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9 压强(教师版)
展开《专题9 压强》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江苏常州中考)新冠疫情期间,下班时,某企业要求员工利用截孔器把口罩打孔破坏后再丢弃。确保废弃口罩不会被重复使用,如图所示。双手共同作用对口罩施加竖直向下,等大的力。口罩受到钉子的压强最大的是( )
A.B.C.D.
【答案】A
【解析】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为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由题意可知,一个钉子时受力面积最小,所以压强最大。故选A。
2.(广东广州中考)如图甲、乙两人在完全相同的沙滩散步,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则甲( )
A.所受的重力较大 B.所受的压力与乙的相等
C.对沙滩的压强较大 D.对沙滩的压强较小
【答案】A
【解析】
他们在沙地上留下的脚印深浅相同。则他们对沙地的压强相等,因S甲>S乙,所以由F=pS可知F甲>F乙,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甲的重力较大,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他们在沙地上留下的脚印深浅相同。则他们对沙地的压强相等,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浙江杭州中考)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瓶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F甲>F乙 B.p甲>p乙 C.F甲<F乙 D.p甲<p乙
【答案】D
【解析】
水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瓶的重力,即F=G,正立和倒立时,水瓶的重力不变,压力大小也不变,即F甲=F乙,故AC不符合题意;由公式可知,在压力F一定时,受力面积S越小,压强p越大,水瓶倒立时桌面的受力面积更小,压强更大,即p甲<p乙,故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四川凉山中考)一块长方体合金块,重1.2N,侧放于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10-3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合金块对桌面的压强是1.2Pa
②合金块对桌面的压强是1200Pa
③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④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
①②合金块对桌面的压强;③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块,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受力面积均变小,由可知,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④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块,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由可知,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变小。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5.(山东菏泽中考)下列生活事例采取的做法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火车钢轨下垫上枕木 B.禁止货车超载
C.刀刃磨得锋利 D.雪橇板做得比较宽大
【答案】C
【解析】
火车钢轨下垫上枕木,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A错误;禁止货车超载,是通过减小压力,减小压强,故B错误;刀刃磨得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C正确;雪橇板做得比较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D错误。故选C。
6.(黑龙江哈尔滨中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手捏笔囊松手后,墨水被“吸”入钢笔利用了大气压强
B.乙图:沿纸条上方吹气,纸条飞起是因为在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C.丙图:随着不断倒入液体,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越来越大
D.丁图:用手轻压笔的同时笔对手也有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手捏笔囊松手后,笔囊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墨水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压入笔囊,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沿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上方的气流速度大、压强小,下方的气流速度小、压强大,所以纸条受到向上的压强差而飞起,故B错误,符合题意;随着不断倒入液体,橡皮膜所处液体的深度增大,故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越来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手轻压笔的同时笔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7.(湖北湖北中考)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A.一样大 B.甲最小 C.乙最小 D.丙最小
【答案】B
【解析】
