5米的边长,面积等于边长15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5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差;
    (3)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图形的周长等于边长10米的正方形的周长,面积等于长为10米的正方形面积与长为6米,宽为5米的长方形的面积之差。
    【详解】(1)周长:(12+8)×2=40(米);面积:12×6+4×2=80(平方米)
    (2)周长:15×4+5×2=70(米);面积:15×15-5×5=200(平方米)
    (3)周长:10×4=40(米);面积:10×10-6×5=70(平方米)
    故答案为:周长:40米;面积:80平方米
    周长:70米;面积:200平方米
    周长:40米;面积:70平方米
    此题考查了利用线段平移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95.120°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因此用180°减去37°后,再减去23°即可。
    【详解】180°-37°=143°
    143°-23°=120°
    96.32°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180°-90°-58°
    =90°-58°
    =32°
    97.69°;120°
    【分析】(1)三角形的一个角与一个134°的角组成平角,据此即可求出三角形这个角的度数,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这个三角形另外一个角的度数。
    (2)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可知,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用内角和度数减掉已知三个角的度数,就是第四个角的度数。
    【详解】180°-134°=46°
    180°-46°-65°
    =134°-65°
    =69°
    360°-104°-46°-90°
    =256°-46°-90°
    =210°-90°
    =120°
    98.(1)128°
    (2)45°
    【分析】(1)用180°减去两个已知角的度数即为所求角的度数。
    (2)用180°-65°-40°求得最大三角形另一个角的度数,再减去30°即为所求角的度数。
    【详解】(1)180°-25°-27°
    =155°-27°
    =128°
    (2)180°-65°-40°-30°
    =115°-40°-30°
    =75°-30°
    =45°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
    99.;
    【分析】题中左图是把线段平移,由不规则图形转换为规则图形后求周长。图中只有一条边是已知的,其他边是由若干条线段组成的,我们可以把这部分的水平线段往上移,竖直的线段向左和右平移,平移后得到一个长、宽的长方形,进而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周长。
    题中右图通过平移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以把它转换成一个长为、宽为的大长方形,进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面积。
    【详解】



    则左边图形的周长是,右边图形的面积是。
    100.⑴50;⑵22;⑶45
    【详解】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减去另外的两个已知角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⑴180﹣90﹣40=90﹣40=50(度),∠A等于50度.
    ⑵180﹣130﹣28=50﹣28=22(度),∠A等于22度.
    ⑶180﹣90﹣45=90﹣45=45(度),∠A等于45度.

    相关试卷

    (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7-综合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这是一份(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7-综合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共6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口算,脱式计算,解方程,图形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7-图形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这是一份(浙江期末真题精选)07-图形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形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期末真题精选)08-综合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这是一份(河南期末真题精选)08-综合计算100题(提高)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题(人教版),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图形计算,整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