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课时跟踪检测(二) 等高线地形图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课时跟踪检测(二) 等高线地形图第1页
    课时跟踪检测(二) 等高线地形图第2页
    课时跟踪检测(二) 等高线地形图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课时跟踪检测(二) 等高线地形图

    展开

    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二) 等高线地形图,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湖南卷,12~14]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冬季,小海坨山半山腰常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 对滑雪赛事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润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下图示意小海坨山及附近地形。据此完成1~3题。
    1.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2.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 )
    A.暖干 B.暖湿 C.冷干 D.冷湿
    3.为了赛事的顺利进行,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 )
    ①相对湿度 ②气压变化 ③气温水平分布
    ④气温垂直分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读图完成4~5题。
    4.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 )
    A.沿等高线 B.沿山脊线
    C.沿山谷线 D.连接聚落
    5.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长城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图1示意G318国道某段路附近的等高线分布。经过此处的骑行者都会拍照记录下这段艰险的路,图2为某骑行者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6~7题。
    6.该拍摄者所处的位置和拍摄方向分别是( )
    A.甲 西南方 B.乙 东南方
    C.丙 东北方 D.丁 正东方
    7.下列关于从甲至丁的骑行路途描述正确的是( )
    A.以爬坡为主,耗费体力巨大
    B.沿途均可欣赏波涛汹涌的怒江
    C.以坡降为主,弯道多、车速快
    D.沿途可以欣赏到漫山的常绿林
    下列四个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中,数码代表不同的河段。据此完成8~9题。
    8.最适宜发展水上漂流运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可以看到“白练垂空”意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0米。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范围内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99米 B.249米 C.299米 D.349米
    11.符合甲、乙两地之间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
    二、非选择题
    12.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写出大青山山顶与李村之间的相对高度;站在大青山山顶可否看到李村,并简述理由。(4分)
    (2)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4分)
    (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6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下图为我国某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区域的局部地形图。该区域处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1)根据图中等高线信息分析该区域的地形特征。(2分)
    (2)依据材料分析当地被形容为“穷山恶水”的自然原因。(8分)
    (3)有人建议在当地河流上修建多座小水电站,你是否赞成?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课时跟踪检测(二) 等高线地形图
    1~3.解析:第1题,根据题意,半山腰常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是因为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从图上来看,位于北京的小海坨山在冬季受到西北季风影响较大,而东南侧靠近渤海,有较多的水汽,所以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东南侧为西北季风的背风坡,下沉气流容易与爬坡的暖湿气流相互作用,形成半山腰云,B正确,A、C、D错误。第2题,图中位置的半山腰云主要是在小海坨山主峰和山脊的东南侧,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是湿润气流,上部是冬季风的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干气团下沉增温,故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暖干,故选A。第3题,半山腰云是水汽凝结形成,只有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过饱和,才有可能成云,因此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相对湿度,①符合题意;当地云停留在半山腰,往往是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此时云不向上升,此时应出现逆温现象,因此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气温垂直分布,④符合题意;半山腰云出现时当地的气压和气温水平分布没有明显特征,因此不是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的数据,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1.B 2.A 3.C