三个容器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三种液体体积:V甲>V乙>V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桌面受压力相等,而F=G,三个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根据压强公式p=,所以三种液体重相同即质量相同,由三种液体的体积关系和质量关系,根据密度公式可知,甲<乙<ρ丙;因为三种液体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h相同,由液体压强公式p=gh可知,p甲 8.(宁夏中考)对图中各现象的物理原理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刚停止沸腾的水,瓶底浇上冷水,水又重新沸腾,说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降低而升高
B.乙图中地漏利用连通器原理防止异味
C.丙图中盆景自动供水装置中瓶内的水不能流下来是因为瓶外气压大于瓶内的气压
D.丁图中由于汽车外形上凸下平,快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会比静止时小
【答案】A
【解析】
浇上冷水,气压变低,水又重新沸腾,说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降低而降低,A错误,故A符合题意;地漏利用连通器原理防止异味,利用水封是正确的,故B不符合题意;瓶内的水不能流下来是因为瓶外气压大于瓶内的气压是正确的,故C不符合题意;汽车外形上凸下平,快速行驶时,上方流速大,压强小,会产生向上的升力,故对地面的压力会比静止时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9.(山东东营中考)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同种液体橡皮膜向左凸出B.水“悬空”在塑料管中
C. 用吸管喝饮料 D.吸盘被压在光滑墙壁上
【答案】A
【解析】
橡皮膜左右两侧液体的密度相同,而深度不同,橡皮膜向左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与大气压无关,故A符合题意;纸外受到向上的大气压的作用,纸内受到管中水产生的压强的作用,大气压远大于管中的水产生的压强,所以水和纸被大气压托着,不会下落,利用了大气压,故B不合题意;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C不合题意;使用吸盘时,首先将吸盘内的气体挤出,盘内不存在气体,气压几乎为零,在盘外大气压的作用下将吸盘压在墙壁上,这是应用大气压,故D不合题意。故选A。
10.(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物理知识无处不在,下列对四幅图片及情景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水滴石穿”说明力能改变物体形状
B.图乙中,飞镖箭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压强
C.图丙中,拿自制气压计下楼,细管内水柱下降
D.图丁中,若向B管中吹气,A管中液面会下降
【答案】D
【解析】
“水滴石穿”,石头受到水对它的力的作用,石头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形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飞镖箭头做得很尖,是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拿着自制气压计下楼过程中,高度减小,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减小而增加,外界大气压变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会进一步向内压水柱,所以细管中的水柱将会下降,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往B管中吹气,吸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A管中液体受到外界大气压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液面上升,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1.(湖南常德中考)下列关于大气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1标准大气压值约为105Pa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
C.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
D.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不掉落,是因为水把纸片粘住了
【答案】D
【解析】
1标准大气压值为1.013×105Pa,约为105Pa,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马德堡半球实验是用几匹马才能拉开相扣的半球,相扣的半球内用抽气机抽气,外界大气压紧紧压住相扣的半球,因此可以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因此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不掉落,是因为大气压力托住的,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
12.(四川自贡中考)如图所示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成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
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76cm高水银柱所产生压强
C.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
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
【答案】D
【解析】
大气压不变,对玻璃管顶端水银液面进行受力分析,由于液面受力平衡,所以玻璃管顶端的水银液面受到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减去水银柱的压强,也等于玻璃管上端对液面的压强,进而等于液面对玻璃管上端的压强,即2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于玻璃管上方是真空,所以外界大气压就等于76cm高水银柱,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玻璃管倾斜后能够充满全管,说明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若不是真空,管内水银不会充满全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上端碰出一小孔,管内水银会下降,而不会向上喷,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3.(山东威海中考)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H”形容器,右侧装有植物油,左侧可能装有水或酒精,中间用一个可以无摩擦移动的活塞密封,活塞处于静止状态,则左侧可能装有哪种液体?若想让活塞向左侧移动,可以在什么位置水平吹气?()( )
