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各地区2023届中考化学模拟(一模、二模、三模)考试试题
- 2023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试卷 2 次下载
- 2023年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题 试卷 1 次下载
- 2023年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试卷 0 次下载
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将在山东济南举办,主题为:“建设人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骑共享单车出行 B.垃圾分类处理C.参与植树造林 D.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2.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中不正确的是A.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利用化学知识研制新材料说明化学可以创造新物质,也可以改变元素种类C.开发利用生物柴油、氢能等新能源,可以缓解能源危机D.自然界的水经沉淀、过滤、吸附的净化处理后,不能降低水的硬度3.胜利油田是东营市的城市名片之一,下列石油开采过程中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4.规范操作是安全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收集氢气 B.过滤C.检验氧气 D.检查装置气密性5.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下列材料分类中正确的是A.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B.陶瓷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合成橡胶属于复合材料 D.玻璃钢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6.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隔绝氧气B.密闭的室内失火时,应立即打开门窗排出浓烟C.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水能灭火主要是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7.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保存管中添加了一种叫酚红(化学式为C19H13O5S)的试剂,使核酸保存液呈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酚红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9:5 B.酚红属于有机化合物C.酚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 D.酚红是由碳、氢、氧、硫原子构成的8.N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与水的反应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NO3的名称为硝酸氢 B.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NO2中N的化合价为+2 D.X的化学式为NO9.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C.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D.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均不变10.我国能源特点是少油、贫气、富煤,因此煤化工对我国改变能源结构有着重要意义。如图是一种煤深加工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原子都不变B.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C.化学变化中无机化合物不可能转化为有机化合物D.物质丁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一中X溶液显酸性、转化1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图二转化1和转化2可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物质量比不同、产物可能不同D.图一和图二两个转化过程中,都伴随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12.用氯离子传感器采集数据,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慢慢加入等体积、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点时溶液不导电 B.a点溶液中的离子为Na+、C1-、C.反应时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13.小乐在周末家庭劳动实践时,充分感受到生活处处皆化学。(1)小乐打开冰箱闻到冰箱内有异味,放入活性炭包除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2)小乐为家人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可乐鸡翅、油焖大虾、焖米饭、鸡蛋汤,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该午餐缺少的一种营养素是______。(3)小乐向洗衣机中加入洗衣液洗衣服。洗衣液能够除油污的原理是______。(4)小乐为家里的植物施肥,观察到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硝酸钾属于______(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14.化学是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的科学,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示意图中a为______。(2)氧气、铁、氢氧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3)图乙是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方框内的数字是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氟离子,氟离子符号是______。(4)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填字母)。A.元素的种类 B.原子的数目C.原子的质量 D.分子的种类(5)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叫氢氟酸(HF),可用于雕刻玻璃。该反应原理是氢氟酸和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15.东营地处渤海湾畔,晒制食盐古已有之。古籍中记载“布灰种盐”生产海盐的主要过程为“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1)“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该过程和实验操作______的原理相似。(2)经过多次“扫而复淋”,提高卤水浓度获得“上等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15%)。①500g上等卤水中含氯化钠的质量约为______。②从燃料利用角度分析,煎炼海盐选用的是______(选填“上等卤水”或“海水”),原因是______。(3)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的“侯氏制碱法”,为食盐的工业化应用开辟了新天地。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①t1℃将10gNa2CO3固体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②t2℃时当Na2C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______方法提纯Na2CO3(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③将t2℃时NaC1和Na2CO3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此时所得Na2CO3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填“<”、“=”或“>”)NaC1溶液的质量分数。16.保温杯内胆的材质一般为食品级的304不锈钢。该品类不锈钢除含铁和碳元素外,最为重要的另两种元素是铬和镍。(1)钢板能加工成保温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性,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______(选填“高”或“低”)。(2)如图是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镍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8 B.x=2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镍原子易得到电子(3)①金属铬活动性介于锌和铁之间,且性质和铁相似,Cr2+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成Cr3+。下表是常见铬化合物的溶解性。物质CrCl2CrCl3Cr(OH)3在水中溶解性易溶于水蓝色溶液易溶于水紫色溶液难溶于水灰蓝色固体往盛有少量金属铬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可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完全,溶液先由无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溶液又由蓝色变成______色,在这个过程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______, 。②铬是重金属元素随意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可以往①所得废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pH刚好为7时,既可除去废液中Cr3+,还可以除去过量的盐酸,在这个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三、流程题17.二氧化氯(C1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以粗盐水(含可溶性杂质MgSO4、CaC12)为原料,制取C1O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步骤①所加试剂必须过量,原因是______。(2)试剂A为______,加入A的目的是______。(3)加入适量盐酸的作用是______。