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三)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三)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全课总结,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章 5.3分数除法(三) 教案教材分析: 教材借助操场上的活动这一主题情景图,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分数除法运用问题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在解决分数乘除法混合问题时,学生难以判断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答。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材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这幅主题图,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反馈时,学生会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此类问题。如果有学生选择用算术方法计算,要引领学生做好分析,可借助线段图的功能理清思路。对这一方法不作基本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2.能力目标: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能用解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中数量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巩固课件出示: 1、根据题意写出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1) 一个数的3/4是45。(2 )全班人数的4/7是20人。(3)计划投资的5/6正好是实际投资。2、解方程:二、导入新课 看来同学们都已掌握了数量间的关系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那么有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怎么解答呢?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三)板书课题。(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师:你们喜欢课外活动吗?喜欢做些什么活动?(课件出示教科书第29页的情境图)看这些同学玩得多高兴,你从图中看出了哪些数学信息呢?(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1)提出数学问题:①参加跳绳的小朋友有几人?②你知道操场上参加活动的总人数有多少人吗?③如果老师告诉你参加跳绳的人数与参加活动的总人数的数量关系,你会求出参加活动的总人数吗?(2)呈现题目: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3)、学生自主探索: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并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已有经验以及自已喜欢的策略,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解答。(4)反馈探索结果。①说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师:“ 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 ”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生1:“跳绳的小朋友人数,等于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 ”。生2:“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刚好是(等于)跳绳的人数”师:请同学们把这句话用一个等式表示出来。②写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参加活动总人数X2/9=跳绳的人数参加活动总人数X2/9= 6③列方程。(学生说,教师板书)④解方程(学生独立解方程,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说出解方程的过程。可能是两边同时乘9/2或除以2/9,也可能是按除法的意义解方程,这时教师要进行评讲,首先肯定学生解答思路、过程和结果的正确;其次强调说明方程解的格式,并板书示范如下:) 答:操场上有27人参加活动。 (二)、巩固新知:看情景图,你还能提出问题吗?(1)生提问题,全班解答。(2)同桌互相提问题,写出等量关系式,列式解答。三、巩固练习1、完成“试一试”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题中的两个小题,请学生说一说这两个小题中数量关系的区别和联系。2、“试一试”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拓展延伸“练一练”中的第2题,理解“八折”的含义,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什么类型的实际问题,适合用什么方法解答)六、作业设计:据我调查本班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2/5,请同桌合作课后编一道类似我们今天所学类型的习题,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答。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二)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启动研究问题吗,操作体验,探索新知,深化巩固,回顾总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三)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五 分数除法分数除法(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自主探究 ,交流释疑,实践应用,课堂总结,质疑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