A.水a处 B.水b处 C.酒精a处 D.酒精b处
【答案】C
【解析】
活塞处于静止状态,说明两侧液体在活塞两侧产生的压强大小相同。由图得,左侧液体到活塞的深度比右侧植物油到活塞的深度深,说明左侧液体的密度小于右侧植物油的密度,因此左侧液体可能是酒精。若想让活塞向左侧移动,可以在a处吹气,使左侧液体上空的空气流速变快,压强变小,在b处大气压的作用下,活塞会往左边移动,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填空题
14.(山东东营中考)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同学们见到了收割麦子的镰刀、挑水的扁担等农具。镰刀刀刃被磨得非常锋利,是通过______来增大压强的;扁担中段制作得稍宽,是通过 ______来减小压强的。
【答案】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受力面积
【解析】
[1]镰刀刀刃被磨得非常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2]扁担中段制作得稍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
15.(广西贺州中考)如图所示,甲、乙两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质量之比,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_________,对地面的压强之比________。
【答案】 2:1 9:2
【解析】
[1]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压力之比====,即甲、乙地面的压力之比为2:1。[2]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即甲、乙地面的压强之比为9:2。
16.(四川绵阳中考)公交车窗户旁都配有红色的破窗锤。破窗锤的锤头顶部尖,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乘客敲击车窗时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更容易破窗;已知锤头顶部面积是2.0mm2,底部面积是2.0cm2,若乘客敲击力是50N,则破窗锤对车窗的最大压强是_______Pa。
【答案】增大
【解析】
[1]在紧急情况下乘客敲击车窗时,破窗锤的锤头顶部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2]破窗锤对车窗的最大压强是,故破窗锤对车窗的最大压强是。
17.(贵州黔东南中考)预防新冠肺炎的最好办法是接种疫苗。截止6月6日,全州累计完成第1剂次接种超110万剂。保障接种人群按期完成免疫程序,形成免疫屏障,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如图所示,接种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便于进行肌肉注射;注射前,医生将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部,这样做是为了利用______把药液压入注射器内。
【答案】增大 大气压
【解析】
[1]接种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在接种时,针头与皮肤的接触面积较小,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可知,可以增大压强,便于进行肌肉注射。[2]注射前要装液体,医生将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部,然后向后拉活塞,这样注射器筒内的气压较小,外界大气压较大,外界大气压会把药液压入注射器内,即这样做是为了利用大气压把药液压入注射器内。
18.(甘肃兰州中考)如图所示,质量为120g的平底烧瓶内装有300ml的水,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烧瓶底面积为30cm2,测水的深度为5cm,则水对瓶底的压强为______Pa,烧瓶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水=1.0×103kg/m3,g=10N/kg)
【答案】500 1400
【解析】
[1]水对瓶底的压强p=水gh=1.0×103kg/m310N//kg510-2m500Pa。[2]由题可知,平底烧瓶内水的体积V水=300ml=300cm3=310-4m3;瓶和水的总重G总=G瓶+G水=m瓶g+水gV水=0.12kg+1.0×103kg/m310N/kg310-4m3=4.2N
烧瓶对桌面的压力F=G总=4.2N;烧瓶对桌面的压强p=1400Pa
19.(黑龙江黑龙江中考)如图所示,一重为2N的薄壁容器中装有质量为600g的水,容器的底面积为40cm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________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Pa。
【答案】4 2000
【解析】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2]容器对桌面的中总压力为,则容器对桌面的中压强为,故容器对桌面的中压强为。
20.(山东东营中考)“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一个______,使液面总能保持相平。
【答案】连通器
【解析】
茶壶的壶嘴与壶身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构成一个连通器。
21.(山东德州中考)如图所示,高铁站台上的黄色安全线提醒乘客不要越过,因为列车驶过时,周围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产生压力差,非常危险;乘客启动列车卫生间内的负压马桶时,马桶内的污物被“吸”入集污箱,这是利用______来实现的。
【答案】减小 大气压
【解析】
[1]列车进站,列车速度大造成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大,列车附近气体的压强小于大气压,人在压强差下被压向列车,造成危险。[2]乘客启动列车卫生间内的负压马桶时,马桶内气压较小,外界气压大于内部气压,马桶内的污物被“吸”入集污箱,利用大气压来实现的。