(4)请写步骤④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四、实验题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2)下列制取气体的反应可选用装置A的是______(填序号)。A.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B.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加热制氨气C.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D.加热碱石灰与无水醋酸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3)实验室用水和块状电石(主要成分CaC2)在常温下反应可以制取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使用装置D收集乙炔时应从导管口______(填“b”或“c”)通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酚酞试液。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______实验室制取乙炔后,为探究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将剩余物质过滤。(4)制取乙炔后的废液回收处理时,若加入稀盐酸将溶液pH调节至中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五、计算题19.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等作摩擦剂。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碳酸钙,化学兴趣小组用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测定该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查阅资料知牙膏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发生反应)。该小组取用4g牙膏置于小烧杯内并加入20g水,充分搅拌后,称量烧杯及内容物总质量为45.3g。再将20g稀盐酸分5次加入小烧杯内,充分反应后分别称量烧杯及内容物质量变化情况。测得如下数据:实验次数1234稀盐酸质量/g5555烧杯及内容物质量/g49.9754.6459.5364.53(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2)牙膏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g。(3)通过表格数据计算该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1.D【详解】A、骑共享单车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B、垃圾分类处理,既可以节约资源又有利于环保,不符合题意;C、参与植树造林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减缓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D、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会浪费电能,造成能源浪费,符合题意。故选D。2.B【详解】A、熟石灰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应用正确;B、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发生改变,所以元素种类不发生改变,应用错误;C、开发利用生物柴油、氢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缓解能源危机 ,应用正确;D、降低水的硬度需要煮沸或者蒸馏,所以自然界的水经沉淀、过滤、吸附的净化处理后,不能降低水的硬度,应用正确。故选B。3.D【详解】A、油田钻井开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原油蒸馏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石油气加压液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裂解气聚合成塑料等,塑料是新物质,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4.C【详解】A、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不符合题意;B、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B不符合题意;C、检验氧气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则为氧气,图中操作正确,故C符合题意;D、该装置通过长颈漏斗与外界相通,无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A【详解】A、青铜属于金属材料,故A选项材料分类正确;B、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B选项材料分类错误;C、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故C选项材料分类错误;D、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选项材料分类错误。故选A。6.C【详解】A、用嘴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A错误;B、密闭的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会增大氧气的浓度,不能灭火,故B错误;C、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防止发生爆炸,故C正确;D、水能灭火主要是水蒸发吸热,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改变,故D错误。故选C。7.B【详解】A、酚红(化学式为C19H13O5S)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说法错误;B、酚红是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说法正确;C、酚红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省略不写,说法错误;D、物质是由元素组成,酚红分子是由碳、氢、氧、硫四种元素组成,说法错误;答案:B。8.D【详解】A、HNO3 的名称为硝酸,不符合题意;B、3NO2+H2O=2HNO3+X ,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一换一”的特征,不是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C、NO中O的化合价为-2价,设N 的化合价为x,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即(-2) × 2+x=0,解得x=+4,故N 的化合价为+4价,不符合题意;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3个氮原子、7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反应后有2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量和种类不变,所以X 的化学式为 NO,符合题意;故选:D。9.D【详解】A、元素是组成,而具体微粒:分子、离子、原子是构成,因此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是水分子先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再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再结合成氧分子,所以证明了分子是可分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即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发生改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0.B【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化学方程式;【详解】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件数,说法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说法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碳、氨气都是无机物,甲烷是有机物,化学变化中无机化合物可以转化为有机化合物,说法错误;D、物质丁是甲烷,碳、氢元素质量比=,说法错误;答案:B。11.B【详解】A、图一中X为H2CO3,其溶液呈酸性;转化1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但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在空气中反应,生成物溶于水,形成酸雨,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C6H12O6),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所以图二中的转化1可以表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物利用氧气把有机物(C6H12O6)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所以图二中的转化2可以表示呼吸作用;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图一中的转化1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图二中的转化1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O2;两个转化中反应的条件也不相同,所以无法得出“反应物相同,反应物质量比不同、产物可能不同”这个结论,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图一中的两个转化参与的物质是H2CO3、CO2和H2O,转化1和转化2中的物质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图二中的两个转化参与的物质是CO2、H2O、C6H12O6和O2,转化1有氧气生成,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转化2中氧气转化成化合物,氧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2.A【详解】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慢慢加入等体积、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A.b点时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为0,说明此时恰好完全反应,但由于溶液中含有硝酸根和氯离子,所以此时溶液具有导电性,该选项说法错误;B.a点时溶液中还含有氯离子,说明溶液中还有氯化钠,则此时溶液中的离子有Na+、Cl-、,该选项说法正确;C.