    4~5.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长城主要分布在山脊线上,走向基本按照山脊线延伸方向布局。第5题,读图可知,甲地东北侧有海拔较高的山岭阻挡,A错误;乙地西北侧有山脊,阻挡视线,B错误;丙地海拔在680~700 m,八达岭长城海拔在640~660 m,丙地海拔较高,且丙地与八达岭长城之间的间隔为谷地,视线不受阻挡,C正确;丁地西侧有山脊,阻挡视线,D错误。故选C。
    答案:4.B 5.C
    6~7.解析:第6题,从骑行者拍摄的照片分析可知,骑行者从侧面俯看到右侧山坡上呈“之”字形的道路,说明骑行者位于“之”字形道路所在山坡的侧面。图中显示,呈“之”字形的道路位于乙与丙之间。图中显示,甲的海拔高度比“之”字形道路高,且位于“之”字形道路所在山坡的侧面,因此甲为拍摄位置;图中显示,“之”字形道路在甲的西南方向,因此该拍摄者的拍摄方向为西南方,选项A符合题意。图中显示,乙位于“之”字形道路所在山坡的顶部,不符合图片所示特征,排除B。图中显示,丙、丁比“之”字形道路海拔低,且由于山脊阻挡,看不到“之”字形道路,排除C、D。第7题,读图可知,从甲至丁以下坡路为主,A错误。图中显示,只有骑行到丁附近时,才能临近怒江,欣赏到波涛汹涌的怒江,其他地点因地形阻挡看不到怒江,B错误。图中显示,从甲至丁沿途以坡降为主,要经过“之”字形道路,因此弯道多,车速快,C正确。读图可知,沿途海拔在3 000~4 000 m,具有高寒气候,沿途不可能欣赏到漫山的常绿林,D错误。
    答案:6.A 7.C
    8~9.解析:第8题,发展水上漂流运动要求河段落差较大,从等高线数值可知,①落差小,A不符合;发展水上漂流运动要求河道较平直,③河道太弯曲,C不符合;发展水上漂流运动要求河道上不能有陡崖、瀑布,④河道有陡崖,D不符合;所以②适合发展水上漂流运动,B正确。故选B。第9题,“白练垂空”是形容峡谷中的溪流瀑布的,④河道峡谷中有陡崖,有水流就会形成瀑布,故可以看到“白练垂空”意境的是④,D正确。故选D。
    答案:8.B 9.D
    10~11.解析:第10题,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图中干流河谷为海拔最低处,海拔最低处与最高处之间有5条等高线,则图示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对高差大于200米、小于300米。第11题,依据等高线分布可知,甲、乙与河谷之间高差相同,但甲与河谷之间的等高线较乙稀疏,因而甲坡较乙坡坡度小,排除A、C;从甲至河谷,海拔逐渐降低,不存在明显的地形起伏,B对,D错。
    答案:10.C 11.B
    12.解析:第(1)题,结合铁路桥与公路桥之间的图上距离与比例尺计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大青山山顶和李村各自的海拔取值范围,然后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所以站在大青山山顶看不到李村。第(2)题,小桥至古庙一段路较为平缓,所以游客行走感觉轻松。第(3)题,结合图示中的指向标可知,该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地势低平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发育,规模较大;地势较高且起伏大的地区则不利于聚落的发育,规模较小。
    答案:(1)1 000~1 200 m。250~350 m。不能看到,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
    (2)坡度缓;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
    (3)地势北高南低。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
    13.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等高线数值判断,图示区域海拔多在1 000~2 000 m,等高线较稀疏说明该区域属于高原地形;等高线错落、弯曲,说明该区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第(2)题,分析“穷山恶水”的自然原因可以从当地的气候、植被和水文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气候角度看,当地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少且集中,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从植被角度看,当地植被覆盖率低;从水文角度看,当地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河水难以直接利用。第(3)题,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选择赞成或不赞成。赞成的理由可以从兴修小水电站缓解当地农村能源紧张状况、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农业灌溉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进行分析。不赞成的理由可以从水库发电量有限、使用寿命短和兴修小水电站带来的生态破坏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2)该区域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脆弱,植被覆盖率低,易破坏、难恢复;降水少且集中,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低下,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河流含沙量大,河水难以直接利用。
    (3)赞成。理由:兴修小水电站,可缓解当地农村能源紧张状况;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小水电站的水库可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还能缓解旱涝灾害,保持水土。
    或不赞成。理由:兴修小水电站,会破坏河流生态,影响生物多样性;水库过度蓄水可能会导致下游断流;当地降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小水电站提供的电力有限;河流含沙量大,水库易淤塞,小水电站寿命短。

    相关试卷

    课时跟踪检测(五) 地球的自转:

    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五) 地球的自转,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像最能反映,甲地的位置为,飞机在中点上空时,当地的区时为,正月初三在北京的李明上午9,小明旅游时,可以看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天气系统:

    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天气系统,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水循环:

    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水循环,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