22.(重庆中考)“沿洄划转如旋风,半侧船头水花没”,这是描写船过漩涡时,漩涡中心流速大,中心的水压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周围的水压而造成的惊险情景;峨眉山顶“煮米不成饭”,是因为峨眉山顶气压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水的沸点低造成的。
【答案】小于 低
【解析】
[1]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船过漩涡时,漩涡中心流速大,压强小,中心的水压小于周围的水压。[2]因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峨眉山上的大气压比平原上的要低;又因为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所以在峨眉山顶水的沸点低于100℃,在峨眉山顶用普通锅煮饭,往往不熟。
23.(广西河池中考)晋朝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书有这样的记述:“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上升四十里。”其中的“飞车”被认为是关于竹蜻蜓的最早记载。竹蜻蜓的原理如图所示,当旋转时,流过叶片上方的气流速度较 ______,在叶片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形成对叶片向 ______的压力差,推动竹蜻蜓飞行。
【答案】大 上
【解析】
竹蜻蜓上面凸起、下面平直,旋转时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压力差。
24.(福建中考)我国南极泰山站采用轻质材料装配而成,为了避免被强横风吹动移位,支架上悬空部分结构特点如图,其上方空气的流速______下方的流速,上方的压强______下方的压强,使房屋更加牢固。
【答案】小于 大于
【解析】
风刮过南极泰山站,站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站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小于向下的压强,受到向下的压力大于向上的压力,使整体更加稳固,使房屋更加牢固。
三、简答题
25.(山西中考)货车超载容易造成交通隐患,所以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请你说出货车超载带来的一个危害,并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货车超载,对路面的压力变大,根据,在车轮对地面压力的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货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大,货车对路面的压强就会变大,容易压坏路面或减小路面使用年限。
26.(辽宁辽宁中考)为了有效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种新冠疫苗。关于注射疫苗时的一些现象,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1)为什么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2)为什么向外拉活塞瓶内的药液就会被“抽”进针管?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1)由公式可知,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2)将注射器的活塞向里推时,将针管内的空气排出,再向外拉活塞时,针管内的体积增大,管内气压减小,药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针管内。
四、实验题
27.(辽宁辽宁中考)小平用一个长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砝码和海绵等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1)根据甲、乙两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大小有关;
(2)用甲、丙两图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在丙图木块上放 ______个砝码。由此得出结论:______一定, 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
(3)小平利用上述器材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
②取下木块上的砝码,重复①的操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由此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___;
③以不同的速度多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几乎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______。
【答案】压力 一 压力(大小) 明显 大 无关
【解析】
(1)根据甲、乙两图,木块与海绵受力面积相同,砝码数量不同,即压力不同,乙中海绵下陷更深,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2)用甲、丙两图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使压力相同,丙图中应和甲图一样放一个砝码。根据甲丙图压力相同,但受力面积不同,丙中海绵下陷更深,可得结论,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②弹簧秤示数为2.4N,取砝码后,压力减小,示数为1.8N,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③改变拉木块速度,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几乎不变,根据控制变量法,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
28.(湖南常德中考)如图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探究活动中(U形管所装液体是水)。
(1)甲图中的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 ______的大小;
(2)小明在探究过程中,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 ______;