由于反应过程中有氯化银沉淀,则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3.(1)吸附(2)维生素(3)乳化作用(4)复合肥 【详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冰箱中的异味。(2)可乐鸡翅、油闷大虾中含有糖类、蛋白质和无机盐,焖米饭中富含糖类,鸡蛋汤中富含蛋白质、水和无机盐,则还缺少维生素。(3)洗衣液具有乳化作用,能除油污。(4)硝酸钾中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14.(1)原子(2)NaOH(3) 7 F-(4)D(5) 【详解】(1)原子构成分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则a为原子。(2)分子、原子或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一般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氧气是气态的非金属单质,由氧气分子构成的,铁是金属,由原子够成的,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填NaOH。(3)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表示该层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故方框内的数字是9-2=7,最外层电子数大于7,在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负电荷的阴离子F-。(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故元素种类也不变;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故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故选D。(5)氢氟酸和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反应为4HF+SiO2=SiF4↑+2H2O。15.(1)蒸发结晶(2) 75 上等卤水 上等卤水中氯化钠浓度更大(3) 59 降温结晶 < 【详解】(1)“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该过程和实验操作蒸发结晶的原理相似;故填:蒸发结晶;(2)“上等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15%),则500g上等卤水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从燃料利用角度分析,煎炼海盐选用的是上等卤水,原因是上等卤水中氯化钠浓度更大,消耗等量燃料,蒸发等质量水,上等卤水得到的氯化钠更多;故填:75g;上等卤水;上等卤水中氯化钠浓度更大;(3)由图可知,①碳酸钠的溶解度为18g,即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碳酸钠的质量为9g,将10gNa2CO3固体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9g;②由图知,碳酸钠溶解的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故t2℃时当Na2C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Na2CO3;③将t2℃时NaC1和Na2CO3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溶解度均碱小,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而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则此时所得Na2CO3溶液的质量分数<NaC1溶液的质量分数;故填:59;降温结晶;<。16.(1) 延展 低(2)D(3) 紫 溶液由紫色褪为无色;产生灰蓝色沉淀 【详解】(1)钢板能加工成保温杯,改变了形状,由此可知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钢的含碳量是0.03%~2%,生铁的含碳量是2%~4.3%,所以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低。(2)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镍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8,故A正确;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由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8=2+8+16+x,x=2,故B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镍,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C正确;D、由B可知,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D错误。故选D。(3)①往盛有少量金属铬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可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完全,溶液先由无色变蓝色,说明铬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铬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与空气接触后,氯化铬盐酸氧气反应生成氯化铬,氯化铬是紫色的,因此溶液由蓝色变成紫色,化学方程式为。②往①所得废液为氯化铬和盐酸,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首先氢氧化钠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后再与氯化铬反应生成氢氧化铬灰蓝色沉淀,故现象是: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灰蓝色沉淀。17.(1)完全除尽粗盐水中的硫酸镁杂质(2) 碳酸钠(或 Na2CO3) 除去粗盐水中的钙离子和钡离子(3)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4) 【详解】(1)粗盐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MgSO4、CaC12,步骤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是让Ba(OH)2和Mg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然后通过过滤除去,所以步骤①所加试剂必须过量,原因是:为了完全除尽粗盐水中的硫酸镁杂质;(2)加入过量的试剂A是为了除尽粗盐水中的CaC12和过量的Ba(OH)2,让CaC12、Ba(OH)2和试剂A反应生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除去,钙离子、钡离子可与碳酸根离子形成沉淀,所以试剂A为:碳酸钠,加入A的目的是:除去粗盐水中的钙离子和钡离子;(3)滤液b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钠和生成的氢氧化钠,步骤③中加入适量的盐酸作用是: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4)步骤④中反应物是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水,条件是通电,即氯化钠和水反应生成NaClO3溶液和H2,所以化学方程式为:。18.(1)分液漏斗(2)BD(3) B c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产生白色沉淀(4) 【详解】(1)根据仪器的形状可知,仪器a是分液漏斗。(2)装置A是固体加热型,适合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的反应原理。A、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故A错误;B、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加热制氨气,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B正确;C、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故C错误;D、加热碱石灰与无水醋酸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D正确。故选BD。(3)实验室用水和块状电石在常温下反应可以制取乙炔(C2H2)气体,且需要控制加水速度,发生装置应该选择可以控制反应速率的固液常温型,故选B装置,B中的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滴加的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乙炔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使用装置D收集乙炔时应短进长出,故乙炔从导管口c通入。由实验结论为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可知,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可以使得酚酞变红,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酚酞试液,可以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4)由上述题目可知,制取乙炔后的废液含有氢氧化钙,若加入稀盐酸将溶液pH调节至中性,即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19.(1)40%(2)0.77(3)解:设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 则牙膏中碳酸钙含量为: 答:牙膏中碳酸钙含量为43.75%。 【详解】(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牙膏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45.3g+20g- 64.53g=0.77g。(3)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八)(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I、II两卷,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六)(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I、II两卷,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七)(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I、II两卷,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02mL水;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