(3)仪器调试好后进行实验,得到乙、丙、丁图的结果,由图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______;
(4)比较丁图和戊图,说明同一深度,液体压强还与 ______有关;
(5)在戊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h=5cm,则压强计所测之处的液体压强是 ______Pa。
【答案】液体压强 装置气密性不好 相等 液体密度 500
【解析】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液体压强越大,液面高度差越大。(2)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橡皮膜所受的压强不能通过橡胶管内的空气传递到U形管内,液体出现液面高度差。(3)乙、丙、丁图的结果,U型管内液面柱高度相同,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比较丁图和戊图,深度相同,但是密度不同,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不同,故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密度有关。(5)压强计所测之处的液体压强是,压强计所测之处的液体压强是。
29.(浙江衢州中考)图甲所示容器,常用来研究容器内液体对容器侧壁的压强特点。
(1)小科在容器中装满水,橡皮膜凸出,再将容器按图乙箭头方向,绕容器中轴线OO′在水平桌面上缓慢旋转一圈(水与容器壁一起转动且保持相对静止),发现在整个转动过程中橡皮膜凸出情况一直未变。上述操作及现象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各个方向的侧壁均存在压强的证据;
(2)小科去掉图乙中3个小孔上的橡皮膜,发现并不是最下端的小孔喷水距离最大,难道不是水压越大喷水距离也越大吗?深入思考后他认为小孔喷水距离还可能与小孔离地高度有关。于是,他利用打孔器、大可乐瓶、干燥细沙、刻度尺和水等材料,重新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I.用打孔器在大可乐瓶同一高度不同位置打3个相同的小孔,用塞子堵住。
Ⅱ.如图丙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均匀铺一层干燥细沙,将大可乐瓶加满水放在细沙中央。
Ⅲ.拔出瓶上一个小孔的塞子让水喷出,一段时间后用塞子堵住小孔。
Ⅳ.针对另外两个小孔,分别重复步骤Ⅲ。
V.移去大可乐瓶,测出相关数据得出初步结论。
①小科重新设计实验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②步骤Ⅲ中对“一段时间”的要求是______。
【答案】不能 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可乐瓶中的水面下降一定的高度
【解析】
(1)因水与容器壁一起转动且保持相对静止,故只能说明水对容器某一方向有压强,故上述操作及现象不能作为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各个方向的侧壁均存在压强的证据。(2)①小孔喷水距离可能与小孔离地高度有关,已知 3个不同位置相同的小孔在可乐瓶的同一高度,先后从3个不同位置相同的小孔让水喷出,故喷水时液体的深度不同,小科重新设计实验想探究的问题是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②本实验中控制小孔离地高度相同,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需要改变孔所在位置的深度,因此“一段时间”的要求是可乐瓶中的水面下降一定高度。
30.(上海中考)小明在高海拔地区旅行,发现鸡蛋煮不熟,查阅资料发现煮鸡蛋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水温达到沸点后温度在不断提升,不同气压下沸点不同,以下是气压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序号
大气压(kPa)
沸点(℃)
1
0.51
81
2
1.01
100
3
2.03
120
(1) 气压和沸点的关系______
(2) 说明鸡蛋煮不熟的原因______
(3)在高原上想要快速煮熟鸡蛋需要:______
A.耐烧的锅
B.比热容大的锅
C.内部气压高的锅
【答案】 同一地点,大气压越高,沸点就越高;大气压越低,沸点就越低。 高原大气压较低,水的沸点低,所以鸡蛋煮不熟。 C
【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地点,大气压越高,沸点就越高;大气压越低,沸点就越低。
(2)高原大气压较低,水的沸点低,所以鸡蛋煮不熟。
(3)耐烧的锅和比热容大的锅不会提高水的沸点,不能使鸡蛋快速煮熟,故AB不符合题意;内部气压高的锅,因为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可以使鸡蛋快速煮熟,故C符合题意。故选C。
31.(江苏苏州中考)如图是小明利用V=2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估测大气压值的情况。
(1)利用刻度尺测量出______的长度l为10cm,即可算出活塞横截面积为______cm2;
(2)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再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1N,据此可测得大气压值p=______Pa;
(3)考虑到活塞与筒壁之间有摩擦,小明继续拉动一小段距离后,缓慢退回注射器筒,在活塞刚要到筒内底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则大气压值______(用题中出现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4)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此因素将导致所测大气压值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答案】注射器刻度部分 0.2 偏小
【解析】
(1)利用刻度尺测量出注射器刻度部分的长度,活塞横截面积
(2)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大气对活塞水的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测得大气压值
(3)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时,当活塞开始滑动时,活塞相对于筒壁向左运动,摩擦力的方向向右,设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为F0,则①
小明继续拉动一小段距离后,缓慢退回注射器筒,在活塞刚要到筒内底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活塞相对于筒壁向右运动,摩擦力的方向向左,则②
由①②可得
大气压值
(4)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小,由可知,导致测量的大气压值偏小。
32.(云南昆明中考)如图是一辆停在水平地面上的四轮轿车,轮子上的气嘴如图甲所示,通过它可以对轮胎充气和测量胎压。现有一个胎压表如图乙,通过气嘴可测量胎压、一把毫米刻度尺、两张白纸。请利用这些器材,估测这辆车的重力。设当地的大气压为p0,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橡胶部分的重力和轮胎内气体的重力忽略不计。
(1)需要测出的量是______、______(不需要描述具体的测量方法,并用字母表示这些量)。
(2)通过必要的分析,写出估测这辆车重力G的表达式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答案】每只轮胎与地接触面积S 轮胎的胎压p
【解析】
(1)因为要根据F=pS求压力,所以需要知道每只轮胎和地面接触面积S,可以算出四只轮胎总面积,还需要知道轮胎的胎压p。(2)胎压与大气压差值为
因为车静止,所以重力为
五、计算题
33.(宁夏中考)如图是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某品牌纯电动公交车,其质量为,静止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它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路程是,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2倍。(g取)
(1)公交车匀速行驶过程中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2)计算公交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公交车起步时,乘客会听到“车辆起步,抓好扶手”的温馨提示语。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案】(1);(2);
(3)车辆起步,由于人具有惯性,人保持静止状态,而车子已经往前运动,故人落后,即后倾,若没有抓稳扶好,易向后倾倒
【解析】
解(1)公交车匀速行驶过程中速度是
(2)公交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车辆起步,由于人具有惯性,人保持静止状态,而车子已经往前运动,故人落后,即后倾,若没有抓稳扶好,易向后倾倒。
34.(江苏连云港中考)若滑冰运动员固定姿势在水平冰面上匀速直线滑行40m用时10s。已知运动员和滑冰鞋的总质量为50kg,滑行过程中冰面的受力面积为2.5×10-4m2.(g取10N/kg)求:
(1)运动员的滑行速度;
(2)冰面受到的压力;
(3)此时冰面受到的压强。
【答案】(1);(2)500N;(3)
【解析】
解:(1)运动员的滑行速度
(2)运动员和滑冰鞋的总重力G=mg=50kg×10N/kg=500N
冰面受到的压力F=G=500N
(3)此时冰面受到的压强
35.(贵州黔东南中考)黔东南州年高考期间,各县市开展了“爱心助考车”活动,考生出示高考准考证或相关证件可免费乘车。如图所示,是一考生下车前往考点的情景。若该“爱心助考车”整车质量为1.5t,四轮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120cm2。该车以54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从考生上车地点到下车地点用了9min。(取g=10N/kg),求;
(1)从考生上车地点到下车地点,“爱心助考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该“爱心助考车”空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1)8.1km;(2)106Pa
【解析】
解:(1)车行驶的时间为t=9min=0.15h
“爱心助考车”行驶的路程为s=t=54km/h×0.15h=8.1km
“爱心助考车”行驶的路程是8.1km。
(2)车的质量为m=1.5t=1500kg
车对地面的压力为F=G=mg=1500kg×10N/kg=15000N
地面的受力面积为S=120cm2=0.012m2
该爱心助考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25×106Pa
即“爱心助考车”空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1.25×106Pa。
36.(云南中考)自行车骑行是生活中一种环保的出行方式,如图所示,小明骑自行车出行的途中,沿直线匀速经过一段长100m的平直路面,用时20s。该过程中前后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若小明的质量为55kg,自行车重150N,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03倍。()
(1)求骑行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该压强相当于多高水柱产生的压强?
【答案】(1);(2)35m;
【解析】
解:(1)骑行时人和车总重力为
G=mg+G1=55kg×10N/kg+150N=700N
骑行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该压强相当于水柱压强,水柱高度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真题强化训练专题9 压强(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真题强化训练专题9 压强(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精练:专题十一 压强(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精练:专题十一 压强(教师版),共10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将圆柱体甲, ①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化训练9:压强(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化训练9:压强(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查热点,考查题型,备考重点,如图为盆景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01m2